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女孩時不時渾身發軟,到醫院檢查後,結果讓父母傻眼

2020-12-05 網易新聞

胡愛佳(以下簡稱:佳佳)11歲,這個小孩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穩重,超乎年齡的穩重。不過想想也覺得合理,在一個本應該肆意玩耍的年紀,卻一直被困在醫院裡:一個人玩,一個人看書。

圖為佳佳

2019年的時候,佳佳時不時覺得自己渾身發軟、頭暈、沒有力氣。於是她把自己的情況告訴了媽媽徐明菊。徐明菊發現女兒不僅有以上症狀,而且身上還出現了許多的小紅點。這時候的徐明菊已意識到女兒身體可能出現了問題。徐明菊給遠在溫州打工的丈夫胡超群打電話。

圖為胡超群

胡超群回到湖北省通城縣關刀鎮的家裡,夫妻倆趕緊帶著孩子去了當地的縣人民醫院做檢查。看到父親聽到自己的狀況立馬從溫州回來,這讓做過幾年留守兒童的佳佳感到非常高興。但是看到父母緊張的樣子,佳佳也有點害怕。

圖為胡超群和佳佳

拿到佳佳血液檢查結果的醫生跟胡超群夫妻倆說:"孩子現在的情況很危急,要立馬轉院。"

2019年8月24日,在鄰居的建議下,胡超群帶著佳佳趕往武漢。三個小時的車程之後,他們到達了武漢兒童醫院。

剛到醫院的佳佳被直接帶到了重症科,在那裡待了一天之後,隨後轉到了血液科。

圖為病床上的佳佳

接下來就是一系列的檢查:驗血、骨穿等等。

檢查結果最後下來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胡超群和妻子傻眼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這是他們從未聽說過的病。

2019年 8月29日,佳佳開始了第一次化療。幸運的是,佳佳前面四次化療都挺順利的。

圖為佳佳

但是在第 5次化療的時候,因為化療藥量的加大,佳佳吐得特別厲害,幾乎吃不下什麼東西。胡超群描述佳佳那時的狀況:"快把膽汁都吐出來了。"

在2020年1月22日,臨近新年的時候,佳佳的情況穩定了下來。

醫生跟徐超群說可以帶著孩子回去過年了,但是要在大年初四(1月28日)的時候返回來。

圖為佳佳

隨後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了。

2020年1月23日10時,由於疫情的爆發,武漢宣布封城。胡超群帶著孩子剛到家的第二天,就接到了武漢封城的消息。

後來,佳佳就一直在家休養。

在家過年的佳佳非常開心,因為媽媽給她買了新的棉襖和褲子。而且在家她可以看自己喜歡的電視劇,可以和媽媽待在一起,可以自由地玩耍。

武漢解封後,胡超群帶著孩子回到武漢兒童醫院進行檢查。

圖為胡超群和佳佳

檢查結果顯示佳佳的各項指標都正常,同時也因為武漢兒童醫院當時收治了一些新冠肺炎患者,出於對佳佳的身體考慮,胡超群帶著孩子回家繼續休養。

回到家的佳佳慢慢調整自己的狀態,回到學校繼續學習。佳佳說她最喜歡上語文課,因為語文老師懂得好多知識,會給她們講好多的故事。

圖為佳佳舊照

2020年10月的時候,佳佳又再次出現頭暈、渾身發軟的情況。胡超群意識到女兒可能是白血病復發了,於是趕緊帶著女兒又回到了武漢兒童醫院。

回到醫院後,經醫生確定佳佳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復發,並發了中樞神經白血病。佳佳目前正在武漢兒童醫院血液科一病區治療,治療結果尚不明確。

圖為胡超群和佳佳

因為妻子徐明菊需要在家照顧1歲大的兒子和生病的母親,所以胡超群一個人留在武漢照顧佳佳。胡超群說佳佳在醫院裡特別懂事勇敢,也不需要他過多地操心,佳佳很多時候都能自己照顧自己。

