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紅外熱輻射?

2020-11-28 豪赫蒂夫生態地暖

紅外線是電磁輻射的一種形式,它剛好位於電磁光譜可見光範圍的紅色末端之外。有時,輻射一詞錯誤地與有害作用相關聯,但實際上,輻射只是能量釋放的過程,就像可見光輻射一樣,紅外輻射也是100%安全的,甚至我們自己的身體也會發出紅外輻射。

紅外熱是寒冷的一天中陽光明媚時我們感到溫暖的主要原因。如果氣溫凍結,我們也會感到寒冷。但是,這種認識並不完全準確,因為熱能可以通過電磁波傳輸,就像太陽加熱9300萬英裡之外的行星一樣。這些光波被我們在家裡或企業中的身體和物體吸收,從而對環境產生了溫暖的感知和感覺。

紅外輻射採暖通過將電能轉換為紅外熱能進行採暖工作,從而為房間供暖。發出的紅外能量被房間的表面積吸收並反射回去,因此熱量以垂直均勻的方式分布。遠紅外熱輻射能升溫空間內的物體;具有熱容的物品,可以使房間保持更持久的溫度。

相反,例如在傳統採暖方式空氣對流加熱的房間中,移動或循環的空氣幾乎沒有熱容量。使用傳統的採暖方式時,感覺溫暖主要取決於空氣的溫度,冷風的直接影響會打擾您感覺溫暖的舒適感。例如,當一扇門打開時,熱空氣將迅速逸出,需要您重新加熱房間以再次感到溫暖。遠紅外輻射採暖更有效地保持溫度,提升舒適感。使用遠紅外輻射採暖時,即使開著窗戶,溫暖的感覺也不會立即消失,因為豪赫蒂夫遠紅外採暖系統直接加熱固體表面。

遠紅外輻射熱的工作方式與傳統對流加熱器不同,住宅中的對流加熱是通過加熱周圍的空氣來進行的,這是加熱空間的一種效率較低的方法。傳統採暖方式升溫變暖時,它直接加熱周圍的空氣,然後空氣膨脹並上升,隨著熱空氣的上升,它在其背後產生冷空氣下沉,從而將較冷的空氣與水地暖採暖地板接觸,從而使其變熱。隨著熱空氣開始冷卻,空氣沉回到地板上,這時冷空氣再次被加熱,並且該過程不斷重複進行-該過程稱為空氣循環或對流加熱產生的氣流。 整個循環有很多機會降低效率,導致您的採暖鍋爐更加努力工作,並使用更多的能量來彌補熱能損失的差異。

電磁頻譜

電磁(EM)光譜是所有類型EM輻射的範圍。輻射是一種傳播和傳播的能量–房屋中的燈發出的可見光和廣播電臺發出的無線電波是兩種電磁輻射。構成電磁光譜的其他類型的EM輻射是微波,紅外光,紫外光,X射線和伽馬射線。

