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本來是「六大名著」,你知道少了哪兩本嗎?

2021-01-16 老頭愛侃歷史

「四大名著」本來是「六大名著」,你知道少了哪兩本嗎?

明清時期是中國古代白話文通俗小說的一個巔峰時期,這一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的生產力比以往朝代壯大許多,這就使得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多餘的財力去聽書館消遣,聽說書先生講一些情節曲折的故事。

在明清兩代誕生的小說數不勝數,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一些演義小說皆是成書於此階段,像是《楊家將》《薛家將》系列,記載旅途中奇聞怪事的小說《鏡花緣》,袁枚的志怪筆記《子不語》,還有我們的紀曉嵐紀大人也在退朝之餘,閒情逸緻之下,寫了一本志怪小說《閱微草堂筆記》。

但要說起通俗小說的巔峰,那還要數其中最精華的那幾部小說,恐怕所有人都會脫口而出:那肯定是四大名著了。不錯,論起情節曲折,思想深刻,涉獵廣泛,文筆犀利的小說,除了四大名著外,其餘的作品恐怕無出其右。

譬如說《水滸傳》,裡面人物繁多,點出了崇尚俠義的主旨,雖然很多人對裡面的情節很有爭議,但無人敢反對它的藝術價值。再說想像力豐富的《西遊記》,以歷史上玄奘去往西天求習佛法的經歷為藍本,構思了一段神魔共舞的奇怪之旅,至今也頗受人喜歡。

另外的兩本小說,《三國演義》以層出不迭的爾虞我詐,奇謀異略出名,甚至傳說中很多現實中的軍人也要常從此書中學習兵法。還有成書最晚的《紅樓夢》,正所謂「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百二十回,在一個繁華富貴的大觀園中,娓娓道來一段虛幻離奇的故事,由當初的「珍珠如土金如鐵」,到最終的「看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令人唏噓不已。

作為中國人,四大名著的故事相信不用別讓向大家詳述的。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再更早些時候,有一種說法更為盛行,所謂四大名著的說法並不完整,廣為大家尊崇的名著另有兩本,與前面介紹的四本小說合稱「六大名著」。

你們能猜到是哪幾本嗎?是神魔體小說的另一高峰《封神榜》嗎?或者有人會說第一奇書《金瓶梅》?統統不是。

這兩本小說分別就是吳敬梓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和蒲松齡的志怪小說《聊齋志異》。這兩本小說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在研究明清通俗文學的專家眼中,他們的光芒比起現在所說的「四大名著」,那是毫不遜色的。

《儒林外史》成書於清代,大約乾隆十四年左右(1749年),全書五十六回,將幾個鮮明的人物通過一條科舉的主線串聯起來,描述對象通常都是封建時代,思想迂腐的秀才們,諷刺了封建思想中的糟粕部分對世上人思想的侵蝕,圍繞著「功名富貴」這一主題,處在冷眼旁觀的角度,用寫實主義的手法對越發墮落的吏治和進行了批判和嘲諷。

書中人物的形象,以王冕,周進,嚴致和等人為代表,往往古板滑稽,刻畫栩栩如生,一方面對於那些沉溺於參與科考,取得榮華的人物群體進行了貶低,另一方面又用讚揚的眼光,描繪了另一類崇尚真我,不為功名所累,心靈自由的人,對這些人的堅持自己的態度進行了頌揚。

小說中很多情節頗有教育意義,頗為世人傳誦,比如我們中學課本中所學的《範進中舉》就是節選於本書中。

另一本書《聊齋志異》,同樣成書於清朝,該書以幾百個光怪陸離的靈異小故事組成,不同故事之間往往沒有實質性聯繫。整本書在描述上頗引人深入,各個故事雖然短小精悍,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皆為佳作。

而把此書深度剖析,小說的主題並非只是記載了鬼怪的傳奇而已。書中寫妖魔鬼怪,仔細觀看實際上還是寫世間的人,實際上本書另有一定的寓言成分在裡,表達了蒲松齡厭惡人世,寧願寄身於鬼神世界當中,對封建禮教的現實世界進行了抨擊,讚頌那些反叛統治階級的束縛,勇敢追尋個人幸福的群體。

縱觀明清兩代的小說著作,其實佳作遠不止四大名著或者六大名著所能概括的,說起諷刺小說,晚清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官場現形記》等同樣筆觸深刻,諷刺辛辣;前文提到的和聊齋志異同類型《子不語》等也有傳奇的故事在內;再有羅貫中的另一代表作,《三遂平妖傳》,或者《包公案》等,一樣情節離奇,讀起來津津有味。

然而評選四大名著的標準,僅憑藝術高度是不夠的,幾本書更是分別代表了各個領域內的小說最高造詣,否則你仔細看看,四大名著,或者六大名著是不是分別都是不同類型的呢?

