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袋與投放者可溯源

2020-12-05 廣州日報

侯超覺

侯超覺帶領團隊開發的智能垃圾分類設備。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攝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全傑 實習生張雨歆)隨著人類社會的極速發展,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日益顯現,一批智能垃圾分類設備應運而生。然而,垃圾分類能更高效、更精準、更便捷嗎?有這樣一群創造者在反覆思考著。

垃圾分類達人侯超覺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底,憑藉公司原有的物聯網及網際網路技術基礎,侯超覺帶領著團隊轉向智能化垃圾分類系統的開發。今年夏天,這套智能分類系統已趨於完善,已在廣州夏港街麗江小區進行測試,即將實現更大面積地推廣。

這套智能垃圾分類設備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能實現投放過程自動化,並可通過系統溯源至垃圾投放者。

侯超覺笑稱實現垃圾分類的全自動化可是他的一個「理想」。他談到這個想法的起源,「很多時候垃圾二次分類、處理中一些玻璃碎片、有傷害性的化學物質會傷害環衛工的手,希望能在這些環節實現自動化,用機器替代人力。」

實現投放過程自動化的關鍵在於對應四類垃圾類別的四色垃圾袋。「不同顏色的垃圾袋袋身上有二維碼,只要在分類投放點進行紅外線掃描,就會有相應的垃圾桶蓋打開。」 侯超覺解釋道。

而更重要的是,利用大數據技術,垃圾袋與投放者之間可進行溯源聯結。這是由於這套智能分類系統實行個人帳戶積分兌換垃圾袋的模式,在獲取垃圾袋的過程中,使用者與垃圾袋之間將通過數位技術產生聯結。

侯超覺表示:「今後約兩年間,我們都會採取向社區免費提供垃圾袋的模式。每一個區間號碼的垃圾袋對應每一個使用者。」同時,他表示,通過24小時兌換機器也可以獲得相應的垃圾袋,且這些垃圾袋是利用可回收、可降解的材料製作而成的。

在後續垃圾分類處理的過程中,侯超覺提到也有相應的檢測設備保證垃圾的分類準確性,「分類過的垃圾可以被機器檢測其分類質量,如存在其他類別的垃圾,可利用機械手進行二次分揀。」

面對居民若將餐廚垃圾和包裹垃圾的垃圾袋一起投放,就會導致餐廚垃圾中混雜其他垃圾的問題,侯超覺提出:「在後期處理的過程中,可利用機械臂破袋,分離餐廚垃圾中的塑料垃圾袋,這樣免於居民手動破袋,又保證了餐廚垃圾的分類質量。」該功能已在麗江小區的試運行中實現。

可見,從垃圾分類投放到二次分揀,大體上都可實現自動化。

同時,機器檢測產生的分類準確率也可反饋給相應的垃圾分類投放者。同時,這個溯源機制也是另一層面的監督機制。「實名制」的垃圾投放相較於「匿名」的投放,更易使人們自覺地做好垃圾分類。

