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女孩患癌,爸媽卻以為只是「長胖」!這病越來越低齡化…

2020-11-26 健康界

一位三甲醫院婦科醫生今天透露,近一個月來,醫院連續收治了4名卵巢腫瘤低齡患者,平均年齡15歲,其中年紀最輕的為11歲。

11歲的女孩小雪(化名)逐漸「發胖」,由於正值發育期,家人以為她是吃胖的,沒有太在意。

前段時間,小雪時常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出現腹痛症狀,家人以為她患上飲食不當引起的「胃腸炎」,可在當地診所檢查、吃藥後,症狀時好時壞。

最近,她突然感覺腹脹和腹痛加劇,家人帶她到溫醫大附一院就診。B超顯示,卵巢裡有腫塊,而且血液裡的腫瘤指標很高,醫生懷疑是腫瘤。

經進一步檢查,醫生確診她患上的是惡性卵巢腫瘤。兒童期卵巢腫瘤相對少見,大的卵巢腫瘤更是少見。

小雪才11歲,肯定要保留生育功能。醫生最終決定切除病變附件及部分其他組織。「從片子看這個腫瘤直徑達到12釐米,但是實際看大小不止12釐米,而且還存在破裂的情況,有擴散的風險。」醫生張玉陽說,術後還需要放化療。

此前,溫醫大附一院婦科還接診過一名16歲的安徽女孩小吳,小吳也是一直以為自己發胖了,平時穿寬鬆的衣服,直到肚子疼痛送到醫院檢查,被確診為高級別風險的卵巢癌。經過評估,需要把包括子宮、卵巢以及附件等全部切除,意味著小吳徹底喪失了生育的機會。

除了這兩名未成年人卵巢惡性腫瘤患者,  最近還連續接到幾例畸胎瘤高中生患者,一個16歲一個18歲,兒童及青少年婦科腫瘤疾病應引起廣大家長的重視。 警惕!卵巢癌越來越低齡化    

在婦科腫瘤領域,卵巢癌是名副其實的婦科「第一殺手」。它有「兩高一低」的特點:致死率高、復發率高、早期發現率低。

不僅如此,卵巢癌還復發,約70%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在術後3年內復發,而多數長期存活的病人,都是不斷在手術和化療中與復發做抗爭。

「卵巢深藏於女性盆腔深處,早期發生病變時不容易被覺察,但可以通過超聲檢查發現。」張玉陽說,超聲是檢查卵巢腫瘤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

「我們建議女孩出現例假後,可以每年做一次B超檢查,特別是對一些有症狀的,比如說月經不調或者出現腹痛、有相關婦科症狀的青春期女性都應該定期做B超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小心這些卵巢疾病的早期信號!   1 腹痛腹脹 腫瘤牽扯韌帶會導致腹腔內有壓迫感,嚴重的還會伴隨腹水的產生,使得腹脹感持續。 而若卵巢癌侵入盆腔周圍組織,壓迫神經,易引起腰腹部隱痛、鈍痛。腹痛常常是卵巢癌病情加劇的信號。

2 月經變化  

一些卵巢癌患者,會因為癌細胞的破壞作用,而出現月經過少或閉經;亦或是陰道、子宮不規則出血;白帶多且伴隨出血等。

3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由於腫瘤生長變大,腹水增多,盆腔內的癌變也影響到腸胃健康,所以罹患卵巢癌的患者常常會感覺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加上癌細胞侵襲,貧血症狀也會出現,所以導致患者身體消瘦,精神狀態不佳。

4 下肢水腫  

隨著卵巢癌腫的增大,盆腔靜脈受壓,會導致血流不暢,妨礙淋巴回流,時間久了就會出現外陰及下肢水腫。

5 乳暈毛髮  

一般來說,女性乳房的乳暈上是不長毛髮的,但是,如果一側乳暈周圍長出超過8根以上的黑色毛髮,這意味著卵巢內分泌功能紊亂, 可能預示著卵巢疾病。

自製飲品保護卵巢   1 獼猴桃綠茶飲 獼猴桃是維c含量之王,每天攝入90毫克的維C,可輔助降低生殖系統腫瘤;綠茶含有葉酸、茶多酚,輔助預防卵巢癌做法   :   ① 2顆獼猴桃去皮切片備用;   ② 綠茶6克,水1000毫升,煮沸1分鐘,放入切好的獼猴桃;   ③ 翻滾兩次,3~5秒即可關火。  

2  黃芩薄荷飲   中醫認為,卵巢病變屬於少陽之病。因此專家推薦了這款黃芩薄荷飲,疏肝、解鬱、清熱,對於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乳腺增生等婦科疾病都有調理作用。

