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氣溫本世紀中葉史上最高 熱帶地區更受影響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14日電 據美國媒體報導,研究人員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顯示,如果溫室排放繼續穩步增長,地球上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到本世紀中葉將達到史無前例的高水平。

  位於馬諾阿的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 of Hawaii)的科學家們計算得出,到2047年(誤差不超過5年),全球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將高於1860年到2005年期間的任何一年。

  莫拉博士的團隊預測,空前的氣候在熱帶將更早到來,給這些地區的人類社會、珊瑚礁、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森林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

  莫拉博士在一次採訪中說,「回想一下你經歷過的那些最熱、最痛苦的事情吧。我們在說的是,這樣的事情很快就會成為常態。」

  報導同時也指出,這一研究基於氣候模型。雖然這是目前可用的最佳工具,但這些模型也存在一些已知問題,沒有人能確定它們對幾十年後情況的預測有多準確。

  這些模型顯示,如果全球大力採取措施控制排放,這些史無前例的氣溫有望被推遲20到25年。雖然時間看起來不長,科學家們表示,減排將換來寶貴時間,讓自然和人類社會設法適應,並研發出有助於進一步減排的技術。

  其他一些未參與這項研究的科學家稱,從長遠來看,減緩排放將產生更大的影響,降低氣候達到引發災難性變化的程度的風險。

  位於加州斯坦福的卡內基科學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氣候研究者肯•卡爾代拉(Ken Caldeira)說,「如果當前的二氧化碳排放趨勢持續下去,我們將把世界上大多數生態系統推入它們在幾百萬年時間裡沒有經歷過的氣候狀況。」

  此前,很多人認為氣候變化對兩極的影響最嚴重,而最大的氣溫變化絕對值也已經出現在北極以及南極部分地區。但是莫拉的論文和以前的研究相比,似乎表明自然和人類社會面臨最大風險的地方,至少是就短期而言可能是熱帶地區。

  報導指出,熱帶居民一般比較貧窮。和生活在中緯度富裕國家的人相比,他們沒有很多錢適應氣候變化。而中緯度富裕國家的人燃燒的碳基燃料最多,造成的排放也最多。熱帶地區的植物和動物也已經習慣了一個狹小的氣溫範圍。氣候科學家說,那些沒有適應快速氣候變化的遺傳能力的生物將被迫轉移,或者將會滅絕。

