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番茄公考許陽老師
本期是常識考點預測的第二十七期:物態變化考點清單
今天依舊是科技常識的推送,在近些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中,一些有趣常見的物理現象經常會作為常識判斷題出現,因此考生非常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常識聯繫,蚊子雖小也是肉,切不可輕敵,在此,許陽老師總結一下科技常識-物態變化考點,供大家參考。本期解析共6個知識點+2個習題,閱讀需4分鐘,不方便閱讀的同學可以聽音頻+做習題:
物態變化
1、熔化和凝固:
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吸熱);
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放熱)
2、汽化和液化:
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吸熱,兩種方式——蒸發、沸騰);
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放熱,方法——降低溫度、壓縮體積;用途——縮小體積,便於儲存和運輸)
3、升華和凝華:
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升華吸熱(冬天冰凍的衣服幹了,燈絲變細,衛生球變小);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現象,凝華放熱(霜,樹桂、窗花)
4、分子運動:
分子熱運動是指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分子的熱運動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熱運動就越劇烈。
5、熱脹冷縮:
物體受熱時會膨脹,遇冷時會收縮。這是由於物體內的粒子(原子)運動會隨溫度改變,當溫度上升時,粒子的振動幅度加大,令物體膨脹;但當溫度下降時,粒子的振動幅度變會減少,使物體收縮。
6、古詩詞中的熱現象:
「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擴散加快,說明當時周邊的氣溫突然升高。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分子運動
1、下列哪項沒有運用熱脹冷縮的原理?( )
A.醫生用水銀溫度計給病人量體溫
B.架設電線時,電線桿之間的電線要略有下垂
C.自行車胎不能打太足的氣
D.古代人在冬天往巖石縫裡灌水,水結成冰後膨脹使巖石碎裂
【解析】選項中古代人採用冷凍法破碎巖石,是因為水受凍結成冰,體積會膨脹而是巖石開裂,這其中沒有運用熱脹冷縮原理。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選項
2、下列現象在變化過程中釋放熱量的是( )
A.冬天冰凍的衣服幹了
B.燈絲變細
C.霧凇
D.衛生球變小
【解析】冬天冰凍的衣服幹了,燈絲變細,衛生球變小都是升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升華吸熱。只有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現象叫凝華,凝華放熱。霧凇就是水蒸氣遇冷凝華,在這過程中釋放熱量。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選項
編輯:番茄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