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警察局已禁止使用商業面部識別技術

2020-12-01 cnBeta

據外媒BuzzFeed News報導,在記者報導洛杉磯警察局警員使用一款名為「Clearview AI」的爭議軟體後,該警察局已經禁止警員使用商業面部識別系統。洛杉磯警察局是美國第三大警察部門,其於11月13日頒布了暫停使用第三方面部識別軟體的命令。

此前BuzzFeed News看到的文件顯示,截至今年早些時候,超過25名洛杉磯警察局員工使用Clearview AI進行了近475次搜查。部門官員過去對他們使用面部識別技術的說法相互矛盾,包括聲稱他們很少部署該技術。

該部門的官員告訴BuzzFeed News,其提出的新政策仍將允許使用面部識別技術,但只能通過洛杉磯縣的一個系統,該系統依賴於嫌疑人的圖像。Clearview AI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從社交媒體和其他網站上抓取圖像,並建立了一個由數十億張照片組成的資料庫,並在此基礎上訓練其技術。

「警方已經注意到,少數人員為部門業務訪問了商業面部識別系統(如Clearview或其他服務),」副警察局長John McMahon在一份部門聲明中寫道,並指出這些系統在其資料庫中使用了 「非犯罪源圖像」。「部門人員不得使用第三方商業面部識別服務或代表外部機構進行面部識別搜索。」

BuzzFeed News在3月份報導稱,27個國家的2200多個執法部門、政府機構和私營公司的人都使用了Clearview AI。在許多情況下,該公司並沒有與這些用戶建立付費關係,而是允許他們以免費試用的方式使用該軟體。

BuzzFeed News通過公共記錄請求獲得的文件顯示,Clearview AI此前歪曲了執法部門使用其軟體的方式,並曾經告訴警察通過在朋友和家人身上測試該工具以進行「大肆使用」。該公司還向政治盟友、共和黨立法者和人權記錄有問題的國家的實體發放了訪問權限。在BuzzFeed News對該公司的報導和多起訴訟之後,Clearview AI已經表示不會再向非執法實體提供其工具。

BuzzFeed News審查的文件顯示,從2019年底開始的三個月內,超過25名洛杉磯警察局的員工使用Clearview AI進行了近475次搜索。BuzzFeed News的調查後,負責管理該部門IT部門的McMahon確定,一小批「調查員」一直在使用Clearview。

在某些場合,這些人員 「不止一次地使用它,這是不被授權的,」他說。「Clearview從各個地方抓拍照片,從部門的角度來看,這引起了公眾對信任的擔憂。」

洛杉磯警察局官員證實,調查人員正在使用Clearview AI,但拒絕透露哪些警員和哪些具體案件使用了它。他們還拒絕透露面部識別軟體是否導致任何嫌疑人被捕。「洛杉磯警察局和全國其他許多執法機構一樣,對Clearview AI進行了試用,」Clearview執行長Hoan Ton-That周二告訴BuzzFeed News。

Ton-That還表示,「超過2400個警察機構」已經使用了該公司的面部識別工具,而且現在每一次Clearview搜索都會「標註一個案件編號和犯罪類型」。

「上周,當你們讓我們注意到我們有員工使用Clearview時,我們發布了一個通知,指導員工不能使用第三方軟體,」洛杉磯警察局的助理局長Horace Frank周二告訴BuzzFeed News。「我們正在發布一個更大的,正式的政策。」

作為一個部門,洛杉磯警察局授權使用一個名為 "洛杉磯縣區域識別系統"(LACRIS)的人臉圖像對比系統,該系統依賴於超過827.5萬張照片,並沒有納入來自社交媒體或網絡的圖像。LACRIS運行在一款名為DataWorks Plus的軟體上。

Frank說,洛杉磯警察局的警力中只有一小部分--大約1萬名警員中的325名警員--被允許使用這項服務。「我們不只是給你訪問它,你必須有一個需求,」他告訴BuzzFeed News。「普通的巡警不需要使用這樣的工具。」

洛杉磯警察局過去曾因使用面部識別而受到抨擊。儘管一位官員聲稱,該部門很少使用面部識別,甚至根本沒有使用,但《洛杉磯時報》9月報導稱,自2009年以來,洛杉磯警察局使用LACRIS系統3萬次。據《洛杉磯時報》報導,警方官員拒絕了其記者有關面部識別軟體的公共記錄請求,稱 「沒有使用這種技術或任何相關服務」。

在給BuzzFeed News的一份聲明中,Frank為該部門十年來 「廣為人知」的LACRIS的使用進行了辯護,並表示它 「不是隱蔽的秘密技術」。

洛杉磯警察局警員使用Clearview並非首次在未經上級許可的情況下部署該工具。紐約警察局此前否認與Clearview有任何正式關係,但文件顯示,截至今年早些時候,那裡的警察已經進行了超過11000次搜查。當時,這是任何組織使用該服務的最高搜索次數。

