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桂斌研究員:高分辨色譜/高分辨質譜方法在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分析...

2020-11-23 儀器信息網

  儀器信息網訊,2009年11月7日,由中國質譜學會有機質譜專業委員會與中國分析測試協會聯合舉辦的「2009年中國有機質譜年會」在北京成功召開,會議為期三天,出席會議人數達300人。儀器信息網作為特邀媒體也應邀參加。

  此次質譜年會為與會代表準備了豐富的報告內容,內容涉及生命科學、醫學、藥學、環境科學中的質譜應用研究以及質譜儀器研發的新技術、新進展等。儀器信息網將進行系列報導。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江桂斌研究員一直從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研究,並且首次發現了一些新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此次江桂斌研究員就有機質譜在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分析中的應用研究進行了介紹。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江桂斌研究員

  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是一類半揮發性的物質,如二惡英(Dioxin)、多氯聯苯(PCBs)和多溴聯苯醚(PBDEs)等,其具有在環境中難降解、長距離遷移、具有生物累積和放大效應、毒性大等特點。基於以上原因,POPs已成為各國最為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並且中國於2004年底正式加入《斯德哥爾摩公約》,履約工作對中國POPs研究提出了更多的挑戰。

  目前,在POPs的分析研究中,由於POPs物質分子量差別很小、含量非常低、基體複雜等,必須使用高分辨質譜進行研究。中國已經頒布的涉及高分辨質譜分析方法的國標有三項:GB/T 5009.205-2007、 HJ/T 365-2007 、HJ77.1-2008,分別適用於食品、危險性廢棄物焚燒排放廢氣、水和廢水中POPs檢測。國內擁有高分辨質譜分析POPs的機構有13家: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深圳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學、上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浙江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環境分析中心、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浙江大學、清華大學。江桂斌研究員表示,未來中國還將配備30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相關實驗室,而其中的關鍵不在於資金,而在於此方面的人才。

  在報告中,江桂斌研究員詳細介紹了其實驗室建立的高分辨色譜/質譜分析POPs的方法用於青藏高原POPs冷凝效應研究實例,證明了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長距離遷移性。

