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寵妾滅妻的盛紘堅持長子必須嫡出,對懷孕的通房決不手軟

2021-01-10 娛樂回聲

看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被裡麵糊塗昏庸盛紘氣得半死,感嘆淑女盛明蘭生存的艱難,而原著裡的盛老爹還算是一個比較明理、對待兒女比較關心的父親,雖然他寵妾滅妻,但是優點也比較突出,比如:關心兒女教育,在官場上不卑不亢,有超強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為人勤勉上進,仕途順遂,從不參與黨爭,最重要的是也不曾魚肉百姓,在地方上政績考評屢次是優。

想當年唐朝的狄仁傑擔任大理寺丞,在一年內判決大量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無一人伸冤,年終考評的時候也不過是獲得了「中上」的水平,由此可見盛老爹是相當會處理人際關係、會打點的一個人了。

雖然盛紘為官圓滑、長袖善舞,但是在處理家務事上,卻有一個原則,那就是要求盛家的長子必須嫡出。在嫡長子還沒有生下來的時候,對待懷孕的通房丫頭們,盛紘是毫不心軟。

首先來說盛紘自己,他雖然寵愛小妾林噙霜,但是嫡長子還是王大娘子所生的盛長柏,可能有讀者會說盛紘認識林噙霜比較晚,當然也不可能生下庶長子來,但是盛紘和王氏結婚的時候,盛紘房裡已經有通房丫頭了,但是婚後,盛紘任憑王大娘子發落了自己屋裡的通房丫頭,毫無怨言。盛紘既是這樣要求自己的,也是這樣要求兒子們的。

其次來說一下他的嫡長子盛長柏,長柏結婚之後,盛長柏的親娘王大娘子看自己的兒媳婦——海氏日子過得比較滋潤,便張羅著給自己的兒子長柏納妾,長柏不願意後院不安寧,自然是不同意,盛紘雖然寵妾滅妻,自己屋裡彩旗飄飄,卻不想兒子走自己的老路,而且嫡長媳還是自己比較看重的海氏,所以每次王大娘子為兒子張羅納通房丫頭的時候,盛紘都半路截胡,說自己看上了這個丫頭,最後都弄到自己屋裡來了,王大娘子氣得要死,顧不上兒媳婦,只能殺回到自己屋裡。

在盛紘的幹預下,盛長柏屋裡只有一個通房丫頭——羊毫,即便這樣海氏還是不放心,每次羊毫侍寢之後,都看著羊毫喝下無子的湯藥才放心。所以盛長柏這一脈所有的孩子都是嫡出,庶出的孩子一個也沒有。

再次,盛紘的庶出二兒子盛長楓,娶回了盛紘最好的朋友兼同僚的女兒柳氏,盛紘本身就對二兒子不放心,所以對長楓屋裡的通房丫頭們格外在意。長楓和柳氏結婚以後,盛紘發現兒子不靠譜寵愛妾室,拿出「盛家長子必要嫡出」這句話一氣發落了長楓屋裡四個通房,都隔離到莊子裡去了。

柳氏懷孕第一胎生下了一個酷似華蘭的女兒,雖然盛長楓和父親盛紘一樣十分喜愛嫡長女,但是盛紘還是不放心,果然長楓屋裡的一個比較有心計的丫頭懷孕了,仗著自己懷孕,想攀高枝。盛紘知道了非常生氣,就像盛明蘭所說,整個盛府裡的人都知道,盛紘要求:盛家長子必要嫡出,所以這次盛紘毫不心軟,伺候了長楓一頓家法,如果不是柳氏求情長楓估計還要跪祠堂,柳氏求情也是聰明之舉。

而那個已經懷孕的通房丫頭結局更是悲慘,盛紘吩咐人灌了藥,找了一個人牙子發賣了。盛紘的這種果斷,估計在封建社會,好多封建士大夫做不到。永昌伯爵府的梁家之所以答應娶墨蘭這個庶女,也是因為通房春舸懷了孕,梁晗在婚嫁市場上打了折扣,才無奈答應了這門婚事,如果永昌伯爵府的吳大娘子也有這個魄力,給春舸灌下湯藥,還輪不到墨蘭來霍霍梁家。

電視劇裡盛紘的兒子只出場了以上兩個,原著裡他還有一個庶出的小兒子盛長棟,不過盛長棟雖然人小,但是主意大,人家也沒有納通房小妾,兩口子生活的美滿幸福。當然也沒有庶出的孩子。整個盛家,長柏、長楓這一輩,除了盛長楓有一個庶子,最後娶了墨蘭的女兒之外,別人都沒有庶出的孩子。

