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自稱「南大」引爭議 大學應該如何簡稱

2020-12-06 搜狐網

各高校章程中大多會介紹中英文校名和簡稱。 魯海濤 澎湃資料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7月3日報導,南昌大學6月30日在其官網發布的《南昌大學章程》中,將「南昌大學」簡稱為「南大」,與在2014年經教育部核准的《南京大學章程》中「南京大學」的簡稱重複,引發輿論爭議。

  近年來,各高校陸續公布章程,其中大多會在第一章節中介紹學校的中英文校名及其簡稱。

  這一做法源自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基礎性工作的要求。

  隨後,在2011年7月12日,教育部部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其中第2章第7條規定了各高校章程應按高等教育法規定載明的內容,其第一點便是「學校的登記名稱、簡稱、英文譯名等,學校辦學地點、住所地」。

  上述暫行辦法於同年11月28日發布,規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2013年9月教育部發布《中央部委所屬高等學校章程建設行動計劃(2013—2015年)》,該計劃稱,進入國家「985工程」的高校要在2014年6月底前完成章程起草工作;「211工程」高校要在2014年底前完成章程起草工作,所有高校要在2015年底前完成章程起草工作。

  澎湃新聞查詢教育部官網發現,中國人民大學成為暫行辦法實施後第一個由教育部核准章程的高校。

  2013年11月28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學校章程核准書第1號(中國人民大學)》,其審議通過的《中國人民大學章程》第一章總則第二條便寫明:「學校名稱為中國人民大學(英文名稱為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RUC)。」

  但《中國人民大學章程》全篇並未提到其中文簡稱。

  截至2015年7月5日,教育部官網共發布了84所高校的章程核准書。澎湃新聞梳理發現,其中絕大多數均提到了學校簡稱。

  比如東南大學簡稱「東大」、北京大學簡稱「北大」、華中科技大學簡稱「華中大」等,一共有70所部屬高校在章程明確規定了中文簡稱。

  其中,有的高校規定了不止一個簡稱,比如西北工業大學簡稱「西工大」或「西北工大」,而南京農業大學則更是一口氣規定了3個中文簡稱及兩個英文簡稱,分別是:「南農」、「南農大」、「南京農大」及「NJAU」、「NAU」。

  由於高等教育法並未對高校簡稱作出規定,所以高校的簡稱既符合長久的使用習慣,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因此,有的部屬高校便在章程中對簡稱更加細化,以便區分。比如上海交通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分別規定簡稱為「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而華中師範大學與華東師範大學也各自將簡稱確定為「華中師大」與「華東師大」,而非更具爭議的「華師」或「華師大」。

  不過,部屬高校中由於中國石油大學是由兩個獨立辦學機構組成,因此其簡稱大致相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簡稱中石大、石大,英文縮寫為UPC;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則簡稱中石大,英文縮寫為CUP。

  除了上述在章程中明確規定中文簡稱的高校外,部分高校,類似中國人民大學,只是在章程中寫明其英文簡稱,並未提及中文簡稱,例如東華大學簡稱DHU、東北大學簡稱NEU、中國傳媒大學簡稱CUC等。

  此外,還有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江南大學及長安大學四所部屬高校在其章程中未明文規定中文或英文簡稱。

  與教育部同步,各省級教育廳在暫行辦法施行後積極推進省屬高校章程建設。

  據教育部6月30日消息,各地的28所「211工程」高校章程近期也全部通過核准,加上上述84所部屬高校,全國112所「211工程」高校(含38所「985工程」高校,軍事院校除外)章程率先全部完成核准發布工作。

  此次引發「南大」之爭的南昌大學便是江西省屬「211」高校。

  澎湃新聞查詢已公開的省屬「211」高校章程發現,其中大多數也都規定了各自的簡稱。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這28所學校的名稱本身多為「地名+大學」模式,因此其簡稱方式與南昌大學類似:比如遼寧大學簡稱「遼大」、福州大學簡稱「福大」等。

  而其他理工、師範類大學,它們的簡稱則會突出學校的特色,比如北京工業大學簡稱「北工大」、南京師範大學簡稱「南京師大」、「南師大」或「南師」。其中,3個「華師」之爭的華中師範大學也同樣強調了自身的地域,簡稱為「華中師大」。

  84所教育部核准章程高校所列簡稱(順序按教育部官網核准書發布先後)

