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獎金100萬美元!2020「中國諾貝爾獎」獲獎人揭曉

2020-12-02 北京日報客戶端

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了獲獎人。該項獎有「中國諾貝爾獎」的美譽,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是我國內地首個非官方科學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

「生命科學獎」的獲獎者為張亭棟、王振義。表彰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

「物質科學獎」的獲獎者為盧柯。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的獲獎者為彭實戈。表彰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 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理論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

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正式設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作為中國大陸首個非官方、非營利、民間發起的科學獎項。大獎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獎勵在大中華區做出傑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不限國籍)。目前設置「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大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人民幣約700萬元),每個獎項由四位捐贈人共同捐贈。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朱松梅

編輯:楊萌

流程編輯 吳越

相關焦點

  • 單項獎金100萬美元!2020「中國諾貝爾獎」獲獎人揭曉
    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了獲獎人。該項獎有「中國諾貝爾獎」的美譽,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是我國內地首個非官方科學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生命科學獎」的獲獎者為張亭棟、王振義。表彰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物質科學獎」的獲獎者為盧柯。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單項獎金100萬美元
    【大河財立方消息】9月6日上午消息,今天2020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上,大會宣布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以表彰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
  • 獎金100萬美元!55歲副省長拿下「中國諾貝爾獎」
    9月6日,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名單正式公布,共4人獲獎。該獎項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其中,88歲的張亭棟是使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的奠基人,被認為是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大陸學者之一。盧柯在四人中唯一未過花甲,今年55歲的他16歲上大學,30歲當博導,38歲被增選為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兩年前當選為遼寧省副省長。
  • 單項獎金700萬,「中國版諾貝爾獎」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
    來源:未來科學大獎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每個獎項的單項獎金100萬美元(約700萬人民幣)。獲獎人: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王振義摘得「生命科學獎」獲獎評語:表彰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癌症仍然是人類健康的一個主要威脅
  • 「未來科學大獎」揭榜 單項獎金100萬美元
    深圳商報已經步入第5個年頭的「未來科學大獎」9月6日在北京揭曉。張亭棟、王振義、盧柯、彭實戈四位科學家獲獎。「未來科學大獎」有「中國諾獎」之稱,每年評選一次,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振義因其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摘得「生命科學獎」。
  • 2020「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出爐,有哪些牛人大伽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了獲獎人。該項獎由於其難度、含金量被譽為「中國諾貝爾獎」,是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是我國內地首個非官方科學獎項,單項獎金高達100萬美元。其獎金數額超過2019年諾貝尓獎,900萬瑞典克朗(約合時價約650萬人民幣)。未來科學大獎共分三個獎項:「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每個獎項由四位捐贈人共同捐贈。1. 「生命科學獎」獲獎人:張亭棟、王振義。
  • 盧柯院士等人獲「中國版諾獎」,獎金100萬美金
    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每個獎項的單項獎金100萬美元(約700萬人民幣)。獲獎人: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盧柯摘得「物質科學獎」獲獎評語: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
  • 55歲副省長拿下「中國諾貝爾獎」,獎金100萬美元
    昨天(9月6日),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名單正式公布,共4人獲獎。該獎項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其中,88歲的張亭棟是使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的奠基人,被認為是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大陸學者之一。
  • 55歲副省長拿下「中國諾貝爾獎」,獎金100萬美元!
    昨天(9月6日),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名單正式公布,共4人獲獎。該獎項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其中,88歲的張亭棟是使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的奠基人,被認為是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大陸學者之一。
  • 重磅,單項獎金約700萬!「中國諾獎」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
    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每個獎項的單項獎金100萬美元(約700萬人民幣)。獲獎人: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王振義摘得「生命科學獎」獲獎評語:表彰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癌症仍然是人類健康的一個主要威脅。
  • 2020「中國諾貝爾獎」9月6號頒獎,單項獎金100萬美金
    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大陸第一個民間科學大獎,成立於2016年,該獎是由華裔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設置「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大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具有「中國諾貝爾獎」的美譽本屆獲獎者如下:「生命科學獎」的獲獎者為張亭棟、王振義。表彰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
  • 55歲遼寧副省長拿下「中國諾貝爾獎」,獎金100萬美元!
    導讀: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今日揭曉獲獎名單:張亭棟、王振義、盧柯、彭實戈。其中,96歲的張亭棟是使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的奠基人,被認為是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大陸學者之一。盧柯在四人中唯一未過花甲,今年55歲的他16歲上大學,30歲當博導,38歲被增選為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兩年前當選為遼寧省副省長。
  • 單項獎金約700萬!「中國諾獎」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
    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張亭棟、王振義獲得「生命科學獎」,盧柯獲得「物質科學獎」,彭實戈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每個獎項的單項獎金100萬美元(約700萬人民幣)。
  • 55歲副省長拿下「中國諾貝爾獎」,獎金100萬美元!他還有個特殊身份
    昨天(9月6日),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名單正式公布,共4人獲獎。該獎項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其中,88歲的張亭棟是使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的奠基人,被認為是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大陸學者之一。
  • 副省長拿下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據介紹,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世界級民間科學大獎,由未來論壇於2016年創立,下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每個獎項由四位捐贈人共同捐贈。大獎採取提名邀約制和國際同行評議制。在獎項評審過程中,有包括諾獎得主、圖靈獎得主、菲爾茲獎得主以及數十位美國、法國、德國等國的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參與了未來科學大獎的提名與評議過程。
  • 獎金100萬美元!2020未來科學大獎得主還有咱河南老鄉
    9月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教授王振義獲生命科學獎,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獲物質科學獎
  • 遼寧副省長拿下2020未來科學大獎 獎金100萬美元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是為了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
  • 諾貝爾獎獎金是多少?為什麼能頒發100多年?
    諾貝爾獎包括獎金獎品  諾貝爾獎的獎金總是以瑞典的貨幣瑞典克朗頒發,每年的獎金金額視諾貝爾基金的投資收益而定,1901年第一次頒獎的時候,每單項的獎金為15萬瑞典克朗,當時相當於瑞典一個教授工作20年的薪金。
  • 4名科學家獲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 單項獎金100萬美元
    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6日在北京公布2020  未來科學大獎單項獎金高達100萬美元,獎金來自於行業領袖定向捐贈,捐贈人包括李彥宏、沈南鵬、徐小平、馬化騰等知名企業家。  「未來科學大獎最初是由一批中國的企業家和投資人發起的,之後又聯合了一批優秀的華人科學家,這個大獎天然地具有一種家國情懷。」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美英德三科學家共享約763萬獎金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人名單周二(10月6日)揭曉,這一獎項由來自英國、德國及美國的科學家共同獲得,以表彰他們在黑洞方面的研究。格茲是自 1901 年頒發第一個諾貝爾獎以來,獲得物理獎的第四位女性。此前的三位分別是 1903 年的居裡夫人,1963 年的瑪麗亞·格珀特·邁耶和 2018 年的唐娜·斯特裡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