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的解放軍:無人機送火鍋 氧氣隨時吸

2020-12-07 騰訊網

據香港《南華早報》11月28日報導,中國軍隊在喜瑪拉雅山區進行冬季部署,士兵們有火鍋可吃,並能得到氧氣供應。

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的中國士兵在享用火鍋

報導稱,在喜馬拉雅山區的中印邊境地區部署的中國士兵正在享用無人機送來的火鍋和床邊制氧機產生的氧氣,同時穿著最新的外骨骼來幫助他們在嚴酷的低溫下執行基本任務,與印度進行馬拉松式的對抗。

文章稱,中印雙方在前線進行的第八輪軍事會談於11月結束,但沒有任何解決對峙的跡象。隨著僵局的繼續,物資供應已成為駐紮在「世界屋頂」的解放軍的頭等大事,那裡白天的溫度通常在攝氏零下30度左右。

氧氣是最關鍵的問題,海拔3000米(9842英尺)的氧氣含量會下降至比海平面低三分之一,而在海拔5,000米時下降至一半。缺氧會導致噁心,頭痛,記憶力減退和沮喪,甚至會有嚴重的肺部感染和腦水腫。

高原營房中的士兵一邊閱讀一邊吸氧

11月23日,《解放軍報》報導說,所有海拔3000米以上的哨所都配備了制氧機,駐紮在4,000米以上的部隊每天將接受一個小時的強制性氧氣治療。報導稱:「數據顯示,每天一小時的氧氣治療可以使血氧飽和度提高9%,並大大減少高原反應的機率。這種療法比藥物治療更有利於健康。」除了建造大型制氧站,車載式氧氣發生器和高壓氧艙外,解放軍還開發了可攜式制氧機和氣瓶,甚至為單兵開發了可攜式氧艙和化學氧氣發生器。報導說:「氧氣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這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常態。」報導公布了兩名士兵坐在床上看書的照片,他們戴著與固定在牆上的瓶子相連的氧氣面罩。

解放軍還裝備了機械外骨骼防護服,以幫助士兵克服海拔高度的影響來執行基本任務,例如步行和攜帶裝備。《南華早報》稱,第一批外骨骼裝備已於本月初交付。報導還援引外骨骼設計師張立建的話說:「由於地形複雜,風大,在邊境巡邏或在高海拔山區運送補給品等任務,許多工作必須依靠士兵步行。外骨骼可以為他們在攀爬或搬運負荷時節省大量的體力。」

這套外骨骼服裝由超強的合成碳纖維材料製成,可承受極度的寒冷和劇烈的磨損。它們也很輕,僅重4千克(8.8磅),但可以支撐大約70%的士兵負載,使他們在攜帶25千克負載時可以快速移動

中國在中印邊境高原地區建設的保暖營房

報導稱,部署在5,000米以上解放軍前哨基地的部隊已經入住帶有智能太陽能系統的保暖房屋,該系統可以在室外零下40攝氏度的環境下保持15攝氏度的室內溫度。

這種住所不使用外部能源,也不需要專業的工程師進行組裝,由睡眠,就餐,淋浴,衛生間和儲物的模塊組成。它有自己的電網和供熱系統。

這些部隊還將獲得20型冬衣:一套羊皮靴,羽絨睡袋,棉上衣和褲子,長外套和雪地迷彩服,以及自熱石墨烯背心。

中國士兵裝備的高寒地區服裝

《南華早報》援引中央電視臺的報導稱,解放軍在較不方便的地方挖了十幾口井,為冬天做準備。無人機正在運送食物,包括火鍋。火鍋是中國人在寒冷天氣裡最喜歡的食物。

四川大學中國南亞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孫世海說,中印邊境地區的局勢在冬季相對平靜,但到明年將會繼續緊張。「隨著經濟的增長,近年來,中國在材料供應,基礎設施和物流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步,比印度有優勢。」他說。

據報導,印度軍隊已從美國緊急進口了二手的防寒服,能夠承零下40度的低溫,但與部署在該地區的印度軍隊人數比較,服裝數量明顯不足。

印度軍隊對這種極端條件並不陌生。多年以來,印度還在克什米爾山區(包括錫亞琴冰川)與巴基斯坦對峙,那裡的氣溫可能降至攝氏零下50度以下。自1984年以來,已有將近900名印度士兵和軍官在那裡死亡,其中大部分死於極端天氣或雪崩。

