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小夥發明的鐵鍬助手 網友問:原來鐵鍬還可以這樣使?

2020-12-07 瘋狂的漁夫A
創意小發明

這是一款專門為了腰不是很好的人發明的鐵鍬助手。這個東西可以讓你不用彎腰,輕鬆的使用這款工具完成你想做的事情。比如你要用鐵鍬、耙子、鋤頭等等,凡是帶棒的工具都可以使用這款輔助。他可以讓你避免用腰過度。平時大家用鐵鍬工具或者類似的工具,在做一些工作的時候,往往會感覺到腰疼腿酸,彎腰的幅度大,造成了長時間彎腰產生的腰疼。然而當你使用這個輔助的時候,就不會出現以上的情況了。

創意小發明
創意小發明

從以上的的兩張照片可以看出來,一個有輔助工具一個沒有,兩個人同時鏟雪,是不是沒有輔助的幅度比較大呢。這個工具最大的好處就是以最省力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任務。發揮它最大的優勢。

這款工具具有,製造簡單,成本低廉,攜帶方便,用處廣泛等優點。亮點還是不少的,對於市場需求也是有一點的影響力。

創意小發明

看到這裡基本大家應該都明白了,操作簡單,實用性強。讓你幹活的時候省時省力,能更好的降低勞累感。對於一些中老年人的用處還是很大的,發明產品就是為了豐富大家的生活,既然這款產品做到了,就說明這可以工具是成功的,大家認為呢?

好了,今天這款發明就先介紹到這裡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段視頻更深的了解下吧:

