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這種蟲子千萬不能拍打!市民被隱翅蟲叮紅腫長水皰

2021-01-08 深圳晚報

近日,深圳炎熱多雨,各種擾人的昆蟲頻繁出沒。家住福田區的市民張先生向深晚記者報料稱,近期,他或被隱翅蟲咬傷,但不知如何處理。隱翅蟲對人體有危害嗎?如何預防?深晚記者採訪多名專家獲悉,夏秋季為隱翅蟲皮炎多發期,市民如果遇到隱翅蟲,切勿用手拍打,以免毒液濺出,引起隱翅蟲皮炎。

▲隱翅蟲。資料圖

市民報料隱翅蟲"突襲"

"不好,什麼東西咬我?" 8 月 17 日,市民張先生向深晚記者反映,幾天前,他在單位上班,突然發現手臂有一陣灼痛。原本,張先生沒放在心上,以為是被蟲子叮了一下。沒想到,過了 20 多天,傷口仍有些紅腫。

近日,他開始感到手臂又疼又癢,一片火辣辣,並留下了 1 道 2 釐米長的條狀紅斑。於是,他前往社康醫院就診。經醫生診治,醫生懷疑張先生的皮膚或是接觸隱翅蟲體內的毒液,從而引發皮疹。讓張先生感到鬱悶的是,他至今仍想不起來具體在哪個地方被蟲子咬傷,也不清楚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應該如何處理。

▲市民張先生被咬傷的傷口。

無獨有偶,家住南山區的市民楊女士喜歡夜跑,她向深晚記者反映,今年 7 月初,她在公園經過草坪時,腿上不小心被小蟲叮咬了。誰知第二天早上,紅腫的部位不僅沒有消失,還出現了水皰。"疼癢的感覺,好像刀割一般。"楊女士說,經醫生檢查,她發現自己患上了隱翅蟲皮炎。醫生開了藥膏,目前傷口已經好轉。

隱翅蟲蟲體各段均含毒素

隱翅蟲到底是什麼蟲?長期關注深圳環保事業的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教師劉蕾向深晚記者介紹,隱翅蟲是一種黑色蟻形小蟲,又稱為"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據《中國甲蟲圖鑑 隱翅蟲科》一書記載, 隱翅蟲科 ( Staphylinidae ) 是鞘翅目昆蟲中物種最豐富的一個大科。目前,全世界已記載 32 亞科 3783 屬 6.4623 萬種 ( 亞種 ) , 它們形態多樣、生境複雜、分布廣泛。我國已記錄隱翅蟲 22 亞科 578 屬 6486 種 ( 亞種 ) ,約佔世界種數的 1/10。

▲隱翅蟲。資料圖

隱翅蟲對人體有危害嗎?8 月 19 日,深圳邊檢總站醫院皮膚科主任賴火龍在接受深晚記者採訪時表示,隱翅蟲蟲體各段均含毒素,呈強酸性。"蟲腹末端有肛門,會分泌毒液。"賴火龍說,如果市民直接拍死隱翅蟲,皮膚一旦粘上,就會出現條索狀、點狀水腫性紅斑,或者出現丘疹、水皰、膿皰甚至灼痛、瘙癢等症狀。

▲隱翅蟲皮炎引起的典型皮損。

賴火龍向深晚記者介紹,夏秋季雨後是隱翅蟲活躍的時期,一般出現在潮溼的草地。隱翅蟲有趨光性,夜間會向燈光處飛行。近期,該醫院每周大概有 3 至 4 例隱翅蟲皮炎患者。此外,因被蚊蟲叮咬就診的患者每天大約有 I0 人,市民需要注意。

應採用吹落的方式驅趕蟲子

究竟如何預防隱翅蟲皮炎?賴火龍提醒,如果市民接觸到隱翅蟲,切勿用手直接拍打,應該採用吹落的方式驅趕蟲子。如果市民有皮疹的症狀,切勿搔抓,以免出現新的皮損。為了加速痊癒、防止皮膚感染,建議患者及時上醫院就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眼周皮疹處理不當,有可能出現致盲的情況。

8 月 19 日,北大深圳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邵勇在接受深晚記者採訪時表示,隱翅蟲毒液呈酸性,如果市民接觸到隱翅蟲毒液,應儘早用肥皂水清洗皮膚。輕度患者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或激素類軟膏搽塗;皮膚表面有水皰或糜爛面的嚴重患者,應採用生理鹽水或高錳酸鉀溶液溼敷。此外,如果出現膿皰或壞死等感染情況,應外用碘伏和百多邦軟膏,甚至口服抗生素。在日常生活中,市民應注意保持環境清潔,晚上休息注意關燈和紗窗,防止隱翅蟲入侵。

【新聞延伸】

夏秋季還有哪些小生物須注意?

