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大爺發明新型鐵鍬,一天能翻土6畝地,用個自行車把手

2020-12-07 騰訊網

鐵鍬這種工具,想必大家都陌生吧,在農民手中它是用來耕地、鏟土,農作用的工具,

在軍人們手中,它是一種多功能的武器工兵鏟。但大家平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還是用來翻地的農具鐵鍬,

這種鐵鍬使用起來比較費勁,長時間使用還會對身體造成負擔,而且工作效率也不是很高。

有沒有那種翻耕土地時比較容易,又不會對人的身體產生負擔的鐵鍬呢,別說,還真有,

在國外就有一個農村老大爺發明了一款鐵鍬,能夠輕鬆、省時省力地翻開土壤。從外觀上看,

它與傳統的鐵鍬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同樣是一柄「長棍」搭配一個鍬面,可能唯一的差別就在於它的鍬面是在杆子的側方,

而底部是一根尖刺的叉頭,同時杆子最頂部的位置是一種類似自行車車把的雙手持物用來穩定鐵鍬。

使用時,先將尖刺插頭插入土壤中以此開出一條縫隙,然後只需向下踩鏟身讓其進入土壤的深層,然後轉動車把,

這樣側面的鍬身會把土壤輕易地翻開,整個過程不僅行雲流水、簡單快捷,同時還不會對身體產生負擔,

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翻開一片土地,相比於傳統鐵鍬,這款鐵鍬的效率高了幾倍不止。

據老大爺說,使用這款鐵鍬一天能翻六畝地,以前用老鐵鍬的時候翻地需要整整一上午的時間,自從發明了這個鐵鍬之後,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完成,而且使用傳統鐵鍬的時候,翻一會就要停下來歇一歇,全部翻完之後腰酸背痛,要在床上躺好久才能緩過來,而發明了這個鐵鍬之後,翻地時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幹什麼都有勁,而且它的造價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只要有一個自行車車把就可以了,剩下的都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完成。

各位小夥伴們覺得這個發明如何呢?歡迎大家把自己腦洞大開的想法看法,寫到留言區和我溝通,我能看見哦!

