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生命的秘密,他就是帶你進入案發現場尋找蛛絲馬跡的人

2020-10-07 醬子聊科學

「DNA雙螺旋」是一個簡潔精美的結構,它給我們探索生命的秘密打開了一扇窗。它在1953年由科學家沃森和克裡克發現,不得不說,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是現代科學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DNA:生命的秘密》這本書就是由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之一沃森和貝瑞所著。如果探尋生命的秘密就像是一個破案的過程,那麼沃森和貝瑞就是帶你進入案發現場尋找蛛絲馬跡的人。

書裡沒有很多晦澀的專業語言,通篇通俗易懂,引人入勝。基因工程的發展過程離不開關鍵的人和事,作者卻能一個個如數家珍向你陳述,在尾尾道來生動真實的故事中又為你解開了一個個基因方面的謎團。也許是作者的身份的緣故,很多事件的細節都被挖掘了出來,信息量可說是非常之大。本書講述了基因這個科學史上最具挑戰與危險的概念不平凡的發展過程。

基因是遺傳與生物信息的最小單位,我們要想了解生命的秘密就得從基因開始。

作者從孟德爾通過對豌豆的研究,發現「遺傳因子」的過程說起,這個過程可說是一波三折,據說當時孟徳爾發表論文的刊物就放在達爾文桌子上的,可是他一直到死都沒有打開過。孟徳爾的遺傳機制發表後,又整整被學術界忽視了34年,他於1884年逝世,而直到20世紀初生物學家們才重新發現孟德爾的研究成果。

孟德爾

孟德爾發現親代會將特定的因子傳給子代,後來這些因子就被稱為基因。「孟德爾定律」最終掀起一場生物學的科學革命。

對進化論和遺傳規律的曲解,書中舉例了達爾文的表弟高爾頓和他的擁護者們,當時在美國和歐洲掀起了一場遺傳與社會的優生優育運動。甚至德國希特勒的種族優越主義不得不說也是受到了美國優生運動黑暗面的影響。然而,這一處處鬧劇最後都不得不以失敗而收場,並釀成了悲劇性的後果。

1953年,沃森和克裡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這一發現和其後的遺傳學革命,我們才知道,生命的遺傳規律是如此的簡明扼要,人們以往對於遺傳規律的神秘感不過是一種錯覺罷了。

生命不過就是一種化學作用,從分子方面看,人類共有46條染色體(DNA),23條來自父親,23條來自母親。我們複雜的生命這本書原來只是由DNA中簡單的4個鹼基(A,T,C.G)編碼而成,每3個鹼基對(密碼子)組成一個胺基酸,而20種胺基酸又生成了一個蛋白質,細胞裡的蛋白質就決定了我們生命所有的性狀。

DNA雙螺旋結構

隨著DNAR的結構被揭開,生命的奧秘就像潘多拉盒子一樣被打開了......

通過基因定序,我們可以畫出我們人類的基因圖譜,我們人類的基因組也不過是區區的22個,所有基因片段加起來也不過是21000到23000個。對基因組的了解過程就是一個了解生命秘密的過程,我們在了解自已的同時,也驚奇的發現,原來我們與黑猩猩的基因也只有1%的差別!與其他動物的基因也有絕大相同之處,我們人類基因組計劃已經證明,達爾文的進化論比他自己敢於想像的還要正確。

基因組帶我們走進了生命進化的現場,35億年前,生命最早以單細胞細菌的形式出現在地球上,8億年後第一批真菌生物才出現,直到5億年前,我們還是像魚類一樣的生物......DNA讓我們更好更加詳盡的了解生物進化的歷史。

生物的共同祖先LUKA模擬圖

遺傳規律的精準不僅顛覆了我們的世界觀,同時也成為人類徵服自然界的強大武器。

通過對基因組的定序和理解,我們開始能夠對基因的編輯和重組。撐握了基因定序、基因重組的技術,我們好像有了撐握傳統上被視為專屬於神的力量。

生物技術的應用為人類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創造,也提高了生產的效率,各種生物研究項目和生物科技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我們對基因的各種嘗試也越來越超出常人的想像。

為了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我們可以改造農作物的基因;為了動物的營養價值,我們可以改造動物的基因;為了治療疾病,我們可以改造我們人類的基因......

