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汽研製的國內首臺大功率太陽能光熱發電汽輪機。周亞飛 攝
24小時發電,投運不造成環境汙染
本報訊(記者 吳曉彤)6月9日,由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中廣核德令哈5萬千瓦機組完成廠內空負荷試車,順利衝轉至額定轉速,成功進行了110%的超速試驗,各項指標優良,這標誌著國內首臺大功率光熱汽輪機組研製成功,機組交付後將成為國內首臺投運的大功率太陽能光熱發電汽輪機。
據悉,太陽能光熱汽輪機是太陽能光熱發電的主要動力設備,光熱發電作為太陽能新能源利用的一個重要方向,有別於傳統光伏發電技術,它通過太陽島收集太陽光能光熱,並通過換熱裝置將其轉變為熱能加熱蒸汽,將蒸汽引入汽輪機進行能量轉換做功,從而實現太陽能發電。與光伏發電相比,光熱發電結合熔鹽儲熱技術可以實現24小時發電,具備快速調峰功能,建造、投運過程中不造成環境汙染,同時規模化成本在未來將低於光伏發電,因而優勢明顯。
然而,光熱發電汽輪機開發難度非常大,有許多技術難題一直制約著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的發展。東汽工業透平技術研發團隊結合有關研製經驗,成功解決了太陽能光熱發電機組高壓轉子、齒輪箱、發電機轉子、中低壓轉子同軸布置的結構難題。同時,通過與國內知名高校合作,對汽輪機重要部件的壽命進行了預測分析並制定了壽命管理方案,為光熱發電汽輪機在服役周期內穩定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能滿足機組每日快速啟停的需求。為將光熱發電汽輪機的經濟性提到一個全新的高度,東汽還對光熱發電汽輪機的熱力系統和汽缸的進汽方式進行了優化,並開發了軸向排汽低壓缸。
正是經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積累,東汽從世界各大汽輪機製造商中脫穎而出,以先進的技術優勢中標了國內首臺太陽能光熱商業電站——中廣核德令哈50MW槽式電站項目。德令哈項目的成功研製對東汽進軍太陽能發電領域、搶佔太陽能光熱發電市場制高點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