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雙螺旋」是一個簡潔精美的結構,它給我們探索生命的秘密打開了一扇窗。它在1953年由科學家沃森和克裡克發現,不得不說,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是現代科學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DNA:生命的秘密》這本書就是由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之一沃森和貝瑞所著。如果探尋生命的秘密就像是一個破案的過程,那麼沃森和貝瑞就是帶你進入案發現場尋找蛛絲馬跡的人。
書裡沒有很多晦澀的專業語言,通篇通俗易懂,引人入勝。基因工程的發展過程離不開關鍵的人和事,作者卻能一個個如數家珍向你陳述,在尾尾道來生動真實的故事中又為你解開了一個個基因方面的謎團。也許是作者的身份的緣故,很多事件的細節都被挖掘了出來,信息量可說是非常之大。本書講述了基因這個科學史上最具挑戰與危險的概念不平凡的發展過程。
基因是遺傳與生物信息的最小單位,我們要想了解生命的秘密就得從基因開始。
作者從孟德爾通過對豌豆的研究,發現「遺傳因子」的過程說起,這個過程可說是一波三折,據說當時孟徳爾發表論文的刊物就放在達爾文桌子上的,可是他一直到死都沒有打開過。孟徳爾的遺傳機制發表後,又整整被學術界忽視了34年,他於1884年逝世,而直到20世紀初生物學家們才重新發現孟德爾的研究成果。
孟德爾
孟德爾發現親代會將特定的因子傳給子代,後來這些因子就被稱為基因。「孟德爾定律」最終掀起一場生物學的科學革命。
對進化論和遺傳規律的曲解,書中舉例了達爾文的表弟高爾頓和他的擁護者們,當時在美國和歐洲掀起了一場遺傳與社會的優生優育運動。甚至德國希特勒的種族優越主義不得不說也是受到了美國優生運動黑暗面的影響。然而,這一處處鬧劇最後都不得不以失敗而收場,並釀成了悲劇性的後果。
1953年,沃森和克裡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這一發現和其後的遺傳學革命,我們才知道,生命的遺傳規律是如此的簡明扼要,人們以往對於遺傳規律的神秘感不過是一種錯覺罷了。
生命不過就是一種化學作用,從分子方面看,人類共有46條染色體(DNA),23條來自父親,23條來自母親。我們複雜的生命這本書原來只是由DNA中簡單的4個鹼基(A,T,C.G)編碼而成,每3個鹼基對(密碼子)組成一個胺基酸,而20種胺基酸又生成了一個蛋白質,細胞裡的蛋白質就決定了我們生命所有的性狀。
DNA雙螺旋結構
隨著DNAR的結構被揭開,生命的奧秘就像潘多拉盒子一樣被打開了......
通過基因定序,我們可以畫出我們人類的基因圖譜,我們人類的基因組也不過是區區的22個,所有基因片段加起來也不過是21000到23000個。對基因組的了解過程就是一個了解生命秘密的過程,我們在了解自已的同時,也驚奇的發現,原來我們與黑猩猩的基因也只有1%的差別!與其他動物的基因也有絕大相同之處,我們人類基因組計劃已經證明,達爾文的進化論比他自己敢於想像的還要正確。
基因組帶我們走進了生命進化的現場,35億年前,生命最早以單細胞細菌的形式出現在地球上,8億年後第一批真菌生物才出現,直到5億年前,我們還是像魚類一樣的生物......DNA讓我們更好更加詳盡的了解生物進化的歷史。
生物的共同祖先LUKA模擬圖
遺傳規律的精準不僅顛覆了我們的世界觀,同時也成為人類徵服自然界的強大武器。
通過對基因組的定序和理解,我們開始能夠對基因的編輯和重組。撐握了基因定序、基因重組的技術,我們好像有了撐握傳統上被視為專屬於神的力量。
生物技術的應用為人類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創造,也提高了生產的效率,各種生物研究項目和生物科技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我們對基因的各種嘗試也越來越超出常人的想像。
為了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我們可以改造農作物的基因;為了動物的營養價值,我們可以改造動物的基因;為了治療疾病,我們可以改造我們人類的基因......
連美國總統柯林頓也出來點讚,他曾親自宣布完成人類基因組圖譜的草圖時說:「今日,我們學習上帝創造生命的語言。在具備這種深奧的新知識後,人類即將獲得嶄新強大的治療力量。」
英國著名小說家喬治.奧威爾曾經寫道:當我們具備理解與操縱人類基因的能力時,傳統意義上的「人類」概念也許將要改寫。
然而,基因改造會與我們現今的倫理道德、傳統觀念水火不容,基因的改造會不會破壞我們原有的基因,給我們帶來不確定性的風險?通過基因改造的人會不會奴役沒有通過基因改造的人?會不會讓我們社會走上勢不兩立的分裂?反對基因重組的風潮一波接著一波,對轉基因食品的極力反對,不僅在我們中國,在美國,在歐洲還是大有人在。顯然,基因工程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
不管如何,我們好像已經踏上了一輛風馳電掣的列車,想剎車談何容易。如今,我們已經有了生物製藥、轉基因食品、人造肉....
將來基因工程會把我們帶到何方?是讓我們更加健康長壽和幸福還是讓人類走進一場優生優育的「軍備競爭」?這,恐怕是閱讀這本書,最讓人值得深思的問題。顯然,作者對此是比較樂觀的。
有識 有趣 有用 就是 關注我,漲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