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晶片技術迎來突破!國產晶圓倒片機問世,可用於14nm晶片製造

2020-12-03 數碼解說客

文丨數碼解說客 排版丨數碼解說客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隨著國內半導體產業鏈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很多技術難題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解決。

但就如同中科院副院長劉雲所指出的問題,我國在科技領域依舊的發展,依舊有所缺陷。

「大而不強」是目前國內科技產業的主要問題所在,中國每年的研發成本投入位居世界第二,但整體的產出質量卻並不如理想。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的基礎科學研究落後,導致了科研人員的的創新意識薄弱。因此在晶片等尖端技術應用領域,我國出現了被「卡脖子」的局面。

為了緩解晶片製造產業鏈上的僵局,前段時間中科院也對外界宣布,將會布局光刻機等尖端技術的科研工作。而在近日,我國又在晶片技術上迎來了新的突破,國產晶圓倒片機成功問世。

又一晶片技術迎來突破

近日,京儀裝備首創的14nm晶圓倒片機成功生產,這種倒片機的速度最高可達300片/h,是首款國產的高性能晶圓倒片機,可以對用於14nm級別晶片生產的晶圓進行倒片。

在半導體的加工過程中,對晶圓邊緣磨削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晶錠材料被切割成晶圓後會在邊緣形成銳利的稜角、毛刺或是崩邊,這些問題的產生會直接導致生產出來的晶圓無法使用。只有通過高性能的晶圓倒片機,才可以避免此類問題的出現。

但是,此項技術一直被國外廠商所壟斷,尤其是進入14納米的技術節點之後。國外技術卡脖子的局面就已經出現,如今國產的晶圓倒片機問世,直接解決了我國在14nm製程領域國產化,原材料的處理問題。

從設備的性能來看,目前14納米級別的晶圓,依舊是國際晶片代工市場主流的產品。我國想要完全解決晶片製造問題,晶圓倒片機設備也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目前,京儀裝備的晶圓倒片機,已經在國內市場佔據了不小的份額。比如中芯、長江存儲,都是其重要客戶。

這也是目前國內半導體行業,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的主要原因。國內的半導體企業開始大量的使用國產化設備,對於晶片進行加工。

如此一來,晶片製造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將會有國產化的技術來進行取代。加上我國已經開始對基礎科學的研究加大投入,包括集成電路在內的部分學科已經被升至一級學科。