關注創意小發明,每日更新,歡迎喜歡發明創造的人一起交流經驗。

相關焦點

  • 外國大叔發明「自行車」鐵鍬,5塊錢造一把
    如今農村的生活雖然比之前好了很多,但是許多地方仍然飽受貧窮的困擾,發展十分不平衡,農民的辛苦還是沒有減少,有些人還是改變不了的命運,日日耕種,生生不息。鐵鍬是耕種中非常常見的一種器具,人們通常用它來鋤地,翻土,挖坑等,但是使用它卻很耗費體力,使用久了就會感覺腰酸背痛,稍微上點年紀的老人就不能方便使用了。小時候看見父母用著挺輕鬆,可是自己一上手就覺得很費力,由此也體會到了父母勞作的辛苦。
  • 農村老大爺發明新型鐵鍬,一天能翻土6畝地,用個自行車把手
    鐵鍬這種工具,想必大家都陌生吧,在農民手中它是用來耕地、鏟土,農作用的工具, 在國外就有一個農村老大爺發明了一款鐵鍬,能夠輕鬆、省時省力地翻開土壤。
  • 農村大叔自製「自行車」鐵鍬,一天能翻土3畝地,成本5塊錢
    鐵鍬在農村是很常見的一種農具,農民們常用它來鬆土,不過這樣的方式比較費力,效率也不高,經常曬得人是汗流浹背,所以我們也在期待高效工具的產生。現在它就在一位農村大叔的身上實現了!自行車是一種靠人力踩踏的兩輪車,它無汙染而且輕便,並且速度也不慢,還可以鍛鍊身體,直到現在都很受人歡迎。不過你能想像到自行車能夠和鐵鍬結合到一起嗎?那會是什麼樣子?這就要問一位優秀的農村大叔了!
  • 老外發明高效翻土鐵鍬,效率提升8倍,10塊錢造一把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木易機械70歲農村老大爺發明新型鐵鍬,效率提升5倍,10塊錢造一把城市的發展蒸蒸日上,但是農村的發展卻非常緩慢。很多人至今還是依靠簡單的農具進行勞作,比如鐵鍬就是一種很常見的工具。但是鐵鍬使用起來非常麻煩,控制不好方向就會適得其反,但是一位老大爺卻解決了這個問題。
  • 70歲農村老大爺研發新型鐵鍬,效率提高5倍還多,造價才10元
    提起農具,最常用的應該就是鐵鍬了吧!鐵楸結構簡單,但卻非常受農民伯伯歡迎,無論是耕地除草都可以用鐵楸完成。而且鐵楸的歷史也非常久遠,從古代開始,人們就製作出了這種農具,可以說鐵楸見證了我國農業文明的發展歷程。
  • 山東梁山:苗木價格低 商家將柳樹當鐵鍬把出售
    中國園林網12月23日消息:近日,中國園林網特約記者在山東梁山縣採訪時了解到,當地的旱柳、竹柳的價格非常低迷,很多苗農將其當鐵鍬把出售。由於柳樹價格太低,僱人挖苗、裝車就會賠本,所以很多苗農將其當鐵鍬把賣。苗農李先生對中國園林網特約記者說:「當鐵鍬把賣雖然價格不高,但還能收回一些錢,因為砍樹、裝車都不用我們出力。雖然價格低,有些心疼,但總比賣不出去強吧。我這次一共賣了2萬多棵,好歹能收回一些錢來。」中國園林網特約記者了解到,將柳樹當鐵鍬賣不是個案,在剛進入秋季時就已經有一些苗農這麼幹了。
  • 醉酒男子掄鐵鍬瘋狂砍向三人 致一死兩傷(圖)
    一進大門口,發現託管人員41歲的於永平(音)好像有些不對勁,滿臉通紅,手中還握著一把鐵鍬,直奔59歲的託管人員於佔芳(音)。周副院長忙問了一句,「你要幹什麼?」但於永平手中的鐵鍬已經落下,於佔芳被砍倒,於永平並未因此而停手,而是又向路過這裡的57歲的韓冬玲老人衝去,將她砍倒在地。
  • 五年時間出的所有鐵鍬系列武器,你湊齊了嗎
    五年時間出的所有鐵鍬系列武器,你湊齊了嗎 2020-11-30 15:04
  • 滄州師範學院一名學生落水,兩名員工拿起鐵鍬拽她上岸
    正在泵房值班的工人周春國聽到喊聲,隨手拿起一把鐵鍬也跑到了湖邊。吳國勇和周春國把鐵鍬伸向落水學生,學生抓住鐵鍬後,他們一起把學生拽上岸。隨後,吳國勇、周春國和聞訊趕來的其他老師,一起把落水學生送到校醫室進行救治。據悉,這名學生身體並無大礙。
  • 告別鐵鍬時代 高科技設備助力鐵路高效除雪
    告別鐵鍬時代 高科技設備助力鐵路高效除雪 來源:央視網 編輯:蔣雯婷 2020-11-26 09:18:33
  • 十二年前,我舉著鐵鍬在操場邊研究無人機
    以前我們一做實驗,都得讓老百姓離得很遠,既擔心出問題,也怕他們在那兒唧唧喳喳亂問。一旦進入災區,這樣的距離感就消失了。相比徒手挖開廢墟的解放軍,我們其實並沒有做多少事。可老百姓並不會厚此薄彼。哪怕自己的食物、水都很少,也要拿給我們。這一方面是沾了解放軍的光,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無人機的力量:科技無法創造生命,但它可以發現生命。
