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災難大片《後天》裡的現象,真的發生過

2021-01-09 德味兒

你看過2004年上映的美國災難大片《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麼?最近,科學家證實了,該片內描述的一個現象真的曾經在地球上發生過。

該片描述了全球進入冰川期的災難性後果,而導致這一切的,在影片內解釋為大西洋環流受到氣候影響而停止,也就是俗稱「暖輸送帶」,學名「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的環流,它將海洋在熱帶獲得的熱量經北美墨西哥地區(即墨西哥灣流)向格陵蘭和西歐北歐輸送,並一路向大氣釋放熱量,為沿岸國家帶來溫暖的氣候,如果它停止,後果很顯然就是本來能被它供暖的地區,失去了一大熱源,因此《後天》內將科幻化後,描述為停止的「暖輸送帶」導致了全球在幾天內迅速降溫,進入了一個極端冰川期。

如果「暖輸送帶」停止,對全球氣候肯定會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否會與《後天》內描述的一樣那麼極端,尚未可知,但現在科學家們的一個最新研究發現,這個「暖輸送帶」真曾經在歷史上停止過。

Bergen 大學Eirik Galaasen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研究了北大西洋巖心,在對有孔蟲石灰殼中的碳同位素測試後,確定了AMOC在過去約450000年的四個冰期之間的行為,結果顯示,在全球變暖的同時AMOC出現了幾次強烈波動,最終變成了幾乎完全停止,大部分減弱或停止的時間都不長,大概在100年左右,但在兩次間冰期之間,會出現長達3000年的極度減弱。

AMOC的極度減弱或停止都導致了北大西洋在這些階段內顯著變冷,研究人員指出:「我們的結果表明,AMOC的急劇減弱不僅應被視為可能,而是應被視為溫暖氣候變化的內在特徵,全球變暖的必然後果。」

Galaasen和他的團隊說:「我們的數據表明,AMOC的重大擾動比以前想像的要容易發生,而且在當今氣候條件下發生的擾動對於我們來說迫在眉睫。」

其實,2018年的時候,人們就已經發現大西洋的「暖輸送帶」在變弱,很多國內媒體也均有報導(上圖),但當時的研究只發現了環流減弱,雖然各種報導都使用了「停止」一詞,但並沒有觀察到停止現象,只是一種擔心,如今,該研究表明,如果地球持續變暖,人們這種擔心必將會變為現實。