佳佳卻說自己並不是一個勇敢的人。平常的時候,她最怕的就是蛇。現在在醫院裡,她不敢一個人睡,因為有的時候外面的風吹打著醫院的窗戶,這讓她覺得害怕。

圖為胡超群深夜守在女兒病床前

胡超群給佳佳買了一本人物素描入門書籍,這本書就成了胡愛佳在治療之外為數不多的娛樂方式。

因為之前考慮到佳佳的學習,胡超群沒有給佳佳配置手機。在醫院一個人的時候,佳佳的娛樂方式就剩下了畫畫。

在醫院裡的佳佳特別懂事和體貼,她不會向胡超群提很多的要求,這一點讓胡超群很心疼。

圖為胡超群拉著佳佳的手

在和佳佳的聊天過程中,說到佳佳喜歡的東西時,佳佳的話明顯多了起來。她高興地跟我們說起自己來醫院之前看的一部電視劇和自己最喜歡的明星。"可惜那部電視劇,我只看到第5集,就來醫院了,我沒有手機,醫院裡的電視也不能看。"佳佳有點遺憾地說道。

在被問到"你喜歡這個明星哪裡啊?"時,佳佳說:"他的全部我都喜歡"。她的語氣裡帶著這個年齡段孩子該有的單純與天真。

圖為佳佳

佳佳那部"只看到第5集"的電視劇現在已經大結局了,她喜歡的那個明星現在也上映了新的電視劇。不過這些都跟現在的佳佳沒有多大的關係,因為藥物劑量的加大,佳佳嘴巴上出現潰瘍,而且她的體重也急劇下降。

就在佳佳與我們見面的前幾天,胡超群的父親去世了。因為胡超群和佳佳遠在武漢,連老人最後一面也沒有見上。

說起父親的離世,胡超群的心情很壓抑:"我真是覺得我太對不起我父親了,連他最後一面都沒有見上。"

圖為胡超群和佳佳

讓胡超群自責的不僅如此,為了給佳佳治病,他已經將父親的退休金投入到了佳佳的藥費當中。而且因為資金有限,父親的葬禮辦得極其簡單。為此胡超群更加愧疚,他覺得自己沒有盡到一個做兒子的責任,是一個失敗的兒子。