相關焦點

  • 農村大叔自製「自行車」鐵鍬,一天能翻土3畝地,成本5塊錢
    自行車是一種靠人力踩踏的兩輪車,它無汙染而且輕便,並且速度也不慢,還可以鍛鍊身體,直到現在都很受人歡迎。不過你能想像到自行車能夠和鐵鍬結合到一起嗎?那會是什麼樣子?這就要問一位優秀的農村大叔了!他發明的這個「自行車」鐵鍬樣式非常特別,但是看構造其實並不複雜,主要是由一個鐵鍬頭和一根帶自行車把的鐵桿組成,特別的是鐵桿下端是很尖銳的。看來大叔就是把自行車把焊接到鐵棍上了啊!
  • 70歲農村老大爺研發新型鐵鍬,效率提高5倍還多,造價才10元
    提起農具,最常用的應該就是鐵鍬了吧!鐵楸結構簡單,但卻非常受農民伯伯歡迎,無論是耕地除草都可以用鐵楸完成。而且鐵楸的歷史也非常久遠,從古代開始,人們就製作出了這種農具,可以說鐵楸見證了我國農業文明的發展歷程。
  • 老外發明高效翻土鐵鍬,效率提升8倍,10塊錢造一把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木易機械70歲農村老大爺發明新型鐵鍬,效率提升5倍,10塊錢造一把城市的發展蒸蒸日上,但是農村的發展卻非常緩慢。很多人至今還是依靠簡單的農具進行勞作,比如鐵鍬就是一種很常見的工具。但是鐵鍬使用起來非常麻煩,控制不好方向就會適得其反,但是一位老大爺卻解決了這個問題。
  • 外國大叔發明「自行車」鐵鍬,5塊錢造一把
    鐵鍬是耕種中非常常見的一種器具,人們通常用它來鋤地,翻土,挖坑等,但是使用它卻很耗費體力,使用久了就會感覺腰酸背痛,稍微上點年紀的老人就不能方便使用了。小時候看見父母用著挺輕鬆,可是自己一上手就覺得很費力,由此也體會到了父母勞作的辛苦。
  • 老外發明新型鐵鍬,一小時能翻4畝多地,20元就能造一個
    為了讓噴灑農藥變得更方便更安全,國外一位農民大叔就發明了一款自行車噴灑機,它不僅造型奇特而且還特別省力,一起看看吧!這輛噴灑自行車造型簡易,一個自行車車輪,一個噴灑裝置,外加整體的框架。雖然看似簡單的噴灑器,它內部的設非常複雜。
  • 63歲老大爺發明「蒸汽機」自行車,不用加油,60萬都不賣!
    導語:63歲老大爺發明「蒸汽機」自行車,不用加油,60萬都不賣!蒸汽機的發明是使整個時代都跨進了新的時代,十九世紀給人類帶來福音的是一位英國人,就是由他發明了蒸汽機,蒸汽機也為我們的生活添加了很多豐富的顏色。
  • 為什麼有些自行車能變速,未來的自行車又有哪些特點呢?
    自行車設計師想到,自行車後輪軸上的牙輪越大,以同樣頻率踩蹬踏板,車輪在單位時間裡的轉數就越少轉速就越小;而牙輪越小,轉速就越大。因此,只要能變動牙輪的直徑,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車輪轉速了。現在,不少山地自行車或比賽用自行車上,都裝有3~5對不同直徑比的牙輪,騎車者可以方便地撥動裝在車把手上的開關,使轉動鏈條從原來嚙合的一對牙輪上轉換到另一對直徑不同的牙輪上,騎行時腳踏頻率不變,但騎行速度卻會大不一樣。
  • 農民小夥發明的鐵鍬助手 網友問:原來鐵鍬還可以這樣使?
    創意小發明這是一款專門為了腰不是很好的人發明的鐵鍬助手比如你要用鐵鍬、耙子、鋤頭等等,凡是帶棒的工具都可以使用這款輔助。他可以讓你避免用腰過度。平時大家用鐵鍬工具或者類似的工具,在做一些工作的時候,往往會感覺到腰疼腿酸,彎腰的幅度大,造成了長時間彎腰產生的腰疼。然而當你使用這個輔助的時候,就不會出現以上的情況了。
  • 自行車只剩一半?英國大學生發明「半自行車」,每小時跑20千米!
    自行車只剩一半?英國大學生發明「半自行車」,每小時跑20千米!在現代化發展的今天,各式各樣神奇的發明隨處可見,越來越多的交通工具改善了我們的出行,其中一名英國的18歲大學生就發明了一種半自行車,每小時可跑20千米!
  • 中國發明「吞沙巨獸」!一天修復40畝沙漠,效率令鄰國眼紅
    毫不誇張地說,中國在沙漠治理方面表現突出,經過四十幾年的頑強對抗後,寸草不生的現如今毛烏素30%的沙漠覆蓋了植物,80%的沙漠得到了成功治理,5000萬畝的水土不再流失,黃河年輸沙量因此減少了整整4億噸!沙漠變綠洲可是說是逆天改命,這個了不起的壯舉,用信念譜寫了人定勝天!除了堅強的信念之外,與中國科技的進步也有很大關係。
  • 農村小夥發明搬磚神器,無需用油用電,30元造一個
