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說搖滾43:極端金屬王朝之Thrash的黃金年代(一)

2021-01-10 聲音圖書館

題記:

我們上一期已經說完了Thrash的誕生,並開始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從1984年起,Thrash Metal的陣營基本上已經初步建立起來,並出現了不少優秀的作品。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們是如何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的。

首先對1984年的Thrash發展史稍微進行一些補充。

這時候美國Thrash著名的Big 4已經全部成立,連同許多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樂隊也開始在地下酒吧中進行演出。

而遠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為Thrash的另一個聚集陣營。

也許是國情影響了音樂,也許是源於民族氣質,Thrash在巴西的發展顯得更加狂野而原始。

不過大多數的巴西金屬樂隊們很難走出國門,在國際範圍影響力也相對有限。

1984年,巴西著名Thrash 樂隊Sepultura(埋葬)成立。

這個樂隊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絕不亞於同期的美國樂隊,對Death metal以及Groove metal的推動都是巨大的。

1984年,巴西發行著名的金屬合輯《S.P.Metal》,作品主要來源於巴西聖保羅的金屬樂隊們,差不多就相當于于巴西的《Metal Massacre》了。

隔年又發行了第二張,其中包括著名樂隊Korzus。

1985年2月,英國樂隊Onslaught發行第一張專輯《Power from Hell》。

其實與美國的樂隊相比,英國樂隊的作品的傳統味道更濃些,音色也有所差別。

這張專輯也被視為Black metal的先驅。

總的來說,歐洲的樂隊宗教以及文化意味總是相對更濃一些。

1985年3月,Slayer發行第二張專輯《Hell Awaits》。

Slayer的第一張專輯算是給Metal Blade帶來了第一桶金,所以第二張專輯他們終於可以得到廠商的資助,並且擁有專業的音樂製作人了。

這張專輯無論是編排還是錄音都精良了許多,變得更重了,而且非常好聽。

無論是從樂隊外形還是音樂內容方面,Slayer一開始就擺出了與主流背道而馳的姿態,因此專輯並沒有上任何排行榜。

不過這是一張具有持續性生命力的專輯,一直深受金屬樂迷們的推崇,最終獲得了100萬張的銷量。

1985年4月,Venom發行專輯《Possessed》。評價不算高。

1985年4月,Exodus發行著名的首張專輯《Bonded by Blood》。

這也是一張在歷史上裡程碑式的專輯,衝勁十足,編曲略顯簡單,但是直接而又兇狠。

早期的Exodus在灣區原本非常著名,結果Kirk Hammet被Metallica挖走了,而這張專輯的出版發行又被拖延了一年之久,導致當時關注度有限。

不過,對於後來人來說,這張專輯無疑是早期Thrash的典範。

1985年5月,德國樂隊Destruction發表第一張專輯《Infernal Overkill》。這張更接近於黑金屬。

1985年6月,Megadeath發行第一張專輯《Killing Is My Business... and Business Is Good!》。

這張專輯的預算非常低(只有八千美元,而且他們還把其中的一半花在了酒精和毒品上),製作粗糙,倒是收穫了相當不錯的反饋。

這張充滿了Dave Mustraine的復仇怨念的專輯甚至從主流市場也得到了讚揚,從音樂上來說,我們也能聽出Megadeth和Metallica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不過確實Metallica的前兩張專輯中Dave 寫了不少歌)。

1985年10月,Anthrax發行第二張專輯《Spreading the Disease》。

這時候的主唱已經換成了Joey Belladonna,唱片也收到了非常高的評價。

不過說實話,那時候的Anthrax還蠻旋律化的……

1985年10月,Overkill發行第一張專輯《Feel the Fire》。

這時候的Overkill還在做暖場樂隊,這張專輯中規中矩,基本沒什麼市場反響。

1985年10月,Possessed發行首張專輯《Seven Churches》。

這個樂隊更多的被歸類為Death Metal,這張專輯也成為第一張真正意義上死亡金屬專輯,不過這張專輯還有明顯的Thrash味道,並且被看作Thrash metal和Death Metal之間的連接點。

