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LED屏網報導
現如今,隨著現代教學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高科技的教學顯示設備成為了眾多學校的主流之選。但與此同時,此類設備所散發的過量藍光是否會對師生的視力產生損傷,成為了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近日,國家廣電質檢中心經測試證明:並非所有以LED為背光的產品都有藍光危害,目前在教學顯示設備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的交互智能平板,其測得的視網膜藍光危害極其微小,其表現明顯優於過往投影和電子白板的顯示設備組合。
過量藍光的損傷不可逆轉,青少年眼疾頻發引焦慮
藍光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在太陽光中即含有大量的藍光成分。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過量的藍光主要來源於LED燈等產品。由於其能量較高,眼睛的角膜、晶體無法吸收,藍光直達眼底後將引起黃斑變性,導致不可逆的視力損害。人眼的視覺細胞是人體最珍貴的不可再生的資源,它隨著人的年齡增大而逐漸減少,這也是導致老年人視力逐漸衰退的主要原因。
現如今,我們近視發病率在33%左右,高於世界平均發病率22%。而最近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及衛生部等6個部門共同組織的全國學生體制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我國7~18歲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已達62.47%,居世界第二,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憂慮。學生用眼習慣規範難以嚴格執行、長時間的伏案學習、高強度的用眼壓力,外加上在教育行業使用的顯示設備有藍光危害的傳聞,一直如洪水猛獸一般頻頻襲來,且目前尚無對顯示設備藍光危害進行測試的標準,如此種種,一直讓校方和家長憂心不已。
2015年,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划行至一半時,「三通」工程在中國逐漸普及,中小學的網絡基礎設施已基本建設完畢。交互式智能平板、電子白板、投影機、電腦、廣播等等產品也隨著多媒體教室的興起而走進更多院校,長時間與這些多媒體設備相對,中小學生的視力是否會因此受到不良影響呢?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下稱國家廣電質檢中心)為此給出了具體的答案。
藍光危害有標準,不是所有以LED為背光的產品都有害
實際上,藍光危害裡的「危害」,主要體現在藍光的一段波長之內。這段介於400nm與500nm的波長,其輻射照射後引起的光化學作用,有著導致視網膜損傷的可能。如果強光直接照射時間超過10秒,則這種損害機理就會發生主要作用,而且是熱損害機理的數倍之多。
那如何判斷設備或產品的藍光危害值呢?實際上,在IEC62471:2006此國際標準之中有所規定,在10000秒(即2.8h)內,LB(視網膜藍光危害值)小於或等於100 W·m-2·sr-1,就屬於無藍光危害,100≤LB≤10000 W·m-2·sr-1,則屬於藍光低危害。
而在此次國家廣電質檢中心的測試之中,測得目前佔教育顯示市場主導地位的交互智能平板,其視網膜藍光危害值為0.54W·m-2·sr-1。對比國際標準中的無藍光危害定義,以0.54相比100,可以判定交互智能平板幾乎是一種完全安全無危害的顯示設備。而這也恰好說明了,以LED為背光的產品都有藍光危害的說法並不成立。
一直以來,交互智能平板中因多數含LED燈條為背光燈,其是否有藍光危害的質疑不絕於耳。實際上,LED燈條前的液晶面板正是其堅實有力的壁壘。液晶面板中的玻璃基板和液晶材料,將其透過率降至10%以下,液晶面板的藍光得到了遏制,危害也隨之大大減小了。
責任編輯:實習編輯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註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