盛家經過盛紘寵妾滅妻的悲劇之後,盛家的孩子們都勵精圖治,對小妾沒有好感,盛紘當了公公以後,對兒女們要求的比較嚴格,所以盛家家風愈加嚴謹,從盛長柏開始開創了盛家前所未有的輝煌局面。

相關焦點

  • 《知否》結局:丈夫寵妾夫妻分居,大娘子婚姻裡做錯三點警醒觀眾
    #知否#而大娘子卻做錯了三件事兒,徹底與夫君離心離德,甚至為丈夫盛紘的寵妾滅妻行徑「推波助瀾」!01這第一件事就是「本末倒置」盛紘幼年深受探花郎父親「寵妾滅妻」的迫害,一開始沒打算納妾,他讓王氏遣散他的兩名通房,後宅管家,一人獨大!
  • ...同樣是私會外男,為什麼盛紘讓墨蘭跪祠堂,卻讓如蘭用白綾上吊?
    此前,大火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備受觀眾喜歡,這部劇是由趙麗穎和馮紹峰以及朱一龍等人主演的,改編自網絡同名小說,由正午陽光出品,所以這部劇受到了很多網友的好評,而且劇中幾位主演的演技精湛,顏值爆表,服化道更是精良,總體來說,這部劇已經不失為一部良心之作了。
  • 知否原著:如蘭學習林姨娘,以弱勝強,以愛的名義戰勝了通房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盛家的女兒們,都親身經歷了自己父親盛寵妾滅妻的瘋狂,經歷了林噙霜曾在盛家掀起的巨大風浪,所以盛家的女兒們對小妾這種生物,從骨子裡就有一種強烈的防備,林噙霜給盛家的女兒們上了刻骨銘心的一課。這些女兒嫁人後,對妾室嚴防死守,誰都害怕再碰到另一個「林噙霜」。
  • 知否:墨蘭想給母親立牌位,明蘭瞬間爆發!盛紘為何要維護墨蘭?
    在電視劇《知否》中,對於與梁晗私通的墨蘭,盛紘很是失望。以至於墨蘭出嫁那天,盛紘一句話都不願意和墨蘭說。在墨蘭的一再追問之下,盛紘輕描淡寫地說了句你既已嫁人,那就是別家人了。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以後墨蘭再生出什麼事端,那與盛家也就再無瓜葛了。
  • 知否原著:兒媳婦進了門,王大娘子終於不再受林噙霜的氣
    看過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觀眾都知道,盛家的大娘子王氏和小妾林噙霜宅鬥幾乎每次都以失敗告終,明明好多次真理掌握在王大娘子手裡,可是鬧著鬧著,主動權就到了林噙霜手裡,王氏性格急躁,越是被動越是沉不住氣,往往最後吃了啞巴虧。所以在林噙霜進門以後,幾乎長達20年的時間裡,王大娘子和林噙霜的宅鬥,鮮有勝算,並且一度失去了管家權。
  • 《知否》盛家3代選妻靠高攀?別說女人很現實,男人又何嘗不是?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興起,很多知名的電視劇也被大家所喜歡,其中《知否》就是一部經常被大家提起的熱門電視劇,無論是劇組所選的人物還是當中的故事情節,都深深地吸引著大家觀看,尤其是當中的人物特徵,還有所呈現出的愛情觀,更為引人深思,當中,最受大家喜歡的便是祖母和明蘭的三觀,被網友頻繁的刷屏。
  •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在養盛明蘭之前,還養過一個「白眼狼」
    都說盛明蘭是盛老太太一手養大,調教出來的「成功作品」。其實盛老太太在此之前,卻有一段養人「黑歷史」,在身邊養了個白眼狼,把整個盛府攪得雞犬不寧。《知否》原著中,林噙霜最早其實是盛老太太的人。林噙霜之前的確是出生官宦之家,她的母親曾經也算是盛老太太的小閨蜜。後來林家落難,閨蜜就把林噙霜託付給了盛老太太。盛老太太自己是侯府嫡女出生,才學過人。
  • 三本寵妾甜寵文:作為給靖國公世子爺的通房丫鬟,她只需做兩件事
    大家好,小編又來推薦優質文章了,今天給大家推薦3本寵妾甜寵文:作為給靖國公世子爺的通房丫鬟,她只需做兩件事。最近鬧書荒的寶寶們,給你們送來驚喜,今天就來看看小編推薦的幾部小說,保證讓你意猶未盡,身臨其境。1.
  •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從《知否》中如蘭的成長看家庭環境對孩子的...
    電視劇《知否》中盛家的當家主母王大娘子 劇中的王大娘子是一個又蠢又笨,脾氣又暴躁的母親,但她的孩子,不論是華蘭(長女),還是長柏(長子),或者是如蘭(幼女),都個頂個的優秀。
  • 《知否》原著中明蘭還有一個比墨蘭更惡劣的姐姐月蘭
    《知否》原著中,盛老太爺一共生了三個兒子,老大,也就是淑蘭、品蘭的祖父,先是經商,後寵妾滅妻,把整個家當毀了個乾淨,後經過兒子的一番經營才有重新興旺起來;老二,也就是盛紘的爹,走仕途,一家在外做官,也是盛家最有出息的一支;