1985年10月,德國樂隊Kreator發行第一張專輯《endless Pain》。

與美國樂隊相比,Kreator的鼓點更快,然而總體旋律則顯得緩慢,於是音樂變得更陰沉,嗓音充滿了邪惡的意味,因此這張專輯更多的被視為擁有Thrash元素的黑金屬專輯。

1986年3月,Metallica發行第三張正式專輯《Master of Puppets》。

這是他們第一次在主流廠牌發行專輯,還爬上了Billboard200專輯榜(第29名),並且成為第一張得到白金認證的Thrash metal專輯。

到2003年它的銷售記錄是600萬張。

這張專輯收到了聽眾和專業人士的一致好評,並且成為Thrash metal的最佳專輯之一,Metallica也從此邁入了一流樂隊的行列。

Metallica的走紅讓人們更多的關注到了聚光燈之外的地下音樂圈,同時,對於地下樂隊們而言,Metallica也給他們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讓他們看到了得到主流認可,以音樂唯生甚至過得更好的可能性。

遺憾的是貝斯手Cliff Burton在樂隊最如日中天的時候英年早逝,1986年9月27日,樂隊在歐洲的巡演途中遭遇車禍(司機疲勞駕駛),Cliff 時年24歲。這給樂隊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不久後,Jason Newsted成為樂隊的第三任貝斯手。

1986年5月,德國樂隊Sodom發行第一張專輯《Obsessed by Cruelty》。

也是一張對黑金屬有重要影響力的專輯。

1986年5月,Onslaught發行第二張專輯《The Force》。

這時候的Onslaught應該也受到了美國樂隊的影響,不那麼黑了。風評不錯。

1986年5月,德國樂隊Holy Moses發行第一張專輯《Queen of Siam》。

這個樂隊成軍很早(1980年),並且發行了數張Ep,在德國本土還是很有影響力的,這是第一次發行正式專輯。

同樣是大受好評,Riff很贊。女主唱Sabina Classen的嗓音很不錯,更有黑金的特點,並不比其它樂隊的男主唱差哦。

1986年7月,Slayer發行著名專輯《Reign in Blood》。

這張專輯被稱為有史以來最重的專輯,並且成功獲得了主流的關注,Slayer第一次進入了Billboard200專輯榜。

它的影響力十分深遠,幾乎每首歌都是經典,出色的技術和歌曲編排讓它稱為無數後來樂隊爭相模仿的典範。

相比前兩張專輯,音樂的黑暗有所減少,但是血腥程度和暴虐的情緒有過之而無不及。

與Metallica相比,它顯得更囂張,更狂野,也更極端,這張專輯擴大了Slayer的影響,但是同時也招來了大量非議,不過這並不能改變它是一張技術精湛,無比出色的專輯的事實。

1986年7月,Destrucion發表第二張專輯《Eternal Devastation》。

這張專輯相比第一張不那麼黑了,更加生猛而粗暴,聽起來不像歐洲樂隊倒像是美國樂隊了。

1986年10月,Nuclear Assault發行第一張專輯《Game Over》。

Anthrax的第一任貝斯手Dan Lilker離隊後組建了自己的樂隊Nuclear Assault,並開始自己嘗試創作作品。

1986年11月,Kreator發行經典專輯《Pleasure to Kill》,被許多Death metal樂隊奉為圭臬。

這張專輯極端化的傾向更為明顯,聽起來非常狠,非常快,給人酣暢淋漓的感覺,也為他們日後成為一支國際知名的樂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不過這也成為很多金屬樂迷的一道門檻,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麼重的作品。

