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型抗戰題材電視連續劇《狼毒花》播出以來,收視狀況堪稱奇蹟。而「八一」建軍節當天,該劇登陸四大衛視的晚間黃金強檔,在全國掀起了一陣紅色狂潮。不同時段的滾動播出讓《狼毒花》盡人皆知。
雖然部分觀眾對於該劇的內容和演員的表演風格有所質疑,但絲毫未影響該劇的收視率,而「甄書記」的出色表演幾乎得到了所有觀眾的好評,他的扮演者成泰燊一時間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對於觀眾而言,在初看《狼毒花》時,成泰燊還是一張生面孔,而對於電影界來說,他早已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影帝了。
儘管朱文導演的《海鮮》讓他一舉成為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的影帝,但他卻一直保持低調的作風,安心走他的藝術電影路線。從賈樟柯到王小帥,從《世界》到《左右》,從南特到威尼斯,他一次次的亮相於各大國際電影節的舞臺,他以精湛的演技成為「第六代導演的御用演員」。而真正被觀眾所熟知,當屬電視劇《狼毒花》了。從他所扮演過的人物看來,「甄一然」這個角色應該是來頭最大的了。作為我黨的地委書記,八路軍的政委,他肩上擔負的國家的命運和前途。而如何還這樣一個英雄人物以本色,又不落入俗套,成了成泰燊的首要任務。在通過他不斷的揣摩和挖掘之後,「甄一然」這個人物豐滿的呈現於觀眾面前。大家看到的是一個睿智、英勇、風趣的真男人。面對敵人臨危不懼,面對困境智謀雙全,面對戰友賞罰分明,面對愛人柔情萬丈,面對百姓魚水情深,眾多的感情交織在一起,甄書記這個人物立體而生動地展現於觀眾面前,在一定意義上,他成為一個真正服務於人民的好幹部的楷模。
對於他的傾情演繹,觀眾回報給他的是發自內心的喜愛。而《狼毒花》給予他的回報,則是讓他一夜功成名就。從小眾的崇拜者上升為大眾的喜愛者,幾乎是瞬間之事。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導演紛紛邀請他加盟新劇,其中不乏戰爭題材的作品。面對諸多優秀的劇本,成泰燊最終選擇了第六代新銳導演李欣的影片《對岸的戰爭》,雖然該片的大背景是30年代戰爭,但他卻不是穿著軍裝殺在前線的軍人,作為一個生活在特定年代裡的商人,他從另一個視角切入戰爭,用另一種方式支持革命,而這一切他只有一個身份——父親。再次與六代導演合作,不論是偶然還是必然,都證明了成泰燊在電影界的實力與地位,而《狼毒花》的風靡也讓影帝成泰燊載譽而歸。
(責任編輯: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