做法:黃芩9克、薄荷6克、甜葉菊3克,日常泡水喝代茶飲。

相關焦點

  • 15歲女孩體內藏20釐米惡性腫瘤,醫生:卵巢腫瘤低齡化趨勢要留神!
    小萱(化名)今年15歲,因為持續6個小時的腹脹和腹痛被家人帶到醫院就診。她的父母本以為只是胃腸不適,沒想到女兒腹中竟然長了一個直徑達20多釐米的惡性腫瘤。「這個孩子來的時候腹部明顯隆起,按上去是偏硬的,家長以為是孩子發胖引起的,所以也沒有引起重視。」
  • 五年級男生竟然有C罩杯 男性乳房發育異常呈低齡化趨勢
    五年級男生竟然有C罩杯 男性乳房發育異常呈低齡化趨勢 時間: 2016-09-22 11:02  來源: 四川在線   編輯:   1、22歲小夥工作後矯正乳房  現已工作的22歲小夥小剛,今年暑假來到四川省人民醫院做了乳房矯正手術,原來他從12歲左右就發現了自己乳房的不正常生長,跟周圍小夥伴的胸脯有著明顯不同,甚至比同年級女生的乳房發育還大些。同學們不經意地提起,也會讓他很難堪,甚至有時候他覺得自己一點都不像個男子漢。
  • 3歲女孩去看油菜花,回來爸媽看得膽顫心驚
    就在前幾天,陝西西安一個3歲小女孩就被蜱蟲咬了! 幸好孩子爸媽了解過蜱蟲,立馬帶著孩子去了醫院。最後,孩子進行了手術,連帶蜱蟲吸附的皮膚一起被切除了。 這就是吸滿了孩子血的蜱蟲:
  • 拯救陌生患癌女孩兩次,捐獻者告訴你真相
    骨髓移植是治這幾種病唯一的希望民間說法中的「骨髓移植」,從專業角度上講,叫「造血幹細胞移植」,並不是真的用骨髓,而是抽骨髓血或者採集外周血來提取其中的造血幹細胞,而造血幹細胞移植就是通過輸注造血幹細胞,重建患者正常造血功能和免疫系統的一種治療方法。
  • 10歲男孩反覆發熱貧血誤以為是白血病,竟然是這個病
    小姜爸媽心想,孩子才10歲,做胃鏡多痛苦啊。而且小姜爸媽認為孩子發熱應該是體內有炎症,於是掛了感染科。感染科醫生以「發熱待查」把小姜收住院。主管醫生給小姜開了血培養、真菌、結核、艱難梭菌、寄生蟲等檢測,結果是正常的。巨細胞病毒、EB病毒等也檢測了,反正該查的都查了,結果是正常的。
  • 3 歲女孩被爸媽餵到 70 斤當吃播賺錢:失去人性的真相
    佩琪吃的東西也越來越離譜,漢堡、炸雞、可樂、泡麵……「這個視頻惹怒了千萬網友有人在評論區給她佩琪的父母提建議,可這位母親卻毫不理會,還把責任推給父親小佩琪在視頻懇求道:別弄了,別弄了!可父母事實上依舊沒有停止給她餵食。
  • 家裡出現這幾樣東西,可能是早戀信號,爸媽留心提防,特別是女孩
    青春期泛指兒童發育成為成年人的一個過渡期,一般指的是孩子11~20歲這段時間,由於每個人具體發育節奏不同,青春期前後可能會有2~5年的具體差異。 編輯:邱寫寫 千怕萬怕,最怕青春期撞上了更年期,父母到了四五十歲,開始變得嘮叨起來,此時的孩子們血氣方剛,非常容易和父母產生矛盾。 青春期更讓爸媽們操心的事情,就是早戀的問題了。雖然校園戀情純真美好,但如果影響正常了學習和生活,也需要留心提防。
  • 11歲女孩1分鐘心跳近200次 醫生零射線治「心」病
    本報訊(記者 楊凌凌 通訊員 朱科)11歲女孩小蔣,是株洲某小學五年級的學生,3年前因反覆出現陣發的心悸不適,被診斷為「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最多的時候,1分鐘心跳近200次。近日,市中心醫院心內科專家符孝磊率領的團隊為她成功施行株洲首例「零射線射頻消融術」。
  • 腹部贅肉增加患癌機率?40歲後,腰圍保持在多少才算標準?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食物的種類也是越來越豐富,沒有人擔心自己吃不飽,因此很多人都是選擇自己喜歡吃的東西,而且現在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際交往,請客吃飯就是必不可少的,大魚大肉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攝入量就會很高,因此很多的肚子也就慢慢的起來了,尤其是結婚之後,不在乎自己的身材管理了,腰圍也就越來越粗了
  • 「最特殊準父母」火了,13歲女孩懷上10歲男友孩子,難道要生下?
    「最特殊準父母」火了,13歲女孩懷上10歲男友孩子 俄羅斯的一名13歲女孩Darya,有一段時間突發出現噁心、嘔吐和反胃的情況,她的媽媽(35歲)一開始還以為孩子可能是食物中毒,或者是胃腸感冒一類的問題,帶著孩子去醫院接受治療。