所以它在金屬界的影響深遠,但是在主流並沒有市場。

1986年11月,巴西樂隊Sepulture發行第一張錄音室專輯《Morbid Visions》。

這張專輯發行量非常稀少,作品也以對Venom和Celtic Frost的模仿為主。

1986年12月,Megadeth發行第二張專輯《Peace Sells... but Who’s Buying?》。

這一年優秀的金屬作品非常多,而這張專輯也必屬其一。

儘管由於濫用藥物和毒品的問題,專輯在錄製的過程中困難重重(我們不難從音樂中感到夾雜其中的病態感),不過它還是完美的展現出了樂隊的實力和潛能。

專輯編曲更加複雜,演奏更加流暢。

Dave有意識的故意與主流Glam metal唱反調,選擇了許多非常大膽而富有爭議的話題。

這給Megadeth吸引了大量粉絲。

1986年巴西樂隊Dorsal Atlntica發行專輯《Antes do Fim》。

Dorsal Atlntica在巴西本土也是舉足輕重的樂隊,不過在國際上知名度不算高。

這張專輯可以說是巴西Thrash的先驅了。

巴西另一支先驅樂隊Vulcano的第一張專輯也發行在1986年,《Bloody Vengeance》。

這支樂隊則更偏向Vemon的起源,並且有向極端發展的趨向。

總的來說,

八十年代中期是美國Thrash Metal的黃金年代,幾乎所有的樂隊都在這個時期帶來了他們最優秀的作品。

甚至我們能在歐洲的同時期樂隊中感受到這些樂隊勢如破竹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巴西的Thrash Metal乃至極端金屬起步較晚,此時仍然尚顯稚嫩,後來卻一步一步的發展壯大,並且形成了不亞於北美和歐洲的盛景。