  中國人民大學:英文縮寫RUC

  東南大學:簡稱「東大」,英文縮寫SEU

  東華大學:英文縮寫DHU

  上海外國語大學:簡稱「上外」,英文縮寫SISU

  武漢理工大學:簡稱「武漢理工」,英文縮寫WUT

  華中師範大學:簡稱「華中師大」,英文縮寫CCNU

  吉林大學:簡稱「吉大」,英文縮寫JLU

  上海交通大學:簡稱「上海交大」,英文縮寫SJTU

  同濟大學:簡稱「同濟」,英文和德文譯名Tongji。

  四川大學:簡稱「川大」,英文縮寫SCU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英文縮寫NWAFU

  東北師範大學:簡稱「東北師大」,英文縮寫NENU

  上海財經大學:簡稱「上海財大」或「上財」,英文縮寫SUFE

  中國礦業大學:簡稱「中國礦大」,英文縮寫CUMT

  西南大學:英文縮寫SWU

  山東大學:簡稱「山大」,英文縮寫SDU

  蘭州大學:簡稱「蘭大」,英文縮寫LZU

  天津大學:簡稱「天大」,英文縮寫TJU

  東北大學:英文縮寫NEU

  華東師範大學:簡稱「華東師大」,英文縮寫ECNU

  武漢大學:簡稱「武大」,英文縮寫WHU

  重慶大學:簡稱「重大」,英文縮寫CQU

  北京外國語大學:簡稱「北外」,英文縮寫BFSU

  北京大學:簡稱「北大」

  清華大學:無

  中國農業大學:簡稱「中國農大」,英文縮寫CAU

  南開大學:簡稱「南開」,英文縮寫NKU

  浙江大學:簡稱「浙大」,英文縮寫ZJU

  中南大學:英文縮寫CSU

  中山大學:簡稱「中大」,英文縮寫SYSU

  電子科技大學:英文縮寫UESTC

  西安交通大學:簡稱「西安交大」,英文縮寫XJTU

  中國海洋大學:簡稱「中國海大」,英文縮寫OUC

  北京師範大學:簡稱「北師大」,英文縮寫BNU

  大連理工大學:簡稱「大工」,英文縮寫DUT

  復旦大學:無

  南京大學:簡稱「南大」,英文縮寫NJU

  廈門大學:簡稱「廈大」,英文縮寫XMU

  華中科技大學:簡稱「華中大」,英文縮寫HUST

  湖南大學:簡稱「湖大」,英文縮寫HNU

  華南理工大學:簡稱「華南理工」,英文縮寫SCUT

  北京理工大學:簡稱「北理工」,英文縮寫BI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英文縮寫BUAA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英文縮寫HIT

  西北工業大學:簡稱「西工大」或「西北工大」,英文縮寫NPU

  中央民族大學:簡稱「中央民大」,英文縮寫MUC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國科大」,英文縮寫USTC

  北京科技大學:簡稱「北科大」或「北京科大」,英文縮寫USTB

  中央財經大學:簡稱「中央財大」或「中財大」,英文縮寫CUFE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簡稱「對外經貿大學」或「貿大」,英文縮寫UIBE

  東北林業大學:簡稱「東北林大」,英文縮寫NEFU

  華東理工大學:簡稱「華理」,英文縮寫ECUST

  河海大學:簡稱「河海」,英文縮寫HHU

  江南大學:無

  合肥工業大學:簡稱「合肥工大」或「合工大」,英文縮寫HFUT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簡稱「中石大」或「石大」,英文縮寫UPC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簡稱「地大」,英文縮寫CUG

  西南財經大學:簡稱「西南財大」或「西財」,英文縮寫SWUFE

  西南交通大學:簡稱「西南交大」,英文縮寫SWJTU

  陝西師範大學:簡稱「陝西師大」或「陝師大」,英文縮寫SNNU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簡稱「西電」,英文縮寫XDU

  北京體育大學:簡稱「北體大」,英文縮寫BSU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簡稱「中南大」,英文縮寫ZUEL

  暨南大學:簡稱「暨大」,英文縮寫JNU

  北京交通大學:簡稱為「北京交大」,英文縮寫BJTU

  大連海事大學:簡稱「大連海大」或「海大」,英文縮寫DMU

  長安大學:無

  華中農業大學:簡稱「華中農大」或「華農」,英文縮寫HZAU

  中國傳媒大學:英文縮寫CUC

  中國政法大學:簡稱「法大」,英文縮寫CUPL

  華北電力大學:簡稱「華電」,英文縮寫NCEPU

  北京中醫藥大學:簡稱「北中醫」,英文縮寫BUCM

  中國藥科大學:簡稱「中國藥大」,英文縮寫CPU

  北京化工大學:簡稱「北化」,英文縮寫BUCT

  北京林業大學:英文縮寫BFU

  南京農業大學:簡稱「南農」、「南農大」或「南京農大」,英文縮寫NJAU或NAU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簡稱「中國礦大(北京)」,英文縮寫CUMTB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簡稱「地大」或「北京地大」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簡稱「中石大」,英文縮寫CUP

