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舉辦的「2020年核醫學分子影像新技術交流會」在北京舉行。
會上,賽諾聯合醫療發布:已率先實現200皮秒量級飛行時間技術(TOF),並已獲得檢測機構認證。
作為國內首家推出飛行時間技術(TOF)的PET/CT廠家,賽諾聯合醫療此次在飛行時間技術(TOF)上的重大突破,與其在晶片國產化等核心技術上取得的成果密不可分。
這條消息一發出,便引起了醫療界的廣泛關注。
作為高端醫療設備的代表產品之一,飛行時間技術(TOF)是PET/CT重要的標誌性技術。
飛行時間技術(TOF)是什麼?
簡而言之,得益於這一技術,PET/CT可以實現更快的掃描、更低的注射藥量、更高的圖像信噪比、更好的圖像解析度,從而提高小病灶的定位精度、優化PET臨床圖像的效果。
在此次「2020年核醫學分子影像新技術交流會」上,賽諾聯合醫療發布了即將上市的高端PET/CT產品,其核心參數已經達到國際頂尖水平200皮秒量級飛行時間,能夠真正為臨床診斷與科研帶來巨大價值,而且核心技術全部自主可控。
近年來,研究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實現核心器件自主可控、加快補齊我國高端醫療裝備的短板,已越來越成為業界、學界和管理部門的共識。
「我們國產醫療器械基本實現了初期的整機國產化、到中期的主要部件國產化,但核心器件的國產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賽諾聯合醫療公司副總經理李俊億說。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賽諾聯合醫療堅持自主創新,經過數年研發攻關,終於實現了矽光電倍增器(SiPM)及其信號讀出晶片的國產化,完成器件量產並通過PET/CT整機性能測試。
李俊億介紹說,高端PET/CT擁有兩大重要核心器件:快速閃爍晶體與矽光電倍增器(SiPM)及其信號讀出晶片。其中,國內快速閃爍晶體生產廠商已經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產品實現了完全國產化,甚至出口國外;而矽光電倍增器(SiPM)及其信號讀出晶片被國外「卡脖子」的情況卻一直沒有改善。
這次賽諾聯合醫療取得的重大技術突破,意味著我國高端PET/CT設備將不再受制於國外技術壟斷,這對於我國高端醫療裝備實現進口替代、高端醫療裝備實現自主可控具有戰略意義。
「國產高端設備達到200皮秒量級別飛行時間,是一件令人非常振奮的事,因為它建立在國產SiPM及其晶片的基礎上,並且達到數位化PET/CT業內頂級水平。」會上,北京醫院核醫學科姚稚明主任激動不已。她認為,賽諾聯合醫療實現的200皮秒量級飛行時間技術(TOF),將為PET/CT臨床圖像帶來本質性提升,也為核醫學高質量診斷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她進一步解釋說, PET/CT作為功能影像診斷利器,對於小病灶的成像與診斷率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焦點,飛行時間技術(TOF)能夠提高小病灶的定位精度、優化PET臨床圖像的效果,對於臨床診斷的意義非常大。
事實上,飛行時間每提高1皮秒 (1皮秒=10﹣??秒),難度都會呈現幾何級數增加,因此飛行時間的優劣成為了衡量PET/CT性能的黃金標準。此次賽諾聯合公布的200皮秒量級別飛行時間參數,是國內首款達到該級別飛行時間的PET/CT。這不僅意味著我國擁有了打破國外壟斷、攻克技術瓶頸的科研實力,也將為中國的核醫學臨床帶來革命性改變。
「希望即將推出的新一代200皮秒量級別飛行時間國產高端PET/CT能為中國核醫學臨床科研工作帶來更多幫助。」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核醫學分會主委,北京協和醫院核學科李方主任表示,賽諾聯合PET/CT產品在協和醫院裝機多年以來,設備性能和可靠性都得到了科室的認可,希望這樣扎紮實實做科研、勤勤懇懇啃硬骨頭的民族企業能再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