圖為胡超群

但是擺在胡超群面前的問題還不止一個:根據佳佳的病情狀況,醫生說她必須接受移植,這移植費用和後面的藥費,又成了胡超群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佳佳的夢想是以後可以開一家"賣全部東西"的店,小孩子的世界浪漫而富有想像力。如果世界上真有一家"賣全部東西"的店,"平安健康"估計是胡超群最想買來送給女兒的禮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11歲四川女孩在武漢協和醫院完成心臟移植
    【來源:長江日報】一顆心臟跨越三地帶來新希望11歲四川女孩在武漢協和醫院完成心臟移植3月19日上午9時20分,跨越南京、廣州、武漢三地,聯動飛機、高鐵,武漢、廣州兩地醫生展開了一場緊張的護心接力賽。疫情期間,武漢協和醫護們排除萬難,為在漢四川11歲女孩送來寶貴的心臟。當晚9時27分,這顆一路狂奔的心臟終於在女孩胸腔內成功跳動。生命垂危,在漢四川女孩急需心臟移植女孩欣欣(化名)是四川樂山縣人,今年11歲。去年9月,她在華西醫院確診為擴張性心肌病後,已出現心衰現象。今年1月初,家人帶她來到武漢協和醫院,後轉入心臟大血管外科。
  • 8歲女孩洗澡一氧化碳中毒致腦死亡 父母捐獻器官
    國慶長假期間,廣安華鎣市發生一起悲劇,一名8歲小女孩獨自在家洗澡時,遭遇一氧化碳中毒,經醫護人員全力搶救後診斷為腦死亡。最終,小女孩的父母做出決定,將女兒的器官捐獻出來,讓她的生命在其他人身上得到延續。悲劇發生在10月1日晚上,廣安華鎣市某鎮,8歲的小婭嵐獨自一人待在家裡看電視、洗澡,她沒有隨父母到離家不遠的朋友家參加聚會。
  • 11歲女孩扔蘋果核砸癱女嬰,185萬和一句「不是故意的」就好了?
    審判結果宣布後,網友群體裡發出了兩種聲音,一種為受害女嬰抱不平,認為185萬加坐牢都彌補不了對孩子的傷害。還有一種認為,11歲的女孩雖然有過錯,但是蘋果核是不慎墜落,而不是故意拋物,也不能太過於為難這個女孩。
  • 那個4歲被誤診得愛滋病,吃19年藥的外國小女孩,結果怎樣了?
    到了現在卻能夠很輕鬆的解決,即使需要動手術,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傷害。當然在醫療技術發達的現在,也並非說醫院就一定是正確的。畢竟有句話說的很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所以面對出乎意料的結果時,也需要保持一個清晰的思維,作為更多的準備才行。還記得當初那個4歲被誤診得愛滋病,吃了19年藥的外國小女孩嗎,結果怎麼樣了?這個女孩的叫做妮娜,她出生在泰國一個普通的家庭裡。
  • 浙江95後女孩突然腹痛,到醫院幾乎換了全身血!
    在浙江餘姚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病房住了十餘天后,24歲的小美(化名)終於有力氣說話了,躺在病床上的她用醫患交流板寫下了「外賣奶茶」四個字,並對著板搖了搖頭。 這一次,她終於認識到過去不良的生活習慣對自己的生命造成了多大的威脅,決心悔改。
  • 父母重男輕女,女孩脫衣服,堅稱是男生,性別偏差要高度重視
    2020-12-26 11:35:31 來源: 昭德心理 舉報
  • 中學生外生殖器與女孩無異 染色體檢查卻是男孩
    一名18歲的「妙齡女孩」,外生殖器和女性相差無幾,但胸部遲遲沒有發育,慢慢還長出了喉結,檢查染色體,居然顯示「她」是標準的「男兒身」。家境貧困的「她」,日前在珠海市鬥門區委、區政府的資助下,到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治療,終於還原「男兒身」,並於近日康復出院。
  • 2歲女童將為患白血病姐姐捐骨髓[圖]
    為什麼要冒著這麼大的風險,讓年僅2歲半的悅悅捐獻骨髓?  「醫生說等不了了。」錢德嘆了口氣,無奈地說。 2008年到2010年之間,配合治療的沁沁病情平穩,但今年1月18日定期檢查時,醫生發現,沁沁原先基本治癒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突然轉變成了一種更為兇險的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這種病治癒的概率很低,估計沁沁只剩三個月左右的生命。
  • 「白血病」多數爆發在夏季,孩子一旦出現這4種情況,趕緊上醫院
    ,最後葬身病魔之手,帶著父母的悔恨與遺憾撒手人寰。說起患病的經歷,萌萌的父母沉默了許久才緩緩開了口。原來萌萌一家三口生活普通,剛結婚還沒有孩子的時候夫妻倆努力工作想在將來能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經過幾年的努力,家裡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善,妻子也懷了萌萌,女兒出生後,全家更是奉若珍寶,對女兒百般呵護,在女兒兩歲多的時候,憑藉幾年的努力,夫妻二人買了個大房子,除去首付之外還買了很多新家具,想著能給萌萌一個更大更安逸的生活環境。結果由於二人粗心大意,也沒有常識,房子裝修好沒多久就急急忙忙搬進了新家。隱患也就此埋下。
  • 「最特殊準父母」火了,13歲女孩懷上10歲男友孩子,難道要生下?
