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工業協會倡議抵制非法發泡劑,自覺保護臭氧層

2020-12-05 澎湃新聞

「破壞臭氧層的『神秘氣體』來自中國。」近日,總部位於英國的非政府組織環境調查署(EIA)在報告中稱,在聚氨酯泡沫(PU)行業,中國仍有企業非法生產使用三氯一氟甲烷(CFC-11)。

據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環保部非常關注和重視這件事,目前正在組織全方面的科學研究、檢查等一系列工作。

早在2007年,原國家環保部就發布了《關於禁止全氯氟烴(CFCs)物質生產的公告》,規定任何企業禁止生產使用包括CFC-11在內的15種物質。

明令禁止已逾十年,EIA報告中的「指控」又從何而來?

存在但並非主流

聚氨酯泡沫,尤其是聚氨酯硬泡複合材料,因保溫效果好、防潮防腐、成本低等特點,近年來需求旺盛。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聚氨酯硬泡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

CFC-11是生產聚氨酯硬泡原料時所添加的發泡劑。

記者線上線下聯繫到多家發泡劑、材料供應商或生產商,他們承認,銷售含氟發泡劑,「價格便宜一些」。

多位受訪人士坦承,此次發現的違法行為「可能會造成我國在國際履約方面的被動局面」。

記者了解到,中國於1991年6月正式加入《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倫敦修正案)》。據此,中國聚氨酯泡沫行業已於2010年全部淘汰了CFCs物質。「在行業內,不允許用CFC-11早已成定論。」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建波告訴記者,國家對每種CFCs物質,提供了多種替代產品和技術方案,「中國處在淘汰CFC-11替代品HCFC-141b(一氟二氯乙烷)的第二階段,後者對臭氧層破壞的程度是前者的十分之一」。

2007年5月,原國家環保部發布《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品推薦目錄(修訂)》,CFC-11共有10餘種替代品,分別用作製冷劑和發泡劑應用於家電、保溫管材、菸草加工等不同產品。

在中科院大氣物理所副研究員魏科看來,計劃執行10多年來,替代技術更新迭代很快,在製冷劑方面比較成熟,例如空調和冰箱等家電都是無氟產品。但在發泡劑方面,替代方案有一定的過渡性,「部分替代品雖然臭氧消耗值(ODP)為0,但溫室效應值(GWP)很高,全球正逐漸凍結和減少」。

「過渡階段存在困難。」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孟慶君坦承,碳氫技術存在安全風險,批准困難;水技術性能不佳、成本較高;還有一些技術因存在溫室效應,已被列入管控目標不被鼓勵使用。此外,聚氨酯泡沫生產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競爭激烈,技術、資金和管理能力不足,「但困難不能作為少數企業使用CFC-11的藉口」。

「替代過程中伴隨著成本上升、設備改進、技術規範、安全性要求提高,沒有社會良知的企業,會繼續採用低成本、對環境不友好的物質。」李建波說。

不過,參與過生態環境部組織的相關調查後,李建波認為EIA的調查也存在一定的偏頗,生產使用CFC-11的不法企業多為「地下工廠」,在國內絕對不是主流,但對這種違法行為一定要嚴厲打擊。

臭氧「殺手」

上世紀20年代,氟氯烴被發明後,曾被認為「作為發泡劑和製冷劑,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物質」。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孫揚告訴記者,一般條件下,氯氟烴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其中CFC-11易壓縮液化、蒸發潛熱大,同時毒性低、不易燃、成本低。廣泛用於聚氨酯泡沫塑料發泡劑、空調製冷劑、化妝品、殺蟲劑的氣霧劑、滅火劑等產品。

當發泡劑在氣態時被截留在聚氨酯泡孔內,聚氨酯泡沫對冷熱的傳遞性最小。「使用CFC-11發泡的聚氨酯泡沫隔熱性能最優。」孫揚說。

時隔數十年,科學家們發現臭氧層「空洞」和溫室效應現象愈發嚴峻,而原因就是來自人為活動中氯氟烴物質的排放和富集。

由於人類排放出來的CFCs氣體非常穩定,在大氣對流層中幾乎不分解,擴散至平流層後,當其受到來自太陽的紫外輻射時,就會發生碳—氯鏈斷裂的光化學反應,產生的氯原子將作為催化劑,導致臭氧轉化成氧。「1個氯原子大約可以破壞10萬個臭氧分子,CFCs氣體的排放致使臭氧不斷消耗,從而使平流層失去吸收紫外線的能力。」孫揚說。