  江桂斌研究員認為,在POPs的分析方面,今後的研究將集中在利用光譜、色譜、質譜等技術發現更多的汙染物、複雜基體的分離、化合物不同結構/手性的分離鑑定、汙染物小分子與生物分子的作用,汙染源追蹤等方面。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四十年科研創新,助力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納入全國環境監測體系
    2010 年以後,我國圍繞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監測進行了多項專題研究,如: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項目「POPs 區域汙染現狀和演變趨勢」、國家環境保護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新增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環境管理決策支撐關鍵技術研究」等,2014 年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項目「新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區域運移及演變趨勢研究」立項。
  • 環渤海第一屆色譜學術報告會在天津薊縣舉行
    >報告題目:高分辨色譜與質譜技術在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分析中的應用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就「高分辨色譜與質譜技術在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分析中的應用」進行了介紹。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是一類半揮發性的物質,如二惡英(Dioxin)等,其具有在環境中難降解、長距離遷移、具有生物累積和放大效應、毒性大等特點。目前,在POPs的分析研究中,由於POPs物質分子量差別很小、含量非常低、基體複雜等,因此必須使用高分辨的色譜-質譜系統,超淨實驗室、農殘級或更低的溶劑及同位素內標使用等。江桂斌院士表示,未來中國將達到50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檢測相關實驗室的規模。
  • 分會報告精彩紛呈 | 「有機汙染物環境分析與汙染特徵」議題
    董亮研究員在主旨報告中從首批受控持久性有機汙染物談起,分別從前處理、儀器分析、數據分析等角度,就如何高效準確分析持久性有機物進行了詳細介紹,並給出了優化建議。對於不同的化合物需要採用不同的富集淨化固相萃取小柱,例如對於全氟化合物可以採用陰離子交換柱WAX,而且對於這種化學品的檢測需要避免玻璃製品的使用。氣相色譜中可以採用不分流進樣模式提高化合物的響應值。
  • 中國科學院江桂斌院士:不願學生叫我BOSS
    首先,他是位分析化學與環境化學專家,先後領銜「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環境安全、演變趨勢與控制原理」等10餘項重要課題,長期從事環境分析化學方法、環境汙染現狀與過程和生態毒理學研究。 其次,他是個科研管理者,在擔任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一職的同時,兼任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重點實驗室主任的職務。
  • 持久性有機汙染物論壇2018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通知
    論壇介紹  「持久性有機汙染物論壇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以下簡稱「POPs論壇」)是2006年由清華大學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研究中心發起,並與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專業委員會、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系列年會,到2017年已經成功地舉辦了12屆!
  • Pittcon新品掃描:有機質譜、色譜類
    一、 有機質譜  美國力可公司:液相色譜高分辨飛行時間質譜  ZOEX公司HiResTOFMS全二維氣相色譜高分辨飛行時間質譜  ZOEX公司2010年推出的全二維高分辨飛行時間質譜為複雜組分分析提供有利的工具
  • 賽默飛高分辨磁質譜 環境二噁英監控中的「金標準」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李敬光研究員,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齊麗副研究員、許鵬軍高工以及來自全國數十家檢測單位的七十餘名客戶共同對環境和食品中的二噁英檢測技術現狀與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HJ 77.1-2008 水質 二噁英類的測定 同位素稀釋高分辨氣相色譜-高分辨質譜法2.  HJ 77.2-2008 環境空氣和廢氣  二噁英類的測定 同位素稀釋高分辨氣相色譜-高分辨質譜法3.
  • iCMS2017第八屆質譜網絡會議——食品、環境、藥物分析
    在報告中,張峰講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化學性風險物質包括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生物毒素、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及非法添加物等。張峰團隊採用液相色譜-軟電離高分辨質譜聯用技術,對β-受體激動劑類、梔子黃類、頭孢菌素類、雜環胺類等物質的軟電離裂解行為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其裂解規律。通過裂解規律的應用,對同類結構的風險物質進行篩查及結構推斷,從而為未知風險物質的篩查提供一個強有力的工具。
  • 賽默飛中藥成分高分辨質譜資料庫OTCML正式發布!
    請看賽默飛如何攜手清華大學實現這一點: 研究背景隨著質譜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利用高分辨質譜能夠準確獲取待測物質荷比,適用於複雜樣品中多種化合物的同時高選擇性分析,具有檢測靈敏度高、動態範圍寬的特點,因此,其在化合物定性研究領域越來越受到廣大學者歡迎
  • 南京大學關於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杆高分辨飛行時間串聯質譜等設備的...
    江蘇蘇美達儀器設備有限公司受南京大學的委託,就「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杆高分辨飛行時間串聯質譜等設備」項目(項目編號:1749-1940SUMEC657)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  項目編號:1749-1940SUMEC657  項目名稱: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杆高分辨飛行時間串聯質譜等設備
  • 聚焦第十三屆全國離子色譜學術報告會
    ,全國離子色譜學術報告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牟世芬研究員,山東省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主任、山東省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昃向君先生,山東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技術總監、山東檢科院常務副院長林黎明先生,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劉長寬秘書長,山東省分析測試學會副理事長、青島分析測試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琦研究員等領導與專家出席開幕式,昃向君院長、牟世芬研究員分别致辭,大會開幕式由山東省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崔鶴博士主持
  • 持久性有機汙染物論壇2016暨第十一屆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學術研討會...
    關於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使POPs成為一個重要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我國是首批籤約國,2007年4月國務院批准了《中國履行〈關於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國家實施計劃》,拉開了我國圍剿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序幕。全面削減和淘汰首批12類POPs物質,是未來數十年我國和全球共同面臨的重大任務。
  • 質譜技術根植應用領域的方方面面-第十屆全國有機質譜學術會專家報告
    研究人員用碳同位素質譜技術對大量樣品進行風險研究,得到了我國蜂蜜碳同位素分布,其結果與美國權威實驗室研究結果相當,此研究促進了中國蜂蜜外貿發展。另外,團隊進行了低分辨有機質譜基礎研究,用六類色譜-質譜資料庫評價1200多種農獸藥不同條件下的質譜特徵,建立了五大資料庫。創建動物源、植物源食品中多農獸殘分析國家標準共計一百四十餘項。其中的茶葉多殘留方法引起AOAC重視,列為其優先研究項目。
  • 2020北京色譜年會:色譜在環境和精準醫療的發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精彩繼續,在2020北京色譜年會下半場,來自北京協和醫學研究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彭俊平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蔡亞歧研究員、北京大學劉虎威教授等國內知名色譜界學者帶來精彩報告。
  • 中國化學會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在浙江大學召開
    陳洪淵在報告最後預測,高分辨質譜、小型化質譜、具備新型離子化技術的臨床診斷應用質譜將是質譜技術未來發展方向。目前研究者對有毒化學汙染物的分析途徑主要有物理化學篩選方法、質量平衡途徑、效果指向分析。這些方法能夠實現篩選識別環境中二惡英類活性受體激動劑、血漿中內分泌幹擾活性汙染物的分離鑑定、河水沉積物效應汙染物的多靶點評價識別等環境汙染物篩選。
  • 質譜大咖新秀齊匯聚 你想了解的質譜新技術新應用都在這場會議中
    現為「Analytical Methods」 Associate Editor 及《分析化學》、《色譜》、《分析儀器》雜誌副主編;兼任中國化學會分析化學學科委員會、色譜專業委員會、有機分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色譜協會、全國色譜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理事長和IUPAC分析化學專業Associate Membe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