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刀具材料
近代機制生產能力不斷的大幅提高,尤其在大量生產的工作要求下,從事於大量且高速的切削工作。為發揮高性能工作母機應有之生產工作效能,則切削刀具尤須密切的配合。為了發揮刀具之切削能力,故刀具材料需有顯著之進展與改良,目前使用之各種刀具材料均有其特性以適應各種不同加工的要求。一般刀具材料必須具備的性能為生產製造費用須最低、具有高溫之抵抗軟化的能力、低的摩擦係數、較高的抵抗磨耗性質,導熱性良好、充分的韌性以及耐衝擊性等等,一般使用的刀具材料有下列幾種:高速鋼、燒結式碳化物 Carbides 、瓷金工具Cermets 、陶瓷刀具Ceramics、CBN刀具
▌高速鋼High-Speed Steel
1900年發展成功之切削刀具材料為切削工具鋼之一種,含有鎢、鉻、鉬、釩、鈷等合金元素。因含有較多的合金元素故有相當高的硬度,經熱處理後其硬度可高達HRc 68。做為切削工具在高速切削時其刀鋒即使被加熱至500~600℃也不會產生回火軟化,仍能保持其硬度之性質,而且在高溫時硬度降低極微,是刀具材料所具備的重要性質之一,故能耐高溫及重切削。一般常用者有鎢W系高速鋼以及鉬Mo系高速鋼:
1、鎢W系高速鋼-係為鋼基中含有18%鎢、4 %鉻以及 1%釩,為一般之多用途刀具材料。
2、鉬Mo系高速鋼-此為W系高速鋼中W之含量降至6 %後,再加入4.5~7 %鉬的合金鋼,具有良好之韌性及耐衝擊性。適合於製造強力之切削、耐磨刀具,如銑刀、螺絲攻等。
▌燒結式硬質合金
鋼的麻田散鐵Martensite組織中如果分布著有特殊碳化物的話,其比單是麻田散鐵組織的鋼更具有磨耗性,但是麻田散鐵在高溫時會失去其硬度,要改良此缺點的方法為使碳化物的量增加。可能的話,能做成全部都是碳化物的工具最好。但是一般碳化物的熔點很高,無法以熔解法來製造。所以必須利用燒結法(sintering)來固著碳化物,利用燒結方式產生的工具材料中有:碳化物超硬合金(Carbides)、瓷金工具(Cermet Tools)、陶瓷工具(Ceramic Tools)、多晶鑽石刀具( CBN )
▌碳化物超硬合金Sintered Hard Carbides
以碳化鎢WC、碳化鈦TiC、碳化鉭TaC 等粉末以適當比例之鈷Co金屬粉末,壓成適當形狀之壓塊,經過半燒結後以增加其強度,然後修整成正確之形狀之尺寸,然後以鈷粉為粘結劑再於1500 ℃燒結完成。燒結後硬度大增,約為HRa 90~92。碳化物超硬合金比高速鋼具有更高的高溫硬度,溫度即使於1200 ℃也不會損害其刀刃之性質,而且抗壓強度大、耐磨耗性佳,其切削效率約為高速鋼之三倍。故此合金被廣泛使用於鋼的切削用途上,一般碳化物材料之使用上可分為下類幾種:
1、K級碳化物—碳化鎢加鈷粉製造而成,密度大、耐磨耗高、又稱為普通碳化物。但是因為其韌性低,不宜用於切削性不良之材料,適用於切削鑄鐵、非鐵金屬以及硬化鋼。
2、P級碳化物—碳化鎢加碳化鈦及鈷粉製成,密度較小、耐磨耗,又稱為鈦碳化物,適用於一般材料、鋼材之切削。
3、M級碳化物——碳化鉭及鈷粉製造而成,密度與K級相同。其性質介於P、K級碳化物之間,具有相當之強度及韌性,又稱為鉭碳化物。適用於切削不鏽鋼、合金鋼、延性鑄鋼等抗拉強度大而難以切削的材料。
4、ISO分類-碳化物系列
▌瓷金工具Cermet Tools
碳化矽TiC具有良好的高溫硬度、高溫耐氧化性、耐凹蝕性Crater,所以開發出TiC與Ni的燒結合金,稱之為瓷金工具。為介於碳化物合金與陶瓷工具之間的工具材料。
材質種類:TiC(Titan Carbide)碳化鈦(最常使用)、TiCN(Titan Carbonitrit)氮碳化鈦、TiN(Titan Nitrit)氮化鈦、WC(Wolfram Carbide)碳化鎢
金屬結合劑: Ni / Co(Nickel / Cobalt)鎳/鈷。
瓷金工具的優 點:特點:適合切削高硬度的超硬合金或是用來作鋼及鑄鐵材料的精加工。
▌陶瓷工具Ceramic Tools
陶瓷工具可分為兩種基本類型: A型& B型
