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紀念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10月5日,紀念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邵雲長老參加紀念法會(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虛雲老和尚德相(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2014年10月5日(農曆甲子年九月十二日),虛雲老和尚圓寂五十五周年紀念法會在雲居山真如禪寺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高僧大德、諸山長老、虛公佛門子孫、雲居山四眾弟子數千人出席了紀念法會。
五十五年前的這一天,中國禪宗泰鬥虛雲老和尚示寂。五十五年後的今天,虛雲老和尚的後代子孫,學人子弟,齊聚在真如禪寺,緬懷虛雲老和尚的豐功偉績。並以此激勵後人,學習虛雲老和尚愛國愛教的思想,正信正行的情操,處世不驚的胸懷,艱苦樸素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品德,繼承和發揚虛雲老和尚的精神,把中國佛教的事情辦好。
虛雲老和尚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一代宗師,他祖籍湖南湘鄉,俗姓蕭,名古巖,字德清。十九歲時,在褔建鼓山湧泉寺依常開老人出家,次年依妙蓮和尚受具足戒。其後,四處行腳名山,參訪學道。四十三歲時,發心朝拜五臺山,以報父母深恩。五十六歲時,住江蘇高旻寺禪堂,因沸水濺手,致使茶杯落地,而頓斷疑根,徹悟本來。六十一歲時隨清末兩宮西幸,啟建祝聖護國消災法會。然後潛隱長安終南山獨居茅蓬修行,更名虛雲,號幻遊。虛雲老和尚六十四歲時結束茅棚自度,而作度人事業。曾往檳榔嶼、馬六甲、吉隆坡、臺灣等地講經弘化。六十八歲於泰國講經時,曾入定九日,轟動泰京。其後曾為護國祝聖禪寺入京請藏,在滇中闡教十八年。九十歲時離開雲南返回鼓山任住持。一百零九歲時在香港弘法,之後返回大陸,重建南華,復興雲門。
雲居山真如禪寺自唐代創建以來始終興盛不衰,雖然幾經毀建,但一直香火繚繞,高僧輩出。白居易、蘇東坡、佛印等眾多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詩作畫,直至今日,雲居山仍保留著摩崖石刻、唐代銅佛、康熙千僧鍋及二百多座中外歷代高僧的墓塔。抗日戰爭時期,真如禪寺毀於日軍的炮火,千年古剎只剩下殘瓦斷壁、滿目悽涼。
一九五三年十月的一天,時年一百一十四歲高齡的虛雲老和尚來到雲居山,在那個細雨綿綿的秋日,虛雲老和尚發願重建真如禪寺,恢復祖庭宗風。經過三年多的艱苦努力,殿堂僧舍相繼落成,寺院建築面積約六千六百二十一平方米,新塑佛像五十餘尊,有一百二十多名僧人常住。昔日船來陸來的五老峰上,又出現了耕雲鋤霧、打地拋磚、坐禪結七、講經傳戒的農禪景象。
虛雲大師一生志大行剛、悲深願宏,兼祧禪門五宗,重建道場無數,尤其是中興賓川祝聖、昆明雲棲、鼓山湧泉、韶關南華、曲江雲門、永修真如六大千年古剎,厥功甚偉。剃度、授戒、傳法弟子數十萬計,遍布世界各地,涉及社會各界,弘法利生,續慧傳燈,對中國佛教事業的弘揚與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純聞大和尚在紀念法會上致答謝詞,他感謝各位領導與眾善信的護持,並講述了虛雲老和尚與雲居山的歷史,表達了緬懷虛老、傳承虛老精神的信念,並期盼禪道通過藝術形式得到更廣泛的弘揚,使禪文化能夠真正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