寫在最後

相信我國的晶片製造產業,會有擺脫「大而不強」的一天。況且,現在的我們在第三代半導體技術上,已經取得了部分領先。關鍵技術的攻關工作也開始有更多的企業進行布局,無論是光刻機還是工業設計軟體。國產化的腳步也在不斷地向前邁進,相信在兩到三年內,中國的晶片製造業會有所改變。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石墨烯晶圓亮相後,金剛石晶片迎來技術突破,國產晶片找到新賽道
    文/BU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目前,我國在矽基晶片領域,無論是材料、設備,還是製造、封測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落後。為了改變這一境況,一方面中國半導體企業奮起直追,一方面不斷探索可替代的新材料。
  • 國產7nm晶片取得重大突破!中芯國際喜訊不斷,14nm良品率突破大關
    9月15日,當美國對華的晶片禁令正式生效之後,「中國芯」便成為中國科技領域的一個絕對的心臟病問題,直到這個時候,我們的國人似乎才意識到,中國的晶片產業真的是落後著世界一大截,不過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之下,近日根據中芯國際給出的消息,國產的7nm晶片已經取得了巨大突破!14nm晶片良品率突破大關。
  • 中國唯一12寸晶圓廠,打破國外壟斷,用於14nm以下晶片製造
    當然,從沙子到做晶片的過程,是一件非常複雜且高科技的過程,一般的企業是沒有能力把沙子變成晶片的,有這個能力的企業,都是真正的高科技企業,比如intel、三星、德州儀器,哪一家不是大名鼎鼎?而在沙子變成晶片的整個過程中,最基礎的一步就是把沙子變成可製造晶片的矽晶圓,這個步驟也不簡單。
  • 半導體又一打破壟斷級突破,晶圓倒片機站上14 納米技術高地,背後...
    據北京商報11月30日報導,位於北京經開區的北京京儀自動化裝備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出了高速集成電路製造晶圓倒片機,每小時300 片以上的倒片速度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國內首創的高速集成電路製造晶圓倒片機,可用於14納米集成電路製造,打破了國際壟斷。
  • 兩大技術迎來新突破:還建成了首座「晶片大學」
    【11月18日訊】導語,自從臺積電在2020半導體大會上,再次宣布了「1nm晶片研發新計劃」後,也讓很多網友們紛紛開始關注,我國晶片製造技術何時可以取得突破呢?終於在近日,我國重磅級科研機構—中科院也是取得了兩大技術突破,為國產晶片產業鏈帶來了好消息。
  • 兩大技術迎來新突破:還建成了首座「晶片大學」
    」後,也讓很多網友們紛紛開始關注,我國晶片製造技術何時可以取得突破呢?終於在近日,我國重磅級科研機構—中科院也是取得了兩大技術突破,為國產晶片產業鏈帶來了好消息。     除了國產OLED新材料取得技術突破以外,國產8英寸石墨烯晶圓也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而目前我們所看到的晶片產品,都是以用矽作為製造材料,生產出來的矽晶圓和矽基晶片
  • 打破國際壟斷 自研晶圓倒片機刷新「亦莊速度」
    原標題:打破國際壟斷 自研晶圓倒片機刷新「亦莊速度」   晶圓倒片機是集成電路製造中的重要裝備,長期以來高速晶圓倒片機都需要海外進口。
  • 中芯國際迎來好消息!不止7nm晶片突破,14nm良品率突破到95%
    相信對於晶片,很多人腦海中都已經有了一個粗略的印象,電子晶片完全可以稱得上是當今世界最為頂尖的科技結晶,其製造工藝之複雜,可能一個國家舉國之力都造不出來,對於晶片的加工技術,以及加工設備光刻機有有嚴格的要求。
  •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晶片的生產最重要的就是晶圓,晶圓就是矽半導體電路的矽晶片,高純度的多晶矽經過多重的工藝製作之後就會變成晶圓片,而我國的晶圓生產線多半都是以8英寸和12英寸為主的。那麼你們知道為什麼7nm以及5nm的晶片要用12寸的晶圓?還有一塊晶圓到底可以生產出多少的晶片呢?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晶片|中芯國際|華虹...
    要聞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提高自給率迫在眉睫,大國戰略推動產業發展國內半導體市場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但國內半導體自給率水平非常低,特別是核心晶片極度缺乏,國產佔有率都幾乎為零。晶片關乎到國家安全,國產化迫在眉睫。2014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將半導體產業新技術研發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
  • 百度AI晶片獲三星14nm工藝...
    百度AI晶片獲三星14nm工藝「加持」百度首款用於雲計算和邊緣計算的AI晶片將找三星代工,這也是兩家公司首次代工合作。該晶片名字為「崑崙」,將以百度自行開發完成的「崑崙」人工智慧處理器為基礎。資料顯示,百度「崑崙」人工智慧處理器主要針對雲端運算、邊緣運算等應用所開發的人工智慧的類神經處理器(XPU)架構。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報告:一文看懂真實國產晶片現狀
    提高自給率迫在眉睫,大國戰略推動產業發展國內半導體市場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但國內半導體自給率水平非常低,特別是核心晶片極度缺乏,國產佔有率都幾乎為零。晶片關乎到國家安全,國產化迫在眉睫。2014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將半導體產業新技術研發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
  • 晶片製造重大突破 我國首臺雷射晶圓切割機問世
    晶片製造的工藝複雜、流程眾多,而晶圓切割就是半導體封測工藝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晶圓切割就是將單一晶圓進行切割製作成一個個晶粒單元,但由於晶粒本身比較脆弱、相互之間距離小,並且切割時還需要注意晶粒不被汙染、避免出現崩塌或者裂痕現象,因此晶圓切割對於技術和切割設備的要求都極高。
  • 國產7納米晶片大邁進!中芯國際喜訊不斷,14納米良品率突破大關
    可以看出,我國晶片行業均需要進口組裝,若能打破壟斷完全實現自產自造控制開發,國產晶片才會有本土產業鏈,不受制於人。近日,我國晶片巨頭中芯國際傳來消息,中國7nm晶片正在和世界縮小差距,14nm的晶片工藝更是實現大步邁進式發展。
  • 國內晶片「破冰」?這兩項重大突破背後,它們功不可沒
    半導體設備(特別是光刻機)的來源不足,技術積澱相對薄弱,都是國內晶片企業需要面臨的問題。但是,隨著國內企業或者研究機構對於晶片製造的不斷製造,國內晶片產業正在「破冰」。目前已經取得了兩個重大突破。近日,據媒體報導,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完成,所有IP全部自主國產,功能測試一次通過。
  • 關鍵時刻,國產晶圓代工巨頭鼎力相助,華為晶片迎來新希望
    關鍵時刻,國產晶圓代工巨頭鼎力相助,華為晶片迎來新希望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加強出口管制,要求臺積電9月15之後不得為華為代工晶片。有消息稱國產晶圓代工巨頭中芯國際和國產存儲大廠長江存儲近日都制定了搭建非美生產線計劃。中芯國際計劃今年年底之前搭建不含美國設備的40nm製程的晶片產線,並計劃在三年內研發更先進的28nm製程產線。
  • 【明日主題前瞻】供需矛盾持續 TWS耳機晶片缺貨預計到明年二季度末
    A股上市公司中,共達電聲自研晶片可以應用到TWS耳機中。力源信息子公司是TWS技術方案商和主晶片供應商,在耳機部分,銷售主晶片/藍牙晶片、傳感器、矽麥及入耳檢測等,並提供整體技術方案。
  • 晶片製造到底有多難?真正的晶片製造過程十分複雜
    晶片製造到底有多難?真正的晶片製造過程十分複雜 李倩 發表於 2018-09-08 10:41:53 今年4月中興事件引發了全民對國產晶片的關注。
  • 國產石墨烯技術問世!8英寸晶圓誕生,石墨烯電池挑戰北極。
    國產石墨烯技術問世!8英寸晶圓誕生,石墨烯電池挑戰北極。石墨烯技術在未來擁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也是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鋰離子每千克可儲能180WH,而石墨烯每千克可儲能1000Wh。石墨烯發展成果———8英寸石墨烯晶圓誕生、雅迪石墨烯電池挑戰北極1、中科院上海微系統團隊上個月在上海舉行的石墨烯創新大會上,發布了一項重要的創新成果,可以實現8英寸石墨烯晶圓的小規模量產。
  • 「明日主題前瞻」供需矛盾持續 TWS耳機晶片缺貨預計到明年二季度末
    部分主力的晶片型號從以往的10-20天發貨時間已經延長至30-60天。從供給上看,2020年下半年所掀起的「缺貨」潮,最根本的主因可以追溯到上遊8英寸晶圓產能的不足,8英寸晶圓產能供需不平衡之下,很多晶圓代工廠會篩選訂單和調整產品組合,優先生產高毛利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