A型:以氧化鋁(Al 2O3 ) 為主,A1即純的氧化鋁;A2即添加20﹪~ 40﹪的碳化鈦(TiC)和氮化鈦(TiN)來加以混和;A3即增加碳化矽晶體的含量,A型以氧化鋁(Al 2O3)為主體,而類似於陶瓷器的材料。通常是在純度為99.5%以上的Al 2O3中加入微量的MgO、CaO、Na2O、K2O、SiO2等而在1600℃以上加以燒結製成。與前述瓷金工具不同的是燒結時不使用結合劑。MgO、SiO2的添加物是為了保持Al 2O3粒子的細微,而且使密度增加。在高溫時具有極大的硬度及強度,此為其特徵。所以可比WC系超硬合金在更高的速度進行切削,而且在切削時可以不需要使用切削劑。但是因為陶瓷工具比WC系合金更脆而缺乏耐衝擊性,所以僅做為最後精加工或半最後加工用的切削工具。
B型以氮化矽(Si3N4 )為主體,氮化物系陶瓷中之氮化矽(Si3N4 )因其熱衝擊抵抗大,機械強度可維持到高溫,另外亦有優良的耐氧化性及耐蝕性所以適合高溫機械零件與切削工具等。近年來已成為最重要的機械零件用新陶瓷。
陶瓷刀具的選用
陶瓷刀具又稱為氧化刀具,硬度極高,可達到HRa 94。陶瓷的耐熱性可達到1200℃,有極高之抗壓強度,不過脆性太大所以強度不高,因此切削量不能太大,故適合最後精加工或半最後加工用之切削工具或是其他高度耐磨之非金屬。
▌多晶鑽石刀具 CBN
在以氮化物做為切削刀具中,除了氮化矽Si3N4以外,尚有氮化硼BN與氮化鋁AlN〈皆為燒結體〉,其性質皆為硬度極高、抗熱性佳。尤其是以BN為立方晶結構的立方晶氮化硼CBN具代表性。立方晶結構的氮化硼使它成為僅次於鑽石(Diamond)之後最硬的材料。用此類材料所作成的切削工具,其承受溫度可達到2000℃,但是與陶瓷刀具一樣,因為脆性太大所以強度不高,因此切削量不能太大,故只適合最後精加工用之切削工具或適用於超過50HRC的硬化合金鋼與鑄鐵之精加工或是其他高度耐磨之工件材料。使用CBN做為切削刀具時,其切削速度為500~1000m/min,在普通工具機之速度下是不足以產生足夠之切削速度來配合。
02各種工具材料的高溫硬度
03刀具鍍層
由於工程材料不斷持續的發展,在1960年之後,陸續開發出新一代的合金材料。這些新材料不僅有高強度,而且具有高磨損性甚至有極高的化學性質,在切削時會與切削刀具產生化學作用造成侵蝕現象。除此之外,在時間及成本降低的要求下,高速切削正逐漸被人們廣泛的接受。因此以往的刀具材料已不敷人們的需求。在因應如此嚴格的需求下,發展出刀具材料再加上鍍層保護。具有鍍層保護的刀具其壽命將近是一般沒有鍍層刀具的10倍,常見的刀具鍍層有下列幾種:uncoated 未鍍層、TiN 氮化鈦、TiCN 氮碳化鈦 TiAlN 氮鋁鈦、Al2O3 氧化鋁
▌刀具材料及刀具鍍層與加工時間
上圖表顯示出自1900年後至今,由於刀具技術的發展使得切削時間縮短了100倍。而在1960年之後,因為鍍層刀具的出現,縮短了4倍的加工時間。
一般刀具的鍍層厚度在5~10 μm,鍍層應有以下的特點以符合需求:
a、在溫度不斷的提升下,仍能保持相當的硬度。
b、穩定的化學性質並且不會與工件的材料發生作用。
c、熱傳導性低。
d、與刀具材質的結合性良好、不會發生剝落或裂開。
e、多孔性低,最好不會產生孔洞。
鍍層的好處可以強化刀具材料的硬度、韌性以及熱傳導性。具有鍍層保護的刀具其壽命將近是一般沒有鍍層刀具的10倍。而無鍍層的刀具,可以用於一般的切削速度,或於老舊機臺使用較低的速度,亦可重新研磨或修改再使用。
▌鍍層技術
鍍層的產生為使用汽化沉澱法製作,通常所使用的有兩種方法-化學汽化沈澱法CVD以及物理汽化沈澱法PVD。汽化沉澱法可有效的控制其成分組成、厚度以及多孔性。
▌鍍層特色
▌氮-鋁-鈦(TiAlN)鍍層的優點
為在基體上度上一層氮-鋁-鈦的鍍層。使用這樣的材料當作切削工具時,由於溫度升高,鍍層中的鋁會被釋放出來並且與氧結合產生氧化鋁(Al 2O3)而披覆在切削工具外面形成一層薄膜。由於氧化鋁本身不易氧化,所以不易鏽蝕,形成薄膜披覆在切削工具上時可防止受到侵蝕;而且在高溫時氧化鋁具有更佳的強度以及硬度,如同陶瓷工具一樣可在更高的速度切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