    為了解決搬磚的煩惱,農村小夥就發明了一種搬磚神器,據說這款工具能夠輕鬆搬運轉頭,讓我們瞧瞧吧!從外形上看這款工具採用採用了網狀結構,兩邊用來放運東西,中間是空的框架再加兩個把手。它的材料使用了鋼管材質,不必擔心搬運時壓壞工具,而且中間把手的設計特別方便。
  • 空氣自行車,空氣動力自行車
    前不久,一款新型的自行車問世了,英國菲爾頓的歐洲航空防務與航天集團展示了一輛新型自行車,雖然外形上並沒有太多的特別之處,但是該集團的科學家介紹,這輛自行車是使用一種添加劑層製造技術列印出來的。經過一次次的推敲,可以循環做功的氣動車概念完成了,因為買不到需要的雙缸曲軸,邵彥勝沒能做出實物,但他還是就此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專利申請,而且一次申請了兩項: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   三、空氣自行車可淨化空氣
  • 中國發明固沙機,一天吞噬40畝沙漠,已經在甘肅使用
    眾做周知,由於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再加上一些不法分子為了一己之私,破壞森林,砍伐樹木,導致我國部分地區,土地沙漠化嚴重,於是我國科學家發明了固沙機,一天吞噬40畝沙漠,應該在甘肅使用,不得不說:厲害了!
  • 一臺機器一天消滅40畝沙漠,為什麼外國不引進?
    而在中國甘肅,卻實現了一個奇蹟,那就是中國使用我們發明的「固沙機器」一臺機器一天消滅40畝沙漠,這個固沙機器的工作原理其實並不複雜,就是利用載具在地上源源不斷的種上草方格,再夯實地面,高效省力的高科技產品一天甚至就能夠吞噬掉40畝的沙漠。
  • 40歲大叔發明鬆土神器,採用槓桿原理,省時又省力
    在農村裡很多人都喜歡屋前屋後弄一個小菜園,種點家人喜歡吃的蔬菜,吃起來不僅味道更好,而且也很乾淨衛生,種過菜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種菜之前一定要鬆土,因為只有鬆土以後才可以讓蔬菜的根系更好的生長,但是那種千巴巴的土壤用鐵鍬鏟起來的時候特別的困難,特別是對於那些老人來說用起來十分的耗費力氣,沒弄幾下可能就開始腰酸背痛
  • 36度高溫天氣,6旬大爺用頭巾綁胸部為西紅柿施肥,啥原因
    6月23日,在山西平陸中條山下一處農田中,攝影師看到兩位老人正拉著一臺小機械為西紅柿施肥,溫度高達36度的天氣中,兩人不但累得滿頭大汗,老大爺卻還用一條藍色的頭巾緊緊地包著胸部。經了解,兩位老人是夫妻,大爺的身上長了皰疹,因幹活時衣服來回摩擦非常難受,只好找了一條頭巾把衣服綁住。
  • 老大爺肚子痛,鑽入小樹林拉屎,意外「拉出」個「世界第一」
    老大爺肚子痛,鑽入小樹林拉屎,意外「拉出」個「世界第一」我們身邊總會一些人表面上看著像不沾人間煙火一般,外表表現的高冷無比,但還是免不了要跟普通人一樣一天三餐,每天吃喝拉撒楊洋都要做,很多時候我們上廁所就是為了排出身體裡的積聚毒素和身體已經吸收不了的廢渣
  • 烏蘇市農民發明家 用科技實現農業現代化
    經過多年的精心研究,2008年他的第一代「慶龍」牌滴灌帶回收機問世了,並獲得了國家智慧財產權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哈圖布呼鎮烏蘇查次村農民袁慶龍說:「現在我這個滴灌帶回收機,前面到地裡回收這個膜管兒的時候同步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
  • 手工DIY:用1張A4紙製作出來的自行車模型
    圖3 3、將6個褶皺對摺固定成扇形,長方形紙棒捏扁,小朋友力量不夠的可求助與家長或者用鉗子夾扁它正方形卷的2跟紙棒,1根掰成把手形狀,兩端修剪整齊;另外1根裁剪成1/3和2/3,如上圖所示。
  • 算一筆帳:農村養500隻雞,種5畝地,能年入50000元嗎?
    回鄉創業是很多年輕人在想的事情,但是對於很多農村子弟來說,手裡的資金不多,家裡僅有幾畝薄田。在這個時候,該通過什麼樣的創業方式,讓自己能夠在農村繼續待下去呢?其實,我自己也是一個紮根農村的人,也一直在考慮著怎麼減少投入,獲得滿意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