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傳英特爾急剎晶圓代工業務,半導體霸業板塊位移在即

2021-01-17 創業家

剛宣布10納米製程又跳票、將延後至2019年量產的英特爾又有了震撼消息。近來業界持續傳出,過去幾個月以來,英特爾晶圓代工部門接單大踩剎車——這讓業界大惑不解:「英特爾是不想玩晶圓代工了嗎?」

事實上,這並不是英特爾第一次降低或者是淡出晶圓代工業務,過去英特爾就曾有過類似的前例,在自有產品出貨產能需求吃緊時,就策略性的降低晶圓代工業務訂單。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明顯與過去不同。

因為,過去幾個月來,英特爾重心明顯轉向為內部自有產品生產製造,而持續減少對外承接晶圓代工訂單,其中有多個跡象都指向,英特爾將可能逐步淡出全球晶圓代工業務,而這對於全球產業而言無疑又是一枚超級重磅炸彈。

而若英特爾真的淡出、甚或是退出晶圓代工業務,許多人或許第一個會想到受益的對象就是臺積電,但在DT君看來,三星或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而由此所牽動的巨大轉折,絕對是國內半導體企業必須全神貫注緊盯的重點。

若英特爾真的逐步淡出代工市場,原本臺積電、英特爾、三星三強鼎立局面將演變為雙雄對決,國內企業如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必須儘快增強自身實力、急起直追,才能在這一場行業板塊騰挪中,抓住向上遞補空缺的機會。

處理器安全漏洞問題、10納米製程多次跳票,英特爾頻遇瓶頸

英特爾正值多事之秋,除了爆發處理器安全漏洞問題,最新一代的10納米製程進度也一再推遲,距離2014年上一代14納米的推出,已經是4年前的事,對比主要競爭對手臺積電、三星都已經進入7納米肉搏戰,這對一向自傲於全球半導體霸主、且技術至少領先競爭對手3年的英特爾而言,這顯然是極不尋常的瓶頸關卡。

三年前才敲鑼打鼓要重返晶圓代工產業的英特爾,一度讓臺積電將英特爾、三星兩大勁敵比喻為「七百磅大猩猩」,不過,這一切有了峰迴路轉的改變。英特爾從今年初起,就大幅減少對外的晶圓代工接單,然這是暫時性的淡出?或是永久性的決定?目前沒有答案。

在半導體領域叱吒風雲半個世紀的英特爾,為何花了十年的時間進軍晶圓代工市場,到頭來最終卻可能只是一場夢?DT君認為有兩大因素值得關注。

近因是製程技術一直延遲的拖累。英特爾日前才宣布10納米要延到2019年,距離上一代14納米的推出,已經是4年前的事,這個產業最慢也是平均兩年推進一個製程代次,英特爾這次的技術遲到的太誇張。

雖然英特爾曾經公告宣示,其14納米相當於競爭對手的10納米,臺積電16納米以電晶體線寬來看實際上是19納米、7納米等同於英特爾13納米,然無論如何,今日三星和臺積電都已經要量產7納米,且往日英特爾都是以技術領先對手3年的距離為自豪,這次,英特爾的技術瓶頸,越來越難解釋得過去。

英特爾10納米良率無法解決,導致現有14納米和22納米產能嚴重不足,根本無法滿足外部客戶的需求,連產能都不夠,怎麼幫去接外部客戶的代工生意?

圖丨英特爾10納米製程遭遇瓶頸

再者,日前英特爾爆出重大的處理器安全漏洞問題,美國計算機網絡危機處理中心甚至建議用戶最好換掉受影響的處理器,這可能讓未來幾年有一波換機潮發生,英特爾在主業處理器業務上,光生產自己的產品都可能做不完了,哪還有閒情逸緻去接代工訂單。

缺乏服務意識的文化,註定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十年一場空

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無法成功的遠因,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一語道破。他分析,英特爾做自己的產品(處理器)非常厲害,但晶圓代工是要幫別人做產品,必須要有服務別人的精神和文化,但英特爾只會服務自己,不會服務別人。

