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餘震」未絕 解讀「地震後的幽靈」

2020-12-01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消息:中國地震局局長陳建民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3月6日發生在唐山地區的兩次地震,均為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的正常餘震活動。

30多年前的地震,餘震至今未絕,這可能嗎?答案是肯定的。

在1811年至1812年間,位於美國南部和中西部的新馬德裡地震帶曾經發生「新馬德裡大地震」。至今,這一地震帶的活動仍然活躍,而且地震的活動規律符合餘震的一條重要定律——「大森定律」,所以目前這一地區發生的地震仍是「新馬德裡大地震」的餘震。

餘震是在地震主震之後發生的震級弱於主震的地震。特大地震發生後,餘震時刻都可能發生,其中多數是人類不能感覺到的微震,但也有極具破壞力的大地震。由於餘震難以預測且容易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因此也常被稱為「地震後的幽靈」。

科學家目前發現,餘震的震級和發生頻率一般遵循三條定律:

首先是「大森定律」。1894年,日本科學家大森房吉在論文中提出:主震發生後,時間越久,餘震發生頻率越低。1961年,宇津德治對大森定律的數學公式進行了修正,提高了這一定律的準確性。

其次是「貝特定律」。它指出,主震震級與最大的餘震震級之差是一個幾乎不變的數值,在1.1級至1.2級之間。

第三是「古滕貝格-裡希特定律」。它指出,在一個給定的時間段內,主震震級和餘震發生次數存在關聯性。

雖然發現了上述規律,但從結果看,人類至今仍然不能準確預測餘震發生的準確時間、地點、強度。

預報的難點之一是地質狀況複雜,不同震區的地下巖石組成類型各不相同。餘震預報必須考慮不同震區的這些獨特因素,準確度才有可能提高。但是,特大地震發生後,科學家原來掌握的地質狀況往往發生巨大變化,在短時間內無法重建相關資料庫。

餘震帶來的災難不亞於主震。經過主震的襲擊,震區許多房屋雖未倒塌,但已危如累卵。餘震即使震級不高,仍有可能成為摧毀這些建築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付包括餘震在內的地震危害,最現實的辦法是提前準備。比如在城鎮規劃時,避開地震高發的斷裂帶。無法避開時,建築物的選址、設計和建築質量都要有特殊要求。同時,加強對地震高發區居民的地震知識教育等。

進一步加大對地震科研的投入是解決地震威脅的希望所在。地震科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目前人類尚沒有能力實現地震的準確預報。但從長期看,只有地震科學的進步才有可能使人類擺脫地震造成的傷害。從全球或從中國情況來看,加強地震科學研究至少需要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數據收集能力建設,即加強地震監測網絡建設;二是數據分析能力建設,即提高數據分析能力,及時準確分析收集到的海量地震數據,以便從中總結規律。

3月11日,智利新總統皮涅拉也沒能逃過餘震的騷擾。在40多分鐘的總統就職儀式中,智利大地震的四次餘震襲擊了儀式舉辦地——智利海濱城市瓦爾帕萊索。

如果說自然災害是幽靈,那麼這些幽靈帶來的傷害,不能淡忘,因為幽靈會在人們忘記時襲來……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 單萱萱

