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我們的祖先克服了無數困難,從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慢慢演化出文明社會,最終進入科技時代。期間經歷的種種,遠超我們的想像。
時至今日,天災人禍仍無可避免,面對突發的地震、洪水,發達的科技似乎也只能盡力挽回損失,無法徹底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而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人類十分脆弱,早在7萬年前,我們就差點滅絕。
藉助於大型遺傳學數據,科學家們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7萬年前可能出現了極端氣候,不僅大量動植物因此滅絕,人類也受到打擊,全球大約僅剩下2000多人。
而就是這2000多人,孕育了後來的人類文明。最初,這2000多人集中在非洲地區,到了石器時代才開始逐漸擴大,向其他地區遷移,現在地球上的66億人都是這2000多人的後代。
科學家們將這項研究命名為「基因地理計劃」,旨在通過各方面的基因信息破解人類文明起源和過渡時期的謎團。
早在上個世紀,科學家們就發現了「線粒體夏娃」,但是對於7萬年前人類走出非洲大陸的過程知之甚少。直到最近,科學家們才漸漸了解到,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可能對早期人類文明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
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表示,地球有50?可能性面臨毀滅性災害,包括小行星撞擊、核武器爆炸甚至超級火山爆發等,對脆弱的人類來說都是致命性打擊。
有說法認為,既然7萬年前,僅僅2000多人都能夠順利存活下來,擁有先進科技的現代人類文明更不需要懼怕這些災難。實際上正因為科技具有雙面性,我們比以前更加脆弱,大量病毒已經具備抗藥性,氣候變化也更加劇烈,加上人口大量聚集……太多問題沒有解決,以至於稍有偏差就會導致大量人員傷亡。
「基因地理計劃」不僅僅是為了追根溯源,通過基因變化,我們仍然能夠發現很多珍貴的信息和提示,人類正在不斷向太空發展,無異於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從非洲走向世界各地。
災難不僅僅將人類置於危險境地,也間接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我們需要認識到的是,大自然需要敬畏,生命之所以能夠順利延續,都有賴於穩定的環境,只有保護好我們的生存環境,人類才有更多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