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女孩患上3種不同腫瘤 醫生:基因突變導致 未來仍有患癌風險

2020-12-04 快科技

8月11日,據媒體報導,江蘇淮安一年僅17歲的女孩在高考前查出卵巢惡性腫瘤,而在她2歲多和16歲的時候,還分別患上過腎臟腫瘤和甲狀腺良性腫瘤,經過基因檢測得知,其病因或是由於基因變異導致的。

報導稱,這名女孩在今年四月份的時候突然覺得腹部不適,就在家長的陪同下做了體檢,結果發現她盆腔裡面長了一個十幾公分的腫瘤。

醫生表示,通過檢查發現,這名女孩的腫瘤相關標記物懷疑是惡性的,同家長協商後決定立即做手術。四月底的時候完成了手術,切出來一個大概十一二公分的卵巢惡性腫瘤。

在考高結束後,這名女孩的家長再次帶她去做了甲狀腺的檢查,通過切片檢查後發現是甲狀腺癌。家長表示,在孩子2歲時還患過腎臟腫瘤,16歲時患過甲狀腺良性腫瘤。

醫生鑑於孩子這麼小就患上了三種不同癌症,就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做基因檢測。檢測結果懷疑這名女孩存在三個基因突變,這些癌症都是由於基因突變導致的。而且,日後她還可能會患上胸膜方面的腫瘤。

不過醫生也表示,這名女孩以後還是能夠生育的,建議她做三代的試管嬰兒,並且選擇一些沒有基因突變的胚胎。此外,也要做好日常的體檢。

據了解,基因突變是基因組DNA分子發生的突然的、可遺傳的變異現象。從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變是指基因在結構上發生鹼基對組成或排列順序的改變。

基因雖然十分穩定,能在細胞分裂時精確地複製自己,但這種穩定性是相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基因也可以從原來的存在形式突然改變成另一種新的存在形式,就是在一個位點上,突然出現了一個新基因,代替了原有基因,這個基因叫做突變基因。於是後代的表現中也就突然地出現祖先從未有的新性狀。