    「最特殊準父母」火了,13歲女孩懷上10歲男友孩子 俄羅斯的一名13歲女孩Darya,有一段時間突發出現噁心、嘔吐和反胃的情況,她的媽媽(35歲)一開始還以為孩子可能是食物中毒,或者是胃腸感冒一類的問題,帶著孩子去醫院接受治療。
  • 不要總覺得醫院在騙你的錢|23歲女大學生拒絕檢查、熬夜、三餐不...
    23歲女孩小玲(化名)因為任性和無知四個月前她親手把自己推向了深淵不過也沒發現身體其他問題,於是小玲決定先參加高考,暑假再系統檢查身體。高考結束後,在家人的陪同下,小玲來到杭州浙大一院做了一次仔細的檢查。正是這次檢查,查出了問題所在:小玲的尿常規顯示,尿蛋白兩個+。
  • 警方通報11歲女孩騎車被惡意拉倒
    【#警方通報11歲女孩騎車被惡意拉倒#:3名肇事者均為13歲 已道歉賠償[話筒]】近日,廣西#玉林#,11歲女孩楊某騎自行車途中,被三名騎電動車的陌生女孩拉拽摔傷。18日當地警方發布通報稱,經查,黎某等3人因道路通行問題與楊某發生口角,之後黎某等3人駕駛電動車,追上楊某後將其拉拽摔倒。後經醫院檢查,楊某右手關節處擦傷,其他無大礙。3名肇事者均為13歲,警方已調解其監護人賠償楊某醫療費,黎某等3人已對楊某進行賠禮道歉。
  • 印度10歲女孩被蛇咬傷 老師不信堅持上課致其毒發身亡
    來源:海外網莎拉·謝林(今日印度)海外網11月22日電近日,印度一名10歲女孩在學校上課期間意外被蛇咬傷,老師不相信,仍堅持上課,最終女孩因未及時送醫不幸離世。據「今日印度」報導,當地時間周三(20日),印度喀拉拉邦的蘇丹貝瑟裡地區,一位名叫莎拉·謝林(Shahla Sherin)的10歲女孩在學校被蛇咬傷腿。儘管及時通報了老師,但老師認為她不是被蛇咬傷,仍堅持上課,導致女孩的傷勢惡化,在被送往醫院後不幸離世。
  • 懂事到讓人心疼!哥哥患白血病 11歲弟弟捐骨髓:抽多少都願意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微公益 梨視頻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17歲的苗承霖來自河南省舞陽縣,2018年被查出患有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今年1月,11歲的弟弟為哥哥捐獻了骨髓不幸的是,移植後苗承霖出現真菌感染,仍需50萬治療費。弟弟說只要哥哥能好,抽他多少骨髓都願意。在兒子沒有確診白血病之前,父親苗中華一直以為自己家是最幸福的家庭:家中和睦、家人安康、夫妻和美、父母慈愛、孩子孝順。每次想到這些,在外為家庭打拼的苗中華都渾身滿是動力,希望能讓家庭的幸福生活更上一層樓。可是這一切,卻在2018年發生了變化。
  • 雲南普洱18歲女孩患白血病需骨髓移植 急尋會澤籍親生父母
    來源:均為受訪者提供2020年4月,還有一個月就是雲南普洱女孩李仁德18歲生日,她卻不幸被檢查出患上了白血病。歷經5次化療,小李仍不具備自體骨髓移植的基礎,異體骨髓移植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但養育她18年的父母並非她的親生父母,家人只能為她尋找血親。10月3日,李仁德的姑姑李女士向記者表示,2002年5月,她哥嫂從一對來自曲靖市會澤縣的夫婦那裡領養了現在的小李。
  • 兒童性發育時間提前:女孩平均9.7歲,男孩11.3歲
    暑假期間,南京兒童醫院、南醫大二附院等,內分泌科爆滿,不少爸爸媽媽,都是擔心孩子性早熟。昨天,有消息稱,國家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兒童性發育時間從原先的11至12歲開始發育,提前到女孩平均9.7歲,男孩平均11.3歲。
  • 協和醫生口述|一位14歲惡性腫瘤女孩的救治經歷
    北京協和醫院婦科腫瘤醫生譚先傑在他的新書《致母親:一個協和醫生的故事》中,詳細描寫了兩位腫瘤患者的救治經歷,今天我們刊發一位14歲患惡性腫瘤的女孩醫治過程。一2016年12月21日,冬至,我接診了14歲的女孩小嘉(化名)。小嘉是中學生,典型的北京女孩,有些傲氣,不太愛理人。
  • 10歲的小女孩 螞蟻鑽進了她的屁股
    前天,家住杭州市下城區的9歲男孩曉敏期終考試結束,與最要好的同學宇宇分手回家。沒想到,兩個好友又在醫院見面了,曉敏在社區健身器膝蓋磕破皮,宇宇則玩滑輪摔了一跤。儘管都是皮外傷,見了「紅」,父母還是挺緊張。然而,與另外一個小男孩哲哲相比,曉敏、宇宇的傷似乎不值一提。 2歲多的小男孩哲哲,年初隨打工的父母從安徽來到富陽。
  • 11歲男孩開車250公裡離家出走:兒子「作」起來,真要了父母的命!
    歲的男孩被交警攔截,而被攔截之前,他已經開車到上海轉了一圈,後又經過蘇州和無錫,全程開了5個多小時250多公裡。 上一周,某超市內有一個8歲左右的男孩一直在逛,民警接到報警後,來詢問男孩爸爸的名字,男孩脫口而出:「司馬光」。 民警表示不太相信,男孩還煞有其事地說:「我們老家都姓司馬。」民警查詢了一下,結果當然查無此人。
  • 4歲女孩乳房突然鼓起 盆腔內確診10多公分惡性腫瘤
    4歲女孩蘭蘭最近半個月的時間,乳房突然鼓了起來。接診的浙大一院兒科一看,竟然是一個惡性的生殖細胞腫瘤,除了盆腔內十多公分的實體腫瘤外,腹腔內已經廣泛轉移,必須先化療才能確定是否有手術機會。故事的開頭很悲情,但是後續發生的事情,讓浙大一院兒科教授梁黎直呼滿滿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