1、水母 ( Jellyfish ) :屬腔腸動物門,俗稱海蜇,為海洋水生動物,有數種。其吸口周圍的觸手和絲狀體內的刺絲囊含有毒液,毒性因水母種類而異。毒液接觸人體後,可引起皮炎,甚至全身反應。夏季,市民在海邊遊泳需注意。

2、紅火蟻:紅火蟻是一種高度分化的社會性昆蟲,常見的紅火蟻大小約 3 至 6 毫米,呈紅褐色。紅火蟻如果接觸人體皮膚後螫叮,會注入毒液。教師劉蕾在接受深晚記者採訪時表示,數量多的紅火蟻蟻巢會形成明顯攏起的沙堆狀蟻丘,周圍有螞蟻活動。市民在草坪上活動時,應留意攏起的小沙丘。

▲紅火蟻蟻巢猶如小沙丘。

深圳晚報記者 吳潔/文 受訪對象供圖/圖

相關焦點

  • 市民被蟲叮臉上紅腫長水皰 隱翅蟲活躍碰到勿拍打
    幸運的是,隱翅蟲叮在皮膚上時,李師傅沒有用手摁壓。可是其經過的地方,還是留下幾道紅色的傷痕,並起了皰。  病例 1  隱翅蟲突襲後頸  皮膚又疼又癢長出水皰  「不好,什麼東西在咬我!」幾天前的晚上,正在家中吃晚飯的李師傅,突然感到後脖頸一陣灼熱的疼痛,便下意識地去撓。所幸的是,被他手一撓,有隻比螞蟻大的黑蟲掉落在地上,飛快地向前爬。
  • 市民被隱翅蟲咬中 臉部如刀割般破相長水皰
    幾天前,家住西區某小區、60多歲的李師傅(化名)就被一隻隱翅蟲「突襲」。幸運的是,隱翅蟲叮在皮膚上時,李師傅沒有用手摁壓。可是其經過的地方,還是留下幾道紅色的傷痕,並起了皰。病例 1隱翅蟲突襲後頸皮膚又疼又癢長出水皰「不好,什麼東西在咬我!」
  • 深圳又有人被這種蟲子咬了!遇到它,千萬別直接拍死
    趕走它 回答正確√ 解析:在不能確認蟲子是否無毒的情況下,千萬不要跟它「硬碰硬」。具體怎麼做?往下看 D. 吃了它 回答錯誤 解析:大概不需要解析吧。
  • 什麼是隱翅蟲 隱翅蟲拍不得嗎
    每到蚊蟲泛濫之際,在朋友圈裡就經常能看到某市民被隱翅蟲咬傷或拍打後導致皮膚潰爛的新聞。很多人被這種殺傷力巨大的蟲子嚇得不輕,在野外遇到陌生的蟲子都不敢處理。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真如傳聞中所說的那樣拍不得嗎?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蟲體細長,長約0.3~2.5釐米,形如螞蟻,整個身體由黑黃二色相間組成。「隱翅蟲」又叫「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
  • 切莫拍打這種紅色小蟲子 隱翅蟲體內有強酸會灼傷皮膚
    -隱翅蟲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蘇奇通訊員陳贇)近日,市民李小姐致電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稱瑞景附近綠化帶上有很多紅色的沒有翅膀的小蟲子。
  • 家裡,突然密密麻麻爬進這麼多蟲子!危害很大!
    「這些蟲子身體有點泛黃,但頭部是黑色的,翅膀比身體還長,聚集在一起,地上密密麻麻都是這種蟲子。」李先生說,這些蟲子飛著飛著,有些翅膀就掉落在地上。除了電梯間,還有業主發現開了燈的樓道裡,也有不少這樣的飛蟲出沒。
  • 3歲女童脖子上長了個芝麻大的小黑點,差點危及生命!醫生:千萬別亂拔
    妞妞脖子上的黑蟲應該也是蜱蟲,他們知道不能自行拔出蟲子,於是趕緊帶著妞妞求助醫生。被咬後症狀:開始不痛不癢,1~2天後會出現紅腫、疼痛,輕者局部僅有紅斑,重者會出現丘疹、水皰等,可出現發熱、頭痛、腹痛、嘔吐等症狀。很多人會誤以為是感冒發燒,結果耽誤治療。
  • 拍死隱翅蟲就死定了 專家:毒液不會致人死亡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和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蟲,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近日,一則關於隱翅蟲的消息在網上熱傳。在網傳的圖片中,一張胳膊因感染隱翅蟲毒液長滿雞蛋般大的水皰的圖片,讓人不寒而慄。  隱翅蟲真的那麼可怕?連日來,記者分別走訪廣西中醫藥大學一附院、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情況。
  • 杭州人夏天見到這種蟲子碰不得 拍下去脖子全爛了