行業內人士分析,英特爾在半導體領域一向位居霸主的地位,無論是技術、產品皆然,在計算機時代就橫掃千軍,不把AMD逼到絕境,也只是想免除一些反壟斷的疑慮,不然根本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因此心態一直很自傲。

當銷售自己的產品時,「自信」是一種加分,但做代工卻必須是常常要彎下腰來,期望別人來使用自家的代工產能、技術,要服務別人、滿足客戶需求,這點,是英特爾的最大弱項。

偏偏,主導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的人,都是老英特爾出身,骨子裡有著與生俱來的傲氣,講白了,就是根本不懂晶圓代工的真正內涵,講更清楚一點,就是英特爾根本沒有找對人來主導晶圓代工業務,所以不會成功。

像英特爾這般自信的強者,自然也不會願意向外借將,因此,向來只聽到臺積電會重用英特爾的人才以學習其專長,但以英特爾高高在上的姿態,是不會主動挖臺積電的人來學習晶圓代工業務的奧妙。

不過,或許是英特爾最近真的遇到太多挑戰,日前也開始挖角其他大廠的人才,找來曾經在AMD任職、2016年跳槽到特斯拉的JimKeller,行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好的開始,未來英特爾有機會大量起用外部人才,進一步為公司換血、加速新陳代謝。

其實,英特爾開放晶圓代工業務是在2008年,但這十年來,一直把該業務當成副業來經營,或是當成自己處理器主業的調節緩衝,對英特爾而言,晶圓代工或許有其策略重要性,但卻始終不被認為是主要核心,而或許正是因為這樣心態上的差異,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都沒有太好的表現。一直到3年前,英特爾再度大張旗鼓宣布要認真進軍晶圓代工領域。

英特爾與展訊合作兩顆14納米曾轟動一時,LG卻被害慘?

英特爾究竟有哪些晶圓代工客戶?其最大的盟友,當屬紫光集團旗下的展訊,以及韓國手機大廠LG。

英特爾在過去兩年間,陸續與展訊合作兩顆14納米製程的產品,這項結盟被視為是英特爾進軍亞洲晶圓代工領域的重要一役,也是展訊進軍高端產品的試金石,而在此其中,也因為英特爾在先前就已投資展訊,以此結盟助攻打群架的用意相當明顯。

若提到英特爾10納米一再跳票有哪些受害者,就不得不提LG了。LG的10納米手機處理器最後選擇和英特爾合作,不但投入巨資,且一耗就是兩年,但因為英特爾的10納米一直跳票,最後LG資金燒完,只好放棄該計劃,讓LG的自製處理器部門元氣大傷。

另外,英特爾的晶圓代工客戶還有FPGA供應商Achronix,以及已經被英特爾收購的FPGA大廠Altera等。

英特爾雖然大幅減少晶圓代工客戶的接單,但仍是持續承接自己內部和集團內的產品,如基頻晶片等,然這策略,卻間接影響了臺積電。

英特爾和臺積電雖然在晶圓代工領域是競爭對手,但英特爾也是臺積電的大客戶之一,像是英特爾自己的基頻晶片就是由臺積電操刀生產,這點關係非常微妙,英特爾自己有技術、有產能,但有些產品仍是要交給競爭對手生產。

英特爾若淡出晶圓代工版圖,長期最大受益者是三星而非臺積電

英特爾若退出晶圓代工領域,短期來看受益者是臺積電和三星,從三強廝殺變成兩者對峙,然長期來看,這局面恐讓三星在晶圓代工領域有做大的機會,進而強化全球半導體領域的實力,不利於臺積電。

然而,最苦不堪言的,絕對是許多晶片設計公司,未來要面臨高端製程的供應商越來越少、議價能力越來越低的窘境,更痛苦的是,許多晶片設計公司可能要被迫去找三星合作。

稍具規模的晶片設計公司除了主要的晶圓代工廠,一定會找尋第二供應商,通常主要的晶圓代工廠都是臺積電,以往第二供應商的角色是聯電,但聯電已經不拼高端製程,因此這幾年由三星、英特爾、GlobalFoundries遞補上第二供應商角色。

