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事件警醒了國內半導體產業鏈,如何獨立自主不被「扼住咽喉」成為了當下國產晶片的「主旋律」。在這樣的局面下,中科院宣布進入「石墨烯晶圓」領域,以求彎道超車實現自主。石墨烯這種材料比較獨特,自這種材料被發現以來,各國都在爭相對其進行研究和應用,以求增強自己的尖端科技。對於此,我國當然也不能落後。
中科院說話算數,8英寸石墨烯晶圓研發成功:已小批量生產
近年來,我國科研水平越來越高,在石墨烯的研發應用上也突飛猛進,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這不,中科院就說話算數,其位於上海的微系統團隊經過多年努力成功研發出了8英寸石墨烯晶圓,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的基礎材料。石墨烯晶圓研發的成功不僅讓國內看到了突破西方封鎖的希望,也讓美國後悔都來不及了。
據中工網介紹,目前石墨烯晶圓已經可以小批量進行生產了,這些產品的質量及尺寸在整個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首批生產出的晶圓已經經過驗證,從實驗數據來看,石墨烯晶圓在性能上提高了10倍,可以實現低功耗、高速的數據應用和通信方面。
雖然石墨烯晶圓還不能實現大規模生產,但這項研究成果已經為我國國產高科技電子器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旦量產,勢必會讓半導體領域出現重新洗牌的情況。
石墨烯晶圓的問世,依舊無法取代矽基晶片的市場地位
作為目前科研領域重點研發的一項新能源材料,是由碳原子緊密堆積而成的一種新材料,具備強度高、導熱性好和高導電等性能,與目前已經普及使用的矽基晶圓相比,在性能上至少提高了10倍。國產石墨烯晶圓問世,實在是過於超前,雖然國產石墨烯橫空出世,卻依舊無法取代矽基晶片的市場地位。
目前,臺積電突破的2nm製程晶片的相關技術也是基於矽基晶片研發出來的,市面上製造晶片所用的晶圓也都是以矽材料為主。2nm製程技術已經達到了矽基晶片的極限,再想突破基本上是不可能了。但目前中科院研發的8英寸石墨烯單晶圓,只有中國能夠做到。國產石墨烯單晶圓無論是在尺寸上還是在技術上,其他國家在短期內是無法超越的。
比爾蓋茨此前說過,不賣給中國晶片就意味著美國失去了一批高薪工作,並促使中國加速晶片自給自足。隨著中科院8英寸石墨烯晶圓研發的成功,或許還真的被蓋茨給說對了。不賣給我們晶片,我們自然要加速自主研發,等到我們實現技術突破的時候,晶片也必然「白菜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