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信息網訊,2009年11月7日,由中國質譜學會有機質譜專業委員會與中國分析測試協會聯合舉辦的「2009年中國有機質譜年會」在北京成功召開,會議為期三天,出席會議人數達300人。儀器信息網作為特邀媒體也應邀參加。
此次質譜年會為與會代表準備了豐富的報告內容,內容涉及生命科學、醫學、藥學、環境科學中的質譜應用研究以及質譜儀器研發的新技術、新進展等。儀器信息網將進行系列報導。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江桂斌研究員一直從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研究,並且首次發現了一些新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此次江桂斌研究員就有機質譜在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分析中的應用研究進行了介紹。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江桂斌研究員
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是一類半揮發性的物質,如二惡英(Dioxin)、多氯聯苯(PCBs)和多溴聯苯醚(PBDEs)等,其具有在環境中難降解、長距離遷移、具有生物累積和放大效應、毒性大等特點。基於以上原因,POPs已成為各國最為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並且中國於2004年底正式加入《斯德哥爾摩公約》,履約工作對中國POPs研究提出了更多的挑戰。
目前,在POPs的分析研究中,由於POPs物質分子量差別很小、含量非常低、基體複雜等,必須使用高分辨質譜進行研究。中國已經頒布的涉及高分辨質譜分析方法的國標有三項:GB/T 5009.205-2007、 HJ/T 365-2007 、HJ77.1-2008,分別適用於食品、危險性廢棄物焚燒排放廢氣、水和廢水中POPs檢測。國內擁有高分辨質譜分析POPs的機構有13家: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深圳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學、上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浙江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環境分析中心、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浙江大學、清華大學。江桂斌研究員表示,未來中國還將配備30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相關實驗室,而其中的關鍵不在於資金,而在於此方面的人才。
在報告中,江桂斌研究員詳細介紹了其實驗室建立的高分辨色譜/質譜分析POPs的方法用於青藏高原POPs冷凝效應研究實例,證明了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長距離遷移性。
江桂斌研究員認為,在POPs的分析方面,今後的研究將集中在利用光譜、色譜、質譜等技術發現更多的汙染物、複雜基體的分離、化合物不同結構/手性的分離鑑定、汙染物小分子與生物分子的作用,汙染源追蹤等方面。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