想想看,全球僅存的高端製程供應商除了臺積電,就只剩下三星、英特爾、GlobalFoundries可供應,現在英特爾不玩了,GlobalFoundries又常常政策變來變去讓客戶擔心,唯一有技術、有產能、有製程的代工廠只剩下三星,客戶最後可能都迫於無奈非去韓國投片不可,這等於是讓許多晶片廠進退兩難。

再者,英特爾、GlobalFoundries這兩家半導體大廠,經營晶圓代工領域的心態,是不會想要搶龍頭的。因為對英特爾來說,主力業務還是自家的處理器產品,晶圓代工業務是挑客戶,只找特定的策略性合作對象,而GlobalFoundries之所以不想搶龍頭,其實與想不想沒有關係,而是因為先天實力上的差距。

但三星不一樣,三星是一家做什麼都要拼第一的企業,不論內存、快閃記憶體、面板、手機、電視全部都是以成為世界第一為目標,因此,誰會相信三星大張旗鼓揮軍晶圓代工產業,會甘心居於臺積電之後。

但當英特爾也淡出晶圓代工領域後,等於是許多客戶又少了一個高端技術的供應商,最後都被迫去找三星做代工,因此,該局面短期利於臺積電、三星兩家,然長期而言,只會有利於三星問鼎全球半導體龍頭,對臺積電是不利的。

國內半導體公司必須儘快提升實力,才能掌握機會往上遞補空缺版圖

但這對國內半導體公司而言,是一個契機。眼前戰況是,機會在眼前、未來眾多客戶需要代工技術和產能,國內的半導體廠更須儘快急起直追,包括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唯有不斷提升自身實力,讓自己的產業地位一直往前挪移,才能在機會來臨時,臨門一腳補上去。

或許可以借鑑臺積電、三星是如何成功的?除了嚴謹的企業文化、不斷求精進的技術、深耕的服務客戶精神外,這幾年來臺積電把競爭對手甩得遠遠,一舉拿下全球六成市佔率,其實有個秘訣。

臺積電的製程(Process)團隊能力很強,除了基本功技術開發的能力、設計技術平臺DTP(Design Technology Platform)部門外,獨創的開放式創新平臺OIP(Open Innovation Platform)也是攀頂峰的秘密武器。

而三星的製程能力和設計能力都非常強,製程能力與臺積電不相上下,在設計能力方面,因為三星自己會做產品如自家處理器Exynox,因此三星的設計能力高於臺積電,這也是三星能在晶圓代工領域快速出頭的原因。

從上述的關鍵來看國內半導體大廠的腳步,除了很積極把先進位程技術如28納米、14納米、10納米做出來外,有沒有把製程能力團隊,以及設計能力團隊強化?找到對的人才打好基本功,才能走得穩走得遠,這些看似是細節,卻是很重要的關鍵。

像是中芯國際就很缺類似臺積電的設計技術平臺(DTP)完整團隊,箇中原因也是這類的人才必須用高薪去挖角,錢砸下去、人才會來,這是不變的鐵律,國內的華為就是很好的例子。

英特爾的半導體實力仍是十分堅強,但明顯是一頭無法輕盈起舞的大象,因為連新製程進度都不斷跳票。雖然這不影響每一代新推出處理器的效能,但卻不應該是一家龍頭企業該有的水淮。

這一次,英特爾再次把晶圓代工業務當成主業的調節器,產能吃緊恐逐漸淡出,若哪天英特爾想再於晶圓代工領域大展身手,對外號召客戶時,還有哪一家客戶敢全力支持?最重要的是,這樣的發展,埋下韓國半導體勢力坐大的種子,牽動全球晶圓代工產業板塊的位移,英特爾或許有他自己的如意算盤,但世事豈能盡如人意,有些事是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全球晶圓代工產業的機會之窗,看來又再度即將開啟,這對國內半導體企業而言,將會是一個必須把握的契機,由巨變轉折創造的機遇,將是改寫歷史的關鍵一筆。

