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20年最差的論文!比克博士怒了

2021-03-01 經管之家


文前說點悄悄話——經管君每天與大家相約,但最近微信調整了發布規則,很多小夥伴發現有時中午的內容要到晚上才能看到哦。如果不想錯過或漏掉我們的重要內容,請點擊本文末尾的「在看」,或者點擊右上角「…」界面設置我們為「星標」,也可以多給我們的文章評論留言,用這三種方式共赴我們的經管之約吧!

經管之家長期徵稿!投稿郵箱:jg@pinggu.org

來源:Hanson臨床科研——由在美國的三位醫學科學家和兩位執業醫師主持,通過解析SCI論文,分享和推廣臨床科研設計與臨床論文寫作規範;通過解讀經典論文和專家述評,分享醫學研究進展;通過會員群討論和專家學術講座,提供美中醫學生物科學家的交流平臺。

如果你的朋友告訴你,手機信號或者5G網絡能夠誘發產生新冠病毒,你肯定都覺得這是無稽之談。

但如果由義大利、美國和俄羅斯三國核醫學和皮膚病醫學家聯合做了一項研究,說5G網絡誘發產生新冠病毒,並且還通過同行評議發表在SCI和Medline收錄雜誌。

你又會是什麼感覺?

這篇論文於2020年7月16日在線發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Regulators and Homeostatic Agents。題目是"5G Technology and induction of coronavirus in skin cells(5G技術及其在皮膚細胞中誘發冠狀病毒的研究)"。

但是,本文中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非凡的主張。知名學術打假學者Elisabeth Bik(伊莉莎白·比克)博士怒斥:「It is absolute nonsense.」(這絕對是胡說八道。),並稱之為「it is one of the worst scientific papers I have seen this year.」(2020年到目前為止最差的科學論文)。

大概因為這篇文章實在是太糟糕,很快就被撤稿。

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雜誌社再次做了一番騷操作。

這是一篇已經在線發表的論文,應該用retract(撤銷已經發表的出版物),而不應該是withdraw(撤回正在進行的投稿)。

中文都是撤稿,但英文的含義顯然大不相同。retracted稿件原文會仍然保留在網上,但withdrawn的稿件會消失。

正如這篇稿件,現在在該雜誌的網站上找不到這篇論文了,仿佛從來沒有出現過。但是比克博士已經做了存檔。一睹這篇奇葩論文的摘要。如下:

「In this research, we show that 5G millimeter waves could be absorbed by dermatologic cells acting like antennas, transferred to other cells and play the main role in producing Coronaviruses in biological cells. DNA is built from charged electrons and atoms and has an inductor-like structure. This structure could be divided into linear, toroid and round inductors. Inductors interact with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waves, move and produce some extra waves within the cells. The shapes of these waves are similar to shapes of hexagonal and pentagonal bases of their DNA source. These waves produce some holes in liquids within the nucleus. To fill these holes, some extra hexagonal and pentagonal bases are produced. These bases could join to each other and form virus-like structures such as Coronavirus. To produce these viruses within a cell, it is necessary that the wavelength of external waves be shorter than the size of the cell. Thus 5G millimeter waves could be good candidates for applying in constructing virus-like structures such as Coronaviruses (COVID-19) within cells.」Keywords: 5G technology; COVID-19; DNA; dermatologic antenna; inductor; millimeter wave.

簡單來說,該研究聲稱5G技術發射的電磁波可以通過皮膚吸收,促進細胞生成新的核苷酸從而產生冠狀病毒

但為什麼誘發的只是冠狀病毒,而不是其他病毒、玫瑰、花或者美元呢?

作者顯然不屑解釋。

另外,該論文沒有做任何實驗。只是提出這個古怪的假設。

並且,作者還腦洞大開地構建了臆想圖。

喏,如下圖,就是這樣一下、兩下就產生冠狀病毒了。

同時,作者故作玄虛地給了一堆公式。似乎要讓審稿人知難而同意發表。

無論如何神乎其神,即使我們不能讀懂這個公式,但是我們知道科學:科學需要證據和邏輯推理。

本文只有臆想,沒有提供任何證據,當然不是科學論文。

誰製造了這篇論文?

