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是一個重要的產業,代表著全世界的創造力,並且這些影院能給藝術和智慧提供合適的播放場所。然而現在我們對他們的未來感到擔憂!」一封寫給美國電影協會的信引發了人們的關注,《正義聯盟》導演扎克·施奈德領銜好萊塢製片人呼籲影院儘早開放,就是為了避免電影產業「滅絕」,這封信要求電影協考慮影院的開放問題。在10月初的時候,已經數十位有影響力的電影製作人加入了全國劇院業主協會,這就已經代表了影院資源的流失,而美國導演協會以及電影協會的重要人數不斷減少,這就說明了全球流行病對電影產業帶來的巨大衝擊。這些心急如焚的導演們敦促電影協會為受持續的COVID-19危機影響而苦苦掙扎的影院業主提供援助。
施奈德以及索菲亞·科波拉等好萊塢知名電影製片人共同警告表示,許多電影院可能無法生存。不僅僅在美國,很多好萊塢公司全球合作的影院(比如說迪士尼方面),都面臨著全線倒閉的威脅。在北京時間10月6日上午的報告中,顯示了這個國際主流影壇在3月中旬電影業空前停擺之後,絕大多數(93%)的影視公司在2020年第二季度經受住了75%的損失。雖然現在有超過一半的影院已經重新開放,但是紐約以及洛杉磯等影迷主要聚集地的影院還是呈現關閉狀態,還有許多觀眾還有準備好歸來,好萊塢繼續推遲主要秋季上映。
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施奈德等製片人也出爐了一些數據統計——69%的中小型電影院將被迫申請破產或永久關閉,而66%的影院工作崗位將失去。「我非常感謝我們的產業合作夥伴以及電影產業創意界富有才華和關心的成員給予我前所未有的支持!」好萊塢電影學院董事會成員約翰·菲蒂安在一份聲明中,闡述了說他們認識到電影院對觀眾們的社區、文化和經濟的獨特重要性,以及他們在一些重要會議面前支持電影院在這場大流行病中的獨特需求,其價值不可小覷。這封信是寫給制定相關規定領袖米奇·麥康奈爾、議長南希·佩洛西以及查克·舒默等眾多「閉著眼睛制定策略」的領導者。
雖然有很多真實數據指向了影院不進行「挽救」的話,在不久的將來,的確電影產業有可能「滅絕」。不過很多影迷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流媒體平臺「難道不香」嗎?在特殊時期內,有些不願意延期上映的電影,紛紛改到了線上平臺首映,也收穫了良好的效果。迪士尼出產的某部影片質疑聲音夠多了,不過算一下這部影片在迪士尼頻道上上映一個半月以來的收入,也差不多能收回預算的一大半。到反而是堅持要在大螢屏上首映的《信條》,看似獲得了全球三億美元的票房,實質上還沒有收回華納對於Tenet各種宣傳以及拍攝階段的成本。
既然流媒體平臺已經能夠在票房上,比較全面代替線下上映,為什麼施耐德等這些好萊塢大名鼎鼎的導演,一定要守著電影院,還呼籲影院儘早開放,避免電影產業「滅絕」呢?筆者(沾沾自喜看電影)就認為,電影院是一個重要的產業,代表著美國人才和創造力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東西。「我們現在擔心他們的未來。」我國不能失去劇院所提供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價值。看電影的經歷對人類的生活以及藝術創造至關重要。電影院是偉大的「統一體」,在這裡最有才華的故事講述者展示他們的電影成就。
也就是說線上的收看功能,雖然得到了很多好萊塢影迷們呢的支持,看似票房也挺好,但其中的藝術體現價值,還無法達到電影院給觀眾們帶來的感受。信中還提到,影院「為電影製作和發行提供了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崗位,而周邊餐廳和零售商也為其提供了無數的就業崗位,而這些崗位都是靠影院來維持人流的。電影院也是僱用代表不足群體的領導者,包括殘疾人、老年人和首次就業者。就拿《信條》與迪士尼出產的某部影片這兩部大電影來說,一部堅持在影院首映,一部就轉移到線上平臺,能展現電影檔次的影片,明顯還是要通過電影院文化才能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