紐約警察局發言人在3月份告訴BuzzFeed News,雖然它沒有與Clearview籤訂任何合同或協議,但它的 「既定做法並沒有授權使用Clearview AI等服務,也沒有特別禁止。」 該發言人當時表示,該部門正在 「更新紐約警察局關於面部識別實踐的政策,以解決新出現的問題」。

相關焦點

  • 要禁止使用面部識別?
    正當面部識別在中國如火如荼的進行,並且大行其道,發展勢不可遏,當第一步面部識別手機在中國出現,直到掃臉支付在中國的支付界大行其道,我們可以感受到面部識別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但是,這樣方便的方式卻將要在歐洲面臨可能長達5年的禁止。
  • 手機晚報:蘋果召回港版AC充電轉換器 舊金山禁止面部識別
    舊金山正在全城禁止面部識別技術  在國內,刷臉貌似已經成為繼二維碼後網際網路便民化的新方向,但在地球另一端,美國舊金山地區似乎對「面部識別技術」進行批判。  日前,舊金山監管委員會針對《停止秘密監控條款(SSSO)》召開投票決議,該條款嚴格限制政府各部門在任何情況下收集民眾生物識別數據,規定數據識別的種類範圍,並以此建立透明的公眾監督機制,旨在全面禁止舊金山行政部門禁止在當地使用面部識別技術,舊金山或將成為美國首個禁止面部識別的城市。
  • 洛杉磯國際機場升級為防疫機場,利用面部生物識別技術出入境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美國洛杉磯海關邊境保護局(CBP)1日透露,他們與洛杉磯國際機場(LAX)合作,利用面部生物識別技術將洛杉磯機場定位為新冠疫情期間的非接觸式安全機場,該項措施讓機場出入境實現生物識別無紙化,讓旅客出入境手續更快捷、更安全。
  • 來自算法正義聯盟的信:與面部監控技術的鬥爭刻不容緩
    但執法機構同時也在用隨身攝像機、智慧型手機、攝像機和無人機拍攝抗議者,收集他們的照片和視頻信息;使用政府和商業軟體系統抓取社交媒體上的照片和視頻;從閉路電視系統收集影像;從媒體報導中截取片段等。隨後,包括明尼阿波利斯警察局在內的許多警察局會分析這些影像片段,試圖使用面部識別技術識別個人身份。
  • 面部識別、深度偽造、隱私和自動化定義的AI 2019
    AI周刊在對2019年的人工智慧行業進行總結是歸納了以下四個關鍵詞:面部識別、深度偽裝、隱私和自動化。與此同時,AI周刊也對2020年的人工智慧行業大發展進行了展望。面部識別在2019年的新聞報導中,我們可以發現,面部識別技術比其它任何人工智慧應用更受矚目。
  • 亞馬遜向警方和政府出售面部識別軟體 民權組織「上書」貝佐斯談...
    奧蘭多項目(Orlando Project)成為了民權團體抗議的一個導火索——該項目能夠在整個城市的攝像機網絡上運行實時面部識別。Rekognition項目總監Ranju Das在最近的首爾AWS會議上介紹了該項目。對於ACLU來說,這種能力引起了重大的公民自由問題。該聯盟和其他一些民權組織周二致函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要求該公司停止向政府提供面部識別技術。
  • 美國加州洛杉磯警察局警員反覆毆打嫌疑人 引發眾怒
    據美國當地媒體5月5日報導,一段視頻顯示在4月27日,洛杉磯警察局警員在博伊爾高地市執行拘捕任務時,反覆毆打沒有任何暴力企圖的嫌疑犯在這段視頻中,可以看到兩名洛杉磯警察局警員在一幢建築物外要求嫌疑人配合檢查,但不知為何原因,男性警員突然開始大力揮拳,反覆毆打嫌疑人的頭部。旁邊的一名女性警員並未做出任何阻攔的舉動。該視頻在社交媒體流出後,立即引發民眾不滿,認為該警員暴力執法,毆打沒有任何暴力企圖的嫌疑人員,並要求洛杉磯警察局展開調查,嚴懲該警員。
  • 面罩搞砸了面部識別軟體
    顯然,它們也使面部識別軟體也很難識別您。這是周一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聯邦研究人員發布的一份新報告的主要發現,該機構是美國商務部的一個分支機構,其職能包括測量公司和研究人員的面部識別算法的準確性提交實驗室。根據一項任務,當將戴有數位化面罩的人的照片與沒有照片的人的另一張照片進行匹配時,最準確的面部識別算法在5%到50%的時間內無法正確匹配。那個報告。
  • 人臉識別技術濫用存在哪些風險?在法律上又該如何築牢防線呢?
    對此案,杭州富陽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單方面將指紋識別強制升級為刷臉入園的做法「超出必要,不具正當性」,判決園方賠償當事人郭先生合同利益損失及交通費共計1038元,刪除當事人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信息。近年來,「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廣泛應用。