相關焦點

  • 每袋廚餘垃圾都可溯源 泰達街福瑞社區垃圾分類實名制-新聞...
    天津北方網訊:連日來,濱海新區泰達街圍繞HOME行動,通過「物聯網+垃圾分類」,搭建「點-站-場」三級網絡,實現整體分類閉環流程全覆蓋。記者近日在福瑞社區星緣軒小區看到,這裡的「HOME社區行動站」已經正式投用,打通了「實名投遞-測評反饋綠色積分-集中暫存-回收處置」的廚餘垃圾分類回收閉環流程。不少市民反映,實名制讓垃圾分類更有責任感。  記者看到,在這裡,居民通過「泰達投對」小程序識別專用廚餘垃圾袋上的二維碼,將垃圾袋與個人綠色帳號進行綁定。
  • 垃圾袋算什麼垃圾?
    如果,硬要在垃圾分類中給垃圾袋「定個類」,垃圾袋其實是可回收垃圾的,這是指理論上的,我們不能被其誤導了。具體原因,我們層層看下來吧~可回收垃圾共有5大類: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布料。可回收塑料又包括:各種塑膠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裝,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礦泉水瓶等。「再生塑料」,就是塑料比較明顯的重複利用形式。塑膠袋自身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不少袋上也都印著可回收利用的標誌。目前回收利用困難主要是經濟效益等因素,且利用率低,基本沒有利潤。因為,垃圾袋主要是由塑料製成的,而塑料是可回收的。
  • 可降解分類垃圾袋送到家
    記者從城管部門獲悉,為深入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垃圾分類工作,近日,道裏區安和街道的志願者和工作人員將可降解分類垃圾袋挨家挨戶送到轄區居民家中。借發放分類垃圾袋的入戶機會,對轄區居民再次展開垃圾分類的入戶宣傳。
  • 垃圾分類這樣「玩」:銀桂苑社區發放玉米澱粉做的可降解垃圾袋
    (轄區黨員志願者向小朋友發放可降解垃圾袋,該垃圾袋35%的成分是玉米澱粉。圖片均由通訊員 提供)  星辰在線1月25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劉佳 通訊員 李瑩)「我手上拿著的這種可降解垃圾袋,35%的成分是玉米澱粉,丟棄後兩年內就可降解,是一般塑料垃圾袋降解時間的1%......」長沙市銀桂苑社區環保「代言人」向現場居民介紹道。
  • 垃圾袋降解需要多久?
    垃圾袋降解時間的問題,需要我們先確定自己使用的是可降解的垃圾袋。如果我們正在使用的其實只是普通PE料的垃圾袋,那麼它500年都未必能降解。一所大學的實驗表明,有些可降解垃圾袋埋在土裡3年,取出來還可以裝東西。所以,我們確定自己使用的是不是全生物降解垃圾袋,就很有必要了。
  • 生物降解垃圾袋的檢驗!
    生物降解垃圾袋的生產,檢驗方法,降解原理,降解過程,送檢報告……這些廠家都清楚,自不會對我發起話題。那這「生物降解垃圾袋的檢驗」話題,應該是用戶丟給我的了!這次,我就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分享生物降解垃圾袋的檢驗吧!了解檢驗報告目前,國內的生物降解垃圾袋送檢地一般在北京,檢測內容分10項,還有一系列對產品的生產、技術,質量檢測。更利於市場使用需求。
  • 南京試點使用可降解環保垃圾袋 首批將分發到戶
    南京已經開始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明確要求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要用指定的可降解垃圾袋,目前,垃圾袋的製作已經敲定由南京江寧的一家環保公司生產。那麼可降解垃圾袋究竟啥模樣?昨天,記者先行實地探訪看到,垃圾袋分黃綠兩種顏色,每隻容量為10升,承重三公斤以上,由於採用了生物原料,在堆肥狀況下,1年左右就能分解。
  • 一秒拆袋解袋,「破袋神器」讓垃圾分類無憂
    易腐垃圾怎麼投?裝易腐垃圾的塑膠袋屬於什麼垃圾?近日,在甌海區麗岙街道盛嶂家園小區內的易腐垃圾桶邊沿,出現了一個備受居民喜歡的「破袋神器」。居民扔易腐垃圾時,只需要把塑膠袋放在鋸齒上,輕輕往上拉,自動破袋,易腐垃圾便可自行掉入垃圾桶,居民再把塑膠袋扔進其他垃圾桶。  在以往垃圾分類實踐中,居民反映最強烈的就是垃圾袋的處理。按照標準,易腐垃圾要丟進綠色易腐垃圾桶內,而裝易腐垃圾的塑膠袋要扔進灰色其他垃圾桶。 這一「破袋」的過程,往往讓居民感到非常繁瑣和不衛生,容易弄髒手或衣服,給居民帶來諸多不便。
  • 用了可降解塑膠袋,投放廚餘垃圾還需「破袋」嗎?
    生物降解、光降解、氧化降解等各類可降解塑膠袋有什麼不一樣?可降解塑膠袋對環境完全沒有影響嗎?使用了可降解塑膠袋,在垃圾分類投放時還需要「破袋」嗎? 可降解≠隨意用所謂的可降解塑料是一個較大的概念,可通過光降解、氧化降解、生物降解等方式實現。
  • 可降解塑膠袋扔溼垃圾就不用「破袋」?專家們嚴肅地說「不」