相關焦點

  • 為何44年後唐山大地震仍有餘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的地震情況通報會介紹,古冶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且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可能會持續上百年。為何唐山大地震已過去44年,還會有餘震?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據悉,古冶區位於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的破裂帶上,此次古冶5.1級地震也發生在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區內。
  • 唐山5.1級地震後已發生33次餘震!還會有大地震嗎?專家解讀
    7月12日早上,河北唐山發生5.1級地震,京津冀多地有震感。據河北省地震局消息,本次地震發生在唐山老震區,最近的斷層尚未命名,距離約6公裡。其它最近的斷層是榛子鎮斷裂,距離約12公裡。截止到7月12日10時00分,共發生餘震33個,4級以上0個,3.0-3.9地震0個,2.0-2.9地震2個,1.0-1.9地震0個,1.0級以下31個。12日中午,北京市地震局對此次地震進行專家解讀。這次地震對北京的波及是什麼情況?
  • 為啥1976年唐山大地震現在還有餘震?專家解釋
    同日,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回應稱,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 為何44年前一場7.8級的大地震,至今還會產生餘震?12日下午,中國地震局一名地震專家告訴澎湃新聞,根據餘震判斷依據,古冶區位於原唐山大地震的地震破裂帶上,且震級小於當年主震震級,因此,這次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較強的遠期餘震」。
  • 為啥44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現在還有餘震?專家:地震斷層長期活動
    來源 | 綜合央視、新華社、廣州日報報導記者 | 易思含7 月 12 日," 唐山地震 " 又登上了熱門話題榜,令人意外的是,這次引起關注的地震是 1976 年唐山 7.8 級地震的一次餘震。繼當天早上 6 時 38 分的 5.1 級地震後,緊接著是 30 多次不同程度的餘震。
  • 唐山地震系老震區餘震 短期內5級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不會對北京地殼應力應變和地震活動產生明顯影響  北京市地震局專家表示,該地震造成北京全市有感,其中東部的平谷、順義、通州等地區震感較為強烈,儀器記錄的最大地震烈度為III度,出現在平谷區東高村鎮、馬昌營鎮、鎮羅營鎮和順義區龍灣屯鎮,未造成明顯震害和人員生命財產損失。
  •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唐山古冶5.1級地震為唐山老震區餘震
    短期內再發生5級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劉傑研究員表示,該中心組織專家進行專題研討分析認為,此次唐山古冶5.1級地震發生在1976年7月唐山7.8級大地震的老震區內,是唐山大地震老震區一次正常的地震起伏活動,也是繼1995年10月唐山古冶5.0級地震後又一次5級以上餘震。
  • 為什麼唐山大地震的餘震「遲到」了近44年?
    然而地震專家的解釋卻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他們判斷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地震的餘震,於是有些人開啟了吐槽模式:「你怎麼不說那是盤古開天地的餘震呢?」唐山古冶區的5.1級地震到底是不是餘震?餘震跟主震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科學的問題還是要用科學來解答。
  • 今早唐山地震,屬1976年大地震餘震!
    ↓↓↓屬於1976年的餘震針對此次地震,記者採訪唐山市應急管理局方面得知,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的餘震。根據目前掌握情況,震中無人員傷亡,僅個別老舊房屋有開裂現象。「這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一個正常的起伏。
  • 唐山大地震發生40多年後,為何還會出現5級餘震?
    7月12日06時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據河北地震局消息,本次地震發生在唐山老震區,最近的斷層尚未命名,距離約6公裡。其他最近的斷層是榛子鎮斷裂,距離約12公裡。截至12日上午10時,共發生餘震33個,其中2.0~2.9級地震2個,1.0級以下31個。7月12日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唐山古冶5.1級地震情況通報會確認:▼本次地震為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序列的一次5級餘震起伏活動。
  • ...前的唐山大地震還有餘震?餘震會對北京產生啥影響?聽聽專家怎麼說
    而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的地震情況通報會上介紹,古冶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且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可能會持續上百年。為何唐山大地震已過去44年,還會有餘震?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一是從1976年7月28日7.8級地震到1977年5月12日6.2級地震,唐山震區共發生5級以上餘震27次,平均1個月發生2.8次5級以上地震;二是1977年5月6.2級地震後,唐山7.8級地震餘震活動明顯衰減,僅發生5級以上餘震5次(包含本次),平均8.6年1次5級以上地震。
