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8英寸石墨烯單晶圓研發成功!俄媒:打破「歷史終結論」

2021-01-07 騰訊網

近年來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不菲的成就。尤其是在通信領域,由華為,中興等企業主導的中國5G技術領先事件,使中國第一次在重大科學技術領域實現了領跑。然而中國科技的高速發展讓美國感受到了威脅,為了維護自身在科技領域的優勢,繼續保持自己的科技「霸權」,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和科研機構進行了一系列的制裁。這些制裁雖然沒有阻止中國科技前進的腳步,但給中國科技企業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阻礙,並且也暴露出了我國目前的一些產業缺陷。

半導體之殤

在美國幾輪制裁中,半導體行業成為了美國精準打擊的對象,其中尤以晶片最盛,由於我國在半導體領域長期落後的原因,我國的晶片長期依賴於進口,在這次美國的制裁中,就通過技術限制掐斷了華為等企業的晶片來源,以至於華為雖然研發出了性能優越的手機5G晶片麒麟9000,但卻因為沒有晶片代工企業可以接單,而面臨著缺芯的無奈局面。

但是從建國以來,中國人最不害怕的就是技術封鎖,以往的歷史證明了,西方越是封鎖,越能激起中國人的鬥志,最終使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被封鎖領域闖出一片天空,從原子武器到航空航天都是如此,半導體也不例外。

中國突破碳基晶圓技術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上中科院宣布由上海微系統研究所研發的8英寸石墨烯單晶晶圓已經研發成功,這將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獲得的突破性的進展。這款石墨烯單晶晶圓將幫助我國在晶片領域儘快趕上世界領先水平,從而實現中國半導體行業的飛躍發展。

這塊八英寸石墨烯單晶晶圓是目前世界上能夠製造出的最大的碳基晶圓,同時也是最接近量產的碳基晶圓。相較於矽基晶圓,碳基晶圓有著很多明顯的優勢,比如中國使用的石墨烯材料,本身具有高導熱性,高導電性以及高硬度和高彈性的優勢,以其作為材料製作的碳基晶圓性能是普通矽基晶圓的十倍以上。有了這樣性能強大的晶圓,我國就可以在晶片領域的實現彎道超車。

雖然目前離碳基晶片的完全使用還有兩三年的時間,但是我們已經站在了更好的平臺,日後也會有更高的成就。就如俄媒評論所說:中國已經走出了自己的方向,自己的道路,未來必會打破西方鼓吹的「歷史終結論」。