連美國總統柯林頓也出來點讚,他曾親自宣布完成人類基因組圖譜的草圖時說:「今日,我們學習上帝創造生命的語言。在具備這種深奧的新知識後,人類即將獲得嶄新強大的治療力量。」

英國著名小說家喬治.奧威爾曾經寫道:當我們具備理解與操縱人類基因的能力時,傳統意義上的「人類」概念也許將要改寫。

然而,基因改造會與我們現今的倫理道德、傳統觀念水火不容,基因的改造會不會破壞我們原有的基因,給我們帶來不確定性的風險?通過基因改造的人會不會奴役沒有通過基因改造的人?會不會讓我們社會走上勢不兩立的分裂?反對基因重組的風潮一波接著一波,對轉基因食品的極力反對,不僅在我們中國,在美國,在歐洲還是大有人在。顯然,基因工程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

不管如何,我們好像已經踏上了一輛風馳電掣的列車,想剎車談何容易。如今,我們已經有了生物製藥、轉基因食品、人造肉....

將來基因工程會把我們帶到何方?是讓我們更加健康長壽和幸福還是讓人類走進一場優生優育的「軍備競爭」?這,恐怕是閱讀這本書,最讓人值得深思的問題。顯然,作者對此是比較樂觀的。


有識 有趣 有用 就是 關注我,漲姿勢~

相關焦點

  • 痕跡檢驗師:我在犯罪現場尋找蛛絲馬跡-虎嗅網
    當時是我師哥帶我去的。到現場勘查過後,我們發現她入住期間是沒有別人進入房間的,監控顯示得很清楚,現場也沒有發現第二個人的腳印。我們在她的手機上發現,她是來我們這裡找網友的。她應該跟那位網友談了很長時間。這個女士的年紀也比較大,大概有40歲左右。因為後來沒有談成,她寫了封遺書,就自殺了。
  • 藏在天鵝湖畔的寶藏博物館,帶你尋找生命的起源!
    這裡,你可以盡情探索這顆星球神奇的秘密。館藏標本約4.5萬件,常設序廳、地球廳、生命演化廳、恐龍廳、資源與環境廳和礦物與巖石廳,並以標本、圖片、文字、場景、結合現代科技手段,系統展示了地球結構、海陸變遷、畫室奧秘、生物演變、巖石礦物等。整座博物館都可以免費參觀,僅需關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官微預約門票,到場後掃碼即可進入,非常方便快捷。
  • 科普:「事件視界」和「事件視界望遠鏡」——探尋黑洞的蛛絲馬跡
    對這個特殊區域,人類動用口徑相當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探尋黑洞留下的種種「蛛絲馬跡」。根據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的理論,黑洞「事件視界」並非「有去無來」的單行車道。儘管物體一旦被吸入黑洞就會永遠消失,但如果經過數十億年的時間,黑洞可能會「滲出」一些被吸入物質的蛛絲馬跡。
  • 尋找躲藏在一平方釐米裡的真兇: 「指紋神探」 12年來比對10多萬指紋
    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在海量的指紋數據中,在迷宮一般的指紋圖像裡,探尋證據所在,甄別痕跡真偽。和衝鋒抓敵,奮勇在第一線的民警不同,唐文亮把電腦滑鼠當作自己的武器,在迷宮一般的指紋圖像裡尋找蛛絲馬跡,準確狙擊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唐文亮是溫江分局刑事技術室民警、痕跡檢驗高級工程師,從事指紋工作12年來,唐文亮比對指紋達10多萬枚,破案近千起。靠著一股子韌勁兒,在「黑白世界」的紋山線海中演繹出一個個「指海狙兇」的傳奇。