看到這,你肯定會想,這篇論文的作者是什麼人?

比克博士稱之為「The first two authors are the notorious duo M Fioranelli and A Sepehri.」(前兩位作者是臭名昭著的二人組合)。

比克博士的這個定義是有證據的。

Sepehri早就被解僱,但仍然用之前的工作單位署名。他之前曾經發表了一篇「400隻被砍掉頭的鳥仍然可以無頭生存」。

這兩人共同發表的論文還包括「水有記憶力」等。

看到這,你就能理解為什麼他們能夠寫成這麼奇葩的論文了。

哪個雜誌發表了這麼魔幻的論文?

偽科學能夠公開發表,這是什麼樣的一本雜誌? 

Journal of Biological Regulators and Homeostatic Agents雜誌,是典型的掠奪性期刊(predatory journals),即那種給錢就能發表的期刊。但這又是一本被SCI和Medline收錄的期刊。

看看下圖的投稿要求,多容易。啥都不需要,只需要把稿件給編輯就行。儘管也打著同行評議的旗號。

比克博士更是驚訝地發現,這本期刊上面編委會無法搜索,而編輯中有些已經去世好多年!!

好了,寫到這,頭皮有點發麻了哈。就到這裡吧。

2020年本來已經太魔幻,這就不差這篇論文和雜誌了。

資料來源:

Elisabeth Bik的博客

編輯:Henry,圖片來自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5年,經管之家公眾號6500篇文章,

這裡是豐富而全面的經管知識庫+財經百寶箱

 

金融系列:學習書目 | 金融體系 | 書單 | 投資思維 | 估值 | 銀行 | 資產配置 | 投行 | 量化投資 | 建模 | 研究員 | 對衝基金 | 股市交易 | 行為金融 | 宏觀分析 | 盡職調查 | 研究 | 金融讀博

 

管理系列:企業案例 | 精選書單 | 公司治理 | 諮詢模型 | 行業乾貨 | 商業分析 | 管理聖經 | 營銷

 

財經系列:中產階級 | 愛情經濟學 | 奢侈品 | 有錢人 | 月餅證券化 | 屌絲值 | 選老公 | 雍正行長

 

學習資源:搜索技巧 | 頂尖課程 | 名牌大學課件 | 商業圖書 | 文獻管理 | 原始數據 | 金融網站 | 內部培訓 | 投行併購 | 行研清單 | 國外學習APP | 英文文獻 | 金融電影 | 工具包 | 免費資源

 

爆款文章:房價 | 一線城市 | 二胎 | 收入 | 80後 | 移民爸爸 | 學歷 | 中產生存 | 花錢 | 求職機會 | 沒背景 | 北京摺疊 | 有多拼 | 世相繪 | 賺錢領域 | 勵志青年 | 頂尖名校 | 城市 | 農村 | 寒門

 

讀研讀博:投稿經驗 | 寫論文 | 學術牛人 | 論文工具 | 科研工具 | 學術資源 | 讀研 | 讀博 | 找工作

 

統計系列:學習心得 | 推薦書目 | 實證分析 | 大師之見 | 計量之路 | 常見問題 | 必讀 | 統計數據

 

名家之聲:吳敬璉 | 張五常 | 李稻葵 | 許小年 | 汪丁丁 | 陳志武 | 林毅夫 | 錢穎一 | 陸銘

經管幹貨:經管俱樂部 | 經管之家學院 | 從零開始學統計 | 每天一個SPSS技能 | 事件分析法與Eviews應用 | CSSCI論文復刻:宏觀經濟學 | 性價比超高的stata課 | 學道會