    前兩天,吳先生處於本能反映拍死了一隻叮在脖子上的「螞蟻」結果……脖子紅腫潰爛!雖然已經治療了兩天,但一眼看過去,仍然能看到吳先生後脖子上,有一塊非常明顯的潰瘍腫脹的地方。直到看了醫生,吳先生才知道,自己打死的那隻「螞蟻」並不簡單,而是一種類似飛螞蟻的隱翅蟲,這種蟲子乍一看像螞蟻,體內卻含有強酸性的毒液,一旦拍死,毒液就會噴湧而出,引發皮炎、潰爛、高燒和淋巴結腫大。
  • 夏天碰到這種蟲子 千萬不能拍死-夏天,隱翅蟲,蟲子,動物...
    每年一到夏天,我們的朋友圈和各種群裡總會出現類似於「可怕的隱翅蟲又出現了!」「夏季小心隱翅蟲,毒液可能致命!」這樣的文章,這種乍看和螞蟻沒什麼區別的小蟲子真的有這麼可怕麼?隱翅蟲「致命劇毒」背後的真相又是什麼?
  • 隱翅蟲皮炎進入高發季,停留在皮膚上切勿拍打
    秋高氣爽,市民們外出遊玩活動增多。近期,一種類似螞蟻的蟲子讓不少市民苦不堪言,記者走訪醫院了解到,這種蟲子叫隱翅蟲,看似弱小的它,實際上可不好惹。9月12日,家住十堰城區的市民王先生在哄女兒睡覺時發現,床上和地面均有一些「螞蟻」一樣的蟲類。
  • 當心!最近在家或外出都要小心它!已有多人送醫...現在正高發季
    每年春夏季節,都有不少隱翅蟲傷人的事件。隱翅蟲並不叮咬人,但是其體內的強酸性毒液一旦沾到皮膚上,有腐蝕作用,會導致皮膚疼痛灼癢和片狀的白斑或水皰,甚至潰爛。「如果發現身上停留隱翅蟲,千萬不能拍打,輕輕吹走即可」,醫生提醒,被隱翅蟲傷了,可立即用鹼性的肥皂
  • 【擴散】近期毒性隱翅蟲頻出沒,千萬別用手拍!切記!
    在朋友圈,也有許多熱傳的隱翅蟲警示,內容大多相同,隱翅蟲的圖片下面寫著:「全球發出警示,請轉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種蟲子,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千萬別用手拍,近期隱翅蟲頻出沒...
  • 有毒隱翅蟲濟南還真有 別害怕,沒傳的那麼玄乎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蟲,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那句「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所吸引,這個蟲子真有這麼厲害嗎?記者上網搜索關於隱翅蟲的相關信息,發現南方有媒體曾報導過當地發現這種蟲子,並對部分人群造成傷害,引起皮膚急性炎症。
  • 小蟲子搞大事情:隱翅蟲體內有強酸性毒液,千萬不可直接拍打!
    夏天的夜晚一定要小心隱翅蟲,當發現它落在身上時,千萬不要直接拍打,不然後果不可想像!那為什麼它有這麼大的危害?首先介紹一下隱翅蟲皮炎是皮膚接觸隱翅蟲體內毒液後所致的接觸性皮炎。隱翅蟲長的像會飛的螞蟻,長約0.6-0.8釐米。
  • 遭隱翅蟲叮咬 別拍別撓快抹肥皂!
    隱翅蟲(資料圖片)  核心提示  近日,老城區一名小男孩在幼兒園午休時被隱翅蟲咬到,臉部出現紅腫,隨後又起了不少水皰。醫生說,幸虧當時沒有把蟲子拍死,否則毒液擴散,水皰會起更多。  雖然已經入秋,但仍有不少蟲子出沒。醫院皮膚科醫生說,鹼性肥皂水只對酸性蟲毒有效,遇到鹼性蟲毒有可能加重傷情。
  • 長沙近期隱翅蟲頻現,可致皮膚大面積潰爛,這些你一定要懂!
    而它爬行時也可分泌毒素,一旦把蟲子拍死或捏碎,毒液就會大量濺出。長沙市第三醫院皮膚科連續接診的10餘例「隱翅蟲皮炎」患者中,35歲的李先生就是一位。他近日出差到長沙,入住一家環境很好的酒店。但如果隱翅蟲落在皮膚上被拍打,就會放出大量強酸性毒汁刺激皮膚,導致發炎。今後如看到小蟲子停留在臉上,最好輕輕趕開,別拍打。
  • 夏季小心這5種蚊蟲 千萬別輕易「拍死」
    第二天早上,媽媽發現小明腿部被蚊子叮的地方紅腫了一大片,摸起來還硬硬的。到醫院皮膚科就醫後,診斷為蟲咬皮炎。每到夏天,因蚊子、蟎蟲等叮咬導致蟲咬皮炎的現象十分多見。被蚊子叮咬後,每個人的反應不同,但多以皮膚紅斑、丘疹或風團為主。被蚊子叮咬後,如果瘙癢嚴重,皮膚腫脹該如何處理?
  • 拍死一隻蟲不料竟變成大花臉 隱翅蟲又來了!
    千萬不要像拍蚊子一樣用手拍炎炎夏日,不僅氣溫噌噌升高,各種小蟲子也多了起來。一般見到蟲子,大家的本能反應都是拍而誅之。但是注意了,看到一種隱翅蟲,千萬不能拍,否則會有大麻煩。拍死一隻蟲,變成大花臉前幾天,南京的杭女士洗漱完畢,坐在床上正準備休息,突然發現腿上有一隻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