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被裡麵糊塗昏庸盛紘氣得半死,感嘆淑女盛明蘭生存的艱難,而原著裡的盛老爹還算是一個比較明理、對待兒女比較關心的父親,雖然他寵妾滅妻,但是優點也比較突出,比如:關心兒女教育,在官場上不卑不亢,有超強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為人勤勉上進,仕途順遂,從不參與黨爭,最重要的是也不曾魚肉百姓,在地方上政績考評屢次是優。
想當年唐朝的狄仁傑擔任大理寺丞,在一年內判決大量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無一人伸冤,年終考評的時候也不過是獲得了「中上」的水平,由此可見盛老爹是相當會處理人際關係、會打點的一個人了。
雖然盛紘為官圓滑、長袖善舞,但是在處理家務事上,卻有一個原則,那就是要求盛家的長子必須嫡出。在嫡長子還沒有生下來的時候,對待懷孕的通房丫頭們,盛紘是毫不心軟。
首先來說盛紘自己,他雖然寵愛小妾林噙霜,但是嫡長子還是王大娘子所生的盛長柏,可能有讀者會說盛紘認識林噙霜比較晚,當然也不可能生下庶長子來,但是盛紘和王氏結婚的時候,盛紘房裡已經有通房丫頭了,但是婚後,盛紘任憑王大娘子發落了自己屋裡的通房丫頭,毫無怨言。盛紘既是這樣要求自己的,也是這樣要求兒子們的。
其次來說一下他的嫡長子盛長柏,長柏結婚之後,盛長柏的親娘王大娘子看自己的兒媳婦——海氏日子過得比較滋潤,便張羅著給自己的兒子長柏納妾,長柏不願意後院不安寧,自然是不同意,盛紘雖然寵妾滅妻,自己屋裡彩旗飄飄,卻不想兒子走自己的老路,而且嫡長媳還是自己比較看重的海氏,所以每次王大娘子為兒子張羅納通房丫頭的時候,盛紘都半路截胡,說自己看上了這個丫頭,最後都弄到自己屋裡來了,王大娘子氣得要死,顧不上兒媳婦,只能殺回到自己屋裡。
在盛紘的幹預下,盛長柏屋裡只有一個通房丫頭——羊毫,即便這樣海氏還是不放心,每次羊毫侍寢之後,都看著羊毫喝下無子的湯藥才放心。所以盛長柏這一脈所有的孩子都是嫡出,庶出的孩子一個也沒有。
再次,盛紘的庶出二兒子盛長楓,娶回了盛紘最好的朋友兼同僚的女兒柳氏,盛紘本身就對二兒子不放心,所以對長楓屋裡的通房丫頭們格外在意。長楓和柳氏結婚以後,盛紘發現兒子不靠譜寵愛妾室,拿出「盛家長子必要嫡出」這句話一氣發落了長楓屋裡四個通房,都隔離到莊子裡去了。
柳氏懷孕第一胎生下了一個酷似華蘭的女兒,雖然盛長楓和父親盛紘一樣十分喜愛嫡長女,但是盛紘還是不放心,果然長楓屋裡的一個比較有心計的丫頭懷孕了,仗著自己懷孕,想攀高枝。盛紘知道了非常生氣,就像盛明蘭所說,整個盛府裡的人都知道,盛紘要求:盛家長子必要嫡出,所以這次盛紘毫不心軟,伺候了長楓一頓家法,如果不是柳氏求情長楓估計還要跪祠堂,柳氏求情也是聰明之舉。
而那個已經懷孕的通房丫頭結局更是悲慘,盛紘吩咐人灌了藥,找了一個人牙子發賣了。盛紘的這種果斷,估計在封建社會,好多封建士大夫做不到。永昌伯爵府的梁家之所以答應娶墨蘭這個庶女,也是因為通房春舸懷了孕,梁晗在婚嫁市場上打了折扣,才無奈答應了這門婚事,如果永昌伯爵府的吳大娘子也有這個魄力,給春舸灌下湯藥,還輪不到墨蘭來霍霍梁家。
電視劇裡盛紘的兒子只出場了以上兩個,原著裡他還有一個庶出的小兒子盛長棟,不過盛長棟雖然人小,但是主意大,人家也沒有納通房小妾,兩口子生活的美滿幸福。當然也沒有庶出的孩子。整個盛家,長柏、長楓這一輩,除了盛長楓有一個庶子,最後娶了墨蘭的女兒之外,別人都沒有庶出的孩子。
盛家經過盛紘寵妾滅妻的悲劇之後,盛家的孩子們都勵精圖治,對小妾沒有好感,盛紘當了公公以後,對兒女們要求的比較嚴格,所以盛家家風愈加嚴謹,從盛長柏開始開創了盛家前所未有的輝煌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