  • 人生轉瞬即逝,請感恩爸媽給了你生命,珍惜和父母的相處時光
    追究媽媽要打他的原因,其實只是因為他吃飯的時候,吧唧嘴巴出了聲音,惹了媽媽不開心。 媽媽要動手打他,外婆攔住,媽媽就把怒氣衝著外婆發。這一幕,他從小記到了大,以致於每次吃飯都不敢吃飽,不敢在媽媽面前出聲音。
  • 28歲,未婚患癌,她把卵巢冷凍「寄存」在了醫院
    成都商報四川名醫11月26日,周二上午11點。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華西院區,這是一天中接診最忙碌的時段。沒有人注意到,一個只有女士手提包大小的器官轉運盒從手術室送出來,穿過吵鬧的病童、焦急的家長、匆忙的醫護們,悄悄登上了救護車。
  • 杭州一8歲女孩因遊泳感染血吸蟲病 此病已銷聲匿跡22年
    原標題:杭州一8歲女孩因遊泳感染血吸蟲病,此病已銷聲匿跡22年  這是一個年輕人很少聽過的毛病——血吸蟲病。  老一點的浙江人,一定對這個傳染病印象很深,要知道在解放初期的時候,浙江還是血吸蟲病的重度流行省份,病人204萬,在全國排第二。
  • 8歲弟弟為11歲姐姐捐造血幹細胞,一路跑前跑後照顧
    江蘇徐州11歲女孩小靜,不幸患上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8歲的弟弟小晨勇敢地站出來,為姐姐捐獻了造血幹細胞。5月15日上午,姐姐成功走出了骨髓移植倉,而小晨早早就在倉外等著姐姐了。「媽媽,俺姐姐幹嘛呢?」小晨問媽媽。
  • 同一個爸媽,為什麼男孩普遍比女孩長得高?這幾個原因是關鍵
    文|文兒前幾天有位寶媽問,為什麼男孩普遍比女孩高呢?如果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不是一個爸媽還容易理解,可以解釋為基因不同。可是,從同一個家庭出來,擁有同一個爸媽的兩個孩子,為什麼男孩普遍比女孩高?這基因都不會差別太大,孩子吃的也是同一個鍋裡的飯,為什麼男孩普遍比女孩要高?
  • 28歲小夥腸癌晚期,你還以為便血就是痔瘡?醫生教4招自測
    原標題:愛吃這東西,28歲小夥腸癌晚期!這病越來越青睞年輕人 寧波28歲小夥被查出患上直腸癌,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然而,家族卻沒有該病史。 45歲以上人群應每年做腸癌篩查 腸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有的可能只是腹部不適或者腹脹,這也是很多人並不在意的原因。
  • 「低頭族」出現低齡化 專家建議正確引導
    (新春走基層)「低頭族」出現低齡化 專家建議正確引導  中新網貴陽2月14日電 (冷桂玉)中國農曆春節是舉家團圓的日子,在闔家歡樂的時刻,總有低頭族閃現,搶紅包、刷抖音、玩手遊……年齡越來越低齡化,連三五歲的小孩也加入「低頭族」
  • 女孩子宮畸形很高興,醫生不理解,女孩:有理由阻止爸媽催婚了
    …… 原來從沒談過男朋友的她最近正被爸媽催婚,爸媽的原話是這樣的:慧兒啊,你大學要好好學習不找對象我們可以理解,但是你畢業都幾年了啊,年紀也不小了,該找一個了,不然我們做父母的怎麼放心呢!
  • 11歲四川女孩在武漢協和醫院完成心臟移植
    【來源:長江日報】一顆心臟跨越三地帶來新希望11歲四川女孩在武漢協和醫院完成心臟移植3月19日上午9時20分,跨越南京、廣州、武漢三地,聯動飛機、高鐵,武漢、廣州兩地醫生展開了一場緊張的護心接力賽。疫情期間,武漢協和醫護們排除萬難,為在漢四川11歲女孩送來寶貴的心臟。當晚9時27分,這顆一路狂奔的心臟終於在女孩胸腔內成功跳動。生命垂危,在漢四川女孩急需心臟移植女孩欣欣(化名)是四川樂山縣人,今年11歲。去年9月,她在華西醫院確診為擴張性心肌病後,已出現心衰現象。今年1月初,家人帶她來到武漢協和醫院,後轉入心臟大血管外科。
  • 抑鬱症低齡化 如何讓孩子遠離「少年的煩惱」?
    近年來,一些數字和實例表明,我國抑鬱症患者有向低齡化發展的趨勢,而家庭因素是影響抑鬱症患者病情走向的重要原因。如何使青少年遠離抑鬱已成為家長、學校、社會不可迴避的話題。  抑鬱症低齡化已成趨勢  佑佑(化名)被確診為抑鬱症的那一刻,她既開心又難過。開心是因為終於可以收到家人的關注,難過是因為發病時好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