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蟲子搞大事情:隱翅蟲體內有強酸性毒液,千萬不可直接拍打!

2020-12-04 高豔青醫生

你見識過能幹大事的小蟲子嗎?夏天的夜晚一定要小心隱翅蟲,當發現它落在身上時,千萬不要直接拍打,不然後果不可想像!那為什麼它有這麼大的危害?首先介紹一下隱翅蟲皮炎是皮膚接觸隱翅蟲體內毒液後所致的接觸性皮炎。

隱翅蟲長的像會飛的螞蟻,長約0.6-0.8釐米。夏秋季節活躍,它白天不出來活動,晝伏夜出,有趨光性,夜間常圍繞燈光飛行,尤其是在日光燈下成群飛行,每年的4-9月份繁殖較快,但停留於皮膚上的蟲體被拍打或壓碎後,其體內的強酸性毒液導致發病。

我們得了隱翅蟲皮炎會有哪些表現?夏秋季節雨後悶熱天氣易發病,多發生在面部頸、四肢及軀幹等暴露部位。接觸毒液數小時到2天後,局部出現條狀、片狀或點簇狀水腫性紅斑,其上密集丘疹、水皰及膿皰,部分損害中心膿皰融合成片,可繼發糜爛、結痂及表皮壞死。若發生於眼瞼或外陰則明顯腫脹,有瘙癢、灼痛和灼熱感。反應劇烈或範圍較大者可伴發熱、頭暈、局部淋巴結腫大,病程約1周,愈後可留下暫時性色素沉著。

那該如何治療?

1.可以先用肥皂水或者是5%碳酸氫鈉溶液衝洗;

2.外用碘伏或者夫西地酸乳膏,當出現糜爛面時可以用碘伏溶液或者1:5000高錳酸鉀溶液溼敷;

3.如皮損面積較大,疼痛劇烈,出現全身不適,或者皮損發生在眼周的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那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個人衛生,消除隱翅蟲滋生環境;安裝紗窗、蚊帳,夜間紗窗蚊帳一定要關閉好;

2.晚上在燈下或室外路燈下活動時,要穿長袖;睡覺時關燈;