相關焦點

  • 好萊塢史詩級災難大片《後天》告訴你下雪有多可怕
    不同於其他災難題材,溫室效應就像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人類頭頂,《後天》抓住了這一點大做文章,講述了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捲風、海嘯、地震席捲全球時,紐約這個昔日的文明前沿所發生的故事。
  • 災難電影《後天》:今天不自知,災難就在後天
    (圖片來源於網絡以及豆瓣)然而,在2004年,還有一部經典的災難片,論特效場面、災難前人性的刻畫以及人與自然的深刻思考,與《2012》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部電影就是《後天》。電影雖然利用了誇張的方法,提前向人們展示了全球變暖帶來的「冰河時代」,但影片中不斷發生的人類破壞自然環境的事實,無疑敲響了人們的警鐘:今天很美好,明天也可能相安無事,但任由事態發展下去,後天的不幸馬上就會來臨。後天的特效逼真,場面弘大。冰雹、雨水、海嘯、冰天雪地,特別是海嘯吞沒紐約那一段,代入感極強,讓人看到了人類文明在自然面前是多麼不堪一擊。
  • 冰封全城,2009年度史詩級災難大片!
    寒冬將至,大家是不是都巴不得不用上班賴床到地老天荒呢…哈哈哈,今天小驛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2009年熱播的一部災難大片《後天》,當地球被溫室效應破壞,龍捲風,海嘯,全球氣溫變冷這些毀滅性的災難相繼襲來,人類危在旦夕,地球能變回原來那個充滿生機的美麗的藍色星球嗎?
  • 今年唯一一部災難大片,終於要來了
    再比如《後天》中冰川斷裂造成千裡冰封,地球回到冰河世紀的時代,最終引發了一場不可挽救的災難。當看到影片中的主人公為了一線生機拼盡全力超越人類自身的極限,重重歷劫後那種重獲新生的希望感,往往能使屏幕前的觀眾深感生活的滿足和幸福。
  • 災難大片《末日逃生》發終極預告
    時光網訊由傑拉德·巴特勒主演的災難動作大片《末日逃生》發布終極預告。作為今年引進的唯一一部災難動作力作,影片不僅呈現了彗星撞擊地球的震撼場面,還將末日來臨時人性真實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又不忘給觀眾溫暖和希望,被視為《後天》、《2012》、《全球風暴》之後又一災難片力作。該片即將於11月20日在中國內地全面公映。
  • 影片《後天》推介
    好萊塢大片第14屆MTV電影獎 MTV電影獎《後天》是由20世紀福克斯公司製作的的科幻片,該片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哈爾、艾米·羅森、莎拉·沃德等主演。按照這個周期推算,地球離下一個冰川期還很遠,用不著像預言2012年某一天是世界末日那樣去猜測冰河災難的爆發,想像那天到來的時候,人類將處於怎樣尷尬又無處容身的境地,未免為時過早。可是,隨著歷年來全球各地發生的百年難遇的地震、海嘯,沙塵暴,雪崩,地陷等現象頻繁發生,人們想起了冰河紀的成因,科學家更是忙於研究課題。
  • 《全球風暴》一場別開生面的災難大片
    關注我,獲得更多影視推薦《全球風暴》是繼《後天》《2012》後的又一部全球鮮有的災難大片。影片在氣象災難中融入了太空科幻、懸疑諜戰等多種元素中,將因政治陰謀而引發的人禍作為氣象災難的引爆點,無論視覺特效,還是頻穿腦洞的花式毀滅地球場面,較之前兩部作品都有所升級。
  • 月球墜落,隕石撞地球,未來幾部好萊塢災難大片
    災難大片曾經是好萊塢最擅長的一個題材,天崩地裂的視覺狂襲儼然已經成了好萊塢一種獨特的毀滅藝術,不過,在特效技術已經變得比較發達的現如今,真正的災難大片卻變得少了,這其實也是一種潮流的更迭,畢竟在超級英雄大片獨霸的時代,一個英雄角色已經具備毀天滅地的能力,正邪大戰有時候本身已經鬧得能把整個城市給毀了
  • 災難大片《末日逃生》發終極預告 彗星撞地球災難奇觀 明日國內...
    時光網訊   由傑拉德·巴特勒主演的災難動作大片《末日逃生》發布終極預告。作為今年引進的唯一一部災難動作力作,影片不僅呈現了彗星撞擊地球的震撼場面,還將末日來臨時人性真實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又不忘給觀眾溫暖和希望,被視為《後天》、《2012》、《全球風暴》之後又一災難片力作。該片即將於11月20日在中國內地全面公映。
  • 又挖出8部動作災難大片!爽到炸裂!
    之前君君推薦過不少災難片。比如《末日坍塌》、《2012》、《後天》、《天地大衝撞》等等。最近,有小夥伴留言想要再推些動作災難片。經典科幻題材的動作災難片,好萊塢大片不僅要上天,還要入地。如果有一天,地球停止了運轉,磁場消失,會發生什麼?
