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鳳梨科這個家族中,帝王鳳梨屬是最具觀賞性、最優雅、也是最壯觀的種類之一。為了充分體現該屬植物的霸氣之姿,近日,園方在上海植物園展覽溫室(一)內特開闢帝王鳳梨專類展示區,供遊客近距離地領略其卓越風姿。
帝王鳳梨展示專區共計展出帝王鳳梨屬植物10餘種(含品種)、50餘株,主要包括展葉帝王鳳梨Alcantarea extensa、香花捲瓣鳳梨A. odorata、酒紅帝王鳳梨A. vinicolor、高大麗穗鳳梨Vriesea gigantea、帝王鳳梨A. imperialis、『紅葉』帝王鳳梨A. imperialis『Rubra』、巨型銀粉帝王鳳梨A. regina 、『梅洛』帝王鳳梨A.『Melot』、綠葉帝王鳳梨A. glaziouana、曲花帝王鳳梨A. geniculata等。與眾不同的造景手法,並與場館內廢棄的木橋等載體相結合,共同營造帝王鳳梨的群生景觀。
鳳梨科帝王鳳梨屬的屬名Alcantara是為了紀念巴西的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皇帝Dom Pedro II de Alcantara(1825-1891),種加詞imperialis是一個拉丁語的形容詞,相當於英文中的imperial,即「帝國」。所以,整個拉丁學名都充滿了濃濃的帝王氣息。該屬植物的花瓣線形,長通常為寬的10-15倍,故該屬又名「絲瓣鳳梨屬」。
左右滑動可查看全程記錄
在該展區內,有一株帝王鳳梨抽出的巨大花序成為了整個展區的焦點。上植君對它的生長過程也進行了全程記錄。截至目前,整個花序的高度已達2.5米,還有繼續拔高的趨勢。
帝王鳳梨原產於巴西,主要生長在以花崗巖為主的森林中較為稀疏開闊的區域,或者是生長在熱帶草原的陡峭山坡上。蓮座狀植株可高達1.5米,冠幅可達2米,有短粗的木質莖。強大的根系保證它們能牢固地生長在陡峭的巖石峭壁之上,並吸收有機物質供自身生長需要。帝王鳳梨的中央「水槽」可聚集雨水,多達30升,分解的動物屍體和植物碎片也成了植物生長的養分來源。形成的這種微環境也為多種小生物的生存提供空間。
帝王鳳梨葉片寬帶狀,革質。葉色多變,綠色、紫紅色和酒紅色都有,在隱蔽環境下葉色為綠色,僅葉尖紫紅色,而在暴曬環境下則整株變成紫紅色。葉面上還覆蓋著藍白色蠟質粉末。一般由小苗至開花要經歷10年。
大型直立花序從在蓮座葉叢的中央長出,長可達3米以上。花朵較大,長約10釐米,每朵花由3個線形花瓣組成,花黃綠色,6個長雄蕊伸出花瓣外,有香味。由數百朵花產生的大量花蜜和花粉成了許多鳥類和昆蟲的重要食物來源。
帝王鳳梨的一生只開一次花,花謝便會死亡,但是許多新的幼苗會在開花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就會不斷地從基部長出來。開花結果一年後,母株將停止生長。在此期間,母株一直持續地為幼苗的初始生長提供養分。
巨型銀粉帝王鳳梨
高大麗穗鳳梨
除了這株帝王鳳梨以外,還有一株高大麗穗鳳梨也正處於花期。趕快親臨現場一睹帝王鳳梨們的霸氣風姿吧!
圖:小熊貓 審核:茅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