3.當發現隱翅蟲時,千萬不要直接拍打,要輕輕吹落,然後再拍死。

相關焦點

  • 切莫拍打這種紅色小蟲子 隱翅蟲體內有強酸會灼傷皮膚
    -隱翅蟲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蘇奇通訊員陳贇)近日,市民李小姐致電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稱瑞景附近綠化帶上有很多紅色的沒有翅膀的小蟲子。
  • 你被傳說中的隱翅蟲「咬」過嗎?
    這種黑色的小蟲子,短的3毫米,長的有2釐米,尾巴上翹、有兩根刺,很多人看到隱翅蟲,會誤以為是螞蟻,第一反應就是拍打它。可是,隱翅蟲千萬不能打!隱翅蟲體內含有強酸性毒液,沾在皮膚上,皮膚會受到損傷,出現水泡、疼痛灼癢、片狀水腫性紅斑或小膿皰、糜爛,嚴重的還會出現皮膚壞死、淋巴結腫大等不適症狀,如果被咬了臉上,更是會留下疤痕。隱翅蟲屬昆蟲綱,是一種體長0.5-1釐米,頭為黑色,胸部橘黃色,軀幹呈黃黑相間的條紋,鞘翅平時覆蓋在前腹部的小甲蟲。夏秋季節活躍,白天棲居於潮溼的陰暗處,夜間常圍繞燈光飛行。
  • 拍死一隻蟲不料竟變成大花臉 隱翅蟲又來了!
    千萬不要像拍蚊子一樣用手拍炎炎夏日,不僅氣溫噌噌升高,各種小蟲子也多了起來。一般見到蟲子,大家的本能反應都是拍而誅之。但是注意了,看到一種隱翅蟲,千萬不能拍,否則會有大麻煩。拍死一隻蟲,變成大花臉前幾天,南京的杭女士洗漱完畢,坐在床上正準備休息,突然發現腿上有一隻蟲子。
  • 這種蟲子千萬不能拍打!市民被隱翅蟲叮紅腫長水皰
    家住福田區的市民張先生向深晚記者報料稱,近期,他或被隱翅蟲咬傷,但不知如何處理。隱翅蟲對人體有危害嗎?如何預防?深晚記者採訪多名專家獲悉,夏秋季為隱翅蟲皮炎多發期,市民如果遇到隱翅蟲,切勿用手拍打,以免毒液濺出,引起隱翅蟲皮炎。▲隱翅蟲。資料圖市民報料隱翅蟲"突襲""不好,什麼東西咬我?"
  • 微博熱傳隱翅蟲毒液致命 醫生稱有毒但無需恐慌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比眼鏡蛇還毒,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近日,微博上一條關於「隱翅蟲致命」的消息熱傳,引起了網友的恐慌。隱翅蟲真有這麼恐怖?記者就此採訪了長沙市疾控中心的專家。  小蟲咬傷後皮膚潰爛  在長沙市某醫院皮膚科,記者見到了剛被隱翅蟲咬傷的市民黃小姐,回憶起被咬經過,黃小姐仍覺得後怕不已。
  • 什麼是隱翅蟲 隱翅蟲拍不得嗎
    隱翅蟲白天棲居於雜草石下,夜間活動,有趨光性,入室後喜在日光燈等發光體下飛行。毒隱翅蟲體內含有一種強酸性的隱翅蟲毒素。當蟲體被擠破時,毒素會流出,人體皮膚接觸後會被腐蝕,繼而引起皮膚紅腫、刺痛、奇癢難忍、糜爛、結痂及鱗屑、水皰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可伴有噁心、嘔吐、發燒等全身症狀。
  • 可怕的隱翅蟲危害
    老婆過了一日就去尋醫,醫生告訴他這是隱翅蟲造成的。當時我給老婆也說了幾種可能,其中就說到這種蟲的危害。 隱翅蟲,又稱「青腰蟲」,體內沒有毒腺,不會蜇人,因其不飛行時雙翅隱藏起來看不見而得名。體細長,頭、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為橘黃色,形似大螞蟻,長約1—3釐米間。
  • [威海]隱翅蟲頻頻「傷」人 醫生:沾上毒液應及時就醫
    隱翅蟲體內的毒液全部留在了王靜的臂腕處,導致她的手臂皮膚嚴重受感染。雖然已經治好了,但胳膊上卻留下了疤痕。  李建鵬是該院一名醫生,也是一名曾被隱翅蟲毒傷的患者。據他介紹,去年夏天,他躺在床上看書,感到後背有蟲子在爬,他就習慣性地將蟲拍打死了,拍打蟲子的手隨後還接觸到腿部、肚子和胳膊等處的皮膚。「不一會兒我就覺得後背和腿部很癢。」
  • 流言揭秘:隱翅蟲毒液 真的會致命嗎?不科學
    他想到有關隱翅蟲毒液可致人死亡的傳言,情急之下,竟拿起菜刀將自己右手食指砍下。隱翅蟲究竟是什麼東西?它的毒液真的有如此可怕? 周平   隱翅蟲毒液能致死的說法不科學,其毒液只會導致隱翅蟲皮炎。   隱翅蟲停靠在人體上被拍死後,會釋放出強酸性毒素,這種毒素腐蝕性很強,接觸到皮膚就會誘發皮膚過敏反應,出現疼痛灼癢、片狀水腫性紅斑或小膿皰、糜爛等症狀。一般來說,一周左右症狀就會消失,不會留下後遺症,更不會引起臟器病變,這一點大家盡可放心。   與蚊子叮咬的包相比,毒隱翅蟲咬的包可以說是「又辣又疼」。萬一不小心與隱翅蟲「親密接觸」,千萬不要用手去拍打。
  • 有毒隱翅蟲喜夜出傷人
    近日,網友「林航觀察」在微博中稱,隱翅蟲有毒,落在人身上時,千萬不能拍打。經了解,毒隱翅蟲夏秋兩季最常見,喜歡圍繞日光燈等飛行,其體外沒有毒腺,不會蜇人,但是體內有毒液(強酸性毒汁,PH值1到2),被打死後毒液流出來對人體皮膚造成傷害。若受傷面積較大,則會有強烈的癢痛感覺,還可能伴隨淋巴結腫大、發燒等。隱翅蟲又被稱為「影子蟲」,因為翅膀不可見而得名,屬昆蟲綱。
  • 長沙近期隱翅蟲頻現,可致皮膚大面積潰爛,這些你一定要懂!
    隱翅蟲是一種黑色的小飛蟲,它體內含有「隱翅蟲毒素」,是一種溶血性化學毒物,一旦接觸便會腐蝕皮膚、引起皮膚壞死而它爬行時也可分泌毒素,一旦把蟲子拍死或捏碎,毒液就會大量濺出。長沙市第三醫院皮膚科連續接診的10餘例「隱翅蟲皮炎」患者中,35歲的李先生就是一位。他近日出差到長沙,入住一家環境很好的酒店。