  中央音樂學院:英文縮寫CCOM

  北京郵電大學:簡稱「北郵」,英文縮寫BUPT

  南京理工大學:簡稱「南理工」,英文縮寫NJUST

  哈爾濱工程大學:簡稱「哈工程」,英文縮寫HEU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南航」,英文縮寫為NUAA

相關焦點

  • 南昌大學爭「南大」簡稱 媒體稱據其校歌應稱「昌大」
    」的簡稱爭議最近在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之間爆發。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出現「南大」簡稱的《南昌大學章程》經江西省教育廳核准後,尚未到教育部備案;目前,教育部對高校章程中關於簡稱的具體做法還未有詳細規定,但希望南昌大學、南京大學能規避引發校名爭議的情況出現,協商妥善解決此事。  在國內,對名牌大學有所了解的人,提到「南大」,大概都會想起就是指國家「985工程」和「C9」雙料重點的南京大學。
  • 這五所大學都簡稱「南大」,老百姓也都這麼叫,但名正言順就一所
    目前來說,民間有5所大學在當地都有很多老百姓簡稱為「南大」,分別是:南開大學(天津,985/211高校)、南京大學(南京,985/211高校)、南華大學(衡陽,一本高校)、南昌大學(南昌,211高校)、南通大學(南通,二本高校);如果在本省,說道南大,估計當地的老百姓也就默認為本省對應的大學了,但放眼全國,其實說道南大,大估計全國的網友都會第一時間覺得是南開大學或者是南京大學
  • 【資訊】南昌大學副校長劉耀彬調研指導南大一附院本科教學工作
    -12-24 13:34:36 來源: 彭雅琴的情感微課堂 舉報   12月16日下午,南昌大學副校長劉耀彬蒞臨南大一附院國家臨床教學培訓中心現場調研本科教學工作
  • 我國最尷尬的2所重點大學,學校簡稱有歧義,學生羞於喊出口
    我國最尷尬的2所重點大學,學校簡稱有歧義,學生羞於喊出口,說起大學,那是件有趣的事,可能要數這些學校的簡稱,曾經吵得不可開交的「南大」一詞,不僅是在南京大學,南開大學還是在南昌大學,誰也不輸給別人,最後大家都繼續使用「南大」這個名字。
  • 一個「南大」幾家搶——新興縮略詞帶來的煩惱
    那麼,應該如何看待這些新興詞語,是否需要對它們進行一定的規範,本期,我們約請了四位學者就以上問題進行探討,以饗讀者。  一個「南大」幾家搶,說的是幾年前的一樁公案。2015年,南昌大學在其官網發布《南昌大學章程》,將其簡稱定為「南大」,這就與早就約定俗成的「南京大學」的簡稱重複,引發了輿論關注。
  • 用全稱還是用簡稱?地鐵站名引發高校簡稱大討論
    消息介紹,關於武漢地鐵2號線南延線「華中大站」的爭議由來已久。一項由地鐵生活門戶論壇「地鐵族」發起的投票帖,共吸引了數百位網友匿名投票,超半數網友認為「華中科技大學站」更合適,贊同「華中大站」的僅有寥寥數人。2017年3月,武漢市軌道交通2號線南延線線路走向示意圖公示,華中科技大學門口的地鐵站定名為「華科大站」。
  • 這六所大學屬中國高校第一陣營,南大中科大稍弱-ESI大學排名分析
    中國科學院大學逆轉北大,以全球107名力壓北大的108名,成為中國大陸的第一名。大陸有六所高校進入前200名: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這六所高校形成中國高校的第一集團。
  • 兩所簡稱「撞車」的醫學名校,非985、211,盼入下一輪「雙一流」
    大學的簡稱,就像人的小名,已經形成了高校圈的一種文化,尤其是名校間,對此更加重視和在乎。比如說「南大」,從字面上看至少可以理解為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和南昌大學三所高校。但由於南京大學簡稱「南大」,已經被列入教育部核准的《南京大學章程》,再加上其名氣最大、實力最強,所以現在簡稱「南大」,通常是指南京大學。當然,在天津和南昌,仍有人習慣稱南開大學和南昌大學為「南大」,這是避免不了的。
  • 江西省唯一的211大學,材料學專業名滿全國,可與中南大學比肩!
    今天,筆者就跟同學們介紹江西省的一所好大學,她是江西省內唯一的一所211大學,雖然是211獨苗,但她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名滿全國,比之「老表」的中南大學也絲毫不弱,她就是南昌大學。南昌大學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當地人習慣稱她為「南大」。南昌大學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是由江西大學、國立中正大學、江西醫學院合併而成。
  • 南昌大學一附院院長張偉在疫情抗擊前線的十個晝夜
    元月18日,農曆臘月二十四,中國傳統的小年,江西的「兩會」還在開,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張偉作為列席代表還在會上認真研讀文件,展望新的一年。與此同時,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逐步增多,江西省衛健委第一時間召開會議研判疫情、部署工作。短短幾個小時,在南昌市內,張偉往返於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兩個院區、省政府、省衛健委,同時扮演著人大代表、院長、專家、醫生多個不同的角色。