相關焦點

  • 國產8英寸石墨烯單晶圓量產日,就是半導體領域洗牌時
    中科院說話算數,8英寸石墨烯晶圓研發成功:已小批量生產近年來,我國科研水平越來越高,在石墨烯的研發應用上也突飛猛進,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這不,中科院就說話算數,其位於上海的微系統團隊經過多年努力成功研發出了8英寸石墨烯晶圓,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的基礎材料。石墨烯晶圓研發的成功不僅讓國內看到了突破西方封鎖的希望,也讓美國後悔都來不及了。
  • 8英寸石墨烯晶圓亮相,成功打破西方壁壘!
    8英寸石墨烯晶圓亮相,成功打破西方壁壘!近日,中科院正式宣布已研發出8英寸石墨烯單晶圓,消息一出,很多人覺得華為要熬出頭了,但值得注意的是,之前的晶圓都是以矽為原材料,這次的石墨烯單晶圓能否用上還尚未可知,目前石墨烯晶圓還是一個概念,實驗室做出來不代表能量產,商用恐怕還得要等!
  • 俄媒:打破「歷史終結論」
    在5G時代,華為等國產企業的崛起讓我們體驗到領跑的感覺,可一向以科技霸主自居的美國,為了爭奪5G市場主導權,想盡各種陰險的辦法讓華為妥協。 美國以為這樣就能夠遏制住我國半導體產業的迅速發展,殊不知該國對晶片的持續打壓,讓中國半島體產業技術自研,以及打破壟斷的心更加堅定。我們都知道世界首款5G手機晶片是我國華為的「麒麟9000」,但因為遭到美國的瘋狂打擊,導致這款晶片被「卡」得死死的,半島體領域也因此遭遇到了極大的困難。
  • 石墨烯晶圓亮相後,金剛石晶片迎來技術突破,國產晶片找到新賽道
    01石墨烯晶圓亮相前段時間,中科院已經成功研發出8英寸石墨烯單晶圓,並可小規模量產。由此,中國成為唯一可生產8英寸石墨烯晶圓的國家。這也表示,中國石墨烯晶圓在產品尺寸、產品質量方面都走在全球前列。石墨烯單晶圓相較於矽晶圓,性能至少提升了十倍。
  • 研發出了八英寸石墨烯晶圓
    最近就有很好的消息傳來,科研成功研發出了八英寸石墨烯晶圓。這原本是美方的專利,但沒有想到我國現在在這上面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八英寸石墨烯晶圓研發出來說明我國晶片研究已經到了最關鍵的一步,根據相關信息來看,此次石墨烯晶圓無論是在產品質量還是研發出來的尺寸上
  • 研發出了八英寸石墨烯晶圓!
    最近就有很好的消息傳來,科研成功研發出了八英寸石墨烯晶圓。這原本是美方的專利,但沒有想到我國現在在這上面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八英寸石墨烯晶圓研發出來說明我國晶片研究已經到了最關鍵的一步,根據相關信息來看,此次石墨烯晶圓無論是在產品質量還是研發出來的尺寸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甚至在世界上都遙遙領先超過了很多的國家。
  • 美媒:"歷史終結論""文明衝突論"破產
    參考消息網6月30日報導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6月24日發表題為《後冷戰時代兩大學說是如何破產的》的文章,文章稱,即便像筆者這樣的民主忠實信徒,也發現福山關於西方自由主義民主不存在任何「真正的替代」以及「我們對於歷史終結時將存在什麼樣的社會不應抱任何懷疑」的說法過於籠統、自大和宿命論。
  • 中科院再傳喜訊,國產8英寸石墨烯晶圓亮相,中國芯實現新突破?
    國產8英寸石墨烯晶圓正式亮相近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科研團隊爆出信息,國產8英寸石墨烯晶圓取得不小的成績,甚至表示"不管在產品尺寸、產品質量方面均處於國際領先地位!這是由我國自主研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新形態晶圓。它不同於目前的矽基晶圓,是由碳元素為基底構成的晶圓,一旦投入量產,這種晶圓就可以用於生產全新材質的晶片,並且,很有可能會改寫全球晶片發展的軌跡。
  • ...IC風雲榜年度獨角獸候選8」英諾賽科:填補國內8英寸矽基氮化鎵...
    英諾賽科於2015年12月在珠海建設珠海8英寸矽基氮化鎵研發生產基地,投資額超20億元,目前產線運轉穩定,產品持續出貨中;於2018年在蘇州吳江開始建造蘇州8英寸矽基氮化鎵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投資60億元,蘇州項目一期已於2020年9月完成廠房基本建設和生產設備搬入,2020年12實現試生產,預計2021年3月正式投產,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球產能最大的8英寸矽基氮化鎵量產線,全線投產後將形成年產
  • 國產8英寸石墨烯晶圓問世,中國芯能否「彎道超車」?
    因為按照美國在9月15日剛剛生效的最新禁令,無論是臺積電還是三星都因為使用了美國的技術,不能為華為代工晶片,所以華為即使再武藝高強也不得不暫時「封刀」為了儘快研發出中國人100%自主可控的半導體技術,我國的科研工作者採用「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一起往前推進第一條腿繼續順著歐美的技術路線走,研發矽基材料半導體晶片。
