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看西遊第4191期)
文/牽著蝸牛散步
相信上過初中的中國人,都知道四大名著是哪四本奇書,分別是《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
《西遊記》不說了,老少皆宜,男女通知,《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也各有優點,但閱讀門檻也不高,擁有很多普通讀者。而且這三本書,作者都是明朝時期的人。而《紅樓夢》不同,首先講的是情愛,未成年人肯定讀不懂;其次講了很多詩詞歌賦,沒有一定文學修養讀不懂。
也就是說,如果要拼讀者群的話,前三本書的擁躉者大部分是俗人,群體眾多,而後者是陽春白雪,喜歡的喜歡不得了,不喜歡的基本不讀,或者說想讀讀不懂。並且作者也是清朝的曹雪芹。
那麼,《紅樓夢》是如何入選四大名著的呢?
原來,在清初,中國共有六大名著,也稱為六大奇書,除了《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這三本外,還有《儒林外史》《金瓶梅》《聊齋志異》。至於是誰提出來的,有人說是李漁,也有人說是民間說書人總結的。不管是誰,反正肯定是沒有《紅樓夢》,而最具爭議的《金瓶梅》,傳播量不比其它三本少。
那麼,何時《金瓶梅》被拿掉,《紅樓夢》上位的呢?據說首先是清太祖極力排斥,他認為這書影響青少年,下了命令禁止該書在民間流傳。康熙上位之後,對此書更是視為毒草,要求見書必須燒毀,導致這本奇書最終被淪為了禁書,排行榜的位置肯定是呆不住了。
不過,好書不管你怎麼禁,還是要流傳下來的。在今天的市面上,仍然可以隨便買到該書。
既然少了一本,那必定要增加一本,這時,曹雪芹的《紅樓夢》新鮮出爐,並在一定範圍內傳播,順理成章頂替了《金瓶梅》,成為六大奇書之一。
建國之後,六大名著為何又變成了四大名著呢?據傳,相關部門認為,《聊齋志異》太封建了,還盡宣揚鬼神,格調不高;而《儒林外史》呢,又太黑暗太酸了,會讓青少年讀後心理灰暗,於是就被拿下了。
真相是不是這樣,不好說,不過,現在來論已經沒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