或許是因為《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的傳播,讓漢末三國時期成為熱度非常高的時代,其中的很多人物也被後人所熟知。但是由於史料或小說側重的地方不同,容易給某個三國人物帶來一種刻板的標籤,從而造成誤解。比如"江表十二虎臣"之一的周泰,常常被視為孫權的保鏢。其實這僅是周泰的早期經歷,除了孫權保鏢這個身份以外,周泰還參與了多次重要戰役,作為江東重要防區的主將。
周泰的早期經歷
周泰字幼平,是九江下蔡人,也是所謂的淮泗集團的人物。在孫策起兵的時候,周泰與蔣欽常常跟隨左右,算是江東集團的老資歷。在孫策渡江之後,蔣欽、周泰都被任命為別部司馬,獨自帶領一支軍隊。孫權挺眼熱周泰,請求孫策把周泰給自己,於是周泰就成為孫權的人。
周泰輔佐孫權,也給自己爭取一份大功勞。孫策渡江最大的敵人是劉繇,劉繇手底下有一個太史慈。劉繇被孫策擊敗後逃到豫章郡,太史慈本來是跟隨劉繇的,但是半道改變主意,流亡山中,爭取山越勢力的支持,後來佔據丹陽西部六縣自任丹陽太守,其實是一個土大王。所以太史慈在《三國志》中能夠與劉繇、士燮等軍閥並列。
孫策親自進攻不服從自己的丹陽六縣,孫權等人駐紮在宣城,就在太史慈所佔據的涇縣的旁邊。孫權這個人在軍事上的表現實在是乏善可陳,本人也比較浪,沒有憂患意識。當時孫權身邊的軍隊只有不到一千人,而且鬥志不高,沒有準備防禦工事。這個時候有數千山越士兵突然對孫權發動襲擊,已經切入孫權軍隊的核心,甚至有刀刃砍中孫權的馬匹。
為了保護孫權的性命,周泰一方面激勵己方的士氣,將亂糟糟的士兵重新組織起來抵抗山越;一方面奮勇搏鬥保護孫權。山越人雖然人多勢眾,但是戰鬥力並不算高,吃不下孫權就潰散了。在戰鬥之後周泰身上有十二處創傷(後來孫權表彰周泰時說"被創數十",應該是進行了誇張),很長一段時間才復甦。護駕的功勞當然不小。周泰拼死保護孫權的行為,不僅得到了孫策的青睞,也給自己的功勞簿上大大地記上一筆。
周泰參與的重要戰役
根據《三國志·吳書·周泰傳》中的記載,周泰參與的重要戰役有:
建安四年(即公元199年)發生的"孫策破劉勳之戰",孫策擊潰廬江太守劉勳,獲取袁術留下的遺產,而後重創江夏太守黃祖。
建安八年到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3年到208年)之間孫權與黃祖的戰爭。
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戰"以及建安十四年(即公元209年)的"南郡之戰",這兩次戰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者挫敗曹操南下的攻勢,為江東集團以及劉備集團獲取生存空間,堪比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後者進一步擴大勝果,讓孫劉聯軍控制完整的長江防線,有進入益州以及北伐襄陽的條件。
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曹操進攻濡須,周泰參與這場"濡須之戰"。雖然孫權迫於曹操的軍事壓力向曹操求和,但是江東集團並沒有讓出什麼實際利益,也沒有遭遇有生力量上的重創。
雖然周泰參與過這麼多重要戰役,但是卻沒有什麼突出的功績。在史料中也僅僅是"從討黃祖有功"之類的含糊其辭的記載。然而在建安二十二年的"濡須之戰"之後,周泰卻被孫權任命為濡須督,成為濡須這個長江防線重鎮的主將。
孫權推舉周泰為濡須督
濡須水的爭奪一直以來都是孫權和曹操,或者是東吳和曹魏之間的戰爭目標之一。濡須水連接長江和巢湖,孫權控制濡須水,可以利用水路交通的便捷進行北伐,以及爭取防護長江的一個緩衝之地;曹操控制濡須水,反過來也可以從濡須水入江,然後侵入江東地區。這樣一個重要的位置,交到周泰的手中,也引起了朱然、徐盛等將領的不滿。
《資治通鑑·漢紀六十》中記載朱然、徐盛不服周泰的理由是"以泰寒門",這或許來源於《江表傳》中孫權表彰周泰時所說的"勿以寒門自退也。"但是我們看朱然和徐盛,朱然的舅舅朱治郡舉孝廉、州闢從事,可能是丹陽大族;徐盛則完全沒有出身世家望族的表現。所以朱然、徐盛不服周泰,或許只是因為周泰功勞不顯。蔣欽作為第一任濡須督(周泰是第二任),就沒有引起什麼非議。
有問題就要解決問題。為了塑造周泰的權威,孫權到濡須塢設宴,在酒席上孫權行酒到周泰身前,令周泰脫下衣服,露出身上的傷痕。孫權問周泰傷痕的來源,周泰一一回答。第二天孫權又派使者送給周泰自己常用的御蓋儀仗。有了孫權的推舉,周泰才能夠在濡須督的位置上坐穩,令朱然、徐盛等人信服。後來孫權襲取荊州,對益州也有想法,以周泰遙領漢中太守。朱桓承襲了周泰的位置,成為第三任濡須督。
餘論
總的來說,周泰在歷史上的形象更貼近將領,而非純粹的保鏢。雖然在建安初期,周泰有保衛孫權擊退數千山越人、身中十二創的經歷,但這也僅僅是周泰的早期經歷。而後周泰作為江東將領參加多次重要戰役,其中討伐黃祖、"濡須之戰"是孫權親自指揮,而"赤壁之戰"與"南郡之戰"卻沒有孫權參與。當時孫權正在進攻合肥,身在淮南戰場。如果周泰是孫權的保鏢,也應該跟隨孫權出現在第一次"合肥之戰"中。
雖然周泰並非典韋、許褚這樣的保鏢角色,但是保護孫權確實是周泰的軍事生涯中最亮眼的表現,至少史料記載是這樣的。而這次護駕的功勞讓周泰在孫權心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將其拔擢到徐盛、朱然之上,成為意義重要的濡須督。不過從周泰整個經歷上來看,周泰的表現有限,升遷速度低於同期的蔣欽。後來孫權給周泰一個漢中太守的虛職,而將朱桓調到濡須塢,也讓周泰錯過最後一次在戰場上揚名的機會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