相關焦點

  • 紅外課堂 · PART-1 術語和紅外熱輻射
    什麼是紅外?紅外(IR)加熱是一門精確且可測量的科學。紅外熱量是因為物體之間的溫差而產生的。任何溫度大於0 K(-273.15℃)的物體都會輻射紅外熱量。當一個物體比另一個物體更熱時,紅外熱量會從較熱的物體流向較冷的物體。物體及表面特性對紅外能量的輻射和吸收起著關鍵作用。可見光波長在380-780nm之間(0.38-0.78um)。
  • 熱輻射塗料的成分及作用
    熱輻射塗料(層)是指在紅外波段具有高發射率值或特定選擇性輻射特性的塗料,此種塗料塗刷或噴塗,或熔射於工業爐襯體表面形成塗層,可提高爐壁表面的熱輻射率,提高爐內的熱利用效率。因此也稱為節能塗料。熱輻射是一種電磁波的能量傳遞。
  • 【講座預告】微納結構熱輻射調控及應用--西湖大學仇旻教授
    【講座預告】微納結構熱輻射調控及應用--西湖大學仇旻教授 2020-06-24 14: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紅外熱成像儀是什麼
    紅外熱成像儀是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探測目標物體的紅外輻射,並通過光電轉換、信號處理等手段,將目標物體的溫度分布圖像轉換成視頻圖像的設備。紅外熱成像  我們人眼能夠感受到的可見光波長為:0.38—0.78微米。通常我們將比0.78微米長的電磁波,稱為紅外線。
  • GTRH-2 黑體紅外輻射實驗儀的應用
    在1861年他進一步指出,在一定溫度下用不透光的壁包圍起來的空腔中的熱輻射等同於黑體的熱輻射。為表彰維恩在熱輻射研究方面的卓越貢獻,1911年授予他諾貝爾物理學獎。(選做) 【實驗器材】 GTTA-1溫度控制器、GTRH-2黑體輻射測試架、紅外熱輻射傳感器、光學導軌(60cm)、GTRH-IFS紅外轉換器等。
  • 【行業動態】石墨烯打造的新型智能紡織品,可隨環境調節熱輻射
    【行業動態】石墨烯打造的新型智能紡織品,可隨環境調節熱輻射 2020-06-26 0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外技術的應用:測溫熱像儀
    美國首先研製成功由軍用技術(FPA)轉民用並商品化的新型紅外熱像儀,屬焦平面陣列式結構的一種凝成像裝置,這項技術更加先進,只需要對準待測物體,就能得出一系列數據。不僅僅如此,它把測溫儀的體積做了很大優化,變得更加便攜。  事實上上面僅是對主要的進展做了概述,在這其中也有很多的進步,沒有一一的羅列出來。
  • 紅外測溫和黑體輻射定律
    19世紀末,人們認識到熱輻射和光輻射都是電磁波。並且已知,自然界中一切高於絕對零度(-273℃)的物體都在不停向外輻射能量。那麼輻射能量在不同頻率範圍中如何分布?1859年德國物理學家基爾霍夫提出基爾霍夫熱輻射定律,用於描述物體的發射率與吸收比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取決于波長和溫度的函數。
  • 熱輻射和不情願的量子啟動者
    為了解釋什麼是量子計算機,我們首先解釋「量子」是什麼。後面我會講到,「量子」一詞其實有幾個不同,卻又相互有關的含義。「量子」一詞起源於20世紀初[2]。當時的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開爾文勳爵宣稱,物理學晴朗的天空中有兩朵烏雲。其中一個是說,電磁波的媒介一直找不到。
  • 探究遠紅外對人體的真正作用(一)
    遠紅外對人體究竟有沒有傷害?遠紅外究竟是什麼?它有哪些作用對人體有益?最近有不少人問小編,遠紅外輻射到底對人體有沒有毒副作用,小編特地針對大家的提問收集了一些資料,給大家參考。今天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遠紅外的基礎知識。1. 紅外線的實質是什麼?
  • 遠紅外線的好處
    紅外線的實質是什麼? 它究竟有哪些基本特性?要想弄清這些問題,首先要了解什麼是電磁波。物理學的常識告訴我們,任何帶電物體的周圍都存在著對其它帶電體產生作用力的電場。對於一定溫度的物體來說,它所發射的電磁波譜是一定的,具有這種特性的電磁輻射,稱為熱輻射。紅外線即是當物體處於一一溫度範圍,發出波長較長的電磁波。因此,如果把電磁波比作一個大家族的話,熱輻射則是這個大家族中的一個小家庭,而紅外線就是這個小家庭中的一個成員了。 紅外線的波長範圍很寬,故常把它劃為近紅外、中紅外和遠紅外區域。根據使用者的要求不同,其劃分範圍很不相同。
  • 熱輻射分析案例
    熱輻射是一種通過電磁波傳遞熱能的方式。電磁波以光的速度進行傳遞,而能量傳遞與輻射物體之間的介質無關。
  • 「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 靠譜嗎?
    之後人們花了一百多年的時間認識紅外輻射的電磁本質,了解探索熱輻射的基本規律,隨著光學技術、電子技術等不斷發展,紅外技術也日趨完善,其中紅外測溫技術目前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其原理是利用物體表面的紅外輻射來求得被測溫度的。
  • 科普︱紅外測溫和黑體輻射定律
    19世紀末,人們認識到熱輻射和光輻射都是電磁波。並且已知,自然界中一切高於絕對零度(-273℃)的物體都在不停向外輻射能量。那麼輻射能量在不同頻率範圍中如何分布?1859年德國物理學家基爾霍夫提出基爾霍夫熱輻射定律,用於描述物體的發射率與吸收比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取決于波長和溫度的函數。
  • 紅外體溫槍測體溫原理,了解一下
    >口腔溫度 35.5℃~37.5℃腋下溫度 34.7℃~37.3℃耳蝸溫度 35.8℃~38℃額頭溫度 35.8℃~37.8℃目前常見的紅外體溫計主要為 紅外耳溫槍和紅外額溫槍,其通稱為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
  • 鄰近效應影響熱紅外遙感數據獲解析—新聞—科學網
    衛星熱紅外傳感器接收的來自地表和大氣的輻射項    中國農科院供圖 非目標像元對目標像元的輻射貢獻示意圖         中國農科院供圖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簡稱資劃所)農業遙感團隊解析了鄰近效應對高空間解析度熱紅外遙感數據的影響
  • 不僅能聞氣味,狗鼻子還能感知微弱熱輻射
    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近日報導,狗鼻子不僅比人類鼻子靈敏1億倍,而且還能感知微弱的熱輻射——哺乳動物獵物的體熱。這一發現有助解釋為什麼視力、聽覺或嗅覺受損的犬類仍能成功狩獵。        據科學家目前所知,僅有少數動物——黑火甲蟲、某些蛇和一種哺乳動物(即普通的吸血蝙蝠)能感知微弱的熱輻射,這些動物藉助這一能力來捕食獵物。
  • 紅外熱像儀原理與領域應用
    下面簡要地介紹紅外熱成像技術在安全防範系統中的應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0829.htm一、什麼是紅外熱成像?紅外熱成像人眼能夠感受到的可見光波長為0.38-0.78微米。
  • 紅外測距和超聲波測距對比有什麼優缺點
    打開APP 紅外測距和超聲波測距對比有什麼優缺點 發表於 2017-11-23 14:32:29   如主動紅外夜視技術是通過觀察的夜視技術,對應裝備為主動紅外夜視儀。被動紅外夜視技術是藉助於目標自身發射的紅外輻射來實現觀察的紅外技術,它根據目標與背景或目標各部分之間的溫差或熱輻射差來發現目標。其裝備為熱像儀。熱成像儀具有不同於其它夜視儀的獨特優點,如可在霧、雨、雪的天氣下工作,作用距離遠,能識別偽裝和抗幹擾等,已成國外夜視裝備的發展重點,並將在一定成度上取代微光夜視儀。
  • 「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靠譜嗎?
    為什麼是「紅外」?我們剛說的測溫槍,基本上是採用紅外測溫法。為什麼會是「紅外」呢?英國物理學家 F. W. 赫胥爾在 1800 年作各色光研究時發現了紅外線,當時稱作「不可見之光」,赫胥爾用三稜鏡將太陽光分解,並在各色光位置上放上溫度計,結果發現位於紅外線位置的溫度計升溫最快,紅外線熱作用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