相關焦點

  • 這是2020年最差的論文!比克博士怒了
    這篇論文於2020年7月16日在線發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Regulators and Homeostatic Agents。題目是&34;。,並稱之為「it is one of the worst scientific papers I have seen this year.」(2020年到目前為止最差的科學論文)。大概因為這篇文章實在是太糟糕,很快就被撤稿。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雜誌社再次做了一番騷操作。
  • 比克博士再揭121篇涉嫌造假論文,113發表在同一雜誌;還在等之前400餘篇處理結果
    ;涉嫌造假;SCI論文2020年7月5日 ,華爾街日報刊出Eva Xiao的文章,揭露來自中國的121篇論文涉嫌造假。而本報告的原始數據分析,正是來自於知名學術打假學者Elisabeth Bik(伊莉莎白·比克)博士的報告。同一天,在伊莉莎白·比克博士的博客裡,亦提供了這造假鏈條,並總結了這些文章詳細的造假方法。比克博士認定這些文章涉嫌造假,並且來自於同一「造假論文工廠」,依據是這些論文使用的圖片來源於同一組圖片,或在此基礎上做的修改;另外,這些論文的寫作和描述也存在雷同。
  • 這所大學碩士論文抽查20%,博士論文抽查高達50%,2020年太難了
    最近,教育部發文明確2020年研究生擴招,對今年考研的同學來講可謂及時。但是高興之餘,有些人提出了擔憂,擔心研究生數量的增加會影響培養的質量。筆者覺得這種擔憂是多餘的,雖然我國現在研究生的絕對數量不低,但是研究生的比例還是很低的,另外,國家對碩士博士的培養要求越來越嚴。2019年11月,教育部發布公告稱,2018年隨機抽查了6572篇博士論文,抽查率為10.4%。公告還稱接下來將對抽檢中問題比較突出的學校進行集體約談,並要求2020年各學校博士論文問題論文的篇數和比例要大幅降低。
  • 比克電池榮獲2020年中國兩輪車圓柱鋰電池技術領先品牌
    近日,2020中國(鋰電)電動自行車產業生態大會在無錫召開,大會聚集國內外鋰電電動自行車生產廠商、共享電動車、換電企業、鋰電池、BMS及PACK廠商高層參會,交流新技術,碰撞新思維。此次,比克電池應邀參會,並榮獲「2020年中國兩輪車圓柱鋰電池技術領先品牌」。
  • 南師大教授評審抽檢博士論文:差到令人憤怒
    網絡截圖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陳吉德在博客吐槽該論文,貼出部分論文內容,建議追查論文相關單位和作者責任  新京報訊 「只要隨便堆砌幾萬個文字,通過答辯,就能從『博士生』搖身一變為『博士』。這樣的『博士』到底價值幾何?」今年4月,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陳吉德在評審一篇教育部抽檢的博士論文後,稱該論文差到讓他憤怒。
  • 匪夷所思,兩中國學者抄襲國外博士論文,幾周內連發表9篇SCI
    Bik博士發現,這兩位不僅僅都姓Zhang,還共享了9篇論文。而這9篇論文都包含了抄襲/剽竊的內容。  Bik博士之所以認為這是明顯的抄襲,是因為有足夠的證據。  舉例如下,除了參考文獻插入格式不同,這些論文與別人的論文幾乎都一樣。
  • 比克電池:正極補鋰技術將助力高能量密度電池突破發展
    2020-11-18 16:54:18 來源: 電池中國網 舉報
  • 我校博士學位論文榮獲「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優秀博士學位...
    測繪學院一博士學位論文獲評「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來源:研究生院   時間:2020-11-30  瀏覽:
  • 駱兆軍:比克電池18650電芯性能已全球領先
    其中,比克作為國內領先的鋰電廠商應邀參展並在現場展示了比克最新上市的18650-3.0Ah高能芯產品及電池模組、海馬ME300電池包和應用比克電芯的江淮iEV7S汽車。同時,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駱兆軍博士在展會論壇發表主題演講,分享比克電池技術研發及市場應用的最新進展。
  • 2020年湖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結果公示,共99篇!
    湖南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辦公室2020年湖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結果公示根據湖南省教育廳《關於開展2020年湖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19〕299號)精神,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省教育廳組織開展了2020年湖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
  • 比克大魔王是歷代boss中最弱的一個,那為何最讓人恐懼?
    2020-12-17 21:11:37 來源: 鄰居的小蜘蛛 舉報
