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全球變暖對人類益處極大!光合作用更容易,北極將成新航...

2020-11-25 環球科學大觀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這幾日為大家講述了不少因氣候變化帶來的種種災難,冰蓋消融、海平面上升、颶風頻發、酷暑難耐著實令人感慨。今天就來介紹一位美國「科學家」,公開聲稱全球變暖對全人類、地球有極大的益處…

此人既是一名學者,也是美國德克薩斯州主管科學、空間和技術委員會的代表Lamar Smith。Smith在一個頗有名氣的雜誌《Daily Signal》上發表了自己對於氣候變化的一些 「有趣」的觀點。Smith教授稱,如今科學家們往往單一的研究氣候變化帶來的惡劣影響,卻忽視了全球變暖帶來的諸多好處。地球的氣候狀況太過於複雜,不是巴黎氣候協議中幾句話就能夠講明白的,與其研究捉摸不透的事情,倒不如看看氣候變化給我來帶來的福利。

首先,隨著大氣環境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持續走高,可以更好的幫助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並促進植物的生長,讓地球一片綠色。同時,糧食作物也會得到更好、更優質的生長,以解決全球人口糧食供應。此外,隨著北極冰雪消融,地球會擁有更加廣闊的海域,可以發展更多便捷、低成本的新航線,縮短亞、歐、北美間的距離。

對此,美國麻省的科學家表示植物生長確實需要二氧化碳作為原料,但這並不意味著二氧化碳濃度的大幅提升有益於植物。植物光合作用每合成1個葡萄糖需要6個二氧化碳分子和6個水分子,但其作用機制不受單一原料的變化而改變。相反,預計到2050年地球的作物產量將會降低10%!

而對於北極海冰減少,事實上會導致現有的航道變得更加危險,更不用說未來繼續開闢新的航道。就在上個月,由於嚴酷的極地條件,北極冰山大規模南移,一項科學考察也因此被破取消。

