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數碼解說客 排版丨數碼解說客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隨著國內半導體產業鏈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很多技術難題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解決。
但就如同中科院副院長劉雲所指出的問題,我國在科技領域依舊的發展,依舊有所缺陷。
「大而不強」是目前國內科技產業的主要問題所在,中國每年的研發成本投入位居世界第二,但整體的產出質量卻並不如理想。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的基礎科學研究落後,導致了科研人員的的創新意識薄弱。因此在晶片等尖端技術應用領域,我國出現了被「卡脖子」的局面。
為了緩解晶片製造產業鏈上的僵局,前段時間中科院也對外界宣布,將會布局光刻機等尖端技術的科研工作。而在近日,我國又在晶片技術上迎來了新的突破,國產晶圓倒片機成功問世。
又一晶片技術迎來突破
近日,京儀裝備首創的14nm晶圓倒片機成功生產,這種倒片機的速度最高可達300片/h,是首款國產的高性能晶圓倒片機,可以對用於14nm級別晶片生產的晶圓進行倒片。
在半導體的加工過程中,對晶圓邊緣磨削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晶錠材料被切割成晶圓後會在邊緣形成銳利的稜角、毛刺或是崩邊,這些問題的產生會直接導致生產出來的晶圓無法使用。只有通過高性能的晶圓倒片機,才可以避免此類問題的出現。
但是,此項技術一直被國外廠商所壟斷,尤其是進入14納米的技術節點之後。國外技術卡脖子的局面就已經出現,如今國產的晶圓倒片機問世,直接解決了我國在14nm製程領域國產化,原材料的處理問題。
從設備的性能來看,目前14納米級別的晶圓,依舊是國際晶片代工市場主流的產品。我國想要完全解決晶片製造問題,晶圓倒片機設備也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目前,京儀裝備的晶圓倒片機,已經在國內市場佔據了不小的份額。比如中芯、長江存儲,都是其重要客戶。
這也是目前國內半導體行業,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的主要原因。國內的半導體企業開始大量的使用國產化設備,對於晶片進行加工。
如此一來,晶片製造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將會有國產化的技術來進行取代。加上我國已經開始對基礎科學的研究加大投入,包括集成電路在內的部分學科已經被升至一級學科。
寫在最後
相信我國的晶片製造產業,會有擺脫「大而不強」的一天。況且,現在的我們在第三代半導體技術上,已經取得了部分領先。關鍵技術的攻關工作也開始有更多的企業進行布局,無論是光刻機還是工業設計軟體。國產化的腳步也在不斷地向前邁進,相信在兩到三年內,中國的晶片製造業會有所改變。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