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又一打破壟斷級突破,晶圓倒片機站上14 納米技術高地,背後...

2020-12-04 選股寶

據北京商報11月30日報導,位於北京經開區的北京京儀自動化裝備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出了高速集成電路製造晶圓倒片機,每小時300 片以上的倒片速度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國內首創的高速集成電路製造晶圓倒片機,可用於14納米集成電路製造,打破了國際壟斷。

這款高速集成電路製造晶圓倒片機在工作過程中,與集成電路製造廠MES(生產管理系統)等工業網際網路系統連結,不僅避免了製造過程中晶圓破損等問題影響精準倒片,還便於集成電路製造廠一體化調控。而在倒片手臂上的晶圓接觸點,與以往行業內廣泛應用的高速倒片真空裝置不同,經過研發試驗,選取應用了特種材料,避免了真空裝置工作中易產生顆粒物吸附的問題,可應用在14納米集成電路產品以及更高製程的高淨化要求環境中。

京儀裝備去年12月也研發出了國內首臺晶圓自動翻轉倒片機,從此宣告我國突破該系列設備的國產化難題。京儀裝備此前研發的首臺晶圓自動翻轉倒片機已經在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得到成功應用。而更早期的型號倒片機則已經在中芯國際、長江存儲等多家企業得到應用。

相關公司方面,據主題庫半導體 板塊顯示,

韋爾股份、至純科技、賽微電子:通過持有青島海絲民合半導體投資中心持有京儀裝備股份。

津濱發展、萬業企業(自身還擁有集成電路離子注入機):分別通過股權基金持有京儀裝備股份。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關焦點

