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腦報
近年來,小區業主因擔憂有輻射而阻擾通訊基站建設的新聞層出不窮,這不,繼成都、福建、山東菏澤等小區發生類似情況被三大運營商集體斷網之後,長沙一小區也難以倖免。
據報導,今年 8 月初,該小區 14 棟樓頂上突然多了 16 個白色箱體,有業主拆開看發現是基站。業主表示安裝這些箱體並沒有事先徵得業主同意,安裝如此密集,輻射有多大也不清楚,家住樓頂的業主甚至反映身體出現了異常。
後經過協調,三大運營商同意拆除基站。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及鐵塔公司在公告中稱將拆除覆蓋小區的通信基站,拆除後小區及附近的手機通訊服務和上網將面臨癱瘓,包括無法接聽、撥打電話、無法上網、無法收發簡訊,也無法撥打 110、120、119 等這些應急電話。
同時將不再對小區的通信設施建設列支投資計劃(包括後續 5G 信號提供),不再受理小區的網絡信號投訴。
但運營商此舉在不少業主看來是報復行為,業主質疑,沒有裝這些白色箱子前小區的信號也很好,為什麼拆除就會受影響?這可能是運營商故意恐嚇。
運營商解釋,白色箱子並非新增基站,而是天線。鐵塔公司經理稱,最近在為該小區 14 樓的樓頂進行設備更換,但是並沒有新增基站,基站在 2015 年就已經建好。而業主們所看到的白色箱子是基站的天線,每三根天線覆蓋一個範圍。
對於為何集中安裝在一棟樓頂?他介紹,每個基站的投資費用很高,集中安裝可以節約一定費用,同時根據前期網絡規劃,在那個點是覆蓋效果最好的。
其實近年來發生了不止一次類似事件。不少網友調侃道:" 又要信號滿格,又不讓裝基站,你們咋這麼牛 "、" 文化越低,輻射越大 ",並稱在業主們的不懈努力下,大家終於 " 回歸 " 了田園生活,通訊基本靠喊,對話基本靠吼是他們未來生活的真實寫照。
實際上,通訊基站真的輻射很大嗎?
基站到底有沒有輻射,其實涉及到一個概念,就是輻射是分種類的,分成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是有害的,比如核輻射、醫用 X 射線等,非電離輻射能量很小,太陽光就是我們最常見的非電離輻射,我們用的手機通信也屬於非電離輻射。如今 5G 時代正式開啟,又面臨了建基站是否增大輻射的問題。
而且,針對 "5G 時代輻射量 " 的問題,央視財經曾在報導中提到了權威人士的回應。
很多人會誤認為基站有電磁輻射危險,4G 基站美國的輻射標準是每平方釐米 600 微瓦,中國基站電磁輻射標準只有 40 微瓦,比美國嚴格 10 倍。
5G 網絡比 4G 速度更快,不是靠增強通訊基站的信號發射功率,而是靠擴容傳輸帶寬。5G 基站和 4G 基站一樣都是小於 40 微瓦 / 平方釐米。而且,基站覆蓋越密,手機信號接收才越好,用戶受到的電磁輻射反而會越小。所以,隨著通訊基站越來越多,信號更好,輻射也更小。
為了加強電磁環境管理,保障公眾健康,2014 年,我國對《電磁輻射防護規定》 ( GB 8702-88 ) 和《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 ( GB 9175-88 ) 進行整合修訂,出臺了《電磁環境控制限值》 ( GB8702 — 2014 ) ,並於 2015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行。根據該標準,通信頻段功率密度應小於 40 微瓦 / 平方釐米。
為何總有業主不理解
雖然很多人一再強調建立基站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電磁輻射,依然有很多業主不理解。重要原因有一個:業主、物業、運營商 / 鐵塔公司之間缺乏溝通。
畢竟不是每個業主對這些技術知識了解透徹,而物業和運營商在沒有對業主事先告知的情況下建立基站,一旦出現一個反對聲音,勢必引起眾人支持,每個人想要維護安全生活環境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另外,對於建立基站究竟會產生多少輻射這個問題,一直也沒有人去普及,甚至時不時要出現一些對立的聲音,這就讓人很困惑。甚至在業主提出質疑後,物業公司採取激進的處理方式譬如斷電等,導致雙方矛盾激化。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業主 " 如意算盤 " 打得好——他們只是阻撓運營商在自己小區建基站,但可以讓基站都建在別人家樓上。
小區內的基站撤走,你就不用手機了?
但是基站撤走了,通訊斷了,你真的能做到不用手機嗎?就像這次的長沙小區事件,業主在發現通訊斷了之後又說運營商報復。看來這個事情還真是不好說誰是誰非,還得商量著解決一下。畢竟,就算你能做到平常不用手機,一些應急通訊還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