  • 仿佛災難大片,水龍捲現身深圳
    大家請看下面的圖片,是不是很有黑雲壓城仿佛災難片現場的感覺?這是前天早晨的水龍捲現象圖片,海邊的朋友也要注意安全哦。根據氣象專家的分析,受亞熱帶高壓邊緣不穩定氣流的影響配合低層西南急流導致了這次龍捲風。
  • 《超強颱風》10月登陸 挑戰美國災難大片
    《超強颱風》10月登陸 挑戰美國災難大片 時間:2008.12.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未知
  •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後天》《2012》等,人類能避免末日的災難?
    末日災難電影,一直在電影市場上佔據著重要的位置,而通常的末日災難都可以歸結為科幻,本篇小編帶你看幾部典型的末日災難科幻電影,同時分析下這樣的災難是不是真的會發生,自己我們人類如何應對。雖然冰河期的到來似乎是地球的規律,人類還沒有辦法改變,但這並不會造成像電影中的那樣的災難,進入冰河期需要至少幾十上百年的時間,絕對不可能像電影中那樣「後天」就會到來,人類有充足的時間來應對,不會形成末日般的災難。
  • 最心痛的五部災難大片,再不珍惜環境,終難逃大自然的懲罰!
    本期話題【最心痛的五部災難大片,再不珍惜環境,終難逃大自然的懲罰!】在現在電影市場飽和的時代,各種類型的作品都蜂擁到觀眾面前,但是最讓觀眾心靈震撼的還是那些災難片,因為種種原因,人類居住的地球發生了巨大災難,讓人類無處可逃,無處可去,看得觀眾是心痛無比,因為,再不珍惜,終難逃大自然的懲罰!現在就隨小編看看都有哪些讓人心疼的災難大片吧?
  • 科學研究表明,地球磁場一直在減弱,難道真的要發生逆轉嗎?
    科學研究表明,地球磁場一直在減弱,難道真的要發生逆轉嗎?我們一定都聽說過一句話,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這句話其實就暗含了一些磁場的特性。我們在日常交往中,有時也會受到磁場的影響。人和人之間的磁場,就像一種特殊的傳染病一樣,那麼磁場真的有很多影響嗎?有人認為磁場的存在,會影響很多事情。地球到目前為止之所以穩定運行,就與磁場有著很大的關係。人類能夠生存,也是因為磁場的保護。科學家在對地球的研究中,卻意外地發現了地球磁場出現了異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今天的《後天》,這部電影想告訴我們什麼?災難和人性的考驗
    2004年的《後天》是災難片影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幾年前帶給我的是震撼,今日震撼過去了,享受之餘更多的是思考。《後天海報》山姆和蘿拉去曼哈頓參加比賽,但他沒對蘿拉表達過自己心意。當災難發生時,波濤洶湧的海浪快速湧進了城市,眼看就要淹沒蘿拉,只有山姆勇敢地去救她並獲得她的芳心。
  • 這部年度最值得期待的災難大片,終於等來了!
    再比如《後天》中冰川斷裂造成千裡冰封,地球回到冰河世紀的時代,最終引發了一場不可挽救的災難。當看到影片中的主人公為了一線生機拼盡全力超越人類自身的極限,重重歷劫後那種重獲新生的希望感,往往能使屏幕前的觀眾深感生活的滿足和幸福。
  • 《後天》中的氣候突變會不會發生?歷史上有前車之鑑
    基於「溫室效應」愈演愈烈的現狀,羅蘭.艾默裡奇(Roland Emmerich)執導了科幻災難片《後天》,電影中,全球變暖使得大洋熱鹽環流停止,直接造成了全球熱量平衡的破壞,進而引發了各種各樣的極端天氣事件,比如碩大的冰雹從天而降、多股龍捲風橫掃大都市、高達數十米的風暴潮席捲而來等等。儘管《後天》中的內容是戲劇性的虛構,可一些人也不會一笑了之,比較擔憂氣候突變所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會不會真的發生。
  • 災難大片不止有《流浪地球》,《獨立日》和《流感》也是「災難」
    但是有一類電影擁有及其廣泛的群眾基礎,不管你日常是喜歡文藝片也好,愛情片也罷,再內斂的人都躲不開這類電影的魅力,那就是——災難片。人類有一種很普遍的情緒,叫杞人憂天;也有一種很共識的情懷,叫英雄主義。於是合兩者精華於一體的災難片,帶給觀眾們無與倫比的「爽」感。今天給大家推薦幾部災難片,全家一起看還能增進感情哦。
  • 人為導致的全球地質風暴,這是一部懸疑加災難科幻大片
    相信大家看過不少的災難片,例如2012、後天等等。全球風暴這部片子講述的是在2019年,各種極端天氣來襲,以中國、美國為首的17個國家共同打造了一個可以抑制極端天氣發生的大型衛星「荷蘭男孩」,該衛星覆蓋了整個地球上空。然而總會有一些不法分子想著稱霸世界這種無聊的事情。