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在語文教學中,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高,無論是日常小考還是中高考,四大名著也幾乎是逢考必有。
從小讓孩子讀四大名著,不僅能夠開闊孩子眼界,汲取其中的精神養分,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還能借鑑名著中的文字瑰寶,學以致用,提高語文素養。
很多學生是通過影視劇了解的四大名著,很少仔細閱讀原著書籍。小學關於四大名著的內容主要考常識填空。但是上了初高中,就需要掌握更多、更細緻的知識點了,比如某一細節表明了作者的什麼觀點,體現了作者什麼樣的人物特徵和心理,所以還是更建議學生閱讀四大名著原著書籍掌握其中的知識點。那麼四大名著的常考點都有哪些呢?
1.基本概況。這一考點常常包含作者信息,作品主要內容,主要思想等。如《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小說家、戲曲家,元末明初人等。作品主要描寫是東漢末年各路諸侯之間的鬥爭,反映出了人民渴望統一,追求安定的願望。
2.登場人物。四大名著中的各個人物是常考點,比如曹操、諸葛亮、關羽、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薛寶釵、宋江、武松等都是常考的人物,通常會考與其相關的事件,人物的性格特點,人物的著名話語等。
3.人物與事件。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通過一個個事件來展現其能力、特點等,所以在記憶人物和故事情節時一定要把他們串聯起來,比如林黛玉和黛玉葬花,諸葛亮和草船借箭、三顧茅廬,劉備、張飛和桃園三結義等等。
四大名著的內容繁多且寬泛,需要孩子每天進行記憶,下面老師整理了四大名著文學常識100題,全部背熟掌握,文學常識不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