上文的小說大多都已經和這些名著的題材重合了,並且在各自的類型內,思想高度,或者情節,文筆,想像力也頗為遜色。所以,六大名著的提出並不只是單單嘉獎在那個時代幾部優秀的小說而已,而是意圖通過這樣一些古代小說的代表作,折射出明清兩代通俗小說的輝煌。

怎麼樣?你對這些名著的評定認同嗎?你心中有沒有一份自己的六大名著?

相關焦點

  • 中國原本有六大名著,為啥建國後變成了四大名著?少了哪兩本書?
    眾所周知現如今中國古代有四大名著,從小學到中學的課本上都有四大名著的節選,它們分別是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遊記》、曹雪芹的《紅樓夢》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四大名著都成書於明清之際,這些文學作品不僅滋養了好幾代中國人,還傳到了國外被翻譯成了各種語言,深受各國百姓的喜愛。
  • 六大名著怎麼變成了四大名著?紅樓夢頂替了誰,淘汰了哪兩本
    (蝸牛看西遊第4191期)文/牽著蝸牛散步相信上過初中的中國人,都知道四大名著是哪四本奇書,分別是《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那麼,《紅樓夢》是如何入選四大名著的呢?原來,在清初,中國共有六大名著,也稱為六大奇書,除了《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這三本外,還有《儒林外史》《金瓶梅》《聊齋志異》。至於是誰提出來的,有人說是李漁,也有人說是民間說書人總結的。不管是誰,反正肯定是沒有《紅樓夢》,而最具爭議的《金瓶梅》,傳播量不比其它三本少。
  • 中國原本有六大名著,為何建國後變成了四大名著?少了哪兩本書?
    例如我國現在的四大名著。裡面育人的道理到了現在都毫不過時。在古代外國從中國偷書回國屢見不鮮。其實在我國新中國成立之前並不是四大名著,而是六大名著。在建立新中國之後剔除了兩本。剔除得是那兩本呢?原因又是為何?最開始的四大名著是由明朝的大文學家王世貞提出的這一概念。但是王世貞卻是以自己的喜好來推選的四大名著,當時的四大名著可跟現在不一樣,分別是《史記》、《莊子》、《水滸傳》和《西廂記》。
  • 如果四大名著要加一本變成五大名著,你認為哪本書適合入選?
    導讀:有人說《金瓶梅》算是一部長篇小說,它可以稱得上五大名著之一。說到四大名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西遊記樓夢,三水滸傳,這次不想說影響了無數的讀者,當然作為讀者,可能我們最熟悉的是《西遊記》這部小說。
  • 四大名著最早是哪四本呢?猜對超過兩本,你就是神人
    而明清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正是四大名著,他們不僅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更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這四部名著很難再地位上分出高地,但他們都擁有這極高的文學水平與藝術成就,細緻的刻畫與所隱含的思想都被歷代的讀者稱讚。其實四大名著是一個約定成俗的說法,也沒有誰去公開的提出這個概念,我們一般把《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這四部小說稱為「四大名著」。
  • 古代四大名著外,讓你評出「第五大名著」,你會選哪部著作?
    在中國摧殘的文化星河中,繁星點點,湧現出了很多文化名著,其中四大名著《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和《西遊記》是大家公認的經典中的經典。但是,也有很多學者和讀者為一些作品沒有入選四大名著而叫屈,這些作品無論從文學性、思想性和藝術性來說,都具有很高的造詣。
  • 我國本有「七大名著」,其它三大同樣是經典之作
    我們都知道,「四大名著」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優秀文化遺產,也是青少年必讀經典、課文參考內容。而關於四大名著的影視作品、衍生作品也不少,可以說,四大名著乃是我國文化作品中影響力非常高的一部分。但是,你們知道嗎,其實原本是有「七大名著」的,那為什麼現在變成了四大名著呢?被刪掉的三本又分別是哪三本名著呢?1、《金瓶梅》現在的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這四本名著,不過在《紅樓夢》問世之前,其實就已經有「四大」的說法了。
  • Steam四大名著中的五個遊戲都是哪七個?
    Steam玩家們在尋找+1對象、看一些遊戲推薦的時候,常常會看到有人提到「Steam四大名著」這樣的說法。但其中那幾部作品到底是什麼,許多人,尤其是剛加入Steam大家庭的新人可能就不太清楚了。但我相信依然有不少資深老同志能清楚的叫出那四個朗朗上口的代稱:「山、羊、橋、球、貓」。但他們分別是哪七個,又是為什麼被稱作八大奇葩呢?
  • 七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另外三本是哪三本?為何被刪掉?
    後來人們把明清小說專門拿出來,擇其精華列出了七部名著——《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聊齋志異》、《儒林外史》和《金瓶梅》。這七部書代表了中國古典文學創作的最高水平。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七部書變成了四部。主要原因大致是以下幾點。第一,《金瓶梅》是一部少兒不宜的書。
  • 中國四大名著是哪幾個,作者是誰,各有什麼特點