  • 青山區免費送500把鐵鍬,助力臨街單位「自掃門前雪」
    今年融雪防凍備戰,青山區門前三包辦公室為臨街重點商戶與單位免費提供了500把鐵鍬,「自掃門前雪」有了實實在在的保障。門前三包工作是政府部門引導臨街單位參與城市管理的一個有效平臺。「自掃門前雪」是中國的一個古訓。過去,通常在下雪季節,結合門前三包管理法規的條款,用此古訓倡導臨街單位主動清除自家門前的積雪,利己利人。
  • 大廚用鐵鍬油爆大蝦,八大菜系應有盡有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眾所周知,航空母艦作為一國海上的利器,可以說在海上是霸主級別的存在,它的存在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海上軍事力量來說都會是一個極大的助力
  • 推小車扛鐵鍬拿鐵鎬 大同老人自掏腰包整修500米長巷子
    魏都大道建南汽車站對面有條小巷通往福盛園小區,雖然目前這條小巷還未納入市政路網建設計劃,但對於福盛園的數千居民來說,這條約500米長的巷子卻是通往城市主幹道的首選之路。  頭上罩著一塊毛巾的郝少林正在一處空地取沙,因為一場雨後,小路又出現了小坑小窪,需要及時墊補。路過的行人和郝少林打著招呼,他們顯得極為熟稔。
  • 40歲大叔發明鬆土神器,採用槓桿原理,省時又省力
    在農村裡很多人都喜歡屋前屋後弄一個小菜園,種點家人喜歡吃的蔬菜,吃起來不僅味道更好,而且也很乾淨衛生,種過菜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種菜之前一定要鬆土,因為只有鬆土以後才可以讓蔬菜的根系更好的生長,但是那種千巴巴的土壤用鐵鍬鏟起來的時候特別的困難,特別是對於那些老人來說用起來十分的耗費力氣,沒弄幾下可能就開始腰酸背痛
  • 青島公交司機見不得「不平路」 拿起鐵鍬鏟土填坑
    緱建磊說,這樣既容易剮撞汽車底盤,車內乘客也極不舒適,所以自己就有了和同事填坑的想法。6月11日中午,緱建磊和同事下班後拿著鐵鍬來到現場,將旁邊突出地面的土移到坑窪處,經常是剛剛填好的地方又被來往的車輛壓出了坑,用了近兩個小時的時間才將道路填平。
  • 助力疫情防控,高青一七旬老人扛著掃帚和鐵鍬義務打掃小區衛生
    2月11日早上7點左右,一個扛著掃帚和鐵鍬身影向往常一樣出現在淄博市桓臺縣馬橋鎮五莊村小區裡面。十幾年如一日,已經70多歲的王家祥每天堅持義務打掃小區衛生。村民提起他的時候都讚不絕口,「一幹就是好幾年,不容易,真是熱心腸,現在這樣的人可真是不多見了。」據五莊村黨支部書記王祥龍介紹:「王家祥給我們村帶來了很多難能可貴的正能量,最近全鎮上下正在推進『防疫情 保健康』百日專項行動,他的做法也給我們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提供 了思路。結合疫情防控現狀,我們一是重視到位。
  • 從"窮棒子互助組"到新型農民合作組織的歷史跨越
    他說:「民主改革時,我家只分到兩把鐵鍬和一個鋤頭,能多打糧是最大的願望。怎麼也想不到,現在的農民能在這麼好的溫室裡冬天種菜。」    陽光透過2米高的薄膜棚頂照進溫室,綠綠的萵筍葉讓溫室充滿生機。多如村蔬菜協會會長卓嘎正在同菜農交流技術。卓嘎說:「村裡37戶人承包了這28座大棚,有單獨承包的,也有合作承包的。
  • 新疆快遞員雪地騎馬送快遞,策馬奔騰像王子,網友直呼太帥了
    原來,騎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快遞員。網友紛紛表示:太帥了。同樣情況下,東北一外賣小哥在雪中開著拖拉機送外賣,中途拖拉機還被卡在了雪裡,隨後小哥借用鐵鍬鏟雪後才得以「脫險」。不僅如此,還有外賣小哥牽著阿拉斯加送外賣。有小夥伴問了,北方人的冬天多有意思?黑龍江網友拍到一大媽脫掉外套用力在雪地上拍打。
  • 有創意才有道路,中國小夥發明全息3D風扇迅速走紅,老外都羨慕!
    畢業於南京東南大學的90後小夥和他的團隊發明了一款可以承載3D圖案的風扇,畫面效果簡直炫酷的不要不要的。視頻剛一傳到網上就獲得了數百萬的瀏覽量。外國網友直呼中國又出黑科技。原來這款風扇叫做全息3D智能炫屏,單從外表看這款風扇並沒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但是一插上電源就立即體驗到名副其實的視覺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