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在宇宙是普遍存在的,只是我們看不見。據說,大的星系中心都有黑洞存在。
黑洞周圍為什麼是發光的,由於黑洞的超大引力,吸住了超量的氣體,這些氣體就在它的周圍高速旋轉,這時就產生巨大的熱量,由於高溫高壓的作用,這些氣體就變成了等離子體,於是,看起來就是發光的。
這些發光的氣體,一旦進入中間的黑色區域,就永遠出不來了,我們也觀察不到它們,所以中間的黑色永遠是黑色的,這個黑色區域最邊界的地方就叫作事件視界。
黑洞在宇宙是普遍存在的,只是我們看不見。據說,大的星系中心都有黑洞存在。我們銀河系中心可能就有黑洞,銀河系的直徑大概有十萬光年,那麼銀河系中心到底是有個多大一個東西,能有如此強大的引力,以至於它能帶動半徑5萬光年的這個範圍內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星系在圍繞它在轉。
但是根據科學家觀察,銀河系中心什麼都沒有。那是怎麼回事,這麼多的星系都在圍繞著一團空氣在那旋轉嗎?後來,經過軌道的計算,得出來,中間具有超大質量的東西存在,但是看上去什麼都沒有。所以,它一定是個黑洞。
在宇宙中,並不是只有星系中心才有黑洞。據推測,整個銀河系裡面,就可能有上億個黑洞。有些黑洞在高速運動,天文學家就擔心它不小心運動到外面太陽系周圍,把我們太陽系整個都吸進去。黑洞是個很可怕的存在,跟它親密接觸的,它從不放過。
它時刻都在吞噬著周圍的一切,永不休止。直到它吞噬的感覺它自己都無法承受之重,然後就嘭的一聲炸開,把原先吞噬的都吐了出來,如此循環往復。
光速到黑洞跟前都無法逃脫,那麼得多大的引力才能做到呢?根據廣義相對論計算,其實太陽的引力就足以讓光彎曲,只是彎曲的程度比較小,看上去也不明顯。只是到了黑洞周圍才非常明顯。
目前物理學的兩大理論支柱:一個是相對論,一個就是量子力學。
相對論適用於宏觀物理,而量子力學適用於微觀物理。
但物理學家的目標是,把兩種理論統一在一起,能夠用一個公式來表達。就是說我們整個宇宙都能夠用一個數學公式來表示。
如果這樣的話,那就可怕了,為什麼呢?
我們現在,只要能用數字來表示的東西都能夠虛擬化。換句話說,就是世界如果可以數位化,世界就可以虛擬化。
這樣也就間接證明了,我們這個世界可能是虛擬的。正像我們現在的生活是越來越數位化了,我們在不斷的證明著這個本來就是虛擬的。
也許,我們看到的所有東西都是虛擬的,只是太過真實了而已。
這個問題小夥伴們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