本文來自創事記,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相關焦點

  • 英特爾是不想玩晶圓代工了?半導體霸業板塊位移在即
    缺乏服務意識的文化,註定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十年一場空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無法成功的遠因,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一語道破。他分析,英特爾做自己的產品 (處理器) 非常厲害,但晶圓代工是要幫別人做產品,必須要有服務別人的精神和文化,但英特爾只會服務自己,不會服務別人。
  • 三星召開「晶圓代工論壇」 提出3納米晶片工藝
    中國客戶和「晶圓代工生態系統(Foundry Ecosystem)」合作企業約300多人參加本屆論壇。論壇現場本次論壇上,三星電子的事業部長帶領主要管理團隊,介紹了晶圓代工事業部升級為獨立業務部門一年來的發展成果,以及未來發展路線圖和服務,並提出合作方案,以促進半導體業界實現美好願景和共同發展。
  • SK海力士做晶圓代工,到底瞄準了什麼?
    打開APP SK海力士做晶圓代工,到底瞄準了什麼? 佚名 發表於 2017-07-12 08:17:06 韓記憶體大廠SK海力士周一宣布成立新子公司,旗下晶圓代工業務正式分拆成為獨立的事業體,名為SK海力士系統IC公司。
  • 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的應用分析
    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的應用分析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表於 2020-12-03 15:20:45 隨著晶圓代工業的火爆,其細分領域——化合物半導體代工——也是水漲船高,
  • 半導體風雲錄》臺積電與三星之爭!張忠謀:三星是厲害對手,臺積電還...
    面對客戶的需求1999 年,臺積電領先業界推出可商業量產的 0.18 微米銅製程製造服務。2001 年,臺積電推出業界第一套參考設計流程(Reference DesignFlow),協助開發 0.25 微米及 0.18 微米的客戶降低設計障礙,以達到快速量產之目標。2005 年,領先業界成功試產 65 納米製程晶片。
  • 拓墣產業研究院:2017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企業排名
    據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報告指出,受到高運算量終端裝置以及數據中心需求的帶動,2017年全球晶圓代工總產值約573億美元,較2016年成長7.1%,全球晶圓代工產值連續五年年成長率高於
  • 半導體板塊走強 多重利好助力半導體板塊
    不同的股票,大多數炒股的人都是希望這股票行情向好的,半導體是指常溫下導電性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材料了,這半導體板塊也是有不少人會關注的了,那麼這半導體板塊走強,具體是怎麼樣的呢?半導體板塊行情 其實半導體板塊的股票還是有不少的,半導體的應用在不同的領域是很廣的,近日,受諸多利好消息刺激
  • Ferrotec從穩懋半導體接到多臺TEMESCAL電子束蒸發鍍膜系統採購訂單
    加州SANTA CLARA2016年6月29日電 /美通社/ -- Ferrotec公司(JASDAQ:6890)今天宣布,全球較大的專營砷化鎵晶圓代工公司,穩懋半導體,已經從Ferrotec訂購了TEMESCAL的多臺電子束蒸發鍍膜系統用於金屬沉積,以滿足其下一階段的擴張要求。
  • 三星市值首次超越臺積電,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
    據12月24日的收盤價,三星電子公司市值為524萬億韓元(約合4751億美元),超越了臺積電約4701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  2020年下半年臺積電的股價雖然飆升了63%,但三星電子作為一家綜合設備製造商,憑藉著存儲晶片價格的回升和該公司代工業務的強勁表現,使得該公司股價在市場上獲得了更好的估值。
  • 晶圓產能供需緊俏,聯發科買設備租給下遊代工廠保產能
    都在說晶圓產能供需非常緊俏,那麼到底有多誇張呢?聯發科真是帶我們長見識了。10月30日,IC設計大廠聯發科發布公告,以16.2億元新臺幣從科林研發(Lam Research)、佳能株式會社、東京威力科創三家公司採購了一批設備,買來的半導體設備主要用於出租給下遊代工廠使用。
