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曆也叫萬年曆或者通勝,來源於星相學和小六壬,上面會推算並記錄夏曆日期,幹支,節氣、宜忌、節日、衝煞、方位、流年、太歲,甚至日、月食,用於指導人們用事擇日趨吉避兇。
黃道吉日是中國傳統曆法「黃曆」中的特有說法,是諸事皆宜的日子。
《漢書·天文志》記載:「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黃道,一曰光道。」黃道天空中共分布著十二個亮度最高的星宿,分別是青龍、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匱、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陳。
黃曆本身是曆法,曆法是星相學,黃道中分布的12星在黃曆中稱為十二神煞,這是對自然星象的記錄。
月亮會對潮汐、耕種有影響,同樣黃道12星也會對人的生活有影響。
在十二神煞中「白虎、天刑、朱雀、天牢、玄武、勾陳」等六辰為兇神,兇神出現的日子不吉;「青龍、明堂、金匱、天德、玉堂、司命」稱為六黃道,黃道吉日就是這六神所在的日子,這六諸事皆宜、不避兇忌。
青龍:吉。青龍黃道,天乙星,天貴星,利有攸往,所作必成,所求皆得。
明堂:吉。明堂黃道,貴人星,明輔星,利見大人,利有攸往,怕作必成。
金匱:財星吉。金匱黃道,福德星,月仙星,利釋道用事,閽者女子用事,宜嫁娶,不宜整戎伍。
天德:官貴吉。天德黃道,寶光星,天德星,其時大郭,作事有成,利有攸往,出行吉。
玉堂:吉。玉堂黃道,少微星,天開星,百事吉,求事成,出行有財,宜文書喜慶之事,利見大人,利安葬,不利泥灶。
司命:官長吉。司命黃道,鳳輦星,月仙星,此時從寅至申時用事大吉,從酉至丑時有事不吉,即白天吉,晚上不利。
白虎:口舌官非。白虎黑道,天殺星,宜出師畋獵祭祀,皆吉,其餘都不利。
天刑:驛馬強動。天刑黑道,天刑星,利於出師,戰無不克,其他動作謀為皆不宜用,大忌詞訟。
朱雀:口舌。朱雀黑道,天訟星,利用公事,常人兇,諸事忌用,謹防爭訟。
天牢:兇星宜忌。天牢黑道,鎮神星,陰人用事皆吉,其餘都不利。
玄武:內小人盜賊暗害。玄武黑道,天獄星,君子用之吉,小人用之兇,忌詞訟博戲。
勾陳:口舌牽連。勾陳黑道,地獄星,此時所作一切事,有始無終,先喜後悲,不利攸往;起造安葬,犯此不利。
十二神煞有兇有吉,所主事物不同,所以在選吉日的時候要「以事為經,以神為緯」。
選擇吉日要因事而起,根據所辦事情的性質去尋找最能帶來大吉大利的善神,同時明確最可能造成大災大難的兇神惡煞,然後推算出善神所值之日與所理之方。而不是吉日可以做任何事都有利,兇日任何事都不利。
挑選吉日就是尋找、確定用事活動的適宜時空點,能充分的把握天時、地利、人和以及由此之間的和諧關系所造成的適宜機遇,從而達到趨吉避兇的結果。
據《協紀辨方書》卷十:「凡吉足勝兇,從宜不從忌;凡吉兇相抵,德喜之事仍忌;吉不足勝兇,則從忌不從宜。」
具體而言,吉兇神煞互相摻雜及其對待方法有六種情況:
其一,吉足勝兇,從宜不從忌;
其二,吉足抵兇,遇德則從宜不從忌;不遇,從宜亦從忌;
其三,吉不抵兇,遇德則吉勝,從宜不從忌;不遇,從忌不從宜;
其四,兇勝于吉,遇德始相抵,從宜不從忌;不遇,從忌不從宜;
其五,兇又逢兇,遇德從忌不從宜;不遇,諸事皆忌;
其六,兇疊大兇,遇德仍諸事皆忌。
並非一遇兇煞,不分力量大小輕重主次一概迴避。
在正統的挑選「吉日」流程上,吉、兇神值日之外,還要結合當事人的八字運勢。
因為在同樣的時間裡,不同的人做同樣的事吉兇結果並不一樣,比如:玉堂星值日,出行有財,但不可能所有人在這一天出行都有利,車禍在世界範圍內每天都有發生。
所以,看日子或者定日子必須是結合人的八字運勢和神煞值日,挑選出都有利的時間,
日常生活中,一般結婚會看日子,而男女結婚看日子更複雜,要判斷男女雙方的八字運勢,選定的吉時間要對男女雙方都有利,再看黃曆吉兇宜忌,三方綜合篩選。
因素越多,就越難找到對所有因素都有利的日子,要「趨大吉而存小咎,取其要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