  • 燕山大學34篇學位論文獲評2020年河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近日,河北省教育廳印發了《關於批准2018/2019學年度河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的通知》(冀教研[2020]9號)文件,全省共批准10所院校的30篇博士學位論文和26所院校的153篇碩士學位論文為2018/2019學年度河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 2016-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優秀博士論文統計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作為智能科學技術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學會,其優博論文具有很強的權威性,每年評選不超過10篇。近日,TOP大學來了就2016-2020年來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優秀博士論文進行了統計,一起來看看哪所高校最強?
  • 北影2020年博士報考:符合要求論文須被知網或萬方收錄
    在發生青年演員翟天臨學術不端事件9個月後,北京電影學院(以下簡稱「北影」)迎來新一批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11月22日,北影官網發布了《北京電影學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以下簡稱「2020招生簡章」)。
  • 比克電池:正極補鋰技術將廣泛應用於下一代大圓柱中高端產品
    作為行業領先企業,比克電池受邀出席此次大會並做研究報告。會上,來自清華大學、中科院、西安交大等國內各大高校的專家學者和知名鋰電池企業就矽基負極材料研究進展與實踐運用等相關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以期促進行業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矽基負極材料進一步發展。與會專家提出,目前在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的眾多方式中,負極補鋰是最為常見的補鋰工藝。
  • 2020年湖南優秀博士論文:長沙理工大學和湖南科技大學排名墊底
    2020年湖南省教育廳對全省範圍內的博士論文進行了評審,共計有99篇博士學位論文被評為2020年湖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這99篇博士論文來至於湖南省11所高校,恭喜這些高校成功上岸。博士論文水平一定程度上受學校、導師以及學生個人的影響,能夠評上優秀博士論文,自然而言比沒有評上的要高好幾個等次,一般博士論文依託科研項目,不僅僅在選題方向具有前瞻性,在論文寫作水平方面自然也是不用多說。
  • 南開大學校長多篇論文被曝有疑點?本人親自回應:會給大家一個回復
    這些論文涉及曹雪濤及其同事在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第二軍醫大學免疫學研究所做的部分研究工作。北京時間18日凌晨,曹雪濤本人在PubPeer網站回應了比克博士的質疑。質疑者:並不能判定學術造假目前在PubPeer網站上,已經有超過40篇曹雪濤作為論文作者的文章被質疑。中國新聞周刊查閱到,這些文章中有4篇被更正勘誤,有一篇2008年發表於《生物化學雜誌》的論文被撤回。圖片來源:The Scientist官網曝出曹雪濤論文圖像異常的比克博士,曾供職於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系。
  • 從德布羅意的博士論文說開去
    原標題:從德布羅意的博士論文說開去路易·維克多·德布羅意是法國著名物理學家,192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德布羅意被後人津津樂道的,除了其天才般的物理學成就外,其簡潔的博士論文也在科學研究史上寫下了精彩別樣的一章。據說愛因斯坦曾對這篇精短論文大加讚賞,稱它「揭開了偉大帷幕的一角」。
  • 世上最牛的5篇博士論文
    ▋第三牛博士論文 最牛投稿論文就是讓編輯滿世界都找不到一個能看懂這篇論文的匿名審稿人,最後只能發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 實例:克里斯多福·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1971 年發表在《數理統計年鑑》上的論文《無窮維參數空間中的分布滯後估計》。
  • 科研明星們的新稱謂叫「沈飛黨」,博士8篇cns主刊論文的白蕊!
    月15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施一公團隊又發表一篇科研大作,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發表重磅文章,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成功捕獲解析RNA剪接過程的團隊,發表這篇論文的學生是顏寧的兩位師妹,一位是白蕊一位是萬蕊雪,顏寧和自己粉絲分享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白蕊,這名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在清華碩博連讀4年時間內就發表了8篇CNS主刊論文,榮獲了清華大學特獎,較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的學生提前一年半畢業,並在2018年入選中國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