臭氧層被破壞,意味著到達地表的太陽紫外線增強。這會嚴重傷害人的皮膚、眼睛,損壞人的免疫系統,還會對糧食生產和動植物造成危害。

魏科也表示,CFCs在大氣中的生命期比較長。「它可以在平流層一直存在,只有通過平流層的各種環流最終到地面,才能從大氣中清除出去,而這個過程很緩慢。」

讓違法者得不償失

事件被披露後,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發出了《關於自覺抵制非法發泡劑的倡議》,鼓勵從業人員把打擊CFC-11當成自己的本職工作。

李建波認為,依靠督察,治標不治本。「要真正解決問題,必須建立起誠信機制,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讓違法者無利可圖,甚至得不償失,由過去被迫去抵制,轉變成企業的自覺行為。」

在魏科看來,這是企業利益驅動行為。他認為,要嚴格執法,把關企業的生產工藝和產品驗收等各個環節,加大宣傳,提升整個行業的自律性。

「中國已經走在了零ODP、低GWP替代之路上。」孟慶君表示,聚氨酯泡沫塑料行業選擇環保技術是既定選擇,但同時不可避免地會帶來新的問題,既需要企業技術攻關,也需下遊用戶和消費者共同承擔。

(原題為《國外非政府組織報告中國企業違規生產使用氯氟烴物質 捕捉臭氧「殺手」:治標更要治本》)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如何保護臭氧層?專家建議:研發綠色替代技術
    人民網重慶9月16日電(胡虹)為什麼臭氧層能保護地球生命?人類的哪些行為可能破壞臭氧層?重慶在保護臭氧層方面有哪些做法?公民如何參與臭氧層保護?在9月16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來臨之際,就這些問題重慶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張丹給出了答案。
  • 吉林24家藥品醫療器械單位倡議自覺抵制商業賄賂
    近日,在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的積極組織下,由修正藥業、吉林敖東、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24家企事業單位,聯合向社會發出了「自覺抵制商業賄賂,嚴格自律樹立誠信」倡議書,向全省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研究單位提出了倡議。
  • 陝西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發出倡議
    本報記者王雙瑾報導 在3月3日第七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來臨之際,陝西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呼籲廣大會員和社會各界立即行動起來,緊緊圍繞「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的中國主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保護野生動植物和確保可持續利用貢獻力量。
  • 專家解讀一氟二氯乙烷發泡劑禁令:我國已掌握相應的替代技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4日訊 據生態環境部消息,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了《關於禁止生產以一氟二氯乙烷(HCFC-141b)為發泡劑的冰箱冷櫃產品、冷藏貨櫃產品、電熱水器產品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北京大學教授胡建信、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保護臭氧層,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
    所以臭氧層猶如一件保護傘一樣保護著地球上的生物,使其得以生存繁衍。03臭氧層破壞的原因及危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工業上廣泛使用氯氟烴和含溴氟烴等作為製冷劑、發泡劑、噴射劑和滅火劑。04如何保護臭氧層?
  • 湖北舉行保護臭氧層宣講大會 號召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
    湖北省保護臭氧層、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宣講大會。記者 瞿祥濤 攝  荊楚網消息(記者 瞿祥濤)9月24日,受湖北省環保廳、湖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委託,由湖北省製冷學會主辦的湖北省保護臭氧層、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英文縮寫ODS)宣講大會在武漢召開,相關行業協會和製冷空調相關企業與會聆聽宣講。  消耗臭氧層物質,即能對臭氧層造成破壞的化學物質,包括工業上大量生產和使用的全氯氟烴、全溴氟烴等物質。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臭氧層有什麼作用?如何保護臭氧層?
    臭氧層對於水生生態系統保護尤為重要,紫外線輻射的增加,對水生生態系統有較大的影響。估估寶科普:保護臭氧層,同愛地球家園03 保護臭氧層人人有責臭氧層作為保護地球生態的重要部分,已被世界各國所重視,工業選材與製造上的控制無疑是關鍵的。
  • 新型化學發泡劑能大大減少對臭氧層的破壞和溫室氣體的產生
