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解釋的大地圖案:這些圖畫,究竟是誰的傑作?有什麼含義?
1978年,當時的厄瓜多基多市的天主教大學考古系的系主任波拉斯神父,在原始叢林中發現了一個迄今為止尚未被揭開神秘面紗的城邦。它位於厄瓜多馬卡斯市以北約40千米外的烏帕諾河邊,神父猜測這座城邦代表著南美洲最古老的文明。城邦中的建築物迄今尚未得到嚴肅認真的考察,包括近180座矩形山丘,其中一些邊長達800米。令人驚話的是,這些山丘堆積形成了圖案,不過在地面上卻無法看到。
只有從空中往下看,人們才分辨出一條簡單線條勾勒的美洲豹,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等等。印第安人在原始森林中建造的圖形標記,只有在空中才能看清。那麼,這種圖形究竟有什麼用處呢?難道是向天空發射的圖形信息?現在,人們已經發現了大量向天空發出的圖形信號。從秘魯南部的莫延多市到智利的安託法加斯塔省的荒漠與山區,在高地與山丘上分布著大量這種指出天空的圖形標記,其中有巨大的長方形、帶有分叉的梯形以及箭頭狀的圖案,山坡上則到處都是帯有裝飾性花紋的四邊形。
一些研究者認為,它們是某種特定的符號,甚或就是文字。不過問題在於,這種文字又是寫給誰看的呢?在智利的塔拉帕卡沙漠上,靠近一座光禿禿的山丘,聳立著一幅120米高的畫像。它看起來像個機器人,頭上插著天線,右路膊上挽著一隻小猴子。畫像兩側有一些帶有枝權的方形與橢圓形圖案,而這些枝權對準畫像在美國洛杉磯東南,科羅拉多河邊的小城市萊斯附近,人們在地面上發現了刻鑿出的人與動物的巨大圖像。圖像的全景也只有在空中才能看清楚。
靠近約旦邊境的沙烏地阿拉伯境內的沙漠中,在泰布克以南320千米的地方,人們在地面上發現了大量長達一兩百米的幾何圖形。這些圖形上下重疊,從側面看有金字塔形的三角,頂部為巨大的環形。所有的圖案只有在空中才能分辨。通過對成海周圍衛星照片的分析,俄國地質學家發現一個奇特的地形構造。從杜安角直到幹的半島烏斯吐爾特內部,數百千米的範圍內有個奇怪的三角形構造,十分引入注目。早期研究者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家畜欄,把動物圈在裡面,後來棄之不用了。這個建造物的規模大得今人無法想像。
秘魯小城皮斯科瀕臨太平洋。在皮斯科海灣附近的一道光禿禿的山脊上,刻著一幅奇異的圖畫,當地人稱之為「埃爾·坎德拉布羅」。圖函很大,從海上很遠就可以看見它。圖畫看起來像一根巨大的三叉戟,又如同只巨大的三分支的枝形燈架。整幅圖畫高達250米,三叉戟寬3.80米,山脊呈白色,表面覆蓋著一層鹽粒;有時,沙漠裡的風吹來的沙子將圖案遮蓋起來,而海風又將沙子吹走。
沒有人知道,是誰在什麼時候創作了這幅畫,也沒有人知道這幅畫究竟有何意義。唯一沒有疑問的是,這幅畫並不是航海的標記。因為海灣對面有一座小島,它擋住了西邊大海中航行者的視線;再加之海灣呈弧形,海灣以南或以北幾千米處就被小島擋住,看不見這幅圖畫了。皮斯科以南160千米處是世界聞名的「大型地面畫冊」一一納斯卡平元原所在地。這片荒原約有上千平方千米。
平原上的圖案是紐約長島大學的保羅·科索克博土在1939年發現的。這一發現純屬偶然,當時科素克駕駛著他的的單引擎運動飛機,沿著古代引水系統的路線飛過乾涸的納斯卡平原。就在這時,他看到了地面上巨大而奇妙的、看起來像是跑道的直線圖案。為了證實那位飛行員的發現,考古學家們冒著炎炎的烈日,來到了這塊幾乎被驕陽燒焦了的荒蕪地區。他們發現那些縱橫交錯的溝渠,竟是彎彎曲曲的,構成了一幅幅巨大的圖案。
它們有的像一隻鷹,有的像是蜘蛛、蜥蜴、穿山甲、狒狒。更令人驚異的是,這些巨大的運動畫,每個都有幾十米到一兩百米大,還像蓋圖章一般,每隔幾十千米就重複出現一次。是誰,為了什麼目的,在這個荒原上繪製、開挖出如此巨大的溝渠畫?通過進一步調查,人們又發現,這些溝渠有的由南向北,十分精確,和今天的地球經線的偏差不超過1度。無法解釋的大地圖案:這些圖畫,究竟是誰的傑作?有什麼含義?
位於南半球的秘魯,人們看不到北極星,又沒有使用指南針的記錄,巨畫的製作者怎麼能設計得這樣精確呢?伴隨這些巨畫,還有很多圓和螺旋線,它們又是在表達什麼意思,同樣令人費解。除了動物畫外,還有比動物大幾十倍的人物畫,其中的一個人物高達620米,軀幹挺直。雙手叉在脅下。還有一個沒有腦袋,卻畫有6個手指:另一些巨人的頭上還戴有類似皇冠的東西。這些是什麼人?作者想表達什麼意思?如此種種,給我們留下了一連申的問號。
在距納斯卡巨畫不遠的帕爾帕谷地裡,在幾乎寸草不生的土地上,又有許多筆直的道路般的線條標誌。從飛機上俯瞰,這些「道路」有的互相平行,有的交又或被巨大的不規則四邊形包圍著。有的突然中斷,有的從平地向山坡伸展,偶然被懸崖中斷,繼而又沿斜坡延伸下去,就像在山巒中開鑿出的一條筆直的跑道。如果讓飛機沿著這條跑道飛行,就會被它引向有著神秘巨畫的納斯卡荒原。顯然,這兩者之間有著某種特殊的聯繫。那麼這些「道路」又是派什麼用處的呢?
瑞士作家馮·丹尼克認為,這裡曾是古代外星人訪問地球的空港,巨畫是一種導航的標誌。但是,能夠進行恆星際飛行的宇宙飛船,必定具有高超的技術和精密的設備,他們無須使用什麼跑道和地面導航裝置。因而有人認為把這裡設想為宇宙人的空港是荒謬的。
1946年以來,考古學家還在納斯卡荒原發現有一些繪有色彩鮮豔圖案的陶器殘片,其中部分圖案與地上的巨畫如出一轍。同時,還發掘出一些小型房屋的建築地基,表明當年這裡曾有人居住。科學家用碳14同位素年齡法對出土的木片進行測定,推斷出納斯卡荒原的繁榮期大約在公元1-2世紀,距今不到2000年。
人們還發現巨畫與天文現象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有的畫可用表明四季的天文變化,有的指示著月亮升起的起點,有的指出了明亮的星星的位置,甚至整個太陽系各行星都可以通過巨畫找到其相應的位置。研究者認為,巨畫實際上是一個古代的祭禮場所,也是一部巨大的天文歷。祭司可用它來準確地判斷一年中的任何一天,適時地確定播種、灌溉、收穫等農事活動的時間。
不過,可以想像到,能夠在地上挖出如此巨大的圖形的溝渠,又能用其表達多種天文知識的作者,一定具有較高的文學、數學和天文學知識。然而,在古代印第安人的傳說和史料中,為什麼沒有留下哪怕是一星半點的紀錄呢?這不免仍然使人感到疑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