相關焦點

  • 一人患癌5名親屬查出基因突變 專家:兩種婦科癌症有遺傳
    一人患癌,5名親屬竟查出基因突變 專家:乳腺癌、卵巢癌兩種婦科癌症有遺傳,男性也不能「逃脫」 華聲在線10月9日訊 61歲的朱女士患了卵巢癌,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進行了手術,並接受了基因檢測,被發現存在BRCA1突變。
  • 乳腺癌基因風險因突變類型而異
    原標題:乳腺癌基因風險因突變類型而異 好萊塢女影星安吉麗娜·朱莉為防乳腺癌和卵巢癌先後切除了乳腺、卵巢和輸卵管,引起世人對兩個相關基因BRCA1和BRCA2的關注。研究人員7日說,這兩個基因的突變會增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但具體風險程度因突變類型而異。 這項研究發表在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誌》上。
  • 哪些人需要做「腫瘤基因檢測」?一張表了解你的患癌風險
    不少人第一次知道「腫瘤基因檢測」,是從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因檢出 BRCA1 基因突變,接受預防性乳腺切除以降低患癌風險開始的。2018年,歌手鄧紫棋發微博自曝家族有癌症病史,因此做了基因檢測,所幸測試結果是陰性。
  • 媽媽患上乳腺癌,23歲女兒也遺傳了突變基因,該怎麼辦?
    黃女士年齡小於60歲,又是三陰性乳腺癌,問診中了解到她姑姑患卵巢癌、堂姐患乳腺癌,有遺傳性基因檢測指徵,趙文和主任立即建議她做個基因檢測。「檢測結果提示她的BRCA1基因出現有害突變,這意味著不僅她的乳腺癌復發風險增加,她女兒也有患癌風險。」
  • 湖南:1人患癌 5名親屬竟查出基因突變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10日訊 據三湘都市報消息(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板得瑩 陳卓 實習生 龍飛鵬)61歲的朱女士患了卵巢癌,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進行了手術,並接受了基因檢測,被發現存在BRCA1突變。在醫生的建議下,朱阿姨多位親屬也接受了基因檢測,結果有5位親屬分別查出相關基因突變,都屬於惡性腫瘤易感相關。
  • 基因突變並非都是壞事,做好以下2點很重要,幫你有效降低患癌風險
    當發現 BRCA 基因突變,會令人感到苦惱。 但是,發現有 BRCA 突變時,是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降低自身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 關於癌症風險的思考 專家們認為,BRCA 基因突變的女性比沒有突變的女性更易患乳腺癌和卵巢癌。下表顯示了專家預測的不同人群在 70 歲前患癌症的機率。
  • 英女孩患罕見病,基因突變2歲看起來像80歲,現實版班傑明巴頓
    好萊塢男星布拉德·皮特和奧斯卡影后凱特·布萊切特曾共同出演過一部電影《班傑明·巴頓奇事》,講述班傑明·巴頓生來就是一個80多歲的老人,逆向生長的一生。一位來自英國的2歲的女孩,真實的患有「班傑明·巴頓疾病」。
  • 有這種基因突變,你一生將有90%機率患癌!
    TP53基因是迄今發現的與人類腫瘤相關性最高的基因。 作為一種抑癌基因,TP53在人體DNA修復系統中發揮著主要調控作用。一旦TP53基因發生突變,可能會增加你一生中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
  • 海外就醫:科學家研究發現有關男性乳腺癌的三種新的基因突變
    據國內大型海外就醫機構盛諾一家了解,在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關於男性乳腺癌的遺傳學研究中,英國科學家發現了三種會增加男性乳腺癌風險的基因突變。  該研究由英國乳腺癌研究慈善機構Breast Cancer Now贊助,研究人員發現了三種常見的使男性易患乳腺癌的DNA突變,至此,我們一共了解有5種此類突變。
  • 父母近親結婚導致男童基因突變患絕症
    6歲的孩子,按理說應該準備上小學了,但四川宜賓屏山縣龍溪鄉大興村的陳紅友小朋友卻無法走進學校。由於父母近親結婚,導致基因突變,陳紅友患上了罕見的「著色性幹皮病」和淋巴腫瘤,滿臉長滿了流血流膿的黑色異物,經成都、重慶多家醫院治療仍無好轉。如果再找不到有效治療的藥物,有醫生推斷陳紅友的生命周期僅剩不到一年。
  • 女子30歲患乳腺癌 原是基因突變作怪
    福州新聞網1月8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戴軍)女子小玲(化名)的母親和外婆都是乳腺癌患者,年僅30歲的小玲近日也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原來,小玲體內有一種名叫BRCA1/2的遺傳基因存在突變。最近,小玲去體檢,B超檢查顯示她的左側乳腺有個不良腫物。
  • 哪些人需要做「腫瘤基因檢測」?一張表格告訴你!
    結合家族史,醫生評估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機率非常高。最終,朱莉決定預防性切除乳房。2年後,摘除了卵巢和輸卵管。她的經歷引起了轟動,也引發了全球對腫瘤基因檢測的關注。基因)相互作用所致,遺傳性腫瘤(生下來就攜帶某個缺陷基因而導致的腫瘤)大約佔到全部腫瘤病例的5%~10%。
  • 乳腺癌為什麼需要腫瘤基因檢測?
    高達10%的乳腺癌是由家族遺傳的單個基因的特定突變引起的: 一級親屬有乳腺癌病史者,發病風險是普通人群的2-3倍。1)至少2位一級或二級女性親屬曾患乳腺癌; 2)至少1位一級親屬攜帶有已知BRCA1/2基因致病性遺傳突變; 3)至少 1 位符合以下 1 個條件的乳腺癌一級親屬: 發病年齡≤45歲; 發病年齡為45~50歲,同時至少1位一級親屬患有任何年齡的卵巢上皮癌
  • 個高的男性或易患癌!歐洲《腫瘤學年鑑》:每高10cm,風險升高8%
    17萬人、34年的隨訪數據,男性患癌風險比女性高出39%,而且高出的風險中竟然三成(35%)可由身高解釋。不同癌種風險與身高的關係與女性相比,男性患癌風險高出39%。這部分風險主要是由於幾個特定的癌種,它們的風險也不同程度地與身高有關:身高可以解釋87%的胃腸道腫瘤、45%的黑色素瘤、25%的腎癌、84%的腦癌和24%的血液腫瘤。此外,健康的高個男性比健康的矮個男性患特定癌症的風險更高。身高是如何與患癌風險產生關係的?一種理論認為,高個子的人可能胰島素生長因子水平較高,這和激素的增長以及癌症有關。
  • 「Science子刊」新發現:巴西人獨有的基因變異,會增加其患癌風險
    同一基因庫中不同個體之間在DNA水平上的差異,也稱「分子變異(molecular variation)」,是對同一物種個體之間遺傳差別的定性或定量描述。研究人員發現,當腫瘤抑制基因XAF1的一個變體與遺傳TP53-R337H突變結合會增加患癌的風險。這項研究結果在6月24日在線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
  • 患癌只跟基因有關?外界哪些因素也會影響患癌機率?聽醫生怎麼說
    這個數字非常驚人,有時候我們會想,如果說癌症是因為基因突變導致的,那麼為什麼現在會有這麼多突變呢?是不是還有不少跟癌症相關的因素我們沒有注意到呢?其實,外界環境因素對於癌症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而外界環境因素有哪些呢?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外界環境因素,這是要跟人體的內在因素區分的,也就是說除去基因、遺傳、性別、年齡、種族等因素外的,受其他非人體自身影響的因素都可以稱為外界環境因素。
  • 最殘忍的患癌原因:致癌基因
    最命運的患癌原因:基因美國女星安吉麗娜.朱莉2013年主動接受了預防性的雙側乳腺切除手術,以降低患癌風險,原因是,朱莉的母親患有乳腺癌,而她通過基因檢測也發現自己帶有BRCA1基因,這個基因的存在代表她患乳腺癌的機率比平常人平均高出
  • 17歲學霸檢查出直腸癌,醫生痛心告誡…
    「癌症」不再是上了年紀的人專屬 現在很多年輕人 檢查出來有癌症的不在少數 最近,一名17歲學霸的患癌經歷
  • 癌症和遺傳到底有多大關係?
    如果這個有致癌變異基因的X染色體遺傳給兒子的話,這個兒子患癌的可能性就會增高。這種情況同樣只有25%的機率,女孩像母親一樣成為攜帶者的機率也是25%,子女成為正常人的機率是50%。因此遺傳性腫瘤只發生在攜帶一個拷貝顯性遺傳基因、兩個拷貝隱性遺傳基因、一個拷貝X連鎖隱性遺傳基因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