  • 國產石墨烯技術問世!8英寸晶圓誕生,石墨烯電池挑戰北極。
    國產石墨烯技術問世!8英寸晶圓誕生,石墨烯電池挑戰北極。石墨烯技術在未來擁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也是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簡單來說,石墨烯就是把石墨中的堆疊的碳原子分離成單層或者雙層。石墨烯發展成果———8英寸石墨烯晶圓誕生、雅迪石墨烯電池挑戰北極1、中科院上海微系統團隊上個月在上海舉行的石墨烯創新大會上,發布了一項重要的創新成果,可以實現8英寸石墨烯晶圓的小規模量產。
  • 國產石墨烯晶圓下線,比矽前景還大的石墨烯優勢何在?
    上個月,在上海舉行的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上,中科院上海微系統團隊發布了一項創新成果,表示實現了8英寸石墨烯晶圓的小規模量產  8英寸指的是晶圓的直徑(晶圓通常都是圓柱體)。目前最主流的直徑規格有三種:6英寸,8英寸和12英寸,直徑越大製造的難度越大。  據了解,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科研團隊自2009年起瞄準石墨烯單晶製備及其電子器件應用的課題開始了攻關研究。該所的一位研究員表示,「想用石墨烯等碳基二維材料實現電子器件集成,開啟微電子技術變革,就必須製備出大尺寸、高質量的石墨烯單晶晶圓」。
  • 國產石墨烯晶圓下線,或助力晶片彎道超車,比矽前景還大的石墨烯...
    上個月,在上海舉行的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上,中科院上海微系統團隊發布了一項創新成果,表示實現了8英寸石墨烯晶圓的小規模量產8英寸指的是晶圓的直徑(晶圓通常都是圓柱體)。目前最主流的直徑規格有三種:6英寸,8英寸和12英寸,直徑越大製造的難度越大。據了解,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科研團隊自2009年起瞄準石墨烯單晶製備及其電子器件應用的課題開始了攻關研究。該所的一位研究員表示,「想用石墨烯等碳基二維材料實現電子器件集成,開啟微電子技術變革,就必須製備出大尺寸、高質量的石墨烯單晶晶圓」。
  • 國內首臺硬軸直拉爐成功生長出8英寸矽單晶
    8月23日,浙江晶盛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晶體實驗室傳來好消息,由公司研製開發的國內首臺硬軸直拉爐成功>生長出首顆8英寸矽單晶。同時,研發團隊還解決了其中的軸動密封、抗震動、軸水冷、氣流場等諸多技術難題,從而為單晶體材料總體質量的提高夯實了裝備基礎。  國內集成電路產業技術的發展,對單晶材料的內在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矽單晶的下遊產品,矽晶圓為例,其作為微電子產業最重要的原材料,長期以來嚴重依賴進口,貿易逆差持續擴大。而此次晶盛機電硬軸直拉爐的成功研製,則為國內大矽片行業提供了有力的裝備保障。
  • 俄研發射程最遠狙擊步槍 配備新型彈藥可打7公裡
    參考消息網6月8日報導 據俄新社莫斯科6月5日報導,俄羅斯著名槍枝生產企業洛巴耶夫武器公司總經理弗拉季斯拉夫·洛巴耶夫說,俄正在研發一款射程最遠可達7公裡的獨特遠程狙擊步槍。報導稱,目前全球射程最遠的步槍「暮光」同樣出自洛巴耶夫公司。
  • 石墨烯晶圓突破後,又出現「金剛石晶片」?尹志堯說的沒錯
    國產石墨烯晶圓突破晶片是半導體行業最為核心的科技產物,也是我們國內最想掌握的關鍵技術。因為先進晶片的設計和生產工藝,往往代表著一個國家整體的科技水平。而且目前國內的晶片行業受到了外界不利因素的幹擾,只有讓國產晶片實現崛起,才能擁有主動權。大家都知道,現有的晶片採用的基本上都是矽基半導體材料,所以又被稱為矽基晶片。
  • 俄媒:中俄大學生研發第一顆衛星或2020年前發射
    參考消息網2月3日報導俄媒稱,烏拉爾聯邦大學稱,第一顆由中俄大學生研發的衛星應在2020年前被送上太空。不排除這顆衛星將從東方港航天發射場發射的可能性。  中新網哈爾濱9月20日電(馬曉雪 吉星 記者 王舒)成片的紫丁香花是哈工大人及哈工大校友記憶中最美的風景,帶著沁人的香氣它們次第展開笑臉,開啟這座95年歷史的大學夢一般的春夏。正因如此,哈工大的學生團隊開始衛星研發的夢想之旅時,他們不約而同的把紫丁香作為衛星的名字。
  • 8英寸石墨烯晶圓亮相,美科技界猝不及防
    今年10月29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統團隊公布了一種新型晶片材料:8英寸石墨烯晶圓。這一發明意味著60年來晶片材料終於取得了新的突破。8英寸石墨烯晶圓的出現會將晶片科技帶向一個新的紀元,一個屬於我們的晶片時代即將到來,對此,許多媒體都在喊話:美國,你慌不慌?
  • 國產晶片另闢蹊徑,碳基晶片一旦成功,有望繞開荷蘭光刻機
    文/BU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晶片製造是當前半導體領域,最明顯的一大短板,卡住了國產晶片的脖子。我國企業想要製造出5nm、3nm等高精度晶片,就不得不依賴荷蘭ASML的EUV光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