值得注意的是,Smith教授發表這番觀點的雜誌並不是什麼出版物,而是一家受石油巨頭資助的網站。人為導致全球變暖的證據幾乎是壓倒性的,而氣候變化陰謀論者從最初的「不真實」變本加厲到 「對人類有好處」,相信這種對人類不負責的行為最終會讓其自食惡果!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這些跡象也表明北極海冰的面積和厚度都呈現出快速的減少趨勢,或者也可以說海冰正在退縮。」海冰的消失讓北極深色的水域越來越多,太陽輻射更容易被海水吸收而不是被冰雪反射回太空,導致北極變暖的不斷加劇,這是一種被稱為「北極放大」的反饋過程。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甚至有科學家預測30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這些跡象也表明北極海冰的面積和厚度都呈現出快速的減少趨勢,或者也可以說海冰正在退縮。」  海冰的消失讓北極深色的水域越來越多,太陽輻射更容易被海水吸收而不是被冰雪反射回太空,導致北極變暖的不斷加劇,這是一種被稱為「北極放大」的反饋過程。
  • 全球變暖或將是未來地球災難的主要原因
    樹木死亡後,它們無法繼續進行光合作用,導致二氧化碳無法被吸收而循環利用,同時樹木釋放出光合作用過程中儲存的碳。根據2010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森林砍伐每年向大氣釋放近10億噸碳。全球範圍內,甲烷是第二常見的溫室氣體,但它捕捉熱量的效果最明顯,甲烷的吸熱效率是二氧化碳的25倍。根據環保署的數據,2016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約佔美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0%(還未統計其他國家)。
  •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若不重視人類將滅絕
    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
  • 【工業之美】對抗全球氣候變暖 人工光合作用可將二氧化碳轉變為塑料
    一則「北極圈罕見32℃高溫,有生之年,北極熊或將消失」的消息,將全球氣候變暖的表現以及可能引發的後果直觀地擺在了人們面前。「我們難以證明異常氣候的出現與氣候變暖直接相關,但氣候變暖確實提高了異常氣候發生的概率。」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創始人Georg Kell曾表示。為了延緩全球變暖,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如何減少大氣中已有的二氧化碳含量,這其中包括了「人工光合作用」。
  • 納米專家楊培東:人工光合作用或將根本解決全球變暖
    記者 樊旭能源危機,全球變暖,這些威脅人類生存的重大問題在未來可能被一項技術徹底化解,那就是人工光合作用技術。10月31日,2015年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納米材料學家楊培東在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媒體見面會上表示,目前,人工光合作用技術的太陽能轉化率已經達到了10%左右。未來,這項技術或將根本解決二氧化碳排放問題,抑制全球變暖,並製造清潔能源,解決能源危機。據楊培東介紹,他的團隊所構建的是一套由納米線和細菌催化劑組成的獨特系統。
  • 科學家發現北極的冰層將全部融化,人類的災難即將到來
    提起北極,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上萬年的時間裡,北極一直處於一個完整的模式:冬季時,北極以零下的溫度凍結了當地的水,海冰不斷擴大;夏季時,冰層退縮,因為溫暖的溫度使冬季凍結的海冰又重新融化。在人為活動導致全球變暖之前,這個模式的周期似乎是永遠存在的。
  • 科學家發現北極的冰層將全部融化,人類的災難即將到來
    ​提起北極,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上萬年的時間裡,北極一直處於一個完整的模式:冬季時,北極以零下的溫度凍結了當地的水,海冰不斷擴大;夏季時,冰層退縮,因為溫暖的溫度使冬季凍結的海冰又重新融化。在人為活動導致全球變暖之前,這個模式的周期似乎是永遠存在的。
  • 全球變暖」是21世紀最大謊言?科學家:北極冰川正在「腐爛
    溫室效應,全球變暖,這種話題我們早就已經見怪不怪,很多人都把全球變暖當成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以為到了一定時間這種情況就會消失,不會危害到我們人類的自身安全,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根據歐洲環保總署的說法:全球變暖,冰川全部融化,我們地球上的海平面會上升7米左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
  • 北極冰蓋面積減少95%,北極熊或將滅絕,人類還幸災樂禍?
    全球變暖好像距離我們非常遙遠,但是北極已經告訴我們,如果不加以控制,全球變暖將會迅速影響到人類的生存環境。 近日,據美國NASA發布的一段資料顯示,北極常年冰在過去的35年時間減少了95%,如果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或許幾十年後,北冰洋就會出現完全無冰的季節。
  • 北極氣候變暖,科學家發現遠古生物,人類千萬不能大意
    ,氣候變暖是由於人們的不合理活動導致溫室氣體增加,而隨之而來的便是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全球氣候變暖導致了許多環境問題的發生,而其中就有南北極冰川融化的現象。人們關注到,由於氣溫升高,北極地區發現了很多的遠古生物。而正是這些生物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並且讓科學家們擔憂人類的未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揭開這些遠古生物的神秘面紗。
  • 科學家表示:即使沒有人類,全球變暖依舊存在!
    如今人類生活在安全的舒適圈中,可能感受不到危險是什麼樣的,也感受不到死亡臨近是什麼滋味,但是地球的南極和北極冰川正在加快融化速度,動物們正在面臨死亡。這和人類有關係嗎?這一系列的現象難道還表示全球變暖是騙局?科學家表示:即使沒有人類,全球變暖依舊存在!
  • 全球變暖是騙局?科學家預警:全球變暖正改變中國氣候格局
    在某問答平臺看到這句話時,突然覺得非常適合回答全球變暖到底是不是騙局。前段時間,科學家推測,在未來一段時間太陽活動可能進入了極小期,太陽黑子以及太陽耀斑的程度可能不如從前。因此很多人認為,全球變暖可能只是一個騙局,地球要進入小冰河期。雖然不否認太陽活動的減少讓地球不再享有往日的陽光,但全球變暖的事實依然不能改變。
  • 全球變暖是真的嗎?
    第一篇文章將會回答關於氣候變化最根本的問題:全球變暖到底是不是真的?撰文 | 成裡京(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1975年8月,《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氣候變化: 我們是否正處於全球變暖的邊緣?》的論文,「全球變暖」這個詞首次在科學文獻中出現(Broecker等,1975)。44年過去了,全球變暖的事實逐漸被發現,原因慢慢被揭露,其對人類、生態系統、地球各圈層的以負面為主的影響也不斷顯現。科學家們逐漸建立起了以 「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造成了百餘年來的全球變暖」 為核心的全球變暖理論。
  • 關於全球變暖的十大令人驚訝的後果!
    森林火災狂潮雖然它正在融化冰川並產生更強烈的颶風,但全球變暖似乎也在加劇美國的森林火災。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在西部各州,更多的野火在農村蔓延開來,在更長的時間內燃燒更多的地區。科學家們將猖獗的火焰與溫度升高和早期融雪相關聯。
  • 北極海冰面積創新低 多國巨頭備戰北極能源開採
    海冰變化複雜多樣 融化見證全球變暖  據新華社報導,美國科學家27日宣布,北冰洋地區的海冰面積26日下降到410萬平方公裡,創下自1979年開始進行衛星觀測以來的最低值。  上一次北極海冰面積最低紀錄發生在2007年9月18日,約為417萬平方公裡,比1979年至2000年的最低均值少240萬平方公裡,縮小的面積相當於英國的10倍。  開展研究的美國航天局和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認為,由於北冰洋海冰面積最低值通常發生在每年9月中下旬融冰季結束之時,因此今後兩到三周內,海冰面積預計將持續降低,其最低紀錄將被進一步打破。
  • 噩耗:科學家發現,全球變暖讓人類走投無路,但雨林會長得更好!
    此前的研究認為,全球變暖會讓熱帶雨林大幅縮減,並且可能會向熱帶稀樹草原轉變,但據最新的研究發現,全球氣溫升高,熱帶雨林可能生長得更好!全球變暖,雨林為什麼會長得更好?不過最近一篇發表於《科學進展》上的論文提出了和西蒙·威爾考克博士相左的觀點,作者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皮埃爾·根廷博士,他認為全球變暖有助於亞馬遜雨林更加繁榮!
  •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世界環境日析"全球變暖"說
    就在今天第35個世界環境日前夕,又屢見標題醒目:  因為全球變暖,北極冰蓋圈已縮至最小;  因為全球變暖,南極臭氧洞已擴至最大;  因為全球變暖,世界大多數雪峰將在本世紀明顯萎縮;  因為全球變暖,非洲將有1.8億人口在本世紀引發疾病死亡……  與此同時,花期提前、螞蟻增多、鯨魚自殺,包括剛剛撲滅的內蒙古森林大火,也都有學者認為與全球變暖有關
  • 北極出問題了?科學家檢測到北極甲烷大爆發,人類將再次面臨考驗
    但現在有證據表明,甲烷也可能導致全球變暖。甲烷導致的全球變暖提到溫室氣體,我們一般會想到二氧化碳,但你知道嗎?甲烷也是一種溫室氣體,2018年美國利用俄克拉荷馬州南大平原觀測站獲得的綜合數據,首次證明了甲烷也可能加重地球溫室效應。而且由甲烷造成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5倍。
  • 北極再迎危機!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大量反射性元素或被釋放
    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大量反射性元素或被釋放根據英國《衛報》網站消息報導,一篇發表在《環境研究通訊》的文章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高度關注。該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有一份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日本福島核事故給北極圈的冰雪留下了一個獨特的印記,這個印記在短時間內是難以抹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