  • 中國長城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年產將達500臺產值20億元
    記者了解到,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形成產能後,將從明年開始逐步提高產能,最終根據市場需求情況,穩定在500臺以上的年產能,產值計劃達到20億元。中國長城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以及高新電子核心主業板塊,將增添高端智能製造裝備的硬核內容。
  • 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矽晶圓訂單淡季轉旺
    由於第季來自手機廠、ODM/OEM廠的訂單只增不減,晶圓代工及封測價格調漲,包括意法、賽靈思等業者已調漲部份晶片價格,而且晶片交期拉長。雖然供應鏈的庫存水位提高不少,但晶片廠接單量仍明顯大於供給,且晶圓代工及封測產能供不應求,業界對於晶片價格在未來兩個季度將漲價已有共識。
  • 一片晶圓到底可以切割出多少晶片?(附30強晶圓代工廠)
    一片晶圓到底可以切割出多少的晶片數目?這個要根據你的die的大小和wafer的大小以及良率來決定的。目前業界所謂的6寸,12寸還是18寸晶圓其實就是晶圓直徑的簡稱,只不過這個吋是估算值。  與Fabless相對應的是Foundry(晶圓代工廠)和封測廠,主要承接Fabless的生產和封裝測試任務,典型的Foundry(晶圓代工廠)如臺積電、格羅方德、中芯國際、臺聯電等,封測廠有日月光,江蘇長電等。
  • 美國對中國晶圓代工廠啟動半導體「無限追溯」機制
    5月12日晚間,據《科創板日報》援引供應鏈信息爆料稱,美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LAM(泛林半導體)、AMAT(應用材料公司)等公司發出信函,要求中國國內從事軍民融合或為軍品供應集成電路的企業,如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等,不得用美國清單廠商半導體設備代工生產軍用集成電路,同時「無限追溯」機制生效。
  • 半導體板塊持續火熱 收漲1.85%_股市直播_市場_中金在線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原標題:【熱股】半導體板塊持續火熱
  • 第三代半導體將寫入「十四五規劃」,這些上市公司有涉及
    9月4日,第三代半導體板塊逆勢領漲A股各板塊,多家公司上漲5%以上。乾照光電、聚燦光電漲停,臺基股份漲逾10%,三安光電漲逾8%。  日前,在南京世界半導體大會暨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透露:國家2030計劃和「十四五」國家研發計劃都已經明確,第三代半導體是重要發展方向,現在到了動議討論實施方案的階段。  什麼是第三代半導體?
  • 第三代半導體將寫入「十四五規劃」 這些上市公司有涉及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楊潔A股又來一個新名詞「第三代半導體」。9月4日,第三代半導體板塊逆勢領漲A股各板塊,多家公司上漲5%以上。乾照光電、聚燦光電漲停,臺基股份漲逾10%,三安光電漲逾8%。日前,在南京世界半導體大會暨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透露:國家2030計劃和「十四五」國家研發計劃都已經明確,第三代半導體是重要發展方向,現在到了動議討論實施方案的階段。什麼是第三代半導體?
  • 美的攜手三安光電成立第三代半導體實驗室
    近日,美的集團宣布與三安光電旗下廈門市三安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下稱「三安集成電路」)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第三代半導體聯合實驗室,並於2019年3月26日在廣東佛山舉行了揭牌儀式。據悉,未來聯合實驗室將研發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器件晶片及其系統應用需要的智能高集成模塊等高新技術產品,並將其導入白色家電,合作方向將聚焦在GaN(氮化鎵)、SiC(碳化矽) 半導體功率器件晶片與IPM(智能功率模塊)的應用電路相關研發,並逐步導入白色家電領域。該聯合實驗室也將成為雙方合作的平臺和新技術科研成果的中試基地和產業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