  • 打破國際壟斷 自研晶圓倒片機刷新「亦莊速度」
    原標題:打破國際壟斷 自研晶圓倒片機刷新「亦莊速度」   晶圓倒片機是集成電路製造中的重要裝備,長期以來高速晶圓倒片機都需要海外進口。
  • 又一晶片技術迎來突破!國產晶圓倒片機問世,可用於14nm晶片製造
    因此在晶片等尖端技術應用領域,我國出現了被「卡脖子」的局面。為了緩解晶片製造產業鏈上的僵局,前段時間中科院也對外界宣布,將會布局光刻機等尖端技術的科研工作。而在近日,我國又在晶片技術上迎來了新的突破,國產晶圓倒片機成功問世。
  • 重大突破!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正在加劇,首臺晶圓切割機研製成功
    最近華為再遭美國打擊,其實背後無疑是美國技術霸權的再次暴露。對此華為表示:「我們皮糙肉厚,相信能夠儘快找到解決方案」。在臺積電有可能被取消之際,中芯國際已經與華為取得了深度合作。而且華為的研發工程師已經入駐了中芯國際,負責部分技術的指導。
  • 我國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5月17日晚,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文稱:公司旗下鄭州軌道交通信息技術研究院(下稱「鄭州軌交院」)和河南通用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於近日研製成功我國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填補國內空白,在關鍵性能參數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中國突破碳基晶圓技術,或實現彎道超車
    打開APP 中國突破碳基晶圓技術,或實現彎道超車 海峽新資訊 發表於 2021-01-06 13:53:20 近年來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不菲的成就
  • 詳析晶圓代工,納米製程是什麼?
    發表於 2017-11-07 15:23:26   詳析晶圓代工   現在的CPU和GPU 等等的晶片什麼的都是從晶圓片上切出來的,一大片晶圓可以切成很多的晶片越靠近圓中心的理論上質量越好質量較差的就做成型號較低的
  • 國之重器突破!中國晶圓設備打破空白:遠超國外產品
    中國長城科技集團官方宣布,旗下鄭州軌道交通信息技術研究院、河南通用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歷時一年聯合攻關,我國第一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已於5月8日研製成功,填補國內空白,並實現了最佳光波和切割工藝,在關鍵性能參數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國之重器突破!中國晶圓切割機打破空白
    5月17日深夜,網信產業龍頭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長城」,000066)在其公眾號宣布,旗下鄭州軌道交通信息技術研究院(下稱「鄭州軌交院」)和河南通用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於近日研製成功我國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填補國內空白,在關鍵性能參數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30期:首次!百度AI晶片獲三星14nm工藝...
    這款晶片將使用三星的14納米工藝技術生產,並利用i-Cube封裝解決方案。崑崙AI晶片提供512Gbps的內存帶寬,在150瓦的功率下提供高達260TOPS的運算操作。此外,新晶片允許Ernie(自然語言處理預訓練模型)比傳統的GPU/FPGA加速模型快三倍的推斷速度。目前崑崙AI晶片已經完成研發,將於明年初量產。
  • 從5納米到3納米,一文讀懂晶圓代工江湖的工藝糾葛
    事實上,沿著摩爾定律能夠持續跟進半導體工藝尺寸微縮的廠家數量已經越來越少,在這個領域競爭的廠商主要就是三星、臺積電和英特爾三家。此外,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也在推進當中。因此,參與先進工藝之爭的也就只有這樣「三大一小」幾家公司。先進工藝開發量產的成功與否對於半導體巨頭來說意義十分重大。臺積電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實現營收3170億元新臺幣。
  • 中國長城一度漲停,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技術獲突破
    5月18日,中國長城官微表示,我國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於近日研製成功,填補國內空白,在關鍵性能參數上處於國際領先。我國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技術取得實質性重大突破,相關裝備依賴進口的局面將打破。
  • 重大突破!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技術愈發成熟,不再被國外壟斷
    半導體行業對於的技術的需求是巨大的,美國方面就憑藉著自身的技術優勢,不斷打擊國內的半導體晶片企業發展,中興、華為等都曾經受過美國的限制,而現在國內的半導體技術又向前邁了一步。長城科技和河南通用智能成功研製了我國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實現了最佳光波和切割工藝,開啟了我國雷射晶圓切割行業發展,填補了國內的技術空白,甚至在關鍵性能參數上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一直依賴進口的局面也將被打破。晶圓切割是半導體封測工藝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工序。
  • 突破美日技術壟斷!國產蝕刻機困境破局,對中國半導體影響有多大
    開篇提醒:本期的支線將從晶片製造的整個流程中,重點帶出「蝕刻步驟」中的尖端設備——蝕刻機,然後主線將從全球蝕刻機的市場形勢,拉回到國產蝕刻機的現狀和進度,弄清楚新生的中國蝕刻機企業,是如何突破美日老牌蝕刻大廠的技術圍堵。「蝕刻機不是光刻機、蝕刻機不是光刻機、蝕刻機不是光刻機,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國之重器突破!中國第一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研發成功
    中國長城科技集團官方宣布,旗下鄭州軌道交通信息技術研究院、河南通用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歷時一年聯合攻關,我國第一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已於5月8日研製成功,填補國內空白,並實現了最佳光波和切割工藝,在關鍵性能參數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78期:高通驍龍888晶片發布!官方回應...
    官方回應「吉利」取名:確實與中國有關12月2日,在夏威夷舉辦的驍龍技術峰會上,高通正式發布了新一代旗艦級晶片——驍龍 888。據悉,驍龍888採用了三星5nm製程工藝,5G基帶也由原來的外掛式方案換成了與華為麒麟、聯發科天璣一隊的集成式方案。有傳言稱,驍龍之所以命名為888是為中國消費者起的,寓意「一路發發發」。而據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在高通驍龍技術峰會上接受採訪時表示,驍龍888的命名確實跟中國團隊有關,命名力圖去體現高通中國取得的這些成績。
  • 半導體全面分析(四):晶圓四大工藝,落後兩代四年!
    ,也就是在晶圓上覆蓋一層薄膜,所以也稱為薄膜區。薄膜沉積工藝系在晶圓上沉積一層待處理的薄膜,薄膜工藝常用於在晶圓表面製備各類半導體、絕緣體、金屬的薄膜材料,包含CVD、PVD(蒸發和濺射)、電鍍、外延等;沉積工藝包括化學沉積和物理沉積,形成多層的光刻和刻蝕立體結構,構成絕緣層或金屬導電層,詳細請持續關注本公眾號史晨星(shichenxing1)設備篇
  • 業界傳英特爾急剎晶圓代工業務,半導體霸業板塊位移在即
    處理器安全漏洞問題、10納米製程多次跳票,英特爾頻遇瓶頸 英特爾正值多事之秋,除了爆發處理器安全漏洞問題,最新一代的10納米製程進度也一再推遲,距離2014年上一代14納米的推出,已經是4年前的事,對比主要競爭對手臺積電、三星都已經進入7納米肉搏戰,這對一向自傲於全球半導體霸主、且技術至少領先競爭對手3年的英特爾而言,這顯然是極不尋常的瓶頸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