我們下一期將繼續講述Thrash Metal黃金年代的故事。

End

相關焦點

  • 從零開始說搖滾120|metalcore金屬核:開端
    這一期開始,我們要進入新的篇章啦。其實原本是計劃把獨立搖滾補完的,不過有小夥伴說最近全是英倫太寡淡了,所以想欣賞點生猛的。而天天都在寫上個世紀的老東西,對很多年輕的樂迷們來說總是多少有點無趣吧。於是我決定先把Metalcore提前放出來,這也代表著,我們的搖滾音樂史地圖越來越完整了,搖滾史的滾滾車輪,走進21世紀啦。
  • 從零開始說搖滾(三十一):華麗金屬1984
    從1984年開始,華麗金屬逐漸呈現席捲之勢。很多人看不起華麗金屬內容膚淺膚淺又熱愛跟風,但是不得不承認他們的產生最初目的就是為了在普通聽眾之間贏得關注,並將金屬樂帶到更寬廣的空間來。80年代中期是華麗金屬的黃金年代,出色的樂隊競相出現,經典作品層出不窮,他們無論是在普通聽眾心目中還是自認為硬核的金屬黨們眼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984年洛杉磯的日落大道是華麗金屬的聖殿。
  • 從零開始說搖滾(三十五):華麗金屬1988-1989
    題記:華麗搖滾在八十年的末期仍然非常火爆,儘管已經開始呈現出頹勢,他們仍舊在主流市場上非常受歡迎。這幾年發行的專輯基本上都可以大賣,而且都能夠上榜,不過作品已經逐漸呈現出模式化,不再有八十年代中期百花齊放異彩紛呈的局面了。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4:英倫搖滾(Britpop)2:起勢與紛爭
    算是因為他們的音樂內核其實都是一致的,都是從從1960年代的英國流行樂,70年代的華麗搖滾、朋克和90年代的獨立流行中吸取靈感的搖滾樂隊,但是由於很多樂隊誕生比較早,在英倫潮流到來的時候已經不算是他們的頂級活躍期,所以從狹義上來說我們不把他們歸為英倫搖滾而是獨立搖滾(Indie Rock)。至於獨立搖滾的特點和風格,我們將會在之後的篇章中詳細介紹。
  • 華麗搖滾:70s這個黃金年代
    許多思想浪潮開始翻滾。而今天想要談談的,是在70年代初期,在短短幾年間達到巔峰又隨即消失的——華麗搖滾。華麗搖滾(Glitter Rock)是搖滾樂的一個分支流派,產生、活躍並消亡與70年代早期的英國(美國也出現過一些歌手和樂隊)。它的特點是歌手們的風格:奇異的服裝、妝容和髮型。尤其是厚底的鞋子和閃閃發光的這一切。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7:英倫搖滾(Britpop)5:暗流湧動(1997)
    這一年的唱片市場出現了新的變動,而樂隊們也開始在音樂中尋求自我突破。廢話不多說,現在開始吧。1997年60 Ft. Dolls發行首張專輯《The Big 3》。這個樂隊不算太有名,不過能從他們的作品中能很明顯的聽出美式硬核和Grunge對英國樂隊的影響,可以稍微了解一下。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8|英倫搖滾:初代末期(1998-2000)上
    到了1997年,英倫搖滾的樂隊中已經逐漸出現了暗流湧動,分歧,衰微,最初由民族自尊和復古潮流帶來的熱度逐漸褪去,審美疲勞的後果就是大量的樂隊開始轉型或者解散。這一期我們就看看進入20世紀最後幾個年頭的英倫樂隊們各自都走向了什麼樣的方向。
  • 「在80、90年代,中國搖滾就是我的命!」
    何勇和崔健一樣都在民樂家庭長大,他經常在旁邊看崔健的樂隊排練,久而久之就對搖滾來了興趣,決心要做搖滾。竇唯中學時就痴迷搖滾樂,各種樂器都玩的溜,1988年經人介紹加入黑豹,成為樂隊當仁不讓的靈魂人物。這三個人,一詩一酒一散文,日後被人稱為「魔巖三傑」。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9|英倫搖滾:初代末期(1998-2000)下
    繼續上一期的內容,我們先來看看英倫搖滾樂隊在世紀之交的前幾年的發展歷程。1998年9月,Mansun發行第二張專輯《Six》。這是一張實驗色彩頗濃的前衛搖滾專輯,同時仍舊具有濃鬱的英倫風情。前文已經說過了他們算是英倫潮流末期誕生的一個頗具有顛覆性的新樂隊,這張專輯也貢獻出了比前一張更加精美的編排和絢麗的節奏。
  • 從零開始說搖滾116|英倫搖滾(Britpop)3:潮流時代1996
    從1995年開始,就相繼冒出了很多新樂隊,而這些樂隊在1996年形成了一個小高潮。因此這期我們會看到不少新樂隊的新唱片,同時也有很多老的獨立樂隊轉變成了當時比較流行的風格。總而言之,英倫搖滾在當時掀起了不小的一陣浪潮,樂隊紛紛效仿,也想在其中分得一杯羹。