    原標題:可降解塑膠袋扔溼垃圾就不用「破袋」?專家們嚴肅地說「不」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一周多來,不少研粉反映,在扔溼垃圾「破袋」時,常常會髒了手,甚至垃圾濺到衣服上,特別是早上扔完垃圾再去上班十分不便。能否推廣使用可降解塑膠袋裝溼垃圾,不用「破袋」直接扔?
  • 長方形垃圾桶如何選擇垃圾袋尺寸?
    確實,給長方形垃圾桶配垃圾袋相對麻煩些,因為不僅要考慮高度,還要計算周長,且我們的友商——垃圾桶廠家,也明確告訴我們,同一容積下,方形垃圾桶的尺寸存在不同。依據方形垃圾桶,我們可以算出配套的垃圾袋尺寸,方法如下:垃圾袋的總寬度≥(垃圾桶口長度+寬寬度)x2,即垃圾桶口外壁周長。垃圾袋的長度≥垃圾桶口寬度÷2+垃圾桶口高度,(為方便使用後垃圾收集,計算出垃圾袋長度後,建議再增加10-20釐米的長度)。
  • 學霸研發可降解垃圾袋,印上哆啦A夢,兩場直播狂賣500萬
    2018年,王明芝創立了一個垃圾袋品牌,她的垃圾袋,不僅要耐用,還要顏值高,能環保、可降解。給外國人加工,卻沒自己的品牌王明芝出生在浙江台州,她的童年是在工業區度過的。王明芝的父母,親戚,大多都是從事塑料製品行業。「那會兒認識的同學家裡,都是開工廠的,大到汽車模具,小到臉盆,垃圾袋,你能想到的塑料產品,我都知道它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 垃圾袋味大是因為什麼?
    垃圾袋,哪哪都要用的,特別是黑色。家庭用,辦公室用,酒店用,餐飲用,學校用,物業用……垃圾袋的顏色又以黑色居多,利於保護隱私垃圾。只是,在我們使用的時候,垃圾袋剛拿從包裝裡取出來,有時會聞到刺鼻的氣味,特別是帶封閉式環境。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垃圾袋「味兒大」,與其使用的生產原料有關係——再生料。
  • 垃圾袋單面厚度4絲後嗎?
    垃圾袋單面厚度4絲厚嗎?答:「要看尺寸和承重要求(能力)」。並不是我在賣關子,而是我需要前提條件!如果是家庭或企業辦公室使用,尺寸45x50釐米,配套10升左右的垃圾桶,單面厚4絲,自是很厚了的。一般室內使用的小號垃圾袋,生產製作原料相對還不錯,廠家會根據具體原料配比,設計產品厚度。常見為1.5-3.0絲(雙面厚度),它們可以滿足絕大多終端用戶的使用需求。可見,小號垃圾袋單面4絲(雙面8絲了)有多厚了吧!若是商家,堅持自己的小號垃圾袋單面厚4絲,並提供了測量或個重依據,那我建議用戶先看看對方的樣品。
  • 日本公司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的購物袋 有助於減少海洋中的塑料垃圾
    日本公司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的購物袋 有助於減少海洋中的塑料垃圾 來源:IT之家 • 2020-07-27 15:40:24
  • 專收燈管電池等有害垃圾
    生活報訊(記者李丹)近日,哈市香坊區軸承名苑小區的居民用上了專門回收有害垃圾的分類收集箱,可在投放燈管、廢電池、過期藥品等有害垃圾時,輕鬆對號入座。
  • 廚餘垃圾必須要「破袋」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5月1日開始,北京便開啟了垃圾分類的新篇章。目前北京垃圾的分類分為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在廚餘垃圾處理時,因為有些小區的物業嚴格要求居民在傾倒時必須要「破袋」,引發了不少居民的擔心——因「裸投」廚餘垃圾的存在有可能出現的蚊蠅等環境問題。
  • 深晚薦讀|垃圾分類規矩定了,廚餘垃圾要拆袋投放
    其中,《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把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創設了家庭廚餘垃圾拆袋投放制度。若個人違反相關條例且拒不整改的,可以處 50 到 200 元的罰款。該條例將於 2020 年 5 月 1 日實施。深圳將生活垃圾分為四類幹垃圾還是溼垃圾?別擔心,深圳的生活垃圾分類沒有這樣的煩惱。
  • 光降解垃圾袋可以裝食物嗎?
    鄭重說一次:光降解的不論是垃圾袋還是購物袋,都不能長時間直接接觸食物!尤其是垃圾袋!光降解產品與全生物降解不同,它是在PE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降解添加劑,比如氧化生物降解母粒,是產品光和熱的作用下,發生氧化反應,實現降解。
  • 破袋神器、自製花肥……這份垃圾分類「三十六計」,快點收藏
    車上載有2個幹垃圾桶、2個溼垃圾桶、1個可回收物桶和1個有害垃圾桶。車身展板上印著垃圾分類的宣傳語,小箱子裡裝著水桶,擋板上掛著毛巾和傘架。水桶給居民洗手,下雨天撐開大傘,來扔垃圾的居民就不怕淋溼了。比如黑桃K寫著「我是拖線板」,下面標明「可回收物」,方塊K則寫著「我是包了口香糖的紙巾」,下面標明「幹垃圾」。還有一款垃圾分類真人飛行棋,在「機遇點」分對垃圾可前進,分錯則要後退,很受白領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