  • 高校大門應否敞開爭議再起:南京大學獲資助啟用行人「門禁」
    為了「校園安全」而安裝「門禁」,南大此舉在公立高校中雖非首例,但仍在校內外引發廣泛爭議。外界擔心,作為著名高校,南大推行「門禁」的做法,似乎真的把高校校園自我封閉為與外界隔膜的「象牙塔」,此舉在精神層面也與國立大學被外界賦予的原本更應倡導的開放包容文化相背離。南大鼓樓校區南門貼出通告,行人門禁試運行,實行分時段管理。
  • 高校簡稱糾葛,教育部該做什麼?
    2015年07月06日 15:45 來源:羊城晚報 參與互動()   近日,南昌大學發布的章程中
  • 中國31所「副部級」大學排名,清華無緣榜首,上海交大不敵南大
    復旦大學攻入前三 在國內,很少有人沒聽過復旦大學的名號,該校簡稱復旦,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復旦公學,當時該校並不是公立性質的,是當時少有的民間自主創辦的高等院校。
  • 原來大學簡稱比全稱更走紅,杭電學生稱有「幸福感」
    約定俗稱的簡稱,是大學軟實力719調研團共面向杭電學生(含畢業生)發放了327份問卷,有效問卷311份,其中在校生佔82%。調查數據表明,70.09%的學生表示, 「在學校全稱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和簡稱杭電中,更喜歡簡稱」。雖然如此,大多數人還是表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更能代表這個學校。
  • 南昌大學人工智慧_南昌人工智慧編程培訓班 - CSDN
    《意見》得到了不少專家認可,南大周志華教授轉發並引用《意見》中指出的「支持高校在承擔的重大科研任務中,自主確定研究生培養規模」。華南農業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保定學院華僑大學石油大學>楚雄師範學院閩南師範大學西安理工大學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南昌大學西安石油大學
  • 南大校友、愛荷華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傅海從小立志:「考上南京大學...
    在最近的熱播劇《小歡喜》中,女主角喬英子立志報考南大天文系,對天文有著濃厚的興趣。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在歷屆全國高校天文學科評比中均位列第一,擁有天文學科唯一的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半個多世紀以來,南大天文系人傑輩出、踵武賡續,為國家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傑出人才。
  • 非要上南大!《小歡喜》帶火的南大天文系原來這麼牛!
    引發熱議的就是劇中英子不顧家人反對執意報考南京大學,並直言「這是我的夢想」網友評論也炸了南大學子還有夢想報考的南大小夥伴們紛紛留言,為南大打call南大天文學科一直以其雄厚的實力穩居全國專業排名第一在南大讀天文系是什麼樣的感受?
  • 將「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為「國科大」的誤區在哪裡?
    在同年9月中國科學院大學開學典禮上,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說:之所以給予這所大學一個響亮的簡稱「國科大」,就是提醒我們,要時刻銘記國家賦予的重大職責和使命。由此可知,「國科大」這個簡稱是中國科學院給予「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簡稱,而不是「中國科學院大學」校名縮寫的簡稱。
  • 快訊| 這位南大校友出任香港大學副校長
    10月27日,香港大學當天召開會議進行表決,並於晚間宣布正式任命申作軍和宮鵬為副校長,傅華伶擔任法律學院院長,任期5年。根據公布的消息,兩位副校長將擔任學校核心工作,申作軍將協助大港大大力拓展研究工作,把握全球企業化發展帶來的機遇,作出策略性部署;宮鵬則主管大學策略,招攬更多的全球一流人才加盟。
  • 南昌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1985年2月原江西大學物理系無線電物理專業(58年設立的)獨立出來,成立江西大學電子科學系,1993年5月南昌大學成立後,與原江西工業大學電機系無線電技術教研室(58年成立的)合併,更名為信息科學工程系。1995年3月,學校為了適應擴並後需要,信息科學工程系改名為電子科學工程系(與計算機科學工程系、信息管理科學系及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起組成了信息科學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