    中國四大名著是哪幾個,作者是誰,各有什麼特點文/@成長新視點中華文化浩如煙海,文學著作更是數不勝數,從唐詩宋詞,到明清小說,可以說是各領風騷數百年。提起小說類的作品,古典四大名著,是其中的翹楚,也是公認的代表性作品。人們常說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這幾部小說是古典名著中的巔峰。
  • 語文老教師:中小學90道四大名著常識題,逢考必有,抓緊收藏一份
    語文老教師:中小學90道四大名著常識題,逢考必有,抓緊收藏一份四大名著是語文常考的知識點,無論在小學還是初高中都是逢考必出的題型。這類題其實是最容易拿分的,只需要你平時去積累閱讀,然後多去總結歸納記憶,考試肯定是不會丟太多的分數。
  • 動漫科普,動漫界的「四大名著」
    動漫界的四大名著分別是《銃皇無盡的法夫納》、《聖劍使的禁咒詠唱》、《絕對雙刃》、《ISUCA依絲卡》。 2015年1月番有四部,輕改垃圾套路番聖劍使的禁咒詠唱、銃皇無盡的法夫納、絕對雙刃、新妹魔王的契約者,然後粉黑開始互噴,噴到最後粉呼籲黑去看原著!
  • 七月新番動漫「四大名著」,B站評分一部比一部低,最低跌破5分!
    在動漫中曾經有四部作品被稱為「四大名著」,不是因為它們製作多麼優秀,多麼受人們的歡迎,也不是因為它們多麼的經典,而是因為它們無一例外的都是輕小說改編的爛片。不僅劇情爛,對於人物的塑造也是爛的出奇,將它們奉為「四大名著」完全是對它們的嘲諷,而在今年的七月新番中,也有堪比「四大名著」的「佳作」,在B站的評分真是一部比一部低,都有哪些呢?
  • 學生不愛讀名著,名著又能奈「我」何? 名著怎樣走進學生內心?
    如果你稍微細心一點,就會發現,現在的學生群體,已經很難再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樣,捧著一本書如饑似渴地閱讀了。名著還是那些名著,但是,環境已經不在了。有時,我們作為家長或者老師的,總在感嘆,我們的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呢?為什麼不能順著自己的意願去發展呢?
  • 實用英語 -「四大名著」翻譯成英語應該怎麼說?
    四大名著算得上是國內文學的寶貴財產相信廣為人知的還是《西遊記》陪著不少人度過了童年認孫悟空為大英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有關四大名著的英文The Journey to the West《西遊記》a true story.這部小說是根據真實故事而寫的Water Margin《水滸傳》Margin/mɑdn/ 頁邊空白,餘量例如:wide margin 大幅度這其實算是直譯表示「水邊空白」即使「水滸」美國女作家還曾將《水滸傳》翻譯成All Men Are Brothers意為「四海之內皆兄弟」四大名著在我國的文學長河中可謂是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文學創作也是沒有邊界的英文版的四大名著更意味著文化的交流
  • 四大名著在B站火了,諸葛亮罵王朗、劉姥姥進大觀園的彈幕笑死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師文靜近日,B站集體上線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四大名著電視劇,網友開啟了彈幕狂歡,經典劇被花樣解讀。彈幕網年輕人眼中的四大名著是什麼樣的?年輕人為何熱捧比自己年齡還大的老劇呢?經典老劇為何能屢屢翻紅?彈幕追劇這種文化現象本身很有趣。
  • 中小學人手一份,四大名著文學常識100題,逢考必有!
    四大名著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在語文教學中,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高,無論是日常小考還是中高考,四大名著也幾乎是逢考必有。從小讓孩子讀四大名著,不僅能夠開闊孩子眼界,汲取其中的精神養分,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還能借鑑名著中的文字瑰寶,學以致用,提高語文素養。
  • 從「四大名著」談彈幕:釋放的大眾話語權還是無意義的狂歡?
    每一個暑假中似乎都少不了四大名著電視劇,我們一邊昏昏沉沉聽著電視劇的聲音一邊消磨著漫長的炎夏,這個暑假中,四大名著登場的方式卻發生了一些變化:不再是在電視臺中作為一種背景音存在,B站正式上架了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1986年版《西遊記》、1987年版《紅樓夢》、1994年版《三國演義》和1998年版《水滸傳
  • 同樣是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為何不是四大名著?
    《西遊記》成為了四大名著,文學經典,而《封神演義》只是普通的神魔小說呢? 其實從題材角度分析,四大名著不可能出現兩部神魔小說。
  • 操場上演四大名著,東莞這所學校的運動會真有創意
    東莞陽光網訊(全媒體記者 何錫民 曾劍鋒)四大名著是每個學生的必讀作品之一如何來學好讀懂四大名著呢?今天(12月3日)上午,東華中學初中部舉行「體育·讀書·藝術」節,開幕式表演就匯聚了四大名著的經典章節。活動現場,學生們表演的有《西遊記》中一個章節《四聖試禪心》,學生們通過將音樂、舞蹈融入到古典名著經典章節當中,將作品演繹得唯妙唯肖。部分班級還引入了現代科技元素,腳踏電動滑輪車出場,這樣的唐僧你見過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