  • 黑金屬搖滾與撒旦教背後的歷史謎團
    這件事之後,羅馬教皇的權力也受到了衝擊,讓全世界矚目的時刻開始到來--『文藝復興』。人類的藝術創造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多大神,他們的藝術創作為後世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記。讓人意外的是,這個代表著邪惡且與歷史上諸多殺戮有關的圖案,竟然成了很多搖滾樂隊信仰的紋章。搖滾音樂一直是西方的主流音樂,起源於20世紀40年代末的美國,50年代開始流行並迅速風靡全球。
  • 43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子?可能下著黃金雨,地表被黃金鋪滿
    黃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種比較貴重的重金屬,人類的祖先已經開始開採應用黃金,它的黃金質量比較大,呈現金燦燦,比較奢華高調。在古時候,黃金代表著高貴人家,許多與黃金有關的成語就可以看出來。比如:金口玉言,金榜題名,金碧輝煌,金石之交。
  • 搖滾歌單|藝術值得為之痛苦,為之歌唱
    在搖滾的世界裡,藝術必須凌駕常理,藝術值得為之痛苦,為之歌唱,為之喝彩,為之嘔心瀝血。就像有人說的,搖滾是批判,是革命,是反叛,是否定,是顛覆,是深刻,是毀滅,是玉石俱焚,是政治上的徹底對立,是生活上的集體解放,是神權基礎上的猛烈瀆神,是極權社會中的困獸之鬥。
  • 講搖滾精神的,知道什麼是搖滾嗎?
    每次一聽到關於搖滾精神的討論,我的尷尬癌總會發作。侯祖辛作為一位青年導演,同時也是一位相當厲害的「搖屬」,見證了中國搖滾樂的萌芽、黃金時期,並在其耳濡目染下成長,他們那一批人對於搖滾樂的見解,是你聽了幾首歌看了幾篇文章能懂的嗎?這事是真的挺逗的。
  • 漲知識 歐美十大搖滾樂隊 總有一種搖滾風格讓你欲罷不能
    歐美十大搖滾樂隊包括:披頭四樂隊、滾石樂隊、u2樂隊、皇后樂隊、R.E.M.樂隊、涅盤樂隊、槍炮與玫瑰樂隊、金屬樂隊、邦·喬維樂隊、山羊皮樂隊。此排名出自CCTV電視指南頻道《數字飆榜之歐美十大搖滾樂隊》。
  • 中國真正的搖滾歌手
    如果要說中國有幾位直正的搖滾歌手,樂隊不算在內的話。我覺得只有這麼幾位:崔健、竇唯、鄭鈞、何勇、張楚。其餘的要麼曇花一現,要麼披著搖滾的皮,做著流行的事,完全的偽搖滾。只是這幾位歌手,都是盛開於九十年代。而如今的所謂搖滾歌手,以汪峰為代表的一群音樂人,幾乎全部偏離搖滾航道。一味的通過蒼白、油滑且竭斯底理的嚎叫,來譁眾取寵的討好大眾。音樂,全無真情可言;更不用說對社會的批判性和徵對性,卻仍以為代表了中國搖滾。其實,深究下去,骨子裡滿是媚俗的偽搖滾。
  • 時尚小故事之朋克文化:70年代搖滾成為文化生產的核心力量
    在70年代的文化環境中,搖滾成為文化生產的核心力量。對於年輕人而言,似乎像時尚、流行語、等等都是由搖滾產生出來的或者由其安排的,或賦予價值的。本來具有反叛性質的搖滾現在通過商業化已經被整合到主流文化之中了,那些曾經憤世嫉俗的歌手轉而成為令人羨慕的暴富的明星。
  • 盤點中國搖滾史十首開天闢地的巨作
    自崔健身披開襟大褂,背著一把吉他吼出「我曾經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後,搖滾的意識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開始覺醒,此後如春雨過境,一時之間湧出無數經典搖滾作品。今天坤叔就來聊一聊中國搖滾史上開天闢地的十首巨作。
  • 英倫搖滾入門,從經典搖滾樂隊開始
    英式搖滾,所有的pop的字眼其實是rock的一種,其實是英國樂壇對美國公認潮流的一種回應。由於90年代英倫優秀樂隊層出不窮,風潮延續至今。1.在一襲黑衣常常在黑暗中閃爍著最明媚的光芒。正如他那華麗高昂的嗓子總能讓人在朗朗的晴空下也能聽出優柔的冷來,於是你在他的聲音下,抬頭仰望藍天白雲,夜晚的璀璨繁星。2.
  • 他是搖滾老炮,以主流為恥,更成為首位被印上中國郵票的搖滾歌手
    如果如今提起搖滾,你還是只能想到崔健、黑豹、唐朝、鄭鈞等人,那你真是跟不上腳步了。說到謝天笑,他有個稱號是「中國搖滾新教父」,也有人讚譽:九十年代聽崔健,如今聽謝天笑。也有人稱他為「現場之王」。原因是他現場的感染力絕對燃炸,他非常擅長氣氛調動,每一次都能讓觀眾與他感同身受,憤怒、批判、控訴和怒吼,觀眾與他一致發力、一起宣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