  莫拉博士說,「我確信會有巨大的生物和社會後果。但我沒辦法告訴你具體細節。」

相關焦點

  • 地球上的沙子能用完嗎?本世紀中葉需求超供給
    ▼ 很多人不相信沙子會短缺,事實上,沙礫是地球上提取最多的物質,超過了化石燃料。6月11日,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發表在《自然》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我們之前計算沙子的方法是錯誤的。
  • 陳立奇:全球氣候臨界點將提前至本世紀中葉
    陳立奇說,地球演化已進入人類世時代,人類活動對氣候及生態系統將造成全球性影響,全球氣候臨界點或將提前到本世紀中葉出現。兩極是全球變化的一個放大器,可以通過南北極的變化來評估人類活動的影響,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 南半球大氣氣流正恢復正常,臭氧層空洞或在本世紀中葉「癒合」!
    如果還沒把地理知識都忘掉的話,都知道在離地球10-30公裡的大氣平流層中有一層薄薄的臭氧 (O3),稱為臭氧層。臭氧層的存在對地球生物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它可以有效阻截太陽散發的致癌紫外線,保護人類和農作物免受傷害。
  • 首次出現超過20℃的氣溫 南極創紀錄高溫如何產生?
    深層海水增暖致冰川崩潰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氣候中心首任主任丁一匯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南極氣候變化一方面受人類活動影響,同時,太平洋的波動所帶來的熱量,也會影響南極氣溫,也就是說,南極升溫是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耦合疊加。
  • 2020,南極氣溫20度 | 地球知識局
    在亞洲的日本、韓國、中國東部和東南亞的大部分地區,1月的平均溫度同樣「表現不俗」。如韓國氣象廳2月4日確認,該國今年1月平均氣溫為2.8°C,是1973年開始監測全國氣溫以來的最高值,比1981年至2010年同期平均氣溫高3.8°C。不僅北半球,此時處於夏季的南半球,也熱出了新高度。
  • 地球的熱帶地區正在逐漸變大
    科研人員告訴你:你的感覺沒有錯——地球的熱帶地區正在逐漸變大,導致這些原來不在熱帶範圍內的地區,正在受這一改變的直接影響,如圖1所示。 熱帶地區正在變大又稱熱帶膨脹熱帶地處赤道兩側,位於南北回歸線以內的地球中部區域,約佔全球總面積39.8%。正午的太陽終年垂直照射在熱帶範圍內,因此,這一地帶能得到強烈的陽光照射,氣候炎熱。熱帶地區的炎熱氣候對全球的降水、陸地、季風和洋流均有重要影響。
  • 海南前5月平均氣溫創新高 今年預計將受6-8個熱帶氣旋影響
    海南前5月平均氣溫創新高 今年預計將受6-8個熱帶氣旋影響 2019  4月8日-14日和17日-30日,海南省出現兩次大範圍高溫天氣過程(日最高氣溫≥35℃),其中17日-30日的高溫過程持續時間長,期間20日臨高極端最高氣溫41℃,突破當地歷史同期極值。4月有10個市縣高溫總日數達4-20天,海口、澄邁、臨高、儋州、屯昌、白沙和昌江高溫總日數達到或突破當地歷史同期極值。
  • 本世紀最冷!蘇州氣溫破紀錄,這些事尤其注意!
    寒潮橙色預警已經持續掛了好幾天 蘇州站昨天白天的 最高氣溫-4.3℃ 創1961年以來,也是本世紀 白天最高氣溫的新低
  • 2019年成為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年份 聯合國呼籲採取行動實現...
    聲明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全球變暖的勢頭還將持續。氣候變暖給世界帶來全方位影響,聯合國呼籲各國採取切實行動,實現全球控溫目標。聲明顯示,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1攝氏度,僅次於2016年。若剔除2016年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2019年是歷史記錄中最熱的一年。
  • 2020,南極氣溫20度
    在亞洲的日本、韓國、中國東部和東南亞的大部分地區,1月的平均溫度同樣「表現不俗」。如韓國氣象廳2月4日確認,該國今年1月平均氣溫為2.8°C,是1973年開始監測全國氣溫以來的最高值,比1981年至2010年同期平均氣溫高3.8°C。不僅北半球,此時處於夏季的南半球,也熱出了新高度。
  • 全球升溫哪些地區最危險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系教授希伯倫·德裡夫胡特帶領研究人員,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最新報告作出預測:在全球發現了多個危險區,其中不少地區在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不到2攝氏度時,就可能發生重大氣候事件,涉及海冰、洋流、凍土、生物圈等。
  • 本世紀一月上旬之最!明天最高氣溫終於零上了,下周...
    一般「三九、四九」時最冷,今天的低溫可謂是相當應景——今天的最低氣溫創下入冬以來新低:市區最低零下7.1℃,郊區大都在零下8℃到零下7℃之間,崇明更低些。冰封水塘。撿冰玩。鄰居北陽臺的空調外機。從2000-2021年的氣象數據可以看出,今天的最低氣溫創了本世紀一月上旬最低記錄。
  • 你知道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在哪裡嗎?
    它分年平均氣溫月平均氣溫和日平均氣溫三種。我們可以按定義日平均氣溫和月平均氣溫的方法來定義年平均氣溫。既然日平均氣溫指一天中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的幾何平均值。月平均氣溫是指一個月中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的幾何平均值。那麼年平均氣溫就是指一年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的幾何平均值。
  • 北方地區高溫天氣持續上演 專家稱副熱帶高壓「惹的禍」
    受颱風「雲雀」影響,江浙滬部分地區昨天到今天迎來短暫的雨水「洗禮」,趕走一些悶熱。但雨水過後,又將進入「發燒」模式。南方人或許已經習慣的高溫卻意外「迷路」來到北方。近一周內,東北、京津冀等地的高溫令北方人大呼,為何感覺來到南方?  瀋陽市民:這兩天天氣太熱,一幹活兒就一身汗,不幹活兒也一身汗。
  • 14日江蘇最高氣溫16℃ 周六氣溫「陡降」10℃
    南京的最高氣溫達到了16.6℃。今天和明天,南京氣溫依然在15℃至17℃,但千萬別被「假陽春」迷惑了雙眼!雙休日強冷空氣再度回歸,一秒把你拉進「四九」寒冬。周六最高氣溫「陡降」10℃,周日氣溫繼續下滑,最低氣溫降至冰點以下,屆時風力也會明顯增大。由於近期是暖氣團「控場」,加上日照充足,昨天全省大部分地區都迎來了2021年最溫暖的一天。
  • 雖是初夏時節,熱浪已經襲擊歐洲西部地區,多地最高氣溫超40℃
    由於地球自轉的軌道面赤道平原和地區公轉的軌道面黃道平面之間存在夾角,我們稱為黃赤交角(23.5°),所以就導致了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也就是在一年中,太陽直射點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做回歸運動,從而也就使得地球上有了四季和五帶的劃分。
  • 雖是初夏時節,熱浪已經襲擊歐洲西部地區,多地最高氣溫超40℃
    一般來說,北半球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盛夏的7月份,不過今年在還是初夏的6月份,北半球多地已經迎來了極端高溫。歐洲高溫之前我們介紹了位於亞洲南亞地區的印度,在2019年5月至6月,一場十分強烈的熱浪正在炙烤南亞地區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地區。
  • 本世紀最長梅雨!33天還沒完!颱風啥時來?
    眼看今年上海梅雨已有33天 成為本世紀以來最長梅雨 而申城的溫度又來「搞事情」 今天最高氣溫直衝35℃! 上海中心氣象臺2020年07月12日11時35分發布高溫黃色預警[Ⅲ級/較重] 受副熱帶高壓影響,預計本市大部地區今天的最高氣溫將超過35℃,請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 2019年成史上最熱一年!地球正在被炙烤,人類又將何去何從?
    6月16日,受溫室氣體影響,「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島,一日內冰雪融化20億噸」。同樣受影響的不止北極熊,還有來自南極的帝企鵝。 帝企鵝的繁殖有一個特點:必須在海冰上繁殖和飼養後代。 印度正在遭遇史上最高溫,很多地方已經打破最高溫記錄。 首都新德裡的氣溫已達48℃,印度西北部拉賈斯坦邦氣溫高達51℃。 不止印度,入夏以來,全球各地正經歷新一輪的熱浪。
  • 未來幾天副熱帶高壓加強 廈門午間最高氣溫30℃左右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 王東城 偉山)昨天,受到加強西南暖溼氣流影響,我市局地有降水。未來幾天,副熱帶高壓會增強並北抬,受其影響,我市氣溫逐漸走高。  氣象部門分析,未來一周,北方冷空氣活動很弱,我市氣溫步入上升通道,夜晨最低氣溫在25℃左右,午間最高氣溫在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