  • 唐山古冶5.1級地震是餘震活動
    新華社記者 牟宇攝  短期內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劉傑表示,此次河北唐山古冶5.1級地震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的餘震區內,是唐山7.8級地震序列的一次5級餘震起伏活動,距離上一次5級以上餘震(1995年10月6日河北唐山古冶5.0級地震)約25年
  • 唐山1976年大地震後為何地震起伏活動不斷?專家解讀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分析認為,此次地震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的老震區內,是唐山地震老震區繼1995年10月6日唐山古冶5.0級地震後的又一次正常起伏活動。老震區有持續較長時間的起伏活動此次地震是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5.1級地震之後河北省內發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華北地區近些年最大的一次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介紹,1976年唐山7.8級地震級別大,餘震區地震持續較長時間的起伏活動屬於正常狀態。
  • 今早唐山地震屬1976年大地震餘震?專家詳解
    目前未接到人員傷亡報告根據@唐山消防 消息,地震發生後,古冶區大隊和京華道消防救援站、林西道消防救援站立即趕赴震中,支隊重型、輕型地震隊迅速集結。目前,支隊指揮中心未接到相關報警,無人員傷亡,交通道路情況良好。據河北省應急管理廳介紹,目前沒有接到人員傷亡報告,地震帶來的影響和損失正在統計當中。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此次地震依舊屬於1976年唐山地震的餘震。
  • 33次餘震!唐山5.1級地震後,還會有較大地震嗎?答案是……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北京、天津等地有震感。5.1級地震後已發生餘震33次據河北地震局消息,本次地震發生在唐山老震區,最近的斷層尚未命名,距離約6公裡。其他最近的斷層是榛子鎮斷裂,距離約12公裡。
  • 為何唐山大地震44年後還會有餘震?甚至可能延續上百年?近期還會有...
    根據餘震的判斷依據,專家表示,古冶區位於原唐山大地震的地震破裂帶上,且震級小於當年主震震級,因此,這次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較強的遠期餘震」。這是唐山大地震第一個餘震嗎?有地震專家認為,部分大地震遠期餘震可能延續百年以上,那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也會延續百年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總工程師蔣海昆研究員解釋:根據初步研究結果,餘震活動持續時間實際上和地震構造加載速率相關,構造加載速率越快,餘震衰減越快。
  • 44年後的唐山大地震餘震,是怎麼預報的?
    我們來看看地震是怎樣預測的,專家又是怎麼解讀這是唐山大地震44年後的餘震的。9moednc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了芮氏7.8級大地震,23秒鐘後,唐山被夷成廢墟,682267間民用建築中有656136間倒塌和受到嚴重破壞,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4204個孩子成了孤兒。
  • 地震之後……最新情況!還會有大地震嗎?專家解讀
    &nbsp&nbsp&nbsp&nbsp據@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 消息,該所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合建成的大陸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唐山5.1級地震,地震發震後提前23秒向天津預警。
  • 唐山大地震40餘年以後,為什麼還會出現5級餘震?
    #河北唐山市發生5.1級地震#7月12日,河北唐山市古治區發生5.1級大地震。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這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一個正常的起伏。雖然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但是當時震級比較大,再加上唐山本身的地質構造,結果造成了餘震起伏」。
  • 河北唐山夜裡又發地震引熱議,地震過後的餘震究竟能持續多久?
    根據國家地震局官網消息,就在18日夜晚8點46分,河北唐山市豐南區(北緯39.37度,東經117.99度)發生芮氏2.0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這已經是唐山地區距今年7月16號以來短短四個月發生的第二起地震,雖然震級相比7月份的那一次5.1級要微弱許多,但仍然惹發大家熱議。
  • 河北唐山古冶發生5.1級地震 為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餘震
    短期內再發生5級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劉傑研究員表示,該中心組織專家進行專題研討分析認為,此次唐山古冶5.1級地震發生在1976年7月唐山7.8級大地震的老震區內,是唐山大地震老震區一次正常的地震起伏活動,也是繼1995年10月唐山古冶5.0級地震後又一次5級以上餘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