相關焦點

  • 中印邊境解放軍的冬天:無人機送火鍋,氧氣隨時吸,用上外骨骼
    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的中國士兵在享用火鍋報導稱,在喜馬拉雅山區的中印邊境地區部署的中國士兵正在享用無人機送來的火鍋和床邊制氧機產生的氧氣,同時穿著最新的外骨骼來幫助他們在嚴酷的低溫下執行基本任務,與印度進行馬拉松式的對抗。
  • 喜馬拉雅山下的印軍:無人機送火鍋,氧氣隨時吸,身穿外骨骼裝備
    現在在中印邊境線的喜馬拉雅地區,中國邊防戰士已經享受到火鍋供應了。根據有關消息,駐紮在中印邊境喜馬拉雅山區的中國士兵在吃飯時能夠享受到由後方運送的火鍋了,在休息時營區的床邊有足夠的制氧機產生的氧氣。同時士兵在進行巡邏時可以裝備最新的外骨骼裝備來抵抗極寒的天氣。正是依靠這些設備,中國士兵正在與印度軍隊進行對抗。
  • 印度緊急租借捕食者無人機,將部署在中印邊境,解放軍如何應對?
    中印邊境目前還處於緊張局勢之中,而中印雙方也已經舉行了八輪軍長級別的會談,印軍在國內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之下又在邊境搞起了小動作。圖 捕食者無人機捕食者部署在中印邊境,解放軍如何應對?解放軍已經提前做好充足準備。早在今年的九月份和十月份就有相關的衛星拍攝到在中國新疆和田某機場有彩虹無人機和殲-20出現,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解放軍已經在邊境地區做好了十分充足的準備,不僅拿出了十分能打的彩虹無人機,還把鎮場子的殲-20戰機也部署在邊境。
  • 「捕食者」無人機已到位,印媒:或監視中印邊境
    ,預計將布置在中印邊境或印度洋為作戰部隊提供信息支持。 據報導,一名印度政府高官向媒體透露,兩周前這兩架向美國租借的無人機就已經送抵印度,並在11月21日於拉賈利海軍基地正式服役
  • 用於監視中印邊境?印度從美國租借的2架「捕食者」無人機到貨
    東方網·演兵場(dfjs021)11月26日報導:印度亞洲國際新聞通訊社(ANI)25日報導,印度海軍從美國租借的兩架MQ-9B無人機於上周六(21日)投入使用,目前部署在該國東南沿岸、用於海上巡邏。而印媒稱,這款無人機也可被用於監視中印邊境地區。
  • 中印邊境一線軍情報告!印軍否認解放軍用微波武器奪回班公湖山頭
    英媒:解放軍用微波武器奪回班公湖山頭近日,英國《泰晤士報》炒作解放軍曾在中印邊界班公湖地區「使用微波武器逼退印軍,一槍不發奪回山頭」,這篇文章的標題是《中國將拉達克中印『戰場』變成『微波爐』》,並稱在今年的8月底,為奪回中印邊界西段班公湖南岸被印軍非法強佔的兩個山頭,解放軍使用了微波武器。
  • 印度租借美制「捕食者」無人機到貨 印媒炒:可部署到中印邊境
    來源:環球網印度從美國租借的兩架「捕食者」無人機近日到貨,印度媒體稱,這款無人機可部署在中印邊境進行監視。印媒報導截圖據印度新聞與評論網站「opindia」11月25日報導,印度從美國租借的兩架「捕食者」無人機(應為「捕食者」無人機的改進型號MQ-9B)已於近期到貨並投入使用。這種無人機以其出色的空中偵察能力而聞名,可通過其配備的攝像機和其他傳感器提供有關敵人行動的實時信息,不僅可以用在印度洋進行監視,也可以部署在中印邊境。
  • 從美方租回兩架「捕食者」後,印媒又來添堵:可用於監控中印邊境
    但對於鎮守邊境的解放軍戰士來說,他們面對的環境比這惡劣一百倍。值得欣慰的是中印邊境對峙情況,在第八次中印雙方軍長級會談後開始有所緩和,並且雙方還達成了共識,將會在近期再一次進行軍長級會議。但是印度剛剛展現出進步的一面後,馬上又開始給中印邊境問題添堵。
  • 進行無人機對決?印度租借兩架美制「捕食者」,將部署到中印邊境
    寒冬真的來臨了,中印邊境的對峙依舊在繼續。大家都知道印度對他們從法國購買的「陣風」戰鬥機推崇備至,看他們的媒體所描述似乎陣風戰鬥機已經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戰鬥機了,擁有了它印度就一定會贏。終於前段時間第二批陣風戰鬥機順利到達了印度,這又讓印度好一陣狂歡。
  • 印度租借兩架美制「捕食者」無人機到貨 印媒速炒:可部署到中印邊境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印度從美國租借的兩架「捕食者」無人機近日到貨,印度媒體稱,這款無人機可部署在中印邊境進行監視。據印度新聞與評論網站「opindia」11月25日報導,印度從美國租借的兩架「捕食者」無人機已於近期到貨並投入使用。
