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石墨烯技術問世!8英寸晶圓誕生,石墨烯電池挑戰北極。
石墨烯技術在未來擁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也是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
石墨烯材料誕生於2004年,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兩位科學家安德烈·傑姆和克斯特亞·諾沃肖洛夫首次在實驗室發現。簡單來說,石墨烯就是把石墨中的堆疊的碳原子分離成單層或者雙層。
石墨烯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它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其導熱性、導電性也非常適用於新型電子材料,例如電池電極材料。鋼鐵俠馬斯克曾預測,內置石墨烯聚合材料電池的電動汽車未來的續航裡程可以達到800公裡,達到了傳統汽車的續航水平。
電池充電原理:鋰離子通過電解液在鈷酸鋰正負極間流動來實現充放電。
缺點:
由緊密結合六邊形或蜂窩狀結構的碳原子組成。其結構僅有一個原子層厚,如果將其二維化,將擁有出色的導電性與導熱性。
如果把它比喻為「超級電容器「,就可以實現快速的充放電。
如果鋰離子利用石墨烯來提高陰及導電性,可以實現體積減小,重量減輕,縮短充電時間。
石墨烯電池相對於鋰電擁有更小的體積,更大的容量。鋰離子每千克可儲能180WH,而石墨烯每千克可儲能1000Wh。
1、中科院上海微系統團隊上個月在上海舉行的石墨烯創新大會上,發布了一項重要的創新成果,可以實現8英寸石墨烯晶圓的小規模量產。
目前主流的晶圓直徑尺寸有6英寸、英寸8英寸、12英寸,直徑越大製造難度越大。8英寸的晶圓足以說明了我國技術已經很領先了。並且石墨烯晶圓有望成為電子器件生產的替代品,具有深遠的意義。尤其是晶片領域。
2、雅迪石墨烯電池突破
11月9日雅迪電動車聯合天貓共同舉行「雅迪石墨烯電池及寒挑戰賽」。在比賽中雅迪石墨烯電池被埋入河道冰層,在零下十幾度的條件下,經過三天三夜拿出來之後仍能正常供電。並且可以實現突破1000次的充放電,利用專業充電器可以實現1小時快充。
3、北京理工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太空製造技術實驗室研究提出一種雷射誘導石墨烯技術在3D列印peek件表面引入導電傳感電路的方法,用於製造智能結構件,並且絕大多數高分子材料能夠通過雷射誘導石墨烯工藝製造出石墨烯結構,該法具有廣泛的應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