  • 彭覺輝:顯微鏡下尋找蛛絲馬跡 他是結核病菌「偵探手」
    在顯微鏡下找抗酸桿菌,黔江區疾控中心實驗室的彭覺輝是一把好手,而他在這個崗位一幹就是23年,在他手中確診的結核病患者累計超過一萬人。檢驗室生物安全不達標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看塗片今年56歲的彭覺輝是同事眼中的「偵探手」,在顯微鏡下找病菌,他是認真的。「1992年經過短期培訓,我就上崗了,這一幹就是20多年。」
  • 本周六直播別錯過,主持人帶你現場體驗乾眼檢查及...
    本周六直播別錯過,主持人帶你現場體驗乾眼檢查及治療新手段 2020-12-02 16: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姨,我心裡憋屈跟你說兩句話」男子深夜跳進60多歲獨居老人窗戶...
    通過對現場的遺留物、足跡等細微的痕跡,做全方位調查,最終結合現場發現的各種可疑痕跡,曲延推演出了幾種嫌疑人進入現場的可能。齊齊哈爾市公安局 刑事技術支隊 痕檢照相大隊 大隊長 曲延:案發後大門鎖是鎖著的狀態,通過我們在現場勘查發現的痕跡物證,分析嫌疑人應該是從大門西側翻牆進入院內,強行拽開房門進入現場。
  • 「重案實錄」我被鎖在案發現場,背靠屍體睡了一夜
    我趕到的時候樓下已經有不少人,有看熱鬧的街坊鄰居,還有派出所維持秩序的警察。案發現場是三樓,我順著樓梯走到二樓就看見黃哥和宋隊在過道裡抽菸。「情況怎麼樣?人已經死了?」我問道。案子是發生在居民樓裡,周圍都是鄰居,要是報警及時的話也許能搶救過來。「確認死亡了,是一個老頭,在家裡被人殺了。」黃哥朝樓上指了指,三樓第一戶門開著,門口拉著一條警戒帶。
  • 尋找方寸的寂靜|探尋自然的30種方式
    2 十九世紀中晚葉可能是這個世界最富音樂性的時期,當時繆爾就是非常專注和細膩的自然聆聽者。這些年來,我一直奉他為我的精神導師,他也是自然聲音的錄製者,只不過使用的器材是紙和筆。他的每一頁日記都詳細記載著聆聽的細節,形容他「以冷靜的耳朵傾聽到」的自然音樂,例如他是這樣描繪約塞米蒂瀑布:「在這山谷裡的所有瀑布當中,以這個壯觀瀑布擁有的聲音最為豐富,磅礴有力。
  • 《執迷》:明知道探尋真相的路上,艱難險阻。你為什麼還很執著?
    你現在是什麼感覺?明明知道真相是殘酷的?你還會繼續去探尋真相嗎?我再說具體一點。你很愛你的男朋友,但從言行舉止中中,你感覺到對方很不在乎你。他愛你,但愛的火度還不夠。他口口聲聲說:"他想跟你睡覺?你會滿足他麼?從蛛絲馬跡中,你識破另一半出軌了。
  • 人類首次打穿地殼與地幔邊界 探尋地球深處秘密
    首次打穿地幔邊界 探尋地球深處的秘密 我們離地心還有多遠?人類依然在探尋。  2008年,根據法國科幻巨匠凡爾納的小說《地心遊記》改編的電影上映,主人公來到了地球深處,在從未想像到的夢幻般的世界中穿行,遇到了很多奇異的生物。他們越來越接近地心,也面臨越來越多驚心動魄的危險,地心深處的火山即將爆發,炙熱的巖漿飛濺,勇敢的探險家們也必須迅速找到逃離的路。
  • 宇宙大搜索 尋找來自星星的你
    「外星人,你在哪裡?」地球人頻頻喊話——連日來,發現克卜勒-452b,霍金聯手俄羅斯億萬富翁啟動探尋地外智慧生命項目,再一次引起了人們對尋找外星人的新的期待。美國宇航局宣布,通過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的觀測和資料分析,克卜勒-452b是目前在類似太陽的恆星周邊的「宜居帶」上體積最接近地球大小的行星。各路網友腦洞大開,有人調侃,「應該為地球多尋找些這樣的表哥」。NASA發射克卜勒空間望遠鏡不是在探索智慧生命,而是在探索銀河系中的類地行星。「本質上它是一顆圍繞類似太陽的恆星做旋轉運動的行星。