    提起聚氨酯發泡劑,很多人可能並不熟悉,但是作為世界六大合成材料之一,聚氨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冷藏、太陽能、汽車、沙發、床墊、建築物外牆保溫等都離不開它,而發泡劑是其關鍵的原材料之一。  面世80多年來,研製出一種性能良好且環保的發泡劑一直是聚氨酯行業面臨的嚴峻挑戰。過去,「臭氧層殺手」氟利昂就一直被用於聚氨酯發泡,對環境破壞巨大。
  • 臭氧空洞的形成和臭氧層保護
    自30年代以來,氟氯碳被廣泛用作冰箱、冷凍機、空調等設備的製冷劑,聚氨醋泡沫和聚乙烯/聚苯乙烯泡沫中的發泡劑,氣霧劑製品中的推進劑,電子線路板、精密金屬零部件等的清洗劑及菸絲的膨脹劑等。哈龍則主要用作滅火器中的滅火劑。上述化學物質非常穩定,排到大氣中可存留數十年,甚至100年左右,因此最終會破壞臭氧層。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為保護地球"衛士"而行動
    再次,過量的紫外線還會使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更加容易老化和分解,產生光化學汙染。保護臭氧層為何刻不容緩?研究發現,造成臭氧層被破壞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大量使用了製冷劑、發泡劑、噴射劑等含有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化學製品,這些製品中有大量含有滷族元素的化合物,例如氟利昂,氟利昂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當被排放後,絕大部分會積存在空氣中,隨著大氣環流進入高空的平流層,經過光解分離出氯原子。氯原子對臭氧的殺傷性極大,對臭氧層構成了嚴重威脅。
  • 新型化學發泡劑大大減少對臭氧層破壞和溫室氣體—新聞—科學網
    不讓地球「發低燒」(創新故事)
  • 塑料發泡劑都有哪些類型?
    後者是熱敏性化學品,當加熱時,發泡劑發生分解反應,產生氣態和固態兩種分解產物,上述兩類發泡劑又可各自分成許多小類。物理髮泡劑從理論上講,在加工過程中,任何能與聚合物混合,並隨之能汽化的材料,都可用來作為發泡劑。但實際上,物理髮泡劑最好是在適當的條件能液化,並在正常的塑料加工溫度(或低於這一溫度)下,能夠汽化,使塑料發泡。這類發泡劑必須在適當條件下能溶於聚合物,但溶解度不能過大。
  • 我國開發出全球首個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
    為了填補市場空白,第三代物理髮泡劑HFC-245fa和HFC-365mfc應運而生,但在生產過程中依然產生大量破壞臭氧層的物質,而且會產生溫室效應。「目前,美國在力推第四代物理髮泡劑,第四代發泡劑更環保安全,但全球變暖潛能值(GWP)仍大於1,分子中依然含有氟氯元素,對臭氧層的破壞無法避免。」畢玉遂說,這些物理髮泡劑隨著環保性能的提高,價格也在成倍增加。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為保護地球「衛士」而行動
    第一,保護作用。中短波段紫外線對人體和生物是有害的,尤其是240~290納米的紫外區段,對生命的本體物質核酸和蛋白質有嚴重的破壞作用。而臭氧層吸收了來自太陽99%的高強度紫外輻射,這樣就給地球加蓋了一道天然的保護屏障,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來自紫外線的傷害,更好地生存繁衍。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為保護地球「衛士」而行動
    如果臭氧層中的臭氧含量減少10%,會使地面不同地區的紫外輻射增加19~22%,而因此導致的皮膚癌發病率將會增加15~25%。其次,過量的紫外線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農作物減產,還可能導致某些生物物種發生突變。再次,過量的紫外線還會使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更加容易老化和分解,產生光化學汙染。
  • 我國科研人員研究出新型無氯氟化學發泡劑—新聞—科學網
    聚氨酯產業有望迎來綠色發展   作為用途廣泛的合成材料,聚氨酯的全球消費量預計2018年將達到2860萬噸,中國的聚氨酯消費量約佔全球的
  • 網際網路平臺聚力阻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
    本報訊 記者劉斯文報導 10月20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聯合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騰訊公司共同舉辦「打擊網絡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網際網路企業聯盟」交流活動。
  • 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平臺聚力阻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
    2020年10月20日,北京--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聯合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騰訊公司共同舉辦了」打擊網絡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        2020年10月20日,北京--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