  • 微博熱傳隱翅蟲毒液致命?專家闢謠:毒性不致命
    隱翅蟲毒液致命的說法,被網友頻頻轉發。隱翅蟲會毒死人嗎?對此,醫學專家解釋,隱翅蟲體液雖有毒,但說其致死沒有科學依據。溫醫附一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楊毅介紹,近一周來,門診中已經遇到10多名被隱翅蟲體液感染的病人。據悉,隱翅蟲又名「影子蟲」,如大螞蟻般大小,顏色紅黑相間,有翅膀但不可見。
  • 新興 注意最近頻繁出現的小蟲子,在家裡到處爬
    大家最近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家裡還是公司,學校等地方,都不間斷地出現這樣的小蟲子,這種小蟲子名叫蠼螋,首先我們得知道它是無毒的,所以當我們遇上時不需要驚慌,要想滅治它也是很簡單的。蠼螋       蠼螋頭部扁而寬,複眼較小無單眼;觸角絲狀,一般由25節組成;口器咀嚼式。
  • 網傳隱翅蟲有劇毒可致人死亡 專家回應
    但如果隱翅蟲落在皮膚上被拍打,就會放出大量強酸性毒汁刺激皮膚,導致發炎。今後如看到小蟲子停留在臉上,最好輕輕趕開,別拍打。  華聲在線-三湘都市報訊 近日,有市民在瀏陽沙市鎮衛生院發現成群隱翅蟲,再次引發了關於「隱翅蟲劇毒致命」的傳言。  「根本就不像微博或微信上說的那樣被咬之後就『死定了』,因此公眾沒有必要驚慌。」
  • 開封市民家中現隱翅蟲 體內含強腐蝕性酸性液體
    [摘要]開封市民家中現隱翅蟲,體內含強腐蝕性酸液,人如被咬會產生疼痛灼癢和片狀的白斑,周圍發紅甚至產生水皰。被咬後可用牙膏,蘇打,肥皂水等對皮膚進行處理,然後用清水洗淨。杜先生說,6月14日晚上10點,他看到門上有一個小蟲子,湊近一看,感覺和網上說的隱翅蟲很像。「我找出隱翅蟲的圖片進行對比,發現該蟲的胸及尾部為鐵青色,其他的部位是黃色的,有兩根觸角,六條腿,和圖片上的基本上一樣。」「我的朋友圈中傳的隱翅蟲有毒,會致命,我特意上網查查,網上有說隱翅蟲危害並不大。」杜先生說。
  • 隱翅蟲真的劇毒致命?專家:多是危言聳聽
    近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上被一種叫隱翅蟲的昆蟲刷屏了,有的說它「劇毒致命」,有的配上被它的毒液沾到皮膚上後導致腫脹潰爛的照片,可謂觸目驚心。但是,市疾控中心有關隱翅蟲研究的專家認為,網上的照片和傳聞很多未經證實,多是危言聳聽,大可不必談之色變。雖然隱翅蟲對人體健康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但如果科學預防、處理得當,不會產生嚴重後果。雞蛋大的膿包是隱翅蟲所為?
  • 愛心小貼士 | 關於隱翅蟲
    最近,身邊好些朋友、同學,都被這個叫做隱翅蟲的蟲子致傷隱翅蟲泛濫的季節小夥伴們不要害怕面對這種不能隨便拍死的生物來,科普一下:隱翅蟲(rove beetle)又被稱為「影子蟲」、「青腰蟲」,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甲蟲的通稱。鞘翅極短,因該科大多數種類其後翅藏匿於前翅之下而不易察覺而得名。
  • 被隱翅蟲「咬」是種什麼體驗?
    毒隱翅蟲一般體長0.6~0.8釐米,像個大螞蟻,黑色和橘紅色相間,其體內有強酸性毒液,pH值大約1-2。>毒隱翅蟲白天棲居於稻田、野外草叢中,夜間出來活動,有趨光性,多在夜間有燈光,特別是有日光燈的地方成群飛行。
  • 拍死隱翅蟲就死定了 專家:毒液不會致人死亡
    專家:隱翅蟲為一般毒性昆蟲,其酸性毒液可感染人體皮膚但不會致人死亡  「隱翅蟲拍不得,拍死它你就死定了。」「全球發出警示!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和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蟲,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近日,一則關於隱翅蟲的消息在網上熱傳。在網傳的圖片中,一張胳膊因感染隱翅蟲毒液長滿雞蛋般大的水皰的圖片,讓人不寒而慄。  隱翅蟲真的那麼可怕?連日來,記者分別走訪廣西中醫藥大學一附院、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情況。
  • 隱翅蟲可致命? 專家:謠傳!處理得當並無大礙
    5月27日,一條微博稱:「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這條微博同時配發了隱翅蟲和被該蟲「咬傷」的患者圖片。  圖片中,隱翅蟲長著一對翅膀和六條腿,頭部有一對大牙,身體分為三節,紅黑相間,長相和螞蟻有些類似。而被「咬傷」的男子手臂上鼓起了氣球般大小的膿包,皮膚紅腫、潰爛,看後令人毛骨悚然。  這小蟲子真有那麼危險?記者5月28日請教了杭州市中醫院的專家。  「沒那麼嚴重,只是謠傳。」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陶承軍直截了當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