  • 植物驗屍官,從植物屍體中尋找死亡的蛛絲馬跡
    植物驗屍官,從植物屍體中尋找死亡的蛛絲馬跡死植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深究植物死亡的原因,才會讓你的植物在每個夏季都過得苦不堪言,讓你喪失養植物的自信。今天,就以我的實際經驗,來回顧下植物驗屍心得。然而我心不死,進入秋季後,
  • 《重生》要說到扮豬吃老虎,胡一彪跟他比都嫩得很
    張譯主演的懸疑網劇《重生》隨著劇情的繼續推進,714槍案也愈加的撲朔迷離,每個人都好似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每個人都好似與此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秦隊在追捕程老四的過程中舊傷復發,之前的範凱案,毒品粉末進入大腦對他造成了二次傷害,腦子裡的彈片也是一個極大的負擔,秦隊接受治療後陷入了昏迷,主抓案件的秦隊暫時缺席,胡一彪又有秘密任務在身,對於統領西關支隊絲毫不感興趣,於是隊裡這些繁重的工作就全部落在了路銘嘉的身上。
  • 阿布談科技:火星的秘密,帶你看看不一樣的火星!
    阿布談科技:火星的秘密,帶你看看不一樣的火星!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阿布談科技,今天跟大家談論的是火星,你知道火星的那些「秘密」嗎?帶你看看不一樣的火星!那麼,地球上能夠生機勃勃,火星上會不會也存在生命呢?人類一直沒有放棄這個想法,也試圖在尋找著「他們」。
  • 科學家們從未停止過探尋外星人,尋找外星生命是探索宇宙的一部分
    人類將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太空後,就渴望得到其他宇宙生命存在的信息,以證明在浩瀚的宇宙裡,人類並不寂寞尋找地球外生命也是各國探索宇宙奧秘的一部分,科學家們從未停止過探尋外星人,一直積極地以各種方式在宇宙中尋找可能存在的生命體。
  • 昆明:10餘惡徒清晨盜搶一氧氣店傷4人(組圖)
    點擊進入>>> 民警正在從案發現場地上留下的斑斑血跡中尋找蛛絲馬跡案發現場已經被警方控制  昨日清晨5時許,一輛白色農用車停在昆明市教場北路一家氧氣店門口,車上跳下10餘名不明身份的人,撬開店門,抬起氧氣瓶就往車上搬。
  • 兇手就是那隻白烏鴉
    案發當夜,曾經被人證實出現在距離羚羊家一公裡處,行為怪異。一頭名叫老棒槌的野豬。案發當夜,曾經被人證實,在距離羚羊家兩公裡處出現,行為怪異。一隻名叫歪瓜裂棗的小鹿。案發當夜,曾經被人證實,從羚羊家門口經過,行為怪異。
  • 尋找國家典籍博物館中的「寶藏」實景解謎遊戲帶你看典籍大展
    11月17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博物館主題實景解謎遊戲「古籍保衛局」之「山海社的寶藏」迎來了首批玩家,玩家們通過已知的零星線索以及手上的一個神秘信封,在國家典籍博物館展廳中尋找著蛛絲馬跡,希望能夠找到「山海社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