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國內首臺硬軸直拉爐成功生長出8英寸矽單晶

2020-08-30 光伏人

  8月23日,浙江晶盛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晶體實驗室傳來好消息,由公司研製開發的國內首臺硬軸直拉爐成功生長出首顆8英寸矽單晶。這是我國在半導體級矽單晶生長裝備領域實現的又一項重大突破,也進一步鞏固了晶盛機電在晶體生長裝備技術中的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相比傳統軟軸直拉爐,晶盛機電開發的硬軸技術,克服了過去晶體在高晶轉下生長易晃動的缺點,可有效改善晶體的徑向均勻性。同時,研發團隊還解決了其中的軸動密封、抗震動、軸水冷、氣流場等諸多技術難題,從而為單晶體材料總體質量的提高夯實了裝備基礎。

  國內集成電路產業技術的發展,對單晶材料的內在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矽單晶的下遊產品,矽晶圓為例,其作為微電子產業最重要的原材料,長期以來嚴重依賴進口,貿易逆差持續擴大。而此次晶盛機電硬軸直拉爐的成功研製,則為國內大矽片行業提供了有力的裝備保障。預計到2021年,公司還將繼續推出12英寸硬軸直拉矽單晶爐,為國產大尺寸矽片產業騰飛助力。

  這也是晶盛機電長期專注於半導體矽單晶生長裝備研發的結果和必然方向。以半導體裝備國產化為使命,公司從2007年率先推出國內首臺全自動矽單晶爐開始,已接連研製出TDR85、TDR95、TDR110、TDR130等多款滿足直徑6-12英寸矽單晶生長裝備。與此同時,又相繼開發出定拉速控徑、液位控制、定放肩、超導磁場拉晶等多項先進技術。其間,公司還先後主持兩項國家科技重大02專項課題(「300mm矽單晶直拉生長裝備的開發」和「8英寸區熔矽單晶爐國產設備研製」),是目前國內半導體生長裝備領域產品種類齊全、技術領先的矽單晶爐製造企業。