  • 人臉識別技術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在郭兵看來,面部特徵等個人生物識別信息屬於個人敏感信息,一旦洩露者濫用,極易危害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  類似的擔憂也發生在常州,今年4月份,常州新北區三井街道小區居民收到《告全體業主書》,要求業主換用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取消門禁卡。
  • 洛杉磯警察局證實:科比墜機天氣狀況不符合最低飛行標準
    CNN報導稱,洛杉磯警察局發言人Josh Rubenstein證實,周日上午的天氣狀況不符合洛杉磯警察局的最低飛行標準。由於大霧天氣,洛杉磯警察局已於早上停飛了直升機。
  • 除了面部識別,未來手機會用什麼生物識別技術
    如果用戶還沒有對新技術做好準備,蘋果就不會推銷這樣的功能。事實上面部識別技術已經存在多年,而且諸如三星Galaxy S8等智慧型手機已經採用了這種技術。但是通常情況下,它的效果並不太好,可以輕易被人像照片所欺騙。蘋果公司表示,其採用的面部識別技術稱為Face ID,使用一系列傳感器將用戶面部映射成3D模型。傳感器發出的紅外線照亮用戶臉部,並通過投影技術在面部投射一系列的紅外線微點。
  • 旨在識別非洲人臉的面部識別技術獲得英國工程獎
    面部識別有一個聲譽問題。本來是一項令人振奮的新技術,有可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輕鬆、更安全、更有保障,但卻因為有報導稱它在被要求正確識別黑人面孔時屢屢失敗而蒙羞。但來自加納的先鋒軟體工程師Charlette N'Guessan對面部識別技術的能力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自己的產品專門用於識別非洲人的面孔。
  • COVID-19大流行正推動面部識別技術應用
    2019冠狀病毒病如何影響面部識別技術的應用?在全球範圍內,人工智慧和各種監控技術正逐步成為抗擊新冠肺炎的武器。最近的例子是俄羅斯利用面部識別軟體來維持封鎖限制,而在法國,監控程序顯然已經過測試,其最終目標是在指示封鎖時利用視頻監控攝像頭來決定居民是否遵守社會距離規則和戴口罩。
  • 美國洛杉磯發布防疫緊急令,禁止全城民眾出門
    美國洛杉磯發布防疫緊急令,禁止全城民眾出門 海外網12月3日消息,據美國媒體2日報導,美國洛杉磯市在當日晚發布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緊急令,市內所有居民將被禁止出家門,僅有必要崗位工作者和無家可歸者除外。
  • 如何使用Python進行面部識別?
    感興趣區域在使用圖像進行面部分析時,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定義感興趣區域(ROI),我們必須在圖像中定義一個特定的部分,在那裡篩選或執行一些操作。在本例中,我們將使用opencv庫,該庫支持對圖像進行分區並幫助我們確定感興趣領域。Haar庫本項目中將使用現成的分類器:級聯的Haar分類器,這種特定的分類器將始終適用於灰度圖像。該算法生成了一個幾何圖形,該幾何圖形將識別與我們所分析的相似點。
  • 英特爾發布自家的面部識別技術RealSense ID
    英特爾正式發布了RealSense ID,這是一種基於RealSense深度感應技術的面部識別解決方案,在過去幾年,英特爾的RealSense技術多數被用來展示解鎖電腦,如今將以此為基礎,用於識別人臉,與蘋果公司的 Face ID 同樣,用來當個人的身分證。
  • 科比墜機事故調查正進行,洛杉磯警察局:天氣不符合飛行標準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NBA傳奇巨星科比·布萊恩特乘坐的直升機26日上午在美國洛杉磯市區以東約50公裡處的卡拉巴薩斯市墜毀,機上9人無一生還,這一突然的消息令世人心痛。綜合美國《洛杉磯時報》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洛杉磯警察局(LAPD) 發言人喬希·魯賓斯坦(Josh Rubenstein)表示,26日當天早晨的天氣狀況並不符合LAPD的最低飛行標準。由於大霧天氣,LAPD空中支援部隊已於當天早上停飛了他們的直升機。
  • 無所不在的面部識別:我監控你一切行動,而你卻蒙在鼓裡
    《南方都市報》和《北京日報》等數家媒體的調查顯示,售樓處使用了帶有面部識別的監控技術,能夠辨認出一名顧客是「自行前來」的購房者,還是中介帶來的;不同的銷售渠道會使用不同的定價策略,而一個人是否被面部識別為「直銷」,中間會有高達幾十萬的差價;而這種技術,已經在相當多的地方有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