  • 《知否》原著中最慘的兩個女人,命途多舛,卻自立自強,一生有情
    原著中每次讀到此處,都會覺得心頭有種難以表達的感覺,是可憐、悲哀、難過或是不值,只覺得難以言說。盛老太太也是如此,當初她和丈夫也曾恩愛過一段時間,生下一子,可在後來的妻妾爭鬥中,她唯一的兒子卻被害了。寵妾滅妻,痛失愛子,這是多麼殘酷的經歷,難怪盛老太太后半生清心寡欲,無欲無求,只因為傷得太深。二、夫妻離心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夫婦一體,才能家宅平安。但盛家兩位老太爺錯就錯在寵妾滅妻,搞得家宅不寧。
  • 知否:林噙霜和墨蘭的悲哀在於沒掂清分量
    在電視劇《知否》中,明蘭這一點做得非常好。她知道自己是庶出,也知道自己沒有親娘疼,親爹又不關注自己,所以明蘭總是處處忍讓,做事低調。祖母倒是很疼她,但是她又不想讓祖母太替她操心,所以她習慣隱忍,這為她婚後,乃至整個人生的發展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可同樣是庶出的墨蘭在這一點上卻沒有做好,甚至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最終導致了自己比較悲慘的結局。
  • 高子灃《知否》演繹「腹黑男」的生不逢時
    由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出品,侯鴻亮製片,張開宙執導,曾璐、吳桐編劇,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施詩、高子灃、陳瑾和王一楠主演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目前正在熱播中。該劇改編自關心則亂同名小說,為觀眾呈現出了一個家宅的興榮,古代禮教制度下的人物奮鬥傳奇。
  • 《知否》為何設定顧廷燁有外室?這樣不會落實「渣男」屬性嗎?
    《知否》為何要設定顧廷燁出場外室和小孩?這樣不會落實男主「渣男」屬性嗎?《知否》:顧廷燁這個人設太渣?網友:邏輯沒問題,符合時代背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由「千億女王」趙麗穎和「八爺」馮紹峰夫妻檔領銜主演,從來不喜歡宅鬥情節的歡喜君居然把這劇追了下來。
  • 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解讀宋代家庭關係之間的稱謂
    比如盛肱向別人介紹妻子為內饋,內人,別人向盛詢問王大娘子,則問尊閣如何。另外如顧二向長柏詢問盛家老太太身體,則用重慈。在宋代,女婿對妻子的父親稱為嶽父、泰山,對妻子的母親稱為嶽母或者泰水,嶽父也有稱作外翁,翁在宋代代表是中老年人,所以宋代也有稱爺爺為祖翁,父親叫父翁,叔叔叫叔翁,嶽父叫婦翁。
  • 歷史上,如果長子是雙胞胎,如何處理,古人是很聰明的
    同樣,皇帝、皇子或士大夫的第一個兒子也不一定是長子,長子只能稱為長子,長是第一位的意思,而"妻"從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繼承制度來說,是以身份來區分"妻"和"庶"的。眾所周知,在封建宗法制度下,有一整套的世襲制度,從西周的宮旦制度到禮樂制度的流傳,一直影響著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而世襲制度的核心就是"長子世襲制",所謂長子世襲制是指天子、諸侯、大臣乃至普通士人或百姓。正妻所生的兒子都稱為長子。
  • 《知否》原著:盛家最壞的女兒名叫月蘭,偷盜地契,奪人財產!
    導語:其實,《知否》中有很多細節還沒有拍出來,一些關鍵的人物,如果全部演上去,會很有意思,盛家中還有很多出挑的人,盛紘是盛家唯一致仕之人,大哥從商,生意特別興隆,三弟是個廢物,依靠著大哥生活,而這3位兄弟繁衍的子嗣,非常多。
  • 《知否知否》原著丫環綠枝得理不饒人,敢懟盛明蘭,結局很美滿!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然而她的家世卻很悽涼,母親去世得早,哥哥又是一介老實人,總是犯錯背鍋,幸好有房媽媽庇護,才能安穩順遂。所慶幸的是,綠枝骨子裡的底色就是自立自強,她像極了在苦難中綻放的鏗鏘玫瑰,笑然面對生活的暴擊和風雨,撐起了家裡的一片天地,活得通透又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