來源:我們都是科技宅

相關焦點

  • 新一代矽單晶設備試產成功,突破行業封鎖
    然而科研技術的突破和技術人才的培養不像花錢買東西,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尤其是在如今,各項行業先進技術都被美國的大公司封鎖著,大部分元件都要送美國進口,讓國內的技術突破更是雪上加霜,特別是在晶片行業,美國更是步步緊逼,光刻機等技術一直是進度緩慢。然而就在光刻機方面失意之時,我國在晶片另一方面的關鍵技術做出了重大突破。
  • ...話題:集成電路矽單晶生長設備、肝癌、高速星、纖維、「隼鳥2號...
    1新一代大尺寸集成電路矽單晶生長設備試產成功
  • 科技周報 | 新一代大尺寸集成電路矽單晶生長設備試產成功
    這是我國核天體物理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標誌著我國完全掌握強流高壓加速器製造技術,並將進一步推動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成為面向世界開放的國家級基礎研究平臺。>由西安理工大學和西安奕斯偉矽片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製的國內首臺新一代大尺寸集成電路矽單晶生長設備日前在西安實現一次試產成功。
  • 科技話題:集成電路矽單晶生長設備、肝癌、高速星、纖維、「隼鳥2...
    科技話題:集成電路矽單晶生長設備、肝癌、高速星、纖維、「隼鳥2號」、人體免疫反應 2021-01-0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重大專項「300mm矽單晶直拉生長裝備的開發」通過驗收
    索比光伏網訊:2015年6月16日至17日,浙江晶盛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有浙江大學,杭州慧翔電液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參加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裝備及成套工藝」(以下簡稱02專項)「矽材料設備應用工程」項目(2009ZX02011 )中的「300mm矽單晶直拉生長設備的開發」課題(2009ZX02011-001A)在北京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晶片產業又迎來「山東造」,德州8英寸半導體級單晶矽片拉製成功
    不久前,就是在這裡傳出了好消息:8英寸單晶矽棒一次性拉製成功,山東省首根8英寸單晶矽棒「出爐」。這是山東省集成電路產業的一項重要突破,不僅標誌著該產品在新廠區實現量產,也標誌著該尺寸半導體級單晶矽片實現了「山東造」。
  • 關鍵性突破!國內首臺生產12寸矽晶圓設備試產成功
    眾所周知,下半年以來,關於全球半導體晶圓缺貨的消息就不絕於耳,尤其是8寸晶圓,用行業人士的話來說,是缺得不可想像,最高漲價50%,按片賣了。為何8寸晶圓缺貨這麼嚴重?自然是因為8寸晶圓主要用於28nm以上晶片生產,而28nm以下的晶片,已經採用12寸晶圓了,這些年廠商們為了發展先進工藝,不斷的減少8寸產能,改成12寸晶圓產能,所以導致8寸缺貨了。當然,按照業內人士預測,明年下半年左右,8寸晶圓缺貨情況會緩解,畢竟現在的主流還是12寸晶圓,畢竟80%的出貨量已經是12寸晶圓了,且隨著先進工藝不斷發展,這個比例會更大,大家投產的也多是12寸晶圓。
  • 重大突破:國內首臺、世界第四臺散裂中子源建成!
    建成後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成為中國首臺、世界第四臺脈衝型散裂中子源,填補了國內脈衝中子應用領域的空白,為我國材料科學技術、生命科學、資源環境、新能源等方面的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開發提供強有力的研究手段,對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解決前沿科學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 「華仔看製造20200902」山東有研首根8英寸直拉矽單晶拉製成功...
    肖亞慶強調,努力實現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要加強聯動,持續優化環境,激發企業主體創新活力,促進產學研用協同發展。要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加快產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4 】 山東有研首根8英寸直拉矽單晶拉製成功 山東省首根8英寸集成電路用8英寸直拉矽單晶拉製成功,標誌著山東有研這一省重大項目的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
  • 國內首臺商用12英寸全自動晶圓探針臺問世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22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旗下長春光華微電子設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華微電子」)成功研製出國內首臺商用12英寸全自動晶圓探針臺。光華微電子於2015年正式立項開展12英寸全自動探針臺產品研發,2019年起,先後在功率半導體器件、光電探測器、邏輯半導體器件的知名企業進行了樣機測試。「測試結果表明,產品已經能夠滿足產線生產要求,已經具備替代國外進口設備用於晶圓探針檢測的能力。」田興志說。
  • 國內晶片「破冰」?這兩項重大突破背後,它們功不可沒
    其實,除了在收入方面,國內企業同國際同行存在較大差距。在晶片支撐方面,國內晶片加工企業也相對較為落後。半導體設備(特別是光刻機)的來源不足,技術積澱相對薄弱,都是國內晶片企業需要面臨的問題。但是,隨著國內企業或者研究機構對於晶片製造的不斷製造,國內晶片產業正在「破冰」。目前已經取得了兩個重大突破。
  • 晶盛機電:已掌握半導體級大直徑矽單晶生長設備技術
    晶盛機電今日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表示,作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設備及成套工藝》之「300mm矽單晶直拉生長裝備的開發」課題的TDR130A-ZJS全自動單晶矽生長爐產品的承擔單位,公司已掌握半導體級大直徑矽單晶生長設備設計、製造的先進技術,並將繼續保持國內全自動單晶矽生長爐技術的領先地位。
  • 國內首臺商用12英寸全自動晶圓探針臺問世,該技術長期被日本公司壟斷
    2020.06.22 18:11【國內首臺商用12英寸全自動晶圓探針臺問世,該技術長期被日本公司壟斷】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旗下的長春光華微電子設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成功研製出國內首臺商用12英寸全自動晶圓探針臺。
  • 國內首臺大功率光熱發電汽輪機研製成功
    國內首臺大功率光熱發電汽輪機研製成功 東汽研製的國內首臺大功率太陽能光熱發電汽輪機。周亞飛 攝      24小時發電,投運不造成環境汙染  本報訊(記者 吳曉彤)6月9日,由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中廣核德令哈5萬千瓦機組完成廠內空負荷試車,順利衝轉至額定轉速,成功進行了110%的超速試驗,各項指標優良,這標誌著國內首臺大功率光熱汽輪機組研製成功
  • 重大突破!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正在加劇,首臺晶圓切割機研製成功
    不僅如此,現在國產半導體領域再次傳出新消息,中國長城科技集團官方宣布歷時一年聯合攻關,我國第一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已於5月8日研製成功,填補國內空白,並實現了最佳光波和切割工藝,在關鍵性能參數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雪人股份氦氣噴油式螺杆壓縮機入選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單
    入選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單  近日, 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下發了《關於公布2018年福建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和智能製造裝備名單的通知》(閩工信函裝備〔2018〕81號),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上海華力12英寸先進生產線首臺工藝設備搬入
    新華社上海5月21日電(記者高少華)上海華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建設和營運的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21日實現首臺工藝設備——光刻機搬入,這也是目前中國大陸集成電路生產線上最先進的浸沒式光刻機。華力12英寸先進生產線建設項目總投資387億元人民幣,被列為國家《「十三五」集成電路產業重大生產力布局規劃》,也是「十三五」期間上海市重大產業項目和上海市重大工程。華力12英寸先進生產線建設項目主要從事邏輯晶片生產,重點服務國內設計企業先進晶片的製造需求。根據規劃,該項目將建成月產能4萬片的12英寸集成電路晶片生產線,工藝覆蓋28-14納米技術節點。
  • ...IC風雲榜年度獨角獸候選8」英諾賽科:填補國內8英寸矽基氮化鎵...
    英諾賽科於2015年12月在珠海建設珠海8英寸矽基氮化鎵研發生產基地,投資額超20億元,目前產線運轉穩定,產品持續出貨中;於2018年在蘇州吳江開始建造蘇州8英寸矽基氮化鎵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投資60億元,蘇州項目一期已於2020年9月完成廠房基本建設和生產設備搬入,2020年12實現試生產,預計2021年3月正式投產,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球產能最大的8英寸矽基氮化鎵量產線,全線投產後將形成年產
  • 我國高測速多軸高分辨力雷射幹涉測量技術與儀器取得重大突破
    記者獲悉,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裝備及成套工藝」(02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儀器專項等項目支持下,由清華大學李巖、尉昊贇、吳學健、張弘元、張繼濤、趙世傑、朱敏昊、黃沛、任利兵、楊宏雷完成的「高測速多軸高分辨力雷射幹涉測量技術與儀器」項目,針對光刻機工件臺超精密定位、基礎計量測量和高端儀器應用中對雷射幹涉儀高動態、高分辨力、跨尺度和可溯源等測量需求,深入開展測量原理、
  • 我國成功研製出世界首臺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裝備 可加工22...
    據@軍報記者 11月29日消息,由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超分辨光刻裝備項目今天在成都通過驗收,這是我國成功研製出的世界首臺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裝備。該光刻機由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研製,光刻分辨力達到22納米,結合多重曝光技術後,可用於製造10納米級別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