  • 租的2架美國無人機到貨後,印度想部署中印邊境?任國強大校表態
    值得一提的是,印軍租賃的兩架無人機屬於"捕食者"艦載版,沒有裝載殺傷性武器。印度媒體話音剛落,就在11月26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就中印邊境問題進行回應:希望雙方能夠繼續保持深入的溝通,確保雙方部隊保持克制,避免一切誤判和誤解。  印度軍方消息人士稱,這些美國無人機已經開始了飛行作業,並且具有超過30小時的續航能力,它們是印度海軍在海洋上的重要裝備。
  • 從中印邊境衛星圖上,印媒發現解放軍清晰的「大作」
    原標題:從中印邊境衛星圖上,印媒發現解放軍清晰的「大作」據印度NDTV報導,衛星圖像顯示,在班公湖中方一側的土地上出現一副巨大的圖案,包括漢字「中國」和一幅中國地圖。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就近期中印邊界西段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發表聲明表示,6月15日晚印方一線部隊違背雙方軍長級會談達成的共識,再次越過實控線,破壞中方在此搭設的帳篷,中國邊防官兵按處置邊境事件的慣例前出交涉時,印軍突然暴力攻擊中方前往交涉的官兵
  • 中印開始對等脫離接觸?但印軍必須先撤,然後解放軍再考慮撤
    全文847字,閱讀約需2分鐘中印邊境的軍事對峙仍未結束,眼下秋冬季已經來臨,邊境高原的氣候條件越來越惡劣,對於雙方軍隊來說都是壓力巨大,中印兩國也已經展開了8輪軍長級別會談,但印度一方始終沒有拿出誠意。不過能談判肯定還是要先談判,動武永遠都不是第一選項。
  • 中印過冬"競賽"已經打響,新型無人機高原測試成功,俄媒:可為中國提供高效後勤保障
    按照目前公開的數據來看,AR-500C無人直升機可以搭載80公斤有效載荷並完成5小時的續航,若是這些載荷全部用於食品的運輸,那麼可以完成30人一天口糧的運輸,如今中印兩國邊境地區的過冬競賽已經打響,新型無人機高原成功測試,無疑是給中國解放軍再次帶來了好消息,在俄羅斯媒體看來,未來中國可以提供高效的後勤保障。
  • 中印邊境動作頻頻,印度發射新衛星劍指中國,對峙野心昭然若揭
    印度衛星事業展野心ISRO還將使用PSLV-C49運載火箭發射一顆「先進」的地球觀測衛星Risat-2BR2,以此增強印度對邊境的監控能力由於印度目前正在中印邊境進行緊張的對峙,所以印度媒體稱預計這顆衛星將極大的提高印軍在中印邊境對中國的監測行動。此外,這款火箭還將同時搭載數10顆國外商業衛星進行發射。
  • 網傳「中印軍隊邊境坐凳對峙照片」不實,系13年前軍演舊照
    照片上的印度軍人是在觀摩解放軍演練除了巴基斯坦媒體的「烏龍」,國內網絡空間也不乏「李代桃僵」的虛假信息。比如,近期在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流傳的一張所謂「中印邊境對峙照片」便是典型案例。該照片中,一方為中國軍隊官兵,另一方為外軍人員,雙方著迷彩服相對而坐,兩排官兵相隔一米左右距離,遠端則有多人站立。
  • 邊境解放軍士兵走失,印度不肯放人,背後究竟有何不可告人的秘密
    當時間的腳步剛剛跨入2021,中印邊境原本趨於緩和的局勢突然又傳來一個讓人憂心忡忡的消息——我一名解放軍士兵在惡劣天氣中,因天黑等客觀原因在中印兩軍舉行第八次軍長級會議的楚舒勒附近不慎迷路走失。積雪覆蓋的中印邊境我們先不去深究印度軍方有沒有說真話。
  • 論戰略運輸能力,印軍拿什麼抗衡解放軍
    所以,解放軍才能在班公湖畔快速拼裝好大量「湖景房」(保溫方艙),在後方還建設了二線醫院。即使中印關係緩和,在重要的營地,各種戰備物資也是長期、足量儲備的,這些工作都是國防建設的一部分。此外,重要的道路還有兵站和武警部隊做保障。
  • 印媒:中印邊境戰爭使印度贏得藏南地區的民心
    資料圖: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解放軍俘獲大批印軍。今年是中印邊境衝突50周年。據《印度時報》11月1日報導,印專家與歷史學家稱,印度雖然1962年在所謂「阿魯納恰爾邦」(我藏南地區)的邊境衝突中失敗,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儘管印度戰敗,以印地語為代表的印度「愛國主義」贏得了該地區長期以來「語言危機戰爭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