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女孩蘭蘭最近半個月的時間,乳房突然鼓了起來。接診的浙大一院兒科一看,竟然是一個惡性的生殖細胞腫瘤,除了盆腔內十多公分的實體腫瘤外,腹腔內已經廣泛轉移,必須先化療才能確定是否有手術機會。
故事的開頭很悲情,但是後續發生的事情,讓浙大一院兒科教授梁黎直呼滿滿正能量。
4歲女孩一直叫肚子痛
昨天上午,記者在浙大一院兒科病房見到了蘭蘭。4歲的她穿著蝴蝶上衣、蘑菇頭,一臉呆萌地坐在病床上,肉嘟嘟的小臉讓人忍不住想去捏一捏。而在上周五,蘭蘭還抱著肚子大呼疼,根本坐不住。
大約半個月前,蘭蘭出現了肚子痛的情況,在麗水老家一直查不出原因。醫生診斷為吃壞東西了,吃藥掛鹽水都不見好轉。蘭蘭被父母帶到麗水市區的醫院檢查,結果發現盆腔內有一個腫瘤,隨後緊急轉到浙大一院。
「檢查結果出來的時候,我們也嚇了一跳。小女孩不但盆腔內有一個十多公分的腫瘤,腹腔內還出現了廣泛轉移,肝臟上也有多個包塊。」梁黎教授說,給蘭蘭抽腹水時,肚子裡都是血性膿水,足足300多毫升。
「我真的沒想到是腫瘤,其實早兩年,女兒就和我說肚子痛,當時我們也沒有特別在意。今年是因為我姐姐說,你女兒的胸部怎麼鼓起來了,才帶到醫院去看的。」小蘭的爸爸說,當地醫院檢查後說沒有事情,後來因為女兒肚子痛得太厲害了,才帶到大醫院再檢查。
「乳房發育其實是腫瘤的一個信號,如果不是兒科內分泌的醫生,確實不會想到這個原因。」梁黎教授說,兒童性早熟的原因很多,而女孩子性早熟中,大約有10%是器質性病變,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腫瘤。
在梁教授幾十年的從醫生涯中,接診性早熟的孩子無數,但先後有20多個被最終確診為腫瘤;腫瘤的類型很多,但外在特徵都表現為性早熟,年齡最小的只有3歲多。
「我想借蘭蘭的事情也提醒一下廣大家長,女孩子性早熟中大約有10%是病理性的,男孩子性早熟則有80%是病理性的。如果發現女孩子乳房增大,男孩子陰莖變長、睪丸增大,都要引起重視。」梁教授說。
樸實爸爸婉拒媒體幫助
蘭蘭的情況很不樂觀,接診的浙大一院很重視,多學科全力配合,很快確診為惡性腫瘤,並且制定了化療方案,希望通過化療控制癌細胞的擴散,然後再考慮手術。
更讓梁教授感嘆的是,蘭蘭一家人的團結一心。蘭蘭的爺爺奶奶是智障患者,爸爸是收養來的養子,和妻子生育了一兒一女,蘭蘭是姐姐,下面還有一個三歲的弟弟。雖然這是個貧困的家庭,又生活在重男輕女氛圍比較濃的農村,但全家都沒有放棄蘭蘭,多方借款,想治好蘭蘭的病。
接下來事情的發展,也讓蘭蘭爸爸很感慨,他一名做生意的小學同學,聽說蘭蘭的事情後,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情況說明的微信,結果朋友圈裡的熱心朋友紛紛捐款;有半信半疑的朋友還特別打聽到了梁黎教授的電話,來詢問事情是否屬實,得到確切回答後,馬上捐款。小小的朋友圈,一下子籌集到了20多萬捐款。
當記者詢問蘭蘭的治療費還要不要社會幫助時,樸實的蘭蘭爸爸說:「謝謝你們媒體關心,目前給孩子治病的錢已經夠了,大家不用獻愛心。」
雖然後續蘭蘭到底需要多少費用還不好預計,但這一充滿愛的互助行為,讓梁黎教授很感動,她也和醫院各大科室多次討論,希望能盡全力把蘭蘭這個可愛的小生命,留在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