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平洋高清視頻,內附資源,可在線觀看,可百度雲緩存

2021-01-14 影院佳佳

時隔5年,那部曾經燃爆中國的大片續集——《環太平洋》回來了。

說它曾經燃爆中國一點不為過。

13年,《環太平洋》上映,中國貢獻了1.1億美元的票房,超過了美國的1億,成為最大票倉。

至於在怪獸起源地,日本,僅僅是可憐的1400萬美元。

所以這次重新歸來的《環太平洋2》一開始就打定主意,向偉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靠攏。(萬達投資)

但結果好像不太理想。

為中國觀眾量身訂造的《環太平洋2》上映7天,目前票房5億,超過前作的6.9億是必然,卻難達10億大關。

放在5年前,6.9億顯然是個「好學生」,而5年後的今天,難過10億的它是在退步

相信很多觀眾走出影院後都有一種莫名的失望,特效大了,卻感覺「看著沒上一部爽了」。

這首先跟導演有關。

《環太平洋1》的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大名鼎鼎,新晉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語》的導演。

陀螺從小就受到《哥斯拉》等怪獸片的耳濡目染,從《潘神的迷宮》、《猩紅山峰》到《水形物語》,處處透露著他對怪獸的痴迷。

就連《環太平洋1》裡怪獸的名字都叫做Kaiju(日語「怪獸」的意思)。

所以在他的眼裡,怪獸一定要強!要聰明!要勢均力敵!

《環太平洋1》裡,一開始主角機甲就被怪獸重創,哥哥壯烈犧牲。

而後的戰鬥裡,怪獸居然能一次次地升級,不僅僅是體型上的升級,更是智力上的升級。

這才讓片中每一次戰鬥都儘量勢均力敵,讓最後一戰顯得格外激烈。

可《環太平洋2》的導演斯蒂文·S·迪奈特,顯然把陀螺煞費苦心的設定都給拋棄了。

三隻怪獸只有在最後才登場,也沒有能讓觀眾一眼能記住的特點。

若是沒有最後三隻怪獸合體成「超級大怪獸」(致敬哥斯拉?)的設定,這部裡的小怪獸們怕是到死都不會被觀眾認識。

當然,斯蒂文·S·迪奈特拋棄的不僅是怪獸,還有畫面感。

《環太平洋1》裡陀螺把怪獸隱匿在黑夜裡,把機甲設計成蒸汽朋克造型。

打起架來,暗夜裡的對抗緊張到小心臟撲騰撲騰,配上那首經典的bgm,簡直燃到爆。

在續集裡,光天化日下的怪獸大搖大擺地走在城市裡,機甲越做越光鮮亮麗,就連武器也科技感十足。

觀眾卻發現炫酷的外殼下,拳拳到肉的真實感沒了,刺激感也沒了。

怪獸看著特別縹緲,機甲和怪獸的打鬥仿佛動畫片一般虛假。

最後四大機甲一起進